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美的《單筒望遠鏡》
去看那過去的故事
一本書是五星好評還是不要再見?
任性讀書,給ta好看,給你好聽。
大家好,
我是堅決不會認輸的杏仁璐。
×××
017 用唯美的《單筒望遠鏡》去看那過去的故事
11:49來自聽聽FM
上一次啃大部頭文學作品失敗了,雖然不是我失敗是書失敗,但我也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我再啃一部書給大家看~~
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最新作品《單筒望遠鏡》。
圖片來源網絡
本書官宣
《單筒望遠鏡》,起源於馮驥才對上個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在那個時代,世界的聯繫是單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著單筒望遠鏡一般,彼此窺探,卻又充滿距離感。
19世紀,天津有了英法租界、是東西方最早產生接觸和衝突的地方之一。天津是一個特別的地域,作為商業城市比較洋氣,作為一個碼頭又五方雜處,充滿地方民情和自己的特點。對於那段時期的材料,馮驥才看得非常多,他一直試圖通過挖掘歷史來反思民族心理文化。
故事裡裕光紙店的二少爺歐陽覺,結識了來自法國的莎娜小姐,第一次使用單筒望遠鏡看到了遠處的景致。兩個年輕人彼此充滿了好奇與好感,但他們之間卻又相隔萬裡。
隨著亂世時局變化,歐陽覺和莎娜的命運也遭遇了巨大的改變,歐陽覺被義和團綁走,在惶恐中盡力自保,他仍然盼望著能尋找到莎娜,小人物在巨浪裹挾下,命運將會走向何方?
作者馮驥才是中國當代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和教授。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代表作《雕花菸斗》、《珍珠鳥》、《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譯成英、法、德、等十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多種。
同時,馮驥才也是一位畫家,出版過多種大型畫集,並在中國各大城市和奧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舉辦個人畫展。他以其中西貫通的繪畫技巧與含蓄深遠的文學意境,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近二十年來,他投身於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對當代中國社會產生廣泛影響。
×××
這裡杏仁璐要感嘆一句,就怕畫家寫小說,怪不得書中的描寫能如此精雕細刻、楚楚動人。
不知讀者朋友們有沒有同樣被感動呢?
RENXINGDUSHU
任性讀書人杏仁璐這麼看
「今兒一早,二少爺歐陽覺從老槐樹下邊他那個家出來時興致勃勃。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事讓他興致勃勃,只是年輕人都是這樣興致勃勃。」
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資深作家是怎樣用寥寥數筆來立起一個人物的,就這麼簡單。
當年出山的時候師傅叮囑我不要亂用對比法,因為對比法很傷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過我還是略略建議一下大家可以看看有些野雞作者寫的渾身名牌的所謂霸道總裁,立了半本書,人設還是要崩。
書中最妙的描寫是歐陽覺和莎娜來到一棟小樓,從小樓這邊的窗戶用望遠鏡看出去,是天津的老城區,從另一邊的窗戶看出去,是租界。兩個年輕人交換了方向,用眺望的方式來尋覓自己心中情愛。
這個故事如同前面所說,前半段描寫了二少爺歐陽覺和來自租界的洋小姐莎娜之間的愛情。寫得又青春又浪漫,細細地描寫思念:「本想歇一歇,可是身子歇著,心裡邊卻歇不住。夥計送來的熱茶,帶著蓋兒就喝,弄得半碗熱茶都倒在桌上,把帳本也泡了。」 甚至還有官方發糖的激情描寫,激情卻不猥瑣、風流而不下流。看完只會更加醉心於兩個年輕人之間跨越種族和語言的愛情。
然而後半段急轉直下,在特殊年代的特殊時局,卻容不下一對年輕人的真愛,前半本書的老天津生活有多美好,後半段就毀滅得有多慘烈,最狠的不是拿刀的,而是握筆的呀同志們!作者太殘忍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年代,太殘忍了。
人立得住,物寫得美,故事又禁得住琢磨,怎麼能不與大家分享?杏仁璐已經把這本書做成有聲書,更新在我們聽聽FM上面啦,只要在聽聽FM搜索《單筒望遠鏡》,就能找到這本書的有聲小說專輯。同時,這本書還能在北京故事廣播的《長書天地》節目中聽到。大家追起來吧。
是的,杏仁璐的另一重身份就是絕不放過一本好書的有聲書製作人。
其實電臺的工作也像單筒望遠鏡,我望得到你,你也聽得到我,但只要把中間的單筒望遠鏡——或者收音機一放下,我和你之間卻又隔著很遠的距離。
但是現在有了新的科技,聽聽FM可以即時留言,也可以秒回復。
世界變得很小,又變得很大。
歡迎來聽聽FM訂閱。
一本書是五星好評還是不要再見?任性讀書、給你好聽。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