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2020-06-07 BioArt

來源於BioArt植物微信公眾號

泛素E3連接酶COP1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 是主要的光形態建成負調控因子,與SPAs (SUPRESSOR OF phyA-105) 形成複合體,介導HY5 (LONG HYPOCOTYL 5) 等下遊光形態建成促進因子降解,抑制光形態建成(photomorphogenesis)。DELLA蛋白N端包含保守的DELLA結構域,是赤黴素(GA)信號通路主要的負調控因子。GA激活的受體蛋白GID1識別DELLA蛋白,招募泛素E3連接酶複合體SCFSLY1/GID2,介導DELLA蛋白降解。


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GA引起DELLA蛋白降解


近日,阿根廷Jorge J. Casal團隊和西班牙David Alabadi團隊合作在PNAS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COP1 destabilizes DELLA protein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一條不依賴於GA的DELLA蛋白降解途徑:光信號途徑調控蛋白COP1降解DELLA蛋白。


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光照和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遮蔭和相對高的溫度(28℃)可誘導GA的積累,導致DELLA蛋白降解,引起經典的GA信號傳遞途徑【1】。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28℃和遮蔭生長條件也可誘導對GA不敏感的rga-Δ17蛋白降解(rga-Δ17缺失DELLA結構域);同時,GA合成抑制劑PAC(paclobutrazol)也不能阻斷28℃和遮蔭條件誘導的DELLA蛋白RGA(REPRESSOROF ga1-3)降解,而26S蛋白酶抑制劑MG132卻能抑制RGA蛋白降解。這些結果說明,植物中存在非經典的不受GA誘導的DELLA蛋白降解途徑。


與前人報導一致【2,3】,28℃和遮蔭條件快速誘導COP1進入細胞核。通過遺傳實驗發現,28℃和遮蔭條件誘導RGA蛋白降解依賴於COP1。而且,菸草中瞬時共表達COP1誘導RGA和rga-Δ17蛋白降解。這些結果表明,COP1可能介導DELLA蛋白降解。為了進一步驗證COP1是DELLA蛋白的泛素E3連結酶,作者通過Y2H實驗證實COP1和SPAs可以直接與DELLA蛋白RGA和GAI (GIBBERELLIC ACID INSENSITIVE) 互作;Co-IP實驗、BiFC和不同螢光標記蛋白亞細胞定位實驗證實,SPAs增強COP1/DELLA蛋白互作;過表達COP1增強RGA體內泛素化修飾;體外泛素化實驗證實,COP1直接介導RGA和GAI泛素化修飾,說明COP1是DELLA蛋白的泛素E3連接酶,介導DELLA蛋白降解。


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COP1 regulates RGA levels in response to shade and warmth


綜上所述,該研究發現了新的DELLA蛋白降解途徑,即COP1介導的DELLA蛋白降解,該途徑獨立於經典的GA/GID1-SCFSLY1/GID2調控路徑。但需注意的是,COP1作用相對較弱,只有在DELLA蛋白含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發揮功能【4】。


參考文獻:

【1】M. Quint et al., Molecular and genetic control of plant thermomorphogenesis. Nat. Plants 2, 15190 (2016).

【2】Y. J. Park, H. J. Lee, J. H. Ha, J. Y. Kim, C. M. Park, COP1 conveys warm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to hypocotyl thermomorphogenesis. New Phytol. 215, 269–280 (2017).

【3】M. Pacίn, M. Legris, J. J. Casal, COP1 re-accumulates in the nucleus under shade. Plant J. 75, 631–641 (2013).

【4】J. A. Stavang et al., Hormonal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induced growth in Arabidopsis. Plant J. 60, 589–601 (2009).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73/pnas.1907969117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信號蛋白Wnt途徑新機制
    Wnt/wg信號途徑決定細胞命運,調節組織自我平衡和癌症的發生,因此近幾年信號分子Wingless和它的脊椎動物同源物Wnt的作用機理研究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熱點。
  • 華南植物園茉莉酸甲酯信號途徑的調控模式研究獲新進展(圖)
    DELLAs通過與JAZs的競爭性結合調控JA信號途徑的「抑制釋放模型」圖  赤黴素(Gibberellins,GAs)調控茉莉酸甲酯(JA)的信號轉導途徑,而JA信號途徑在植物發育和脅迫誘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JA作為植物發育中重要的信號途徑,一直是研究熱點。
  • Developmental Cell:茉莉酸甲酯信號途徑的調控模式研究新進展
    赤黴素(Gibberellins,GAs)調控茉莉酸甲酯(JA)的信號轉導途徑,而JA信號途徑在植物發育和脅迫誘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JA作為植物發育中重要的信號途徑,一直是研究熱點。然而,植物各種信號途徑之間的調控網絡複雜,大部分植物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仍然不清楚。
  • 中山大學研究揭示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互作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
    Acid Signalling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E3泛素連接酶SINAT家族蛋白通過介導蛋白酶體和液泡蛋白質降解途徑的相互作用,調控ABA信號轉導的機制。已有研究表明,FREE1和VPS23A與ABA受體蛋白PYR1和PYL4相互作用,促使其通過液泡途徑降解,抑制ABA反應。肖仕課題組通過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FREE1和VPS23A是SINAT1的靶蛋白,其相互作用促進了FREE1和VPS23A的泛素化及降解,從而使得PYL4蛋白積累,激活ABA反應(圖1)。
  • 我院肖仕課題組揭示蛋白質降解途徑對話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
    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平衡,是真核生物細胞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植物細胞內,蛋白質的降解主要通過泛素-26S蛋白酶體(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液泡分選(endosomal sorting)和自噬(autophagy)等途徑來進行。目前,植物細胞三種蛋白質降解途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機理已較為清晰,而對於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之間的交互對話機制所知甚少。
  • 蛋白質通過TAK1-NLK途徑抑制經典Wnt信號途徑
    蛋白質通過TAK1-NLK途徑抑制經典Wnt信號途徑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發表了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有關經典Wnt信號途徑調節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 Nature: 中國科學家發現一條新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的不依賴於TIR1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研究背景:經典的生長素信號通路是指生長素與其受體TIR1/AFBs結合後, 能穩定其受體與生長素信號抑制因子Aux/IAA蛋白的互作, 且能夠泛素化降解Aux/IAA蛋白, 釋放出被Aux/IAA蛋白抑制的生長素響應因子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 研究揭示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相互應答介導水稻響應刺吸式昆蟲的...
    ,國際學術期刊New Phytologist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苗雪霞研究組的文章「Novel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jasmonic acid-pathway responses to a piercing-sucking insect in rice」,該項研究揭示了水稻在響應刺吸式昆蟲的過程中所激發的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的應答機制
  • /王冰揭示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新發現:既是抑制子又是轉錄因子
    TCP DOMAIN蛋白質1和ANTHOCYANIN PIGMENT 1來調節枝條,葉片形狀和花色苷積累基因。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產生的、微量濃度就能引起植物生理效應的信號分子, 在調節植物生長發育、應對環境變化和防禦病蟲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影響植(作)物的生存、產量和品質。迄今研究得較為深入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赤黴素、乙烯、細胞分裂素、脫落酸、油菜素內酯、水楊酸、茉莉素和獨腳金內酯共9類小分子激素及一些重要的多肽類激素; 同時,一氧化氮和多胺類生長調節物質也受到高度關注。
  • PCP:表觀遺傳與赤黴素(二)
    擬南芥中功能喪失型突變體brm呈現赤黴素缺失表型,因為BRM可以誘導GA3ox1的表達。SWI3C則可以通過與DELLA蛋白的相互作用誘導赤黴素受體GID1以及 GA3ox1的表達。在水稻中,OsINO80可以通過與histone variant H2A.Z的相互作用來促進CPS1 and GA3ox2的表達。
  • 綜述:非26S蛋白酶體泛素化介導的內膜運輸途徑調控ABA信號
    >
  • :Dishevelled蛋白參與NF-kB信號途徑調節
    近日,Cell Research發表了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關於Dishevelled蛋白參與NF-kB信號途徑調節的最新研究成果。Dishevelled蛋白是Wnt信號通路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調節蛋白,不僅在Wnt信號從細胞膜傳遞到胞內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近期被發現在細胞核內參與經典Wnt信號下遊轉錄複合物的形成。
  • Plant Cell | 遺傳所/基因組所揭示獨腳金內酯和karrikins信號途徑調控下胚軸伸長的作用機制
    Strigolactone and Karrikin Signaling Pathways Elicit Ubiquitination and Proteolysis of SMXL2 to Regulate Hypocotyl Elong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獨腳金內酯和karrikins信號途徑在調控下胚軸伸長中的作用機制
  • Plant Cell:李傳友等發現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新機制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 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信號傳遞途徑
    中科院上海逆境中心研究團隊揭示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信號傳遞途徑責編 | 逸雲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遭受各種威脅,包括病原體(例如病毒和細菌)的攻擊。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信號,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清除病原體入侵。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近年來,團隊研究發現,獨腳金內酯能夠誘導其受體D14與F-box蛋白D3/MAX2以及抑制蛋白D53/SMXL2,6,7,8形成複合體,啟動信號轉導,誘導該抑制蛋白發生蛋白降解,解除對下遊基因的轉錄抑制,調控分枝(分櫱)數目、株高、葉片形狀、下胚軸伸長等發育過程。
  • 揭秘植物「身材」管家:獨腳金內酯信號傳導有「絕活兒」雙功能抑制...
    這是繼該團隊關於「闡明獨腳金內酯通過誘導其抑制因子D53降解調控水稻的分櫱和株型」的成果入選「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後,該團隊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獨腳金內酯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可同時調控株高、光形態建成、葉片形狀、花青素積累、根系形態等諸多生長發育過程以及植物對乾旱、低磷等環境脅迫的適應。
  • 研究發現植物抗病信號傳遞途徑
    本報訊(見習記者何靜)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羅莎 ·洛薩諾—杜蘭研究團隊發現了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重要信號傳遞途徑,該途徑在植物感受到病原體威脅後能激活植物的抗病反應。相關成果8月24日在線發表於《細胞》。植物是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的基礎,植物和人類一樣,也會面臨周圍環境的各種威脅,同樣經歷「生老病死」。
  • 防禦有「道」研究發現植物抗病信號傳遞途徑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羅莎 ·洛薩諾—杜蘭研究團隊發現了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重要信號傳遞途徑,該途徑在植物感受到病原體威脅後能激活植物的抗病反應。相關成果8月24日在線發表於《細胞》。植物是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的基礎,植物和人類一樣,也會面臨周圍環境的各種威脅,同樣經歷「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