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2020-08-07 天文在線

科學家們首次用人工智慧(即AI)去創建複雜的宇宙三維模型,我們叫它深密度位移模型,簡稱D3M。它非常地精確,而且快到設計模型的天文物理學家都不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D3M的主要工作是精確地模擬引力在數億年間塑造宇宙的方式。每次模擬只花30ms,而用其他模型模擬要花幾分鐘的時間。

更有意思的是,D3M從團隊輸入的8000個訓練模型中學習——它極大地推廣和優化了這些模型,還能夠調整一些之前從未訓練過的參數。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D3M和用大量貓狗的圖片訓練圖像識別軟體類似,不過之後它還能識別大象,」熨鬥研究院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天文物理學家雪莉說到

「沒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而這也是一個有待揭開的謎團。」

觀察我們周圍的宇宙空間,我們能得到有關宇宙進化的大量信息,但是畢竟能看見的有限。因此模擬才會如此方便。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通過模擬得出了一些要麼符合,要麼不符合我們觀察的結果,科學家們能夠計算出最有可能生成我們所生活宇宙的情景。

但是我們錯綜複雜的宇宙使得這些模型計算起來相當費力,這也就意味著運行起來比較費時。為了獲取有用的統計數據,一項研究就需要數千次模擬。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這時由計算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所開發的D3M就有用武之地了。它將計算引力在(宇宙的年齡)138億年間,是如何在太空中移動數十億顆粒子的。

我們如果不依靠AI驅動的軟體去模擬這種粒子運動,計算300個小時才得到一個較高精度的模型;當然幾分鐘內也能夠計算完成,不過精確度就會大打折扣了。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研究團隊決定建立一個神經網絡去進行模擬實驗,並且用一個迄今最高精度的模型產生了8000個不同的模擬數據,用來訓練D3M。

一旦對D3M的訓練完成,並且AI能準確運行,就可以準備試行D3M了。研究人員要求它模擬出一個每邊大概代表6億光年的盒子裡的宇宙。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為了評判它的模擬效果,團隊同時用幾分鐘就得到結果的(快速)方法,以及要花幾百個小時的奇慢方法運行同樣的模型。不出所料,慢的方法得到的是最精確的結果,和它比起來用快速方法會有9.3%的相對誤差。

D3M的出現,解救之前的所有快速算法於水火。它只花30毫秒就運行得到了一個模型,並且和這個慢但十分精確的模型相比只有2.8%的相對誤差。

更精彩的是,雖然它只是用一個單參數集訓練的,這一神經網絡卻能基於其他未經訓練的參數,來預測這個的模擬宇宙的結構——比如說,如果暗物質的數量是不同的。

用AI模擬宇宙,連模型的設計者們都不知道它能如此地精確

這意味著AI在應對一系列模擬任務時更為靈活——不過,團隊還是希望在計算模型前,搞清楚AI到底能夠計算得多準確。

霍說:「我們這裡對於機器學習者來說,就相當於一個遊樂場,他們可以知道為什麼D3M的泛化能力這麼好,為什麼學習後的它識別的範圍能外推到大象而不僅僅是貓和狗」。

「這是一條介於科學和深度學習的雙行道。」

這一研究已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即PNAS)上了。

作者:Anonymity

FY:Brut Le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不可思議,人工智慧學會了模擬宇宙萬物!而你知道的可能寥寥無幾
    一項新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AI人工智慧創建了一個宇宙模型。科學家試圖通過做出與觀測相匹配的模型預測來了解宇宙。從歷史上看,已經能夠用鉛筆和紙對簡單或高度簡化的物理系統進行建模,被戲稱為「球形奶牛」。後來,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使科學家們能夠用數值模擬來模擬更複雜的現象。
  • 如果宇宙是被模擬出來的,我們怎麼證明?
    歷史上的自然神論17世紀出現開始自然神論(一種哲學理論)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並制定了宇宙運行的規則,在此之後設計者並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而讓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規律存在和發展下去,而上帝本身是非人格化的終極理論。很有意思的是,婆羅門教對梵天的解釋與此驚人的相似,很奇怪工業革命前的古代印度人就有這種前衛的理論。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在這個社會上,不管承受多少的責難,都別忍。因為現在管虛偽不叫虛偽了,都叫做情商高。長得醜真是難為你了,早上跑出來嚇人,晚上跑出來嚇鬼。iphone 11 pro max真的一點也不好用,我的卡死了,還是512g的暗夜綠!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因為現在管虛偽不叫虛偽了,都叫做情商高。長得醜真是難為你了,早上跑出來嚇人,晚上跑出來嚇鬼。iphone 11 pro max真的一點也不好用,我的卡死了,還是512g的暗夜綠!其實也就這樣,大家還是買1024g的吧如果答對了,你可別驕傲,因為這道題可能連AI都會。
  • 宇宙的架構模型是這樣的?
    這個理論認為,宇宙只有一個,它是138.2億年前,從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溫度特別高的一個奇點,不知道什麼原因發生了超光速的膨脹(類比為爆炸),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宇宙,包括我們的地球。這一理論是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實際星空觀測發現的光線紅移現象得出,後來又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也類似宇宙大爆炸的殘留痕跡,由此得到了證實。但是,人們要問在「奇點」爆炸之前,「奇點」的周圍是什麼?
  • 科學家借軟體模擬最詳細的宇宙進化過程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完成了宇宙進化的模擬。這個計算機模型展示了神秘無形的暗物質團如何形成第一批星系。這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以如此廣泛和如此高的解析度來模擬宇宙。這次模擬將為宇宙組成和如何運轉的新興理論提供一個測試平臺。全世界星系構成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加州理工學院的Richard Ellis教授稱這次模擬是難以置信的。
  • 全球首個AI宇宙模擬器發布!6億光年寬度還「自行」跑出了暗物質
    Vladimir Romanyuk但如果說Space Engine只是計算機對宇宙的一種逼真展現,還停留在遊戲層面,那麼同一個月,另一群對天文和計算機有著狂熱情懷的組織,紐約天體物理學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們,則在試圖做一件更偉大的事——用AI重新創造一個宇宙。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這篇連小白都能看懂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標準模型理論下就是如此,這個模型只有一種可能。各處都是一樣的,不可以不同。問:大多數物理學家不都希望如此嗎?答:可能每個人都希望這樣:有朝一日,我們找到一個理論,突然之間,一切都變得清晰了——可能性只有這一種,邏輯自洽,你別無選擇,但這就是定論。誰都巴不得這樣。
  • 在TensorFlow裡模擬宇宙!提升模擬計算速度,成本降低1000倍
    不過,Space Engine還只是在遊戲層面對宇宙的一種呈現,試想以下,如果用數值模擬的基礎工具,從觀測的海量宇宙數據進行分析……停!看到這兒也大概能猜到,這樣的模擬計算肯定代價不菲,而且通常需要在大規模的超級算計算機上離線運行。
  • 一個高等文明,模擬了上億個宇宙,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在其中之一?
    那麼也許模擬的文明也可能具有運行自己的模擬的能力,以使模擬中包含模擬,並且模擬的數量很快就大大超過了一個實際的現實。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可能存在數十億個模擬宇宙,而只有一個真實宇宙。因此從統計上講,在那種情況下,我們極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真實的宇宙中!
  • 「宇宙大爆炸」模擬實驗:探索鏡像宇宙的奧秘
    這些粒子以其最高複雜度分開分布,仿佛在探索人造世界的邊界,也許希望能找到其中的一個銳利邊緣。它們在重力作用下相互作用,一些粒子將聚集成為人們熟知的星團,它們與星系或恆星類似。這一實驗模擬了宇宙;宏偉複雜的天體被縮小為屏幕上平坦光滑的點。這些點以其最低複雜度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十分擁擠的區域,這與宇宙早期驚人的密集狀態很相似。
  • 法國完成首個宇宙結構計算機模型 模擬大爆炸至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法國宇宙理論實驗室研究人員完成了迄今首個宇宙結構計算機模型——「迪烏斯:全宇宙運行」,模擬了全部可觀察到的宇宙從大爆炸到今天的結構演化過程。法國宇宙理論實驗室宇宙學小組的科學家經7年努力完成了該模型。
  • 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宇宙模擬器,30毫秒完成6億光年的宇宙模擬
    既然我們不能回到數十億年前——至少現在還不能——理解我們的宇宙是如何進化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用我們所知道的來創建計算機模擬這個過程。這些模擬大多可分為兩類:慢而準確的模擬和快而不準確的模擬。但是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建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可以快速生成高精度的三維宇宙模擬——即使他們調整了系統沒有經過訓練的參數。研究人員雪莉·何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就像教一款圖像識別軟體,裡面有很多貓和狗的照片,然後它就能識別大象了。」「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巨大謎團。」
  • 科學家在實驗室創造人工宇宙,人類宇宙能被完美模擬嗎?
    宇宙的恆星和行星由元素聚集而成,但是人類不知道這些元素如何聚集成塵埃,充滿宇宙的塵埃和氣體雲又如何形成恆星和行星?更不知道宇宙的未來。但是人類對自身,對宇宙的起源卻充滿了無盡的求知慾望,通過各種方法模擬宇宙和星系的起源。
  • 宇宙是個虛擬遊戲,設計者是上帝佛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宇宙世界,一個完全令人如醉如痴,神往迷失不清醒的地方,這是完全不知道真相的人,在遊戲裡我們會選擇普通遊戲者身份,會以善良的迷惑眾生角色出現,他們往往會以絕對的數量成為善與惡爭鬥的標杆尺度,這往往是遊戲管理者推動遊戲深入進行的手段,和普通遊戲體驗者的個體體驗沒有直接關係。這只是在時空線的驅動下,讓遊戲者不感到重複和無聊的手段,一切還都是為體驗者提供服務為原則。
  • Uber、Waymo紛紛收購仿真技術公司,仿真模擬為何對自動駕駛如此重要?
    其實一直以來,Waymo都在致力於發展仿真技術,這也是它自動駕駛的支柱項目之一。而收購Latent Logic則可以幫助Waymo實現更加貼近現實的仿真技術,Latent擁有一種叫模仿學習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仿真人類的行為,如把開車的人、騎摩託車的人和路人的行為通過將人類不完美的駕駛行為和駕駛錯誤建模出來。
  • 巔峰挑戰:用一個方程式解釋宇宙
    萬物歸一的終極理論 20世紀初,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也許所有的物理學都可以統一為一個方程。它被稱為「統一場論」、「萬有理論」、「終極理論」,是所有物理學家心目中的聖杯。 用一個方程解釋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真的存在嗎?
  • 宇宙為何如此
    有宇宙學家著書立說,稱我們宇宙的今天僅僅決定於包括上述二者在內的六個數字——它們中任何一個若有些許不同,今天的宇宙結構和人類都不會出現。有作家曾用「惡搞」的形式展示過這種驚人的現象:1:1 起初,神創造天地。1:2 奇點是空虛混沌,一切物理定律都還不適用。
  • 最新研究傾向宇宙是「球」,怎樣用兩千億個方程模擬出宇宙場景?
    如果沒有φ這個醉鬼走的這條路線,就形成不了我們剛才看到的宇宙當中的萬千景象,形成不了星系,形成不了整個星系團的結構,也形成不了人類。 我剛剛說的微波的東西大家回家就能看見。
  • 超震撼:整個「宇宙網」的宇宙模擬!並首次確定星系之間的空間
    研究人員表示:那是一種尤裡卡時刻,開始相信黏菌模型是我們前進的方向,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巧合的,但並不完全如此。黏菌創造了一個優化的運輸網絡,找到了連接食物來源的最有效路徑。在宇宙網絡中,結構的增長產生了某種意義上也是最優的網絡,潛在的過程不同,但它們產生的數學結構相似,這個模型與最初的靈感相比有幾層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