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2015年5月,加拿大高血壓教育計劃(CHEP)專家委員會發布「2015年版高血壓患者血壓測量、診斷、風險評估、預防和治療建議」。CHEP高血壓指南每年均會審查最新高血壓文獻並提出詳細建議。
全文:The 2015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iagnosis, Assessment of Risk,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一、更新要點
2015版CHEP高血壓指南提出了4條新建議並修訂了2條原有建議。
新指南修訂了高血壓診斷流程。提出了兩項主要變化:(1)使用經過驗證的電子(示波法)血壓計測量上臂血壓,準確度優於聽診法測量的診室血壓;(2)如果第一次就診測得的平均血壓升高但低於180/110mmHg,在第二次就診之前應該進行動態血壓檢測(最好)或家庭血壓檢測(診室外血壓)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壓,因為白大衣高血壓不需推薦藥物治療。新指南還提出了標準化的動態血壓監測流程並更新了自動化的診室血壓測量。此外,指南還重新組織了準確測量血壓和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建議。
關於戒菸的兩條新建議是:(1)菸草使用狀態應定期更新,並提供戒菸建議;(2)建議所有吸菸者聯合藥物戒菸治療。
兩項修訂的建議是:(1)應對腎動脈狹窄進行主要的醫學管理;(2)腎動脈狹窄且高血壓不能控制的患者,可行腎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
二、七條總結
1、所有加拿大成人應在所有適合的臨床訪問時評估血壓。電子(示波法)血壓測量由於手動測量。超過1/5的加拿大成人患高血壓,患高血壓的終生風險約為90%。所有成人需要持續評估血壓。高血壓患者應該了解家庭血壓監測,鼓勵定期監測血壓。正常高值血壓的個體需要每年評估血壓,因為他們2年內患高血壓的風險高達40%。
2、任何疑診高血壓的個體均應進行診室外血壓測量(包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或家庭血壓監測)以確定初步診斷。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是確診的首選方法。家庭血壓監測是自我監控、自我管理和提高依從性的重要工具。
3、高血壓最佳管理需要評估總體心血管風險。超過80%的加拿大高血壓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不健康飲食、高膳食鈉攝入、吸菸、缺乏體力活動、腹型肥胖、血脂異常和糖代謝異常。識別並成功地管理這些危險因素可以使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減少60%。心血管風險評估應該採用「血管年齡」等類似的方式溝通交流。對於吸菸患者應該給予戒菸建議和特定的治療以幫助他們戒菸。
4、治療達標。多數患者的目標血壓應為<140/90mmHg,包括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糖尿病的患者,目標血壓為<130/80mmHg。年齡超過80歲的老老年患者起始治療的收縮壓水平為>160mmHg,收縮壓目標值為<150mmHg;虛弱的老年人、合併冠心病者以及舒張壓較低者(<60 mmHg)應謹慎降壓。
5、健康行為改變是預防高血壓、治療高血壓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通過遵循健康飲食、定期進行體力活動、減少酒精攝入、減少膳食鈉攝入、避免菸草暴露和幹預高壓力水平可以改善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短暫的、個體化的醫療專業幹預可以提高生活方式改變的概率。
6、血壓達標需要聯合健康行為改變和藥物治療。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健康行為改變和藥物治療以實現血壓達標。許多難以控制的高血壓(如合併糖尿病)需要三種或更多種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以實現血壓達標。實現血壓達標需要定期隨訪和滴定治療。
7、關注依從性。對健康行為和藥物的不依從是血壓控制較差的重要原因。隨訪時應該評估患者對健康行為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改善依從性的措施應該作為常規臨床實踐的一部分。
三、圖表翻譯
表1 標準化的動態血壓監測流程(Grade D)
表2 個體化的藥物治療
注釋:
∗微量蛋白尿定義為蛋白肌酐比(ACR)>2.0 mg/mmol。
†蛋白尿定義為24小時尿蛋白>500 mg或3個標本中有2個ACR>30 mg/mmol。
表3 開始藥物治療的血壓閾值
註:TOD =靶器官損害;* 採取更高的血壓治療目標反映了當前的證據和對副作用的擔憂,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的患者;啟動和強化藥物治療應基於個體化的風險-效益分析。
表4 推薦的治療目標(治療包括健康行為±藥物治療)
註:冠心病患者若舒張壓低於60 mmHg應謹慎降壓。
表5 健康行為對血壓的影響
表6 健康行為管理總結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