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幹細胞的臨床療效被越來越多的報導。幹細胞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已經被派上用處,對於一些重症患者,他們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病情得到了好轉。
在3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幹細胞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引發的劇烈炎症反應,減少肺損傷、改善肺功能,對肺部進行保護和修復,對減輕患者的肺纖維化具有積極作用。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根據其發育階段,幹細胞可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可以由胚胎細胞、胚胎組織或成體組織中獲得,而成體組織就包括臍血、新生兒胎盤、骨髓、外周血、骨髓間質、脂肪細胞等。現在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存儲臍帶血」其實就是存儲來源於臍血的造血幹細胞。
那麼,不同來源的成體組織提供的幹細胞一樣麼?答案是不一樣,而且不同種類的幹細胞,在臨床治療上起的作用也不同。譬如造血幹細胞,主要用來治療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淋巴瘤等)、血紅蛋白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等多種疾病。而間充質幹細胞,除了可以應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與造血幹細胞協同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外,還被應用到了人體八大系統的常見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如肝炎、肝硬化、腎衰竭、糖尿病、自閉症、骨髓損傷等,還可以輔助治療移植後的排斥反應。
隨著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究進展,越來越多的疾病治療研究採用了間充質幹細胞。截止到2019年12月,全球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註冊的間充質幹細胞相關的臨床研究1017項,其中:中國211項,美國207項,歐盟194項。在國內,博雅幹細胞與近40餘家三甲醫院合作開展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推動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轉化進展,為更多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