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疆科學考察歷程展」省博展出 山東綿羊頭骨等亮相
北疆科學考察歷程展,於8日在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本次展覽由黑龍江省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聯合舉辦,分為「開啟科學考察之旅、地質古生物與古人類科學考察、植物科學考察、動物科學考察」四個部分。據省博物館自然部主任楊秀娟介紹,北疆科學考察的親歷者桑志華是法國博物學家
-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
「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主題展開展
……為期一周的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19日拉開帷幕,人們或可從「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主題展找到答案。本期主題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學中心、北京科普發展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展覽分為「探索,發現隱形世界」「創新,守護生命健康」「發展,實現共存和諧」三個展區,展示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科研單位推送的43項創新成果。
-
館藏天津丨塵封百年的植物科學畫——《科學與藝術——北疆博物院...
館藏天津丨塵封百年的植物科學畫——《科學與藝術——北疆博物院藏植物科學畫展》開展 2019-11-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周杏 方巍)8月18日,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展覽主題為「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展覽主要介紹平江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眾託、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三位院士的光輝事跡。
-
中國北方國家會展旗艦平臺首展 -中國建築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築...
二、展會亮點1.打造中國建築行業成就主題專區首展將重點打造「中國建築行業成就主題專區」,展示國家建築行業發展歷程及重要裡程碑。2.創建超大規模全產業鏈專業展示交流平臺,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首展匯集建築業「規劃、設計、建造、運維」全產業鏈上千家知名企業機構,充分展示北方國家會展旗艦平臺實力,提供行業一站式解決方案,共享商業價值。
-
《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郵票今日泰山首發
(網絡圖片)大眾網泰安11月20日訊(記者張冉)11月20日,《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郵票首發儀式在素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美譽的泰山岱頂大觀峰隆重舉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辦主任王建國、考察業務處處長趙萍,中國集郵總公司總經理劉燕明,山東省郵政公司總經理馬志民、副總經理林令才,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劉衛東以及當地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首發式。首發式上,泰安市政府、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領導分别致辭,中國集郵總公司總經理劉燕明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辦主任王建國共同為郵票揭幕。
-
中國首次遠徵北極點科學考察
國際北極科學研究已有上百年歷史,幾乎涉及到全部的學科領域,在此過程中,我國已有少數科學家通過各種形式參予了部分考察研究項目,然而我國正式組隊的考察則始於1995年。1993年3月10日,由中國地理學會等七個全國性學會發起,經中國科協批准成立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籌備組」,6月24日,孫樞、周秀驥、馬宗晉、陳運泰等科學院院士和有關極地專家,全面論證了籌備組提出的《北極科學考察與全球變化斷面研究的計劃與設想》,並一致同意將其作為中國北極科考的長遠規劃,其宗旨是開展北極與全球變化研究,為我國二十一世紀生存環境的調整提供科學依據,1994年2月24日-26日,籌備組召開了首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研討會
-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開展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
中國網8月17日訊 8月15日,蘭州銀行·蘭州大學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新聞發布會暨出徵儀式在蘭州大學舉行。資源環境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和蘭州銀行房向陽董事長等出席了此次新聞發布會,並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李玉忠主持,院長王乃昂教授通報了科學考察的有關情況。
-
考察紀實∣中國北方沙漠焉何變綠
「中國奇蹟:這個沙漠即將消失」、「喜報: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和「NASA衛星圖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等,更是頻頻見諸報端。基於近20年的實地考察,從巴丹吉林沙漠、毛烏素沙地等自然景觀的變遷來看,筆者認同中國北方沙漠變綠已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山東站開幕
此次巡展包括「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影像展」和「齊魯科技先鋒」三大主題展區。展覽以圖文展牆內容為主,增加部分科學家手稿、信件等實物展品、多媒體展項及有關宣傳品,多角度、多維度展示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奮鬥、薪火相傳的精神力量。
-
我國開展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記者王立彬 張建松)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雲遊「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
8月24日-26日,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讓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
-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18-06-09 17:5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科研儀器架設落地青海茫崖
圖為科研團隊進行考察商議。樊萬珍 攝中新網西寧8月26日電 (孫睿)記者26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聯合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海西州茫崖氣象局開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研究任務「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科研邊界層塔和微波輻射計儀器架設選址工作結束,經過兩日的考察遴選,兩項科研儀器架設初步選定在青海茫崖大烏斯地區和花土溝鎮
-
百年前的手繪植物科學畫,告訴我們合歡、龍葵、矢車菊長這樣
植物科學畫 蓮 Nelumbo nucifera 睡蓮科 蓮屬北疆博物院由法國神甫、著名博物學家桑志華( Paul Emile Licent,1876-1952)1914年創建,是我國北方最早建立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跨越百年時光依然矗立至今的博物館,二十世紀初享有「世界第一流博物館之美譽。
-
極地徵途: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
我國的南極考察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鄂棟臣教授在考察初期即四度出徵,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極地考察事業從無到高、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是公認的「中國極地測繪之父」。30多年後的今天,在社會各界的強烈期待中,鄂教授終於同意將自己塵封多年的科考日記整理出版。
-
90件珍貴化石再現傳奇
為慶祝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中國古動物館開設特展《90周年紀念展》,今天上午展覽開幕,90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化石,帶領公眾體會90載漫長歲月造就的偉大與神奇。此次特展展出至2020年1月5日。
-
科學家在納木措開展陸生脊椎動物分布及多樣性科學考察
今年7月28日至8月4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趙天博士帶領一行五人的科考小分隊對納木措流域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進行了初步科學考察。此次科考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資助,擬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以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解析納木措陸生脊椎動物的分布及其多樣性。
-
中國古動物館舉行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特展
今天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日,中科院中國古動物館和《環球科學》雜誌在北京聯袂舉辦了主題為「你了解達爾文嗎?」特展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進化論奠基人。特展設在中國古動物館一層展廳,步入其中,巨幅的環球航海圖首先映入眼帘,這便是英國「貝格爾號」考察艦航行的路線圖,青年時代的達爾文曾以博物學家的身份搭乘該艦進行了為期5年的環球科學考察。這次考察,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決定一生事業的大事」。今天,科學工作者把這次偉大的航行以「科學地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圖上不僅在標註了航線,還將沿線各地與達爾文有關的動植物和建築物形象地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