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美「桌球外交」的嬉皮士

2020-12-08 騰訊網

[摘要]科恩在與中國運動員的表演賽時,穿著一條扎染的喇叭褲,頭上用紅色束帶把長發綁在腦後,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這首樂曲時,做出毫不搭調的美國式扭擺舞動作,他的舉動與中國運動員對比鮮明。

科恩是嬉皮士,著裝很隨意,置身於中國的人群裡,仿佛是名「外星人」。 (圖/南方周末)

提起「桌球外交」,人們都知道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但對觸發了這次外交的美國運動員格倫·科恩,大多不甚了了。由於桌球在美國不受重視,甚至連美國人也把他忘記了。美國運動員眼裡的北京之旅是什麼樣子,關心的人就更少了。

科恩1952年出生於紐約一個猶太人中產階級家庭,從小顯示出對桌球運動的天賦,小小年紀就贏得過地區甚至全國比賽的獎牌。由於桌球運動在美國少有社會資金支持,科恩也不可能靠打桌球為生,只能是業餘愛好,他打算在大學裡學法律或金融。1966年,科恩全家搬到洛杉磯,可是就在第二年,一直支持他打桌球的父親因肺癌去世。沒有了父親的管教和支持,科恩發生了變化,他的頭髮留得越來越長,離當時風行的青年反叛活動越來越近。打桌球獲得的獎牌和獎金雖然不算多,卻也夠他的日常開銷。1971年初,美國桌球協會組織了參加世界桌球錦標賽的選拔,卻不能為運動員提供去參加比賽的經費,所以,科恩和其他隊員基本上都是自費前往日本參賽的。

偶然闖進歷史鏡頭

1971年3月下旬,科恩隨美國桌球隊來到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19歲的科恩當時是聖莫妮卡市立學院政治系二年級學生。論球技,科恩沒有機會與高水平的中國運動員在球場上相遇,他和自己的隊友也是抱著學習和觀摩的目的而來。4月4日,從練習場出來的科恩匆忙之中踏上了一輛開往體育館的車,他上車後才發現車上坐的都是中國運動員,原來這是一輛中國代表團的專用車。由於中美兩國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中國人在國內受到的都是「打倒美帝國主義」的教育,對於就站在面前的「美帝」,由於沒有得到過明確指示,大家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科恩見一車中國人都不做聲,顯得有點尷尬。

從練習場到體育館的路程不遠,但這幾分鐘的車程卻顯得漫長。在快到終點的時候,既聰明靈活又頗有政治頭腦的莊則棟主動上前,通過翻譯與科恩簡單攀談起來,他說:「美國政府雖然對中國不友好,但美國人民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為了表達我們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友誼,我送你一個禮物做紀念。」他送給科恩一件印有黃山風景的杭州織錦。科恩當時非常高興,說他認識莊則棟,對這個三屆單打冠軍十分佩服,並祝中國隊取得好成績。當車子到達目的地停下來時,等待中國代表團的各路記者驚訝地發現車裡居然有一個美國運動員,於是拿起照相機一陣猛拍。第二天,莊則棟與科恩的照片及報導佔據了日本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仍然興奮不已的科恩拿著莊則棟的禮物到處說這是中國人送的,是世界冠軍給的,還在去賽場的路上抱住莊則棟,將一件別有美國乒協紀念章的運動衫回贈給他,這一情景又出現在了日本的各大媒體上。

毛澤東決定邀請美國球員訪華

在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即將結束時,美國隊員看著與中國建交的加拿大以及其他幾個國家的運動員獲得邀請訪問中國十分羨慕,流露出想獲邀訪華的願望。中國代表團立即把這個情況向國內匯報。對於是否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外交部和國家體委認為並不是恰當的時候,決定不邀請。1971年4月6日,外交部把報告提交給周恩來,周恩來圈閱並批示「擬同意」後送交毛澤東作最後定奪。毛澤東在他的名字上畫了圈,並將文件送走了,但到了晚上十一點多鐘,他吃了安眠藥準備休息之前,突然決定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細心的護士長吳旭君沒有放過毛澤東的喃喃低語,立即讓外交部趕快打電話到日本邀請美國隊訪華並對外宣布。

4月7日凌晨,消息傳到日本名古屋,正在收拾行裝準備回國的美國桌球隊喜出望外,但也不敢確定接受訪華邀請是否違背美國一直以來實行的限制美國公民前往中國的禁令。團長斯廷霍文立即召集全體隊員開會,並打電話向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匯報,可大使恰好不在,值班的政治處主任比爾·坎寧安一面鼓勵斯廷霍文等人接受中國的邀請,一面「越權」上報美國國務院並轉尼克森總統。尼克森上臺以後一直在探尋解凍中美關係,也通過秘密外交的渠道取得了進展,但他沒想到他的對華政策會以民間外交的形式公之於眾,他在驚喜之餘立即同意美國桌球代表團訪華。在得到美國政府批准後,美國桌球隊的多數運動員徵得家人同意後接受了訪華的邀請,只有個別隊員選擇不去。斯廷霍文知道有著嬉皮士特徵的科恩不僅衣著不整、散漫任性,還曾對外國機場的女官員動作輕佻,所以特別擔心他在中國言行出格。

中方高規格接待

4月9日,美國桌球代表團一行15人和3名記者從日本啟程訪華。美國桌球代表團先是在香港停留了一晚,就在這一晚,科恩還偷偷地跑到蘭桂坊尋花問柳,逍遙快活。第二天,美國桌球代表團坐火車到廣州,再從廣州白雲機場乘坐伊爾-18型飛機於1971年4月12日到達北京。

美國的桌球隊員大多非常年輕,到中國之前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當時的中美兩國由於較長時期的隔閡和政治、文化差異,存在疏離感和陌生感是必然的。他們來到中國後發現一切都與美國大不相同,聽到的是到處懸掛的高音喇叭裡播送的新聞和歌曲,看到的是無處不在的宣傳標語和宣傳畫,許多地方豎立著高高的毛澤東塑像。當時中國城市的建築大多低矮、灰黃,乾淨的街道上是自行車的潮流,幾乎沒有汽車。當時的中國人不分男女穿的衣服顏色都十分單調,無外乎綠、灰、藍色,更談不上款式。

美國桌球代表團來華後受到高規格接待,更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在到達北京的當天下午就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雖然一同受到接見的還有加拿大、哥倫比亞、英國、奈及利亞桌球隊的隊員,但是誰都知道美國桌球隊與其他隊不一樣,因為美國曾經是中國一直堅決反對的敵人,兩國已經斷交了二十多年。周恩來在對美國桌球代表團的談話時引古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示歡迎,還說:「中美兩國人民過去往來是很頻繁的,以後中斷了一個好長的時間,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

科恩向周恩來提問

突然,一個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的科恩在這樣莊重的外交活動中也毫不拘謹,他主動問周恩來對美國青年中流行的「嬉皮士」的看法。周恩來說:「現在世界青年對現狀有些不滿,想尋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動時會表現為各種形式。但各種表現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或固定的。」「按照人類發展來看,一個普遍真理最後總要被人們認識的,和自然界的規律一樣。我們贊成任何青年都有這種探討的要求,這是好事。要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認識。但是有一點,總要找到大多數人的共同性,這就可以使人類的大多數得到發展,得到進步,得到幸福。」最後,他請美國客人把中國人民的問候轉告給美國人民。周恩來的談話和會見照片都登載於報紙上。科恩的媽媽看到媒體報導後非常驚訝,也很感動,於是用了一種很美國人的做法向周恩來總理表示感謝--託人向周恩來送去一束玫瑰花。

當時的許多中國人看到科恩留著一頭長髮,覺得男人留長髮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科恩在與中國運動員的表演賽時,穿的是一條扎染的喇叭褲,頭上用紅色束帶把長發綁在腦後,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這首樂曲時,做出毫不搭調的美國式扭擺舞動作,還喜歡把腳蹺到桌子上綁鞋帶,走路也是連蹦帶跳,他的這些舉動與中國運動員通常是排著整齊的隊伍,挺胸邁步行走,端正挺拔坐立形成鮮明對照。

歷史過客

「桌球外交」是科恩人生的頂峰。在美國桌球隊訪華結束回國後,科恩高調地主動接觸媒體並接受了不少邀請進行採訪、演講、做桌球賽的嘉賓、拍廣告等等。他曾想把握中美關係開啟的商機,進口中國生產的「紅雙喜」球拍及桌球設備在美國銷售,甚至希望建一個桌球運動中心。然而,科恩沒有商業經驗,沒有資金來源,美國也缺乏桌球運動的社會基礎,而科恩自身隨心所欲,缺乏韌性,所以,他的設想很難實現。「桌球外交」雖然是歷史佳話,每隔一段時間還有一些紀念活動,但參與其中的美國的業餘球員大都回復到日常的平靜生活。

科恩由於長期生活頹廢,經常吸食麻醉性藥物,精神和身體受到損害。他編寫過一本關於如何打桌球的書,但實際上是以個人照片為主要內容的自傳,銷量很少。他做過鞋店售貨員,做過代課老師,偶爾也參加一些桌球的比賽或活動,但是一直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經濟拮据,居無定所,甚至露宿街頭。他常常靠向朋友和母親借債度日而致眾叛親離。隨著年齡增大,他的精神和身體狀況越來越差。2004年4月6日,52歲的科恩病逝,美國的各大媒體幾乎沒有相關的報導。在美國人的眼中,科恩只是一個偶然闖入歷史鏡頭的嬉皮士而已。(文/何慧)

相關焦點

  • 開啟「桌球外交」的美國運動員
    提起「桌球外交」,人們都知道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但對觸發這次外交的美國運動員格倫·科恩,大多不甚了了。美國運動員的北京之旅,關心的人就更少了。    科恩1952年出生於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小小年紀就贏得過全國桌球比賽的獎牌。
  • 美退休政客鼓吹對臺進行「桌球外交」:以促美臺關係「更正常化」
    臺灣《中時新聞網》援引美媒報導稱,「臺灣關係法」主要推手之一的美國前眾議員沃爾夫,6日鼓譟美國政府應再以「桌球外交」方式,與臺灣進行密切會談,以促進美臺關係「更加正常化」。他宣稱,不認為美國有一個「一中政策」,因為美國從未說明自己的「一中政策」是什麼。
  • 有機體:入門級嬉皮士速成指南
    ◆本周導讀:入門級嬉皮士速成指南有機體生存指南issue 052◆本欄目由角色扮演熱衷者贊助。早期的嬉皮士們懷揣著真誠純潔的理想主義,敵視美國那種僵化的中產階級價值觀,他們追求無政府主義,四處遊行表達自己的美好心聲和和平願景。而等到嬉皮士文化末期,他們的形象開始與「異裝怪相」「軟硬毒品」「性解放」「新式音樂」「群居村」這些詞語聯繫在一起,他們任由非理性、魔鬼理論和失敗感知擺布。
  • 中國外交「從A到Z」
    中國外交「從A到Z」 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中國外交詞語3.0版
    「習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美關係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和平發展是目前我們最重要的指導思想,這個外交概念是目前在國外影響最大也是受到認同最多的詞彙。」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歸泳濤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採訪時說。  外交概念在中國外交史冊上留下各個時期的烙印。寓意深厚的原創外交詞彙更是近年來中國公共外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詞彙有的獨具「中國特色」,有的是「世界語言」,它們的傳播效果各異。
  • 韓國副外長:韓美同盟關係是外交基礎,不會搞等距離外交
    因為中美衝突,一些國家在中美這道選擇題上也是格外糾結,特別是對於韓國和日本來說,在與美國有著忠實同盟的同時,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也是不可忽視的,如今日本與美國站在一起已經八九不離十,韓國的選擇就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 臺三小桌球隊狂攬10金 「桌球天團」是這樣煉成的
    臺三小「桌球天團」全家福。臺三小這支「桌球天團」當之無愧!  「三金王」當年曾是小胖子  脖子上掛了3枚沉甸甸金牌的「三金王」陳思言、吳錦晞和孫笑薇都是近年臺三小桌球校隊培養出的優秀選手。記者從他們的教練陳心舒老師處了解到,3位選手有的從幼兒園起就在臺三小桌球訓練館裡「玩」球,而且多有「家庭傳統」。
  • 中美關係,正「自由落體式下墜」?
    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開啟新生活吧!快樂生活今天十三要與大家悅讀今日要聞:中美關係,正「自由落體式下墜」?大使館跟領事館都是外交機構。大使館負責範圍是駐在國全部範圍,領事館負責駐在國某一部分。大使館通常受政府和外交部門的直接領導,而領事館通常接受外交部門和所在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大使館與領事館的關係就如同總公司與分公司的關係。休斯敦總領館是中國在美國開的第一個總領館。
  • 新版中國外交白皮書即將出爐 專章記述海洋問題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014年版《中國外交》白皮書即將正式出爐。據中國外交部提前披露的消息,最新版白皮書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中國對國際形勢的最新看法,首度概括總結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外交理論和實踐的積極創新,指出中國外交更具主動性和開創性,成果豐碩,實現成功開局。
  • 中美不惑之年:「相向而行 和而不同」
    這次訪問恰在中美重新打開外交大門40周年之際,又正值21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在中美建交「四十不惑」之際,胡錦濤主席此次訪美之旅,如何將全面合作的中美關係推向前進?為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乃至更長遠的未來指明什麼方向?如何看待中美雙邊關係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之間是否真的知己知彼,已達「不惑」境界,以共同積極推進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的演進?
  • 巴拿馬運河擴建獲批准 中美外交角力悄然上演
    巴拿馬運河擴建獲批准 中美外交角力悄然上演     美中展開外交角力    巴拿馬政府要拓寬運河的宣告讓有意參與這項工程競標的各大強國排起了隊,早在巴拿馬國內仍在為擴建運河的利弊爭論不休時,世界主要大國——美國和中國已為參與這項工程展開了競爭,以便最終可以獲得作為掌控美洲地緣政治重要工具的巴拿馬運河的一些控制權。
  • 日本不甘做配角 中美日三角關係將演變
    在海的一邊,擁有數十位部長級高官的美國豪華代表團訪問中國,開啟雙邊新一輪的戰略與經濟對話;而在海的另一邊,日本鳩山由紀夫政府在普天間機場問題上最終向美國妥協,引發國內政治崩盤,導致執政聯盟解體,鳩山首相引咎辭職;恰在此時,日本迎來了前來造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雙邊新一輪外交活動全面展開。同樣是「三國」,劇情雖然不同,精彩卻不遜色。
  •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及其展望
    多年來,在科技外交理念引導下,中美科技合作取得很大成績,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重點關注技術轉移、外企國民待遇、跨國研發、自主創新及產品認定、政府採購、財政補貼等問題。受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中國科技發展未來方向以及其他國家與中美的博弈的影響,中美科技關係將繼續「摸著石頭過河」,雙方在全球創新村基地、中美科技創新園、中美技術轉移中心、中美聯合研發中心等方面仍有深入合作的空間。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從內政的視角看,這一年中國的外交開始從對外全面鬥爭的外交,轉向大國之間理性交往的方向。從對外關係視角看,其後一年出現了當代中國外交最重要的突破事件——中美打破了30年外交堅冰,在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從此中國外交政策從「批判帝、修、反」的全面自我封閉與全面對抗做派,走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改革開放,走向與「帝、修、反」理性交往的外交道路。
  • 漢字叔叔:嬉皮士、宇宙與中國字
    他說自己是一個要用一生了解宇宙秘密的嬉皮士,漢字不過是他的眾多興趣之一。61歲,漢字叔叔,突然紅了理察 · 西爾斯(Richard Sears)先生晚年的生活是被中國網友的一條微博改變的。2011年1月15日早上,他發現了一些蹊蹺的事情。
  • 中美關係期待四十不惑且更應共同進化
    已有西方觀察人士將此行程與歷史上197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破冰之旅」、200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新世紀之訪」比照,認為這又將是新階段中美關係的開啟之旅。不過,也有國內專家並不認同這樣的對比,「習近平此訪是在兩國元首去年達成的合作框架下,進一步推動各項協議的落實,並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向前發展。」
  • 【深度回顧】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中美競爭仍是主旋律,但要...
    當然拜登政府也有優勢面,尤其是在外交方面。拜登曾經來到過中國,也曾是習主席的客人,兩人曾經有非常好的交流。拜登對中美關係、中國領導人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外交政策將是拜登政府的長項,拜登的幕僚中也有很多外交精英。今天論壇的嘉賓多次談到「競爭」。當然,在不同領域下,中美兩國可能進行合作、競爭甚至是出現緊張局勢,但我認為未來兩國主旋律仍然會是競爭。
  • ...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
    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奮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2019年,對中國和世界而言,都極不平凡。習近平主席先後7次出訪,主持四大主場外交,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成就,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闢新境界。
  • 天佑美國——《美國大外交》讀書筆記
    《美國大外交》是喬治.凱南在芝加哥大學的演講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