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學習和思考是聰明大腦的精神食糧,那營養的食物就是聰明大腦的物質基礎。
大腦是支配調節人體一切生理活動的「指揮員」,也是對營養需求量最大的「單位」。所以除了要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也要保證有足夠營養來維護大腦的良好功能。
益智醒腦飲食篇
鹼性食物
我們經常攝入的(脂肪、蛋白、糖類)三大營養素會在體內分解代謝過程中呈顯酸性,而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血液循環功能,容易造成大腦活力遲鈍和精神疲勞分散。所以日常要多食用一些果菜類和海藻類等鹼性食品,來調整體內的酸鹼平衡,能使我們的大腦保持良性運轉。
鹼性果類包括了橘子、橙子、蜜柑、檸檬等種類。蔬菜類以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的黃綠色蔬菜為佳。
整腦食物
整腦食物指的是可以促進腸蠕動、清除宿便、調整便秘的食物。如果人體經常排便不暢,宿便在腸道裡的毒素排不出去,會重吸收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紊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幹擾大腦功能,出現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等問題,會嚴重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常吃富含纖維和果膠的蔬菜水果如蘋果、香蕉、芒果、海帶、薯類、玉米等食物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的產生,也有利於保持頭腦的思維活躍度。
健腦食物
如果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等營養物質,會更有利於增加大腦的活躍力和記憶力。
比較典型的健腦食物有核桃、大豆及製品,芝麻及製品、魚蝦類、麥麩及麥胚、黃花、新鮮水果、蔬菜等種類。
醒腦食物
咖啡、茶、含咖啡因的飲品都有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在工作和學習感覺疲勞時飲用,可以幫助提神及清醒頭腦。但如果晚上大量食用了這些飲品,也會因大腦的興奮作用而出現失眠現象,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食用。
影響大腦的八種不良習慣
長期飽食
飽餐一頓後,腸胃需要大量血液供應來完成消化工作,相對會減少腦供血量,這時就容易出現思維遲鈍和疲勞嗜睡(飯醉)的感覺。
特別是長期飽食會使大腦中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明顯增多,會使脂肪增多和毛細血管裡的皮細胞增大,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大腦皮質血氧供應不足,容易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輕視早餐
大腦在高速運轉時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人體可供大腦直接使用的能源就是血糖。長期不吃早餐或攝入營養不足,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熱量補充,大腦興奮度也會隨之降低,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現象,久而久之更會影響到大腦的思維能力,所以不僅要吃早餐而且還要吃好。
甜食過量
甜食攝入過多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如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吸收質量,如果長期無法保證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就容易影響大腦的生長。
睡眠不足
睡眠是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保證足夠的睡眠也是讓大腦得到足夠的休息,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會加速大腦細胞的衰退,影響大腦的思維能力。
蒙頭睡覺
蒙頭睡覺時空氣不流通,被子裡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大腦容易形成慢性缺氧狀態,對腦細胞的正常活性影響很大。
吸菸
吸菸會引起血管過度擴張或痙攣,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長期大腦供血不足會使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萎縮,引發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問題。
懶於用腦
勤於思考是鍛鍊大腦的最佳方法,要想思維敏捷就得多動腦筋。
帶病或疲勞用腦
俗話說「文武之道,一張一馳」,在大腦疲勞或患病時就要合理的安排休息,如果勉強堅持學習,讓大腦超負荷運轉,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容易造成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