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納米:雷射直寫法製備石墨烯芳綸異質織物,用於智能防護服

2020-09-27 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


防護服對安全保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防護服可以保護人體免受身體傷害。人們非常希望將現代可穿戴電子產品集成到傳統的防護服中,使其具有多功能的智能功能。然而,在保持紡織品固有的彈性和透氣性的同時,通過實用的方法將電子產品集成到服裝中仍然是具有挑戰性的。


清華大學化學系有機光電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張瑩瑩教授團隊通過優化實驗條件(雷射功率為6.5W,寫入速度為50 mm·s−1),可以在空氣中製備正面為多孔石墨烯(LIG),背面為Kevlar纖維的Janus石墨烯/Kevlar織物。Kevlar中的C=O和N-C鍵在雷射誘導的光熱效應下斷裂,剩餘的碳原子重新組裝成石墨烯。這種結構使得能夠在保持其穿著舒適性的同時實現紡織品功能化。並且,所製備的LIG具有較高的電導率(10.6 Ω,2×0.5 cm2),在電子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為製造紡織電子產品提供了一種通用且快速的途徑。


圖1. 雷射寫入Kevlar織物上誘導石墨烯的形成。(a)製備石墨烯/Kevlar織物的示意圖;(b)圖案為鳥的形狀的LIG的掃描電鏡圖像;(c)圖案化為人面形狀的LIG的數碼照片;(d)(b)中圈出的LIG的掃描電鏡圖像;(e)與(d)中的正方形面積相對應的LIG的放大SEM圖像;(f)LIG的TEM圖像,平均晶格間距為∼3.4 Å,這與幾層石墨烯中相鄰(002)面之間的距離是一致的。插圖是來自(f)的SAED模式;(g)LIG和Kevlar纖維的拉曼光譜;(h)LIG的高解析度XPS C 1s譜;(i)LIG的XRD曲線


圖2 雷射誘導Kevlar轉變為石墨烯功能化織物。(a)Kevlar到LIG轉變的示意圖;(b)雷射輻射芳綸產生的氣體的GC-MS色譜圖;(c)在GC-MS色譜圖中從峰i至x確定的主要化合物。


圖3(a)不同雷射功率下製備的LIG的拉曼光譜;(b)在50 mm·s-1的固定掃描速率下,不同雷射功率產生的LIG樣品(2×0.5 cm2)的電阻;(c)在6.5 W的固定雷射功率下,不同掃描速率產生的石墨烯/Kevlar織物樣品(2×0.5 cm2)的電阻。


圖4 基於石墨烯/Kevlar織物的柔性全固態鋅空氣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圖5用於心電電極的石墨烯/Kevlar織物。(a)用於心電測量的石墨烯/Kevlar織物電極的示意圖;(b)用石墨烯/Kevlar紡織電極測量手臂的心電圖信號;(c)放大的ECG信號,顯示清晰的P波、QRS波群和T波。


圖6基於石墨烯/Kevlar織物的一體化智能防護服


以上研究以「Laser Writing of Janus Graphene/Kevlar Textile for Intelligent Protective Clothing」為題,發表在ACS Nano (DOI: 10.1021/acsnano.9b08638)上。

版權聲明
圖片來自期刊官網,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轉載稿、圖片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益。

相關焦點

  •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不斷變革,智能可穿戴設備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為滿足可穿戴電子產品的供電需求,新能源存儲技術在高端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應用備受關注。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Res》期刊發表名為「One-Step Preparation of MoS2/Graphene Nanosheets via Solid-State Pan-Milling for High Rate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論文,開發了一種新穎的高產率一步法,通過固態平磨將商業化的塊狀MoS 2和石墨剝落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GNS)。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Res》期刊發表名為「One-Step Preparation of MoS2/Graphene Nanosheets via Solid-State Pan-Milling for High Rate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論文,開發了一種新穎的高產率一步法,通過固態平磨將商業化的塊狀MoS 2和石墨剝落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GNS)。
  • 超快雷射直寫二維材料製備多功能光子學器件綜述
    各種各樣的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和鈣鈦礦都已經被成功地分離出來。二維材料表現出奇異的物理化學性質,比如具有原子層厚度、強烈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磁性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這些與其對應的塊體材料迥異的性能為二維材料應用於納米器件,尤其是在光子學中的應用創造了新的機遇。
  • 中南《ACS nano》:石墨烯助力增強快速儲鈉性能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GeS與石墨烯之間的異質結結構,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儲鈉性能。基於能帶理論,對不同界面結構與倍率性能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加深了人們對活性材料與炭材料之間的異質結結構的認識,為後續的電極材料的研究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
    2月10日,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002254,股吧)發布公告獲得煙臺國資委同意收購專業生產芳綸紙的新三板企業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由於正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泰和新材本身是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護產品原料的龍頭企業,因此引發投資者聯想是否因此擴大相關產能,進而帶來股價暴漲機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研究組ACS Nano: 高響應超靈敏的石墨烯基短波紅外探測器
    圖1 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與表徵(a)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b)-(d)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表徵,金納米顆粒負載在器件表面(e)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a) 金納米顆粒的形貌(b)器件在紅外波段處的吸收光譜(c)-(e) 器件在紅外波段處吸收光譜與金顆粒表面等離增強作用的模擬與計算結果
  • 21世紀的新材料——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進展
    目前很多關於石墨烯纖維的製備仍然僅限於實驗室階段,還遠遠不能夠進行實際應用與普及。而氧化石墨烯(GO)由於具有較為豐富的羧基、羥基以及環氧基,使其在溶劑中的分散性更好,因而實際應用中多以GO為主,再經過後期還原得到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充分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和功能,嫁接至紡織纖維和織物上,可擴大其用途,特別在高端紡織品的發展和應用方面潛力較大。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溼法轉移製備扭轉雙層石墨烯
    成果簡介 將單層組裝成雙層系統可釋放範德華(vdW)均質/異質結的旋轉自由度,從而能夠構建具有新穎電子、光學和機械特性的扭轉雙層石墨烯(tBLG)。以前製備均質/異質結的方法不可避免地會留下聚合物殘留或六方氮化硼(h-BN)掩模,這通常會阻礙tBLG本徵機械性能和表面性能的測量。毫無疑問,製備具有乾淨界面和表面的可設計tBLG是必要的,但仍具有挑戰性。
  • 東華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讓織物能監測生理信號、收集能量
    導讀:本文使用還原氧化石墨烯裝飾的碳化纖維素織物(CCF@RGO)製成了堅固耐用的多功能設備,該設備在壓力傳感和能量收集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此外,這種導電織物還可用於單電極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以獲取生物力學能量。電子紡織品具有傳感、能量採集、無線傳輸等功能,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圖十三、基於3D紡織結構的織物基TENGs(a)3D織物結構TENG由導電頂層、介電中間層和介電底層組成;(b)基於3D間隔織物結構的TENG,其上下層分別由石墨烯和PTFE包覆的尼龍紗線組成。TENG;(d)通過依次堆疊頂部介電織物,中間導電織物和底部防水織物製造的可清洗的皮膚觸感驅動的基於紡織的TENG;(e)絲網印刷的可清洗電子紡織品;(f)用於自供電睡眠監測的大規模可清洗智能紡織品,通過在頂部和底部導電織物之間夾入波狀結構PET薄膜設計而成;(g)通過用縫紉機將PVDF纖維縫合到織物基底中製造的具有紡織圖案的可穿戴摩擦電傳感器
  • 上海微系統所等在六角氮化硼溝槽中成功製備石墨烯納米帶
    該項研究提出的石墨烯納米帶製備方法已經獲得中國和美國發明專利。實驗結果表明,石墨烯在溝槽內通過臺階外延方式生長,與最頂層六角氮化硼形成晶格連續的面內異質結。該項研究提出的石墨烯納米帶製備方法已經獲得中國和美國發明專利。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金屬納米顆粒刻蝕六角氮化硼單晶襯底,切割出單原子層厚度、邊緣平直且沿鋸齒型(Zigzag)方向、寬度具有一定可控性的納米溝槽,然後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在溝槽中製備出長度達到數微米且寬度小於10納米的高質量石墨烯納米帶。實驗結果表明,石墨烯在溝槽內通過臺階外延方式生長,與最頂層六角氮化硼形成晶格連續的面內異質結。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ACSAMI》:溼法轉移製備扭轉雙層石墨烯
    ,從而能夠構建具有新穎電子、光學和機械特性的扭轉雙層石墨烯(tBLG)。以前製備均質/異質結的方法不可避免地會留下聚合物殘留或六方氮化硼(h-BN)掩模,這通常會阻礙tBLG本徵機械性能和表面性能的測量。毫無疑問,製備具有乾淨界面和表面的可設計tBLG是必要的,但仍具有挑戰性。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石墨烯紡織品在導電、防輻射、防紫外、遠紅外、特電磁屏蔽等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紡織品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製備法和後整理法。曲麗君課題組對石墨烯織物的製備方法做了系統地綜述,主要介紹了直接浸軋法、噴塗法、復配液整理法、交聯改性法、紫外光固化法等。各種製備方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整理效果也是各不相同。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常州恆利寶納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原位聚合技術,製備出了多功能化新型錦綸———烯納斯,烯納斯不僅具有無滷阻燃、防靜電、抗菌等性能,體現了「一絲多能」效用,而且基本消除了石墨烯在後續染整、洗滌等工序中的流失問題,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侯文俊採用原位聚合法,通過尼龍6的鏈末端跟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團反應,將其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同時氧化石墨烯被高溫還原為石墨烯,最終製備出石墨烯改性尼龍6纖維。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石墨烯量子點增強電紡碳納米纖維用於超高倍率超級電容器
    具有高充放電率的超級電容器已經被用於大功率應用,如重型機械的啟動電源、電動公交車的制動能量回收以及賽車的加速。電紡納米碳纖維織物(ECNFs)以其結構和功能的一體化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不僅具有獨特的納米纖維形態,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導電性和柔韌性。當用作電極材料時,ECNFs可以滿足器件輕量化的要求。
  • 國際首次通過模板法在六角氮化硼溝槽中成功製備石墨烯納米帶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石墨烯納米帶可控制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中國科學家實現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可控摺疊
    據了解,探索新型低維碳納米材料及其新奇物性一直是當今科技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之一,而二維的石墨烯晶格結構被認為是其他眾多的碳納米結構的母體材料。理論預測發現,在原子尺度,通過對石墨烯的彎曲摺疊,可以構築出具有新奇電子學特性的納米結構,但在單原子尺度精確地摺疊石墨烯,特別是根據特殊需要沿特定方向對石墨烯進行摺疊,具有極大挑戰性。
  • 一文了解雷射直寫技術在金屬微結構製備中的應用
    文 / 易光電項目部金屬納米材料呈現出很多與體材料不同的特殊性質。在微電子器件領域,隨著新型半導體材料如石墨烯、碳納米管的微納器件的研究快速展開,金屬微納電極或微納導線等複雜導電功能結構的可控制備技術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
  • 芳綸布的用途 芳綸布料的優勢
    芳綸布的用途 芳綸布料的優勢 2016-12-02 14:27:38 來源:全球紡織網 您是不是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