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校兩作者論文現大面積雷同,當事人回應:系共同作品

2020-11-22 環球網

澎湃新聞日前接到網友反映稱,作者金永輝2004年3月發表於《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上的文章《在使命與誘惑之間——試論大眾文化勃興下的精英文化意識》,涉嫌大面積抄襲作者劉迎秋2003年3月發表於《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上的文章《在使命與誘惑之間——試論大眾文化勃興下的精英文化意識》。

澎湃新聞經過完整比對,發現上述兩篇文章確有大面積雷同內容。其中作者金永輝發表論文時,署名單位為濰坊學院,作者劉迎秋發表論文時署名單位為山東理工大學。劉迎秋的論文發表比金永輝早一年。

近日,澎湃新聞分別聯繫到在濰坊學院工作的金永輝,以及在山東理工大學工作的劉迎秋。

對此,劉迎秋表示,撰寫這篇文章時她和濰坊學院的金永輝兩人,曾有過交流討論,彼此就文章有過修改,「算是我們兩人共同寫的」。對發表上述文章時為何沒署金永輝名字的問題,劉迎秋表示:「當時她也沒說要用,我們就這麼寫的。」

金永輝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則表示,這篇文章是她和劉迎秋兩人共同創作完成的,兩人曾在一起培訓時交流過,發現對這個問題都感興趣,兩人在一起就上述文章的相關問題討論過,兩人共同創作了這篇文章。對論文署名的問題,金永輝表示,當時沒有那個(共同署名)的意識。

澎湃新聞比對發現,兩篇論文有大面積雷同內容。

例如,金永輝在其撰寫的文章《在使命與誘惑之間——試論大眾文化勃興下的精英文化意識》中第一段寫道,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大地上崛起了一種新型的大眾文化。從流行音樂吼遍大街小巷到通俗影視走進千家萬戶,從地攤文學竄出繆斯聖殿到充滿青春誘惑的廣告風景……一切都向我們說明「大眾文化」現象不再是偶然地亮相,而是一個「大眾文化」的時代不可避免地拉開了帷幕。這裡所說的「大眾文化」,不是過去早就有的民間文藝的延伸,而是適應新的時代生活需要而產生的新型文化。它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和特定的精神內涵。在功能上,它是一種遊戲性的娛樂文化;在生產方式上,它是一種由文化工業生產的商品;在文本上,它是一種無深度的平面文化;在傳播方式上,它是一種全民性的泛大眾文化。因而,象有的學者指出的,「大眾文化是藉助於現代文化工業日臻完美的傳播技術和複製手段,為人們所提供的是一種消遣性的『原始魔術』,它通過對觀眾無意識欲望的調用,為大眾製造出一個快樂原則的狂歡節」……

劉迎秋在其撰寫的《在使命與誘惑之間——試論大眾文化勃興下的精英文化意識》一文第一段寫道,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迅速興起了一種新型的大眾文化。從流行音樂吼遍大街小巷到通俗影視走進千家萬戶,從地攤文學的繁榮到充滿青春誘惑的廣告風景……一切都向我們說明:「大眾文化」現象不再是偶然的亮相,一個「大眾文化」的時代不可避免地拉開了帷幕。這裡所說的「大眾文化」,不是過去就有的民間文藝的延伸,而是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產生的新型文化,它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和特定的精神內涵[1]。在功能上,它是一種遊戲性的娛樂文化;在生產方式上,它是一種文化工業生產的商品;在文本上,它是一種無深度的平面文化;在傳播方式上,它是一種全民性的泛大眾文化。因而,就如有的學者指出的:「大眾文化是藉助於現代文化工業日臻完美的傳播技術和複製手段,為人們所提供的是一種消遣性的『原始魔術』,它通過對觀眾無意識欲望的調用,為大眾製造出一個快樂原則的狂歡節」[2]……

上述兩部分文字幾乎一致。

劉迎秋論文(左)和金永輝論文雷同部分。

此外金永輝在上述文章中第二部分第一段寫道:……這些知識體系是專門從事知識勞動的知識分子,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加工、提高和創造出來的,知識分子無疑是社會的精英,是社會文化的代表者、承傳者和創造者,同時它又是當時社會的積極成員,因而是敏銳地感受到社會思潮,時尚氛圍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的先知先覺者。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有多大比例的知識分子,有怎樣的知識分子,都是由當時的社會分工,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我們也可以說:「具體的社會物質經濟條件、文化情境會決定知識分子的文化心態及文化實踐。」

劉迎秋在其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段中寫道:這些知識體系是專門從事知識勞動的知識分子,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加工、提高和創造出來的,知識分子無疑是社會的精英,是社會文化的代表者、承傳者和創造者,同時又是當時社會的積極成員,因而是敏銳地感受到社會思潮、時尚氛圍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的先知先覺者。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有多大比例的知識分子,有怎樣的知識分子,都是由當時的社會分工、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我們也可以說:「具體的社會物質經濟條件、文化情境會決定知識分子的文化心態及文化實踐。」[1]

上述兩段完全一致。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 2020-11-26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黑龍江法學期刊同一期兩論文被曝大面積雷同,回應:已有專人調查
    近日有網友報料稱,由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主辦的社科類理論期刊《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論文集中,有兩篇論文從標題到內容都大面積雷同,被懷疑有抄襲嫌疑。
  • 兩名雙一流高校碩士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疑論文系列印店洩露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網友反映稱,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2007年4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兩篇論文高度雷同
  • 高校女教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通報來了
    杭州師範大學在職教師郭某某被指涉論文抄襲一事引發關注,8月19日晚,杭州師範大學發布通報。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論文存抄襲現象,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對近期關於我校教師郭彥努公開發表文章《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論文署名單位非杭師大)存在抄襲現象的反映,經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調查,認為相關情況基本屬實,其行為違反學術道德。
  • 廈大、天大兩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如何預防論文被認定為抄襲?
    論文的標題是:《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圖源:知網截圖從上圖我們可看出,兩篇論文均在2018年4月1日發表,不過被下載的次數卻不盡相同。通過對比兩篇碩士論文,我們不難發現,除了「第三章」略有不同之外,其餘部分的結構及內容幾乎完全一致,且兩名作者都籤署了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均聲明「該學位論文不存在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 東北師大再曝碩士論文抄襲 中文摘要完全雷同
    隨後,澎湃新聞從中國知網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4屆碩士畢業生王清春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王清春論文」)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李宏論文」)。
  •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羅傑 2016-04-08 18:05 來源:
  • 深圳兩名教師被指作品抄襲,當事人回應,教育部門正開展調查
    4月10日,有網文指出龍崗區語文教研員孫某成的著作抄襲,同時也提到另一位教師論文或涉抄襲,記者對比發現,孫某成一書中有近半數書頁涉抄襲其他作者已發表的論文,多處內容涉全篇抄襲,涉抄襲論文多達20餘篇。4月11日,龍崗區教育局表示,目前正對兩位老師被指抄襲一事展開調查。
  • 天大廈大兩碩士研究生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 校方回應
    7月8日上午,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前述報導發布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
  • 兩同年畢業碩士學位論文現雷同,相關高校啟動調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接到網友反映稱,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2007年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和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2007年4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兩篇論文高度雷同
  • 專科生考研:報考山東各高校的條件
    關於專科生考研條件,教育在線考研頻道已經正式給出積極回應(詳見《2016年專科生考研條件須知》),現對專科生考研可報考院校及院校要求做出如下整理,望對專科生同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高校教師論文被指抄襲豆瓣博主,通報來了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8月11日,微博用戶@讀讀讀讀完柯林斯 稱,入職杭州師範大學設計系的博士郭彥努發表的期刊論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涉嫌抄襲豆瓣博主「心匠」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並配有兩篇文章的對比截圖。澎湃新聞對比前述文章和期刊論文發現,兩者正文部分存在多處雷同。
  • 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
    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 44所高校77名作者被發現問題論文 多所高校啟動調查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假作者 真論文? 閱讀提要 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學術打假人發現問題論文。多所高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已啟動調查。直到2020年,3篇論文被期刊撤稿,「歐洲數學家」也現了原形——被撤稿的論文除了涉嫌抄襲和在同行評議中造假,還擁有共同的、不存在的通訊作者——丹麥羅斯基勒大學數學學院的比阿特麗斯·尤西(Beatriz Ychussie)。 羅斯基勒大學證實,該校沒有這位學者,也無法與此人取得聯繫。
  • 西安建科大、吉大兩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內容對比來了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杜剛的論文(左)和吉林大學孫福安的論文(右)在摘要、關鍵詞部分高度雷同。在「後記和致謝」部分,吉林大學孫福安的論文提到,「感謝榆樹市壹號院項目建設部的工作人員,為我的調研工作提到了較大的支持,為我提供了許多的寶貴數據,讓我的論文研究更有說服性,也更為真實」。澎湃新聞注意到,兩篇論文均有作者籤署的論文原創性聲明,聲明中稱,「除文中已經註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作品結果」。
  • 杭州一高校教師被指論文抄襲豆瓣文章,期刊和學校介入調查
    8月11日,微博用戶@讀讀讀讀完柯林斯 稱,入職杭州師範大學設計系的博士郭彥努發表的期刊論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涉嫌抄襲豆瓣博主「心匠」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並配有兩篇文章的對比截圖。澎湃新聞注意到,前述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2017年11月8日發表在豆瓣網。
  • 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 清華大學一論文被指抄襲 涉事期刊:有2千字雷同
    7月10日下午,《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主辦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事務與版權管理部一位池姓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上述提及的兩篇論文確實存在兩千多字雷同的情況。該池姓工作人員稱,在澎湃新聞反映了上述論文雷同的問題後,該出版社就讓《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編輯部與馬津卓取得了聯繫,對方稱自己與楊雲成認識,他寫這篇論文時諮詢過楊。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學術打假人發現問題論文。多所高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已啟動調查。 有人不但抄襲,還捏造國外合作作者,抄來抄去,抄得連自己都信了——「他們越來越自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應該被埋沒,所以他們也開始引用自己的問題論文。」
  • 廈大和天大兩篇碩士論文雷同相似,誰是抄襲者?官方回應來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天津大學和廈門大學有兩名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存在大量的雷同和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部分一字不差!,甚至是致謝和論文引用部分都大部分重複雷同的情況。其中天津大學聲明截圖如下廈門大學聲明截圖如下根據兩所大學的公告顯示:兩人都存在論文買賣的學術造假行為,嚴重違反教育部規定,學校決定取消兩人的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