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 | 單筒望遠鏡

2021-01-20 昆明學院圖書館

馮驥才出生於天津,天津斑斕又獨特的文化,已經融入馮驥才的血液中,所以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天津為背景的。

熟悉馮驥才的人都知道,1977年,馮驥才與李定興合著的長篇小說《義和拳》發表,這是一部描寫天津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長篇小說。1981年,馮驥才又出版了反映「紅燈照」(義和團在天津獨有的一種專收女性的拳會,她們全身紅色裝束,手提紅燈籠,故稱作「紅燈照」)的長篇小說《神燈前傳》。

此後,馮驥才另闢蹊徑,開始了「怪世奇談」系列小說的創作,先後發表了《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等中篇小說,講述清末民初時期津門本土的人物與生活,體現出濃厚的「津味」。

為自己的小說畫插圖,是馮驥才一種另類的愛好。少年時期,馮驥才曾師從著名書畫家嚴六符和京城畫師惠孝同,研習宋元繪畫,中學畢業後,轉入天津書畫社,專事繪畫,以摹制北宋山水及風俗畫為生,並在報刊上發表畫作和美術評論文章。有時候一篇小說寫完,書裡的人物還在腦袋裡活靈活現,便禁不住畫了出來。

《俗世奇人》


1989年年初,馮驥才曾寫道:「今年我要繼續去年尚未完成的兩個創作系列的工作。」

其中一個就是文化批判系列《怪世奇談》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但因為種種原因,這一計劃當時未能實現,直到30年後,他才完成這部小說的創作。

《單筒望遠鏡》的創作,起源於馮驥才對上個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續了他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其實早在1987年,馮驥才就在《關於〈陰陽八卦〉的附件》中寫道,「該寫東西方文化碰撞問題了。」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那時候提到天津便說是「大天津」,外來的東西都要先到天津才到北京。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清末光緒年間天津人描繪

紫竹林法租界的版畫《法界馬路》

天津一半是老城,一半是各國租界,一半是地道又深厚的本土文化,一半是純粹的西方文化,同一城市,兩個世界。因此,天津也是東西方最早衝突的地方之一,起初,這兩個世界相互充滿好奇,彼此很少往來,還有各種猜疑與誤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西方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的交流和衝突越來越多。

發生在租界中的巷戰

為了表現這種衝突,馮驥才沿用了《神鞭》《三寸金蓮》和《陰陽八卦》的辦法——意象。意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手段,比如像《紅樓夢》裡,黛玉葬花是一個意象,賈府門前的石獅子是一個意象,只有意象可以將許多 "意"、許多內涵、許多隱喻放進形象裡邊去,抓住了一個意象,就相當於抓住了一個小說的靈感。

有一天馮驥才在古董店偶然看見了一個租界留下的單筒望遠鏡,需要擠著一隻眼,有選擇地看,他便覺得沒有比單筒望遠鏡這個意象更能表現早期中西文化之間的誤讀了。

單筒望遠鏡

在那個時代,世界的聯繫是單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著單筒望遠鏡一般,彼此窺探,卻又充滿距離感。

就如作者在《單筒望遠鏡》中所寫的,

「東方人眼睛裡看到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眼睛裡看到的西方人;

西方人眼睛裡看到的東方人,也不是東方人眼睛裡看到的東方人。

正像男人眼裡看到的女人,不是女人眼裡看到的女人,

女人眼裡看到的男人,也不是男人眼裡看到的男人。」

小說裡,所有人都隔著單筒望遠鏡來看對方。從愛的角度看,就會選擇美好;從文化的角度看,就會選擇不同和好奇;從人性的角度看,就會選擇交流;從對立的角度看,就一定會選擇對方的負面。

2019年4月,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獲2019花地文學榜年度長篇小說獎。作為《怪世奇談》系列小說的最後一部,30年的沉澱,使這部作品呈現穿越歷史文化時空的厚重面貌,一百多年前的天津風貌和中西碰撞躍然紙上。

在種種社會矛盾下,一對語言不通的年輕男女之間偶然發生了一段離奇的愛情故事,在中西文化衝突最激烈的時刻,他們會發生怎麼樣的碰撞?他們的愛情能否超越國界?


相關焦點

  • 潘凱雄:「單筒望遠鏡」的過去及未來——評《單筒望遠鏡》
    「單筒望遠鏡」的過去及未來 ——評《單筒望遠鏡》 文/潘凱雄 「單筒望遠鏡」這個誕生於 17 世紀初荷蘭的物件當下的人們見得不多,實際使用者就更少了。
  • 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出版
    馮驥才先生的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這部近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是馮驥才繼《義和拳》《神燈前傳》後的又一部長篇力作,三十年的沉澱,使這部作品呈現穿越歷史文化時空的厚重面貌,也書寫了馮驥才對歷史人性的透徹思考。2018年12月28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單筒望遠鏡》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攜《單筒望遠鏡》,馮驥才重返文壇
    下半年就寫了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我太熱愛文學。我心裡有東西要寫,必需寫。不是我要寫小說,是小說要我寫。」馮驥才近日在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到2018年底突然歸來,一個閃亮的亮相,把這部《單筒望遠鏡》呈現在大家面前。爺爺的爺爺的命運,通過單筒望遠鏡,一下子可感可觸《單筒望遠鏡》雖然不足15萬字,但是特別厚重。
  • 馮驥才:《單筒望遠鏡》的寫作秘密(《單筒望遠鏡》創作談)
    這些認識不知不覺地融進《單筒望遠鏡》這部小說中來。成為我寫作的思想背景。所以我說寫這部小說 : 既是我一定要寫它,也是它非叫我寫它。使我產生這些思考的,除去因為我的城市天津是庚子悲劇的主角; 還由於這座城市獨特的空間構成——它使我對於那個時代的中西關係充滿想像。天津一分為二, 一半是老城,一半是各國租界。
  • 馮驥才沉澱30年推出《單筒望遠鏡》
    原標題:馮驥才沉澱30年推出《單筒望遠鏡》本報訊(記者 路豔霞)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昨天在人民文學出版社首發。創作《單筒望遠鏡》,起源於馮驥才對上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續了他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在中西文化衝突最激烈的時刻,愛情能否超越國界?在前所未有的歷史變局中,災難因何而起?這樣的文化景觀下,人性會遭遇怎樣的試煉?
  • 讀馮驥才長篇小說新作《單筒望遠鏡》看過去及未來
    潘凱雄  「單筒望遠鏡」這個誕生於17世紀初荷蘭的物件,當下的人們見得不多,實際使用者就更少了。對它的認識我們可能更多地還是來自觀影時留下的印象:一個洋老頭或洋老太端著一個單筒望遠鏡眯著一隻眼正在窺探著什麼。
  • 馮驥才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出版,再續津味「怪世奇談」
    《單筒望遠鏡》寫作,起源於馮驥才對上個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在那個時代,世界的聯繫是單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著單筒望遠鏡一般,彼此窺探,卻又充滿距離感。那個時候的世界沒有溝通,中西方相互不理解。在最早的中西衝突時,出現了很多悲劇式問題,有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殖民,也有文化的衝突。《單筒望遠鏡》則將這些問題的思考寫在了裡面。
  • 著名作家馮驥才《單筒望遠鏡》獲年度長篇小說獎
    2019花地文學榜揭曉,莫言獲「年度作家」,馮驥才憑藉《單筒望遠鏡 1942年出生的馮驥才已77歲,2018年寫了兩本新書,一本是《漩渦裡》,寫他近二十多年來投身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下半年就寫了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
  • 雙筒望遠鏡單筒的光路原理圖
    雙筒望遠鏡圖中顯示了各種望遠鏡的外形。地面觀察用的望遠鏡與天文望遠鏡不同,它要求形成正立的像。使像成為正立的常用方法有二,一是採用凹透鏡做目鏡,使物鏡射出的光束在未成中間像之前就經目鏡折射,最後形成的像相對原物是正立的。另一種方法,是常見的雙筒稜鏡式望遠鏡。它的目鏡與物鏡並不在同一條光軸上。而是在它們之間安置兩個稜邊互相垂直的等腰直角三稜鏡,使光線在稜鏡內發生四次全反射,使像上下左右方位對調,這樣,從目鏡中就可以看到正立的放大像了。
  • 德國視得樂(STEINER)發布首個迷你單筒望遠鏡
    廣州2015年11月2日電 /美通社/ -- 有近70年歷史的德國專業望遠鏡公司視得樂 (STEINER),在2015年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首個精品級的8倍迷你型單筒摺疊望遠鏡 -- Miniscope 8X22,並由視得樂中國總代理歐格爾公司獨家引進中國市場,
  • 作家馮驥才談《單筒望遠鏡》 歲久年長讓寫作更有底氣
    2018年12月底,在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的新書發布會上,馮驥才強調自己一直關心的問題是中西文化之間的關係。「在我寫過對傳統文化進行當代解讀的幾部小說《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之後,就想寫這部《單筒望遠鏡》。」馮驥才稱。
  • 重返小說 | 馮驥才沉澱了三十年的《單筒望遠鏡》,終於火熱出爐
    《單筒望遠鏡》以中西最初接觸的年代發生在天津的「庚子事變」為背景,寫了紙店二少爺歐陽覺與法蘭西少女莎娜之間的一段跨文化的愛情遭遇。這段浪漫的愛情傳奇在殖民時代中西文化偏見的歷史的背景上,又註定是一個悲劇。
  • 好聽·獨家丨用唯美的《單筒望遠鏡》去看那過去的故事
    用唯美的《單筒望遠鏡》去看那過去的故事一本書是五星好評還是不要再見?任性讀書,給ta好看,給你好聽。》去看那過去的故事11:49來自聽聽FM上一次啃大部頭文學作品失敗了,雖然不是我失敗是書失敗,但我也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我再啃一部書給大家看~~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最新作品《單筒望遠鏡》。
  • 馮驥才:吸引西方人放下「單筒望遠鏡」
    最近我寫了一篇小說叫《單筒望遠鏡》,說的是百餘年前西方人剛和中國人接觸的時候,他們是用單筒望遠鏡看我們,用幾個「一隻眼」有選擇地看。從愛的角度出發一定可以看到美;從文化的角度出發一定看到不同的事物;從偏見的角度出發就會看到負面。我們應該先把繼承傳統文化做好,吸引西方人放下「單筒望遠鏡」,選擇相互交流,想辦法重新理解和認識中國,這才是連接人類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間的良性途徑。
  • 《單筒望遠鏡》聚焦天津義和團與八國聯軍,馮驥才小說差點不及格
    文/馬慶雲馮驥才老先生的小說《單筒望遠鏡》今年剛剛出版,在業內引起的聲音不大。截至目前,豆瓣讀書板塊,對這部小說的讀者打分只有6.4分。馮驥才老先生其它著述,在豆瓣讀書的最低評分也都是8分以上。這部《單筒望遠鏡》差點不及格,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今年出版的《單筒望遠鏡》14萬多字,較為單薄,但卻講了一個非常宏大的故事。這部小說聚焦了老天津衛的庚子之亂時期,用一個富家少爺和法國小姐將天津老城與紫竹林租界聯繫起來。這部小說以較大的篇幅寫了義和團的內部構成,並且在小說的結尾部分,有了義和團和八國聯軍的作戰。
  • 讓世界更近,Brunton單筒望遠鏡
    [alert type=white ]Brunton創始於1894年,曾經以美國特種部隊供應商的身份為全世界戶外愛好者所熟知產品線包括:指南針、GPS、戶外便攜太陽能電池、望遠鏡、戶外電子儀器等。經過一個世紀的革新,眾多產品曾屢獲殊榮,包括《Backpacker》雜誌編輯推薦獎,《Outside》 「編輯推薦獎」、「優秀裝備」、「年度優秀」。
  • 寶寶玩具:立視德10×40高清高倍單筒望遠鏡
    為了豐富寶寶的玩樂體驗,寶爸最近在蘇寧易購給寶寶入手了這款立視德10×40高清高倍單筒望遠鏡,作為寶寶的戶外趣味玩具,寶寶挺喜歡的。前兩天收貨,寶寶已經玩上了。今天趁著有空,速度曬出。二、選購下單這款立視德望遠鏡的類型是單筒望遠鏡,倍率是10X40,尺寸為16釐米×5.5釐米,採用屋脊稜鏡系統,雙調式調焦,主要參數如下:產品特性上,這款單筒望遠鏡具有40毫米廣角、近焦1.5m,抗震性能好,為軍工品質。
  • 單筒望遠鏡鏡片用精彩引領未來創新進步_一粟光電服務惠萬家
    單筒望遠鏡鏡片用精彩引領未來創新進步,一粟光電服務惠萬家,廣泛用於考勤機(手紋,掌紋,靜脈及人臉識別〉,安防監控系統,防偽識別系統,智能燈具,衛櫥感應器系統,舞檯燈光及雷射演示系統,投影光學器件,雷射器件以及生化醫療光學器件。
  • ...星特朗 C22-66×100A觀鳥鏡_太原單筒望遠鏡行情-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山西行情】星特朗觀鳥鏡單筒望遠鏡變倍遠方C22-66x100A,採用22mm大口徑多層鍍膜,高清舒適,連續變倍目鏡目前在經銷商「望遠鏡專營店(上門服務)」處1880元,詳情諮詢: 13303417774 / 15364921917。
  • 帶上8倍鏡領略西北風情,ZOIN魔眼金屬8*33ED小單筒望遠鏡體驗
    帶上8倍鏡領略西北風情,ZOIN魔眼金屬8*33ED小單筒望遠鏡體驗 隨著吃雞遊戲的流行,8倍鏡這一裝備也隨著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