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諾貝爾獎,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

2020-10-21 鷹眼觀世界2019


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每年一次的諾貝爾獎,開始逐步揭曉了。

諾貝爾獎是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所創立,並分別獎勵在化學、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發),這七個領域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集體。

諾貝爾獎似乎成了國人精神上的一種寄託,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出現這樣的人才。當然,諾貝爾獎本身就是一種無上的榮譽,不僅可以提高獲獎人的知名度,還能獲得數額不菲的獎金,這才是真正的名利雙收。不難想像,諾貝爾獎的選拔標準也是非常高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諾貝爾獎100多年的歷史中,獲得此項殊榮的國人寥寥無幾。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更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呢

我們國家接觸科學的時間還不足夠長,用於科學研究的時間就更短。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大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破,逐漸接觸到西方科學的觀念。那時,西方世界科學研究已經發展多年,中國的科學的先進性已被西方世界所趕超。

20世紀前半葉,中國處於戰亂時代,沒有發展科學的和平環境,更談不上科學的快速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科學才得以迅速發展,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科學的進步和發展。

科學的發展需要持續的積累。這就如同,莊稼的收穫過程,它需要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

科學的發展源於人才的成長和發展,而個人的成長同樣離不開積累的過程。正所謂: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在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暴發戶的心態要不得。總想著一夜暴富的人、無法安心做事的人,就做不到在時間上的知識積累;沒有知識的積累,就不會有突破。

在中國,院士已經代表了個人科學發展的水平的極高階段,在閱讀眾多院士成長的歷史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院士都是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深耕細作,平均研究實踐都在三十年左右,甚至是在非常艱難的特殊時期,他們依然進行著相關的研究,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

如果這些人都是抱著暴發戶心態來進行研究的話,有誰能默默忍受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艱辛付出呢?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因為現在就可以享受十年前的勞動果實;那麼,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這樣十年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勝利的果實。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諾貝爾獎這顆種子已經在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我相信,再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澆灌耕耘,總有一天我們能見到人才之樹結滿諾貝爾獎的累累碩果。

相關焦點

  • 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與挫折:需要的是耐心與諒解,不是埋怨
    當種子播種到地裡以後,播種的人就會耐心等候收割的日子,一直等到早雨和晚雨過後,土地得到了澆灌,種子得到了滋潤,播種的人才放心。因為種子得到了它生命成長所需要的水分。種子的成長,需要我們的辛勤努力,也需要水分的滋潤和灌溉。
  • 你會明白,面對困難我們不需要更多助力,我們只要安定的一切
    李達源文時間教會了我們認清現實,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自己的各項業務能力,你會發現,我們的內心也越來越平靜,我們也開始會用透視的眼光去看待世間的各種事物。而你在見識越來越廣的情況下,你還會有以前快樂嗎?
  • 日本諾獎得主野依良治:耐心點 中國會有更多人得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29日,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聊到中日兩國科學研究差異時,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表示,「中國的科學研究很有希望,你們未來會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會有更多的科學家得到全世界的認同,
  • 日本19年拿19個諾貝爾獎,看看日本的基礎教育,值得我們深思
    諾貝爾獎的獲獎人數差距懸殊,明顯體現了兩國之間的人才差距,這其中的懸殊值得我們反思,日本的教育有什麼厲害之處?憑什麼每年拿一個諾貝爾獎。仔細研究可以發現,日本對於孩子的基礎教育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孩子所有的時間都為了考試去補課了,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才藝,都送去上興趣班了,孩子的日程比大人還忙!3.科學教育從小抓起日本課堂跟我們講究的搞笑課堂完全不一樣,日本從進入小學開始,就接受正規的科學教育,靠學生自己研究探索,思考,不想我們給出公式和標準答案。
  • 日本19年拿19個諾貝爾獎,看看日本的基礎教育,值得我們深思
    憑什麼每年拿一個諾貝爾獎。仔細研究可以發現,日本對於孩子的基礎教育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日本提倡「簡單」科學教育,讓孩子始終對周遭事物抱有好奇心,這也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殿堂的先決基礎,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 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
    說到底還是我們太浮躁,把生活當成了投機,做什麼事都想一蹴而就,根本不會停下來觀察生活,認真反思。但是要知道: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畫圓,我們不能奢望一步到位,我們更需要的是堅持與等待。劉濤在大學畢業之後與很多同學一起去了南方工作,工作的地方非常的艱苦,經常加班,領導還經常訓斥,很多同學都沒有熬過去,選擇了辭職。
  • 外媒:更多女性獲得諾貝爾獎彰顯女科學家力量
    外媒盤點了近年來獲得諾獎的女性,認為女性獲獎的趨勢將讓更多女性在科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0月7日報導,10月7日,兩位女性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A·杜德納。她們因開發一種名為CRISPR的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這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一個全為女性科學家的組合。
  • 外媒:更多女性獲得諾貝爾獎彰顯女科學家力量
    外媒盤點了近年來獲得諾獎的女性,認為女性獲獎的趨勢將讓更多女性在科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0月7日報導,10月7日,兩位女性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A·杜德納。她們因開發一種名為CRISPR的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獎。這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一個全為女性科學家的組合。
  • 微笑著面對生活,面對困難,面對我們所有親人
    微笑著面對生活,面對困難,面對我們所有親人日子像陀螺,滴溜溜滴溜溜。從初一轉到十五,又從十五轉到三十。日出日落,又一個月。我抬頭,與鏡子對視。一聲悲嘆,唉!我老得比它快。叫我情何以堪!怎敢老得比它快!怎敢?怎敢!
  • 貓多久能認主人,你得有耐心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從正規渠道領養回來的正規寵物貓吧。 成年的寵物貓,也就是大概半歲以上的寵物貓就大有不同了,他們一般不太容易認主,你需要極其耐心的和他們培養感情
  •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又到了諾貝爾獎揭曉的時間,這一次將直接頒發兩年諾獎獲得者。無疑是全世界都關注著的事。在過去幾年,莫言和屠呦呦作為我們國家的諾貝獎獲得者,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實力。《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 教育需要耐心,不要揠苗助長
    教育需要耐心,不要揠苗助長所謂速效就是指在很短的時間裡得到收效,教育就可稱為速效性的。許多人希望老師教的東西能夠被孩子迅速地接受,馬上出現效果。他們過早地教幼兒寫字和計算,認為幼兒馬上就可以掌握。將來你會後悔的,你將會玷汙我們家的名聲。」達爾文終於繼承父親的職業去大學學醫,但成績很不理想。為此,父親讓他進入宗教界。後來,達爾文在劍橋大學的專科學校攻談神學。據達爾文回憶:「這三年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但在這之後,他開始找回自己的興趣,並取得極大的成功。
  • 關注丨外媒:更多女性獲得諾貝爾獎彰顯女科學家力量
    外媒盤點了近年來獲得諾獎的女性,認為女性獲獎的趨勢將讓更多女性在科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0月7日報導,10月7日,兩位女性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A·杜德納。
  • 貓究竟是固態還是液態,搞笑諾貝爾獎給我們的啟發
    這就是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正式出爐了,頒獎地點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獲獎的項目和往年一樣帶來許多驚喜和笑點。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得主是法國研究人員馬克·安託萬,他的研究是: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貓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許多人都知道,貓可以鑽進許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狹窄空間裡,因此早就有人說喵星人是水做的了。
  • 周日聲音|「在數學中極具天賦並不是必需的,但是你需要耐心和成熟...
    1、「坐在地毯上用套索拉桌子,如果力量足夠大且地板足夠光滑,我們可以著套索直到地毯開始褶皺,桌子向我們走來,桌子和我們之間的距離消失在地毯的褶皺裡。」他出版了包括《超越時空》、《平行宇宙》、《超越愛因斯坦》等科普書籍,他的著作都廣受讚譽,均被《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提名為當年的最佳科學讀物之一,也讓更多的讀者了解並且愛上物理。 在書中,加來道雄並不像是個學問高超的物理教授,而更像一個科幻愛好者。
  • 園丁同樣需要「灌溉」,面對鄉村教師頻頻離職,我們該做點什麼?
    我們經常把學生比喻成祖國未來的花朵,將老師比喻成灌溉這些花朵的園丁,在我們不斷提升對孩子教育質量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園丁同樣需要「灌溉」。相對城鎮教師而言,鄉村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教育和生活壓力,面對近年來鄉村教師頻頻離職的現象,我們該做點什麼?
  • 諾貝爾獎一定能帶來新藥嗎?
    Mello博士兩位科學家就獲得了諾貝爾獎,這麼快的速度,在整個諾貝爾獎歷史上都是罕見的。這徹底引爆了整個領域,風投機構和大型藥企的研發資金如潮水般湧入。「諾貝爾獎有時候是雙刃劍,」 RNAi技術公司 Dicerna Pharmaceuticals的執行長Doug Fambrough博士說道:「我們或許能取得成果,但同時也承擔期望帶來的巨大負擔。」
  • 諾貝爾獎的「不可能三角」
    原因在於,這些偉大理論需要長時間才能驗證,這就是諾獎的遺憾。面對這樣的境況,青年科學家更需要獲得科學獎的面對這樣的現實,科學獎應該嘗試做出一些新的改變。諾獎的產品設置有它的好處,但這個社會更需要資助那些「未來的諾貝爾獎」,它們雖然還處於襁褓之中,但一定要讓它們健康成長。
  • 因為誤解「耐心」的含義
    然而我卻在斥責中失去了耐心,進而升級為語言暴力,然後就引發了怨懟與憤怒,甚至是咆哮以及衝突,而這些算來算去只不過是沒有耐心表現出來的低情商行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即便我們發火,即便我們耐心被消磨殆盡,也不改變任何的事實,充其量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而不會變得更好。
  • 超越J曲線的秘密:對抗孤獨、保持耐心,持續Long China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上談到投資行業的變化,其中一個微妙的變化來自投資人的心理調適,在經歷了幾波熱浪之後,要對接下來的投資保持充分的耐心才能留在市場上。耐心,是留在市場裡,留在遊戲中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