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大明滅亡的最強推手,定南王孔有德死得並不冤!

2021-01-12 騰訊網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明朝末年,內外交困。1619年薩爾滸之役後,明軍喪失了戰略主動,東北邊疆形勢嚴峻。為了抗擊後金軍隊,徐光啟等有識之士提出西洋大銃制奴的主張,並在同年前往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先進火炮。很快這批先進火炮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在1626年寧遠之戰中,袁崇煥依靠火炮的強大威力重創了不可一世的後金軍隊,努爾哈赤也因為這次大敗悒鬱疽發而死。

雖然不久之後袁崇煥因得罪閹黨而遭罷黜,但明朝發展火炮這種尖端科技的努力卻並未停歇。崇禎皇帝繼位之初,又一次性引進大炮30門,並招募20名葡萄牙銃師負責訓練明朝火器部隊。此後數年,後金軍隊始終無法突破由火炮部隊戍守的寧遠城,明朝保持著對後金在火炮上的科技優勢。

不過這一優勢隨著一個人的叛變發生了逆轉。崇禎四年(1631年),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率部投降後金,並帶走了大批火炮和鑄炮圖。孔有德的叛變,不僅極大增強了後金炮兵的實力,同時也將相應的鑄炮和操炮方法外傳,導致明軍在火器方面的優勢喪失。後金利用孔有德帶來的這批西洋大炮完成了軍事轉型。自此,火炮成為了後金軍隊攻城拔寨,奪取中原的利器。

孔有德是毛文龍養孫,隨毛文龍駐守皮島以牽制後金。毛文龍死後,孔有德輾轉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此時的登萊正是大明最尖端火器的試驗基地,不僅集中了大批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西洋大炮,而且僱傭了公沙、陸若漢等數十名葡萄牙人負責教習和訓練大明炮兵部隊。

1631年,後金兵圍攻今遼寧錦縣,巡撫孫元化命遊擊將軍孔有德率部前往增援。孔有德的這支部隊受過葡萄牙人的訓練,善用火器,本可成為抗金的尖刀。不料孔有德卻中途叛變,掉轉炮口攻破登萊城,虜獲士兵7000人 、餉銀10 萬兩及300餘門先進火炮,此後在山東各次戰役中又擄獲多門紅夷大炮。此時的孔有德漢奸本性畢露,他在給皇太極的乞降書中寫道: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

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後金雖然在1632年時曾嘗試鑄造大炮,但終因性能不佳、技術不精,無法達到作戰要求,只能依靠少量繳獲作為補充。孔有德的這次投降卻直接將大明最尖端的火炮科技拱手送給了皇太極,故皇太極對這支部隊的重視超乎尋常,親自出郊十裡相迎。自此,大明朝苦心經營的尖端火炮未機大規模推廣,其成果反而為後金所得,成為了後金的攻城利器。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孔有德叛亂期間,公沙等負責教習明軍火器的葡萄牙人死守登萊不降,最終戰死12人,重傷15人。

1652年,孔有德在廣西桂林被南明西寧王李定國包圍,自知走投無路的孔有德自焚而死,其屍體亦被李定國焚骨揚灰。自此,這位比肩吳三桂的明朝叛臣終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所以說,叛亂之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相關焦點

  • 潘金蓮之死:謀殺親夫殺人償命死的並不冤
    不過,在西門慶,他也許是不冤的,他說過,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潘金蓮卻是含冤的,她臨死之時,撲到武松的刀口上,抱屈道:我是天下第一淫婦。顯然,她是極不甘心擔當如此的壞名聲的。她死的那年,不過是23歲。其實西門慶也不過大她5歲。  為潘金蓮喊冤叫屈的文章以及專著已經很多。但她的死其實是並不很冤枉的。因為是她謀殺親夫在先。殺人償命,自古之道,還有啥好說的。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要嚴重得多
    關於明朝滅亡,歷來爭論頗多,有說吏治腐敗、宦官專權的,也有說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更有說受小冰河期影響的。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楊貴妃魂斷馬嵬坡,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她死得並不冤
    楊貴妃之死冤嗎?我看未必,光憑這3件事就證明她的確該死楊貴妃是我國的四大美人之一,史書上記載她有閉月羞花之貌,意思就是連花看了都自愧不如,要慚愧地低下頭。但是,我們都知道,楊貴妃的結局並不完美,她並沒有陪著唐玄宗白頭到老,相伴一生,而是在馬嵬坡這個地方被陳玄禮逼迫自盡而亡。當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逼宮大軍認為「安史之亂」與楊貴妃有脫不開的關係,但後世卻有人為楊貴妃平反,認為她非常無辜,「安史之亂」實際是唐玄宗一手造成,楊貴妃不幸做了「替罪羊」而己。那麼,楊貴妃到底死得冤不冤了?
  • 大明帝國柱石——于謙之死
    第一件事是寵信宦官王振,製造了土木之變;第二件事就是冤殺了帝國柱石于謙給自己留下了千古罵名。于謙是明朝的大功臣,是他在大明帝國搖搖欲墜的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擁立朱祁鈺為新君,穩定軍心,使朝廷上下一心,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朱祁鎮為什麼要殺掉這樣一個忠臣呢?
  • 大明滅亡前,崇禎為什麼要將皇后妃嬪和公主們全部殺死?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不久,昌平失守的噩耗傳進宮內,大明亡國在即,群臣面面相覷,場面頓時失控;17日,大明的北京城防軍軍心渙散下,對李自成的大軍已無防禦之力,北京城被團團包圍。(圖片借鑑,侵權可刪)崇禎回到宮中後喝了失意酒,召太子朱慈烺,13歲的永王朱慈炤,12歲的定王朱慈炯,託付給各自的外祖父家,希望能為自己保留一絲血脈,然後吩咐賜白綾給皇后、貴妃、以及眾妃嬪,並囑咐她們為大明江山社稷以身殉國
  • 天啟做木匠大明穩定,為什麼崇禎宵衣旰食,加速大明滅亡?
    但是,為何同樣處於 「小冰河期」 ,同樣內憂外患,大明沒有在所謂的「木匠皇帝」手裡滅亡,反而在勤政圖強的崇禎手裡滅了呢
  • 大明最後的硬漢張煌言:歷史學家都說,他死了明朝才算是徹底消失
    起兵慷慨扶宗國,豈獨捐軀為故王?二百年來遺恨在,珠申餘孽尚披猖。——柳亞子《題張蒼水集三首》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5日,李自成帶人包圍了北京,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18日晚上,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禎,帶著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恩上了煤山。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的韓信,其實死的並不冤
    但是,韓信之死,劉邦脫不了干係,畢竟呂后和蕭何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維護劉邦的統治。換句話講,韓信的存在,對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產生了威脅。 當初劉邦為了消滅項羽,可以說是廣結善緣,對於臣服自己的諸侯將領們,那是不吝封賞,給人給地給王號。是以在滅楚之後,西漢王朝統治下,出現了大量的諸侯國,其中許多還是一些功臣將領統治的異姓諸侯。
  • 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國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襲到大明滅亡的呢?01衛國公鄧愈鄧愈,原名鄧友德,字伯顏,泗州虹縣(今安徽泗縣)人。他的父親鄧順興是當地有名的正義之士,在元末也投身起義。後來鄧順興戰死,其部將由鄧愈之兄鄧友隆執掌。
  • 《慶餘年》葉輕眉對慶帝也只是利用,4條理由,她死的並不冤
    但實則不然,真實的原因是葉輕眉做錯了4條決定,包括葉輕眉對慶帝也存在利用心態,她自作自受,死的並不冤。理由1:不該利用慶帝掌權葉輕眉從神廟出來後,有兩種選擇,要麼融於這個世界,要麼改變這個世界。顯然,深受現代思想影響的她,選擇了改變這個世界。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掌握足夠的權力。
  • [公告]定南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9定南債:2019年定南城建投資...
    [公告]定南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9定南債:2019年定南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時間:2019年04月23日 15:25:44&nbsp中財網 重要聲明及提示一、發行人董事會聲明發行人董事會已批准本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發行人全體董事及領導成員承諾其中不存在虛假記載
  • 大明的滅亡真的是因為萬曆三大徵損耗了過多的財力、兵力嗎?
    此外,三大徵的全部勝利也重振了大明的國威、軍威,使得建州女真、土蠻、朵顏三衛、西南土司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不敢輕舉妄動,例如萬曆四十一年,僅僅一千協防葉赫的明軍就讓努爾哈赤的四萬大軍鎩羽而歸。  但是,由於大明在萬曆三大徵中損耗了過多的財力、兵力,所以,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歷史學者將大明的滅亡歸咎於此。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有 多嚴重?
    關於明朝滅亡,歷來爭論頗多,有說吏治腐敗、宦官專權的,也有說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更有說受小冰河期影響的。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天災和人禍並至,小冰河鼠疫先後來襲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組建的政權也是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在經濟和政治文化上都當屬繁華無比,現在很多人對明朝的關注點凸顯在他歷代所出的各類奇葩皇帝上,大明短短十幾代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比較靠譜之外其他多多少少都有著點奇怪的嗜好。但是一個王朝一個國家是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龐然大物,他的滅亡必然是個各代積累才導致這可盤根聯結的大樹轟然倒塌。
  • 《大明風華》vs《大秦賦》:一個磅礴,一個卻很矯情?
    不巧、偏巧,兩個多月前,同樣cctv-8,上演了幾年前批號的《大明風華》(批號的年份代表劇集成片「過審」準予發行的時間,「過審」未即時播出,而竟還拖後數年之久,箇中必有「故事」或「事故」,《大秦賦》的批號是2020年,明顯順暢得多),兩下就似乎有了那麼點兒「對比」的意思。
  • 真的是為孔雀大明王出氣?
    那天他打獵來到落鳳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二子,乃雌雄兩個雀雛,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開處,射傷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帶箭歸西。」「佛母懺悔以後,吩咐教他拆鳳三年,身耽啾疾。那時節,我跨著賽太歲,同聽此言,不期這孽畜留心,故來騙了皇后,與王消災。至今三年,冤愆滿足,幸你來救治王患,我特來收此妖邪也。」
  • 最後一夜:大明第一家族覆滅史
    11644年,農曆三月十八日夜晚,這是大明王朝滅亡前的最後一夜,同時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1644),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夜晚。這天晚上大概九點來鍾,已經做了十七年皇帝(1628-1644)的崇禎,將自己的三個孩子:16歲的太子朱慈烺、13歲的永王朱慈照、9歲的定王朱慈炯叫到自己跟前,他想著要見孩子們最後一面。
  • 夏桀王簡介,夏桀王的皇后是誰,夏朝怎樣滅亡的?
    夏桀王,又名癸、履癸,商湯把他諡號桀(兇猛的意思)。夏桀是夏朝的低十六代君主的兒子,在位的時間為52年,夏桀王也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君王。夏桀從小就是文武雙全,而且力大如牛,但是做為皇帝卻是荒淫無道,實行暴政。但是對於夏桀王的出生和死亡時間都沒有太多的記載。
  • 鎮魂街第五集,水兒死得有點冤,南御夫與門司令的恩怨即將揭露
    只不過水兒死得有點冤,南御夫與門司令的恩怨也即將揭露。水兒並不是北落師門的親生女兒,而是在一場執行任務中所救的。之所以水兒與北落師門的感情那麼好,主要是因為在那一次任務中,面對培育寄靈人的神秘組織,當時所有的戰友犧牲,就連南御夫也下落不明,一度讓北落師門的心情跌落到極點,根本就沒有再衝出去的欲望。
  • 朱棣為保大明為子孫後代留了一個後路,卻被朱由檢忘得一乾二淨!
    朱棣為保大明為子孫後代留了一個後路,卻被朱由檢忘得一乾二淨!明朝這麼多皇帝,有兩個是特別勤政的皇帝,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一個就是崇禎朱由檢。朱允炆上位後,又打起了鎮守邊疆的叔叔們主意,可惜惹到一匹狼,被吃掉了,這個狼便是燕王朱棣,可能朱棣是覺得自己是不擇手段當上的皇帝,一心為國家安居樂業而努力勤政,做了一個影響大明甚至是整個中國的決定,那就是遷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