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表觀遺傳與赤黴素(二)

2021-02-13 植物信號轉導

Trends in Plant Science封面故事之二十七:Volume 26 Issue 2

Phyllotaxis, the geometry of leaf arrangement around stems, determines plant architecture and has evolved independently in the major land plant lineages. In mosses, it arises from a single apical cell. Yoan Coudert and colleagues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shoot apical cell specific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l moss, Physcomitrium patens, and argue that similar molecular regulatory modules have been deployed repeatedly across evolution to operate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drive apical function in convergent shoot forms. Cover design and photograph: Susanne C. Brink.

二.表觀遺傳與赤黴素代謝

 

在水稻中,miR156抑制轉錄因子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 (SPL) 的表達,從而抑制赤黴素的合成。擬南芥中功能喪失型突變體brm呈現赤黴素缺失表型,因為BRM可以誘導GA3ox1的表達。SWI3C則可以通過與DELLA蛋白的相互作用誘導赤黴素受體GID1以及 GA3ox1的表達。在水稻中,OsINO80可以通過與histone variant H2A.Z的相互作用來促進CPS1 and GA3ox2的表達。

三.表觀遺傳與赤黴素信號轉導

赤黴素信號轉導依賴於泛素-蛋白酶系統 SCF complex 對DELLA蛋白的降解。DELLA可以與許多轉錄因子發生相互作用,從而破環它們的作用,如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 (PIFs) , BRASSINAZOLE RESISTANT1 (BZR1) ,JASMONATE ZIM-DOMAIN (JAZ) proteins以及 GAI-ASSOCIATED FACTOR1 (GAF1). 這些可以與DELLA發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如 BZR1, JAZ 和 GAF1)可以通過它們的EAR結構域來招募HDAC(組蛋白去醯基化複合物)來抑制GA, brassinosteroid (BR) 以及 jasmonic acid (JA) 信號轉導途徑。這說明DELLA可以通過組蛋白修飾來調控GA, BR 和 JA信號路徑。

 

 

DELLA還可以與 PICKLE (PKL)發生相互作用, PKL是CHD3/Mi-2 ATP-dependent chromatin-remodeling factors的同源基因,它可以激活與細胞伸長相關基因的表達來調控下胚軸細胞的伸長。DELLA與PKL的相互作用會破壞PKL的功能,從而來抑制PKL靶基因的表達,進而抑制細胞伸長。

APETALA2-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NGR5是一個調控依賴於氮素分櫱進程的一個關鍵基因,它可以通過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介導的H3K27me3修飾抑制那些負調控分櫱過程基因的表達,如 DWARF14 (D14, encoding a strigolactone signaling receptor)和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14 (OsSPL14) 。GA–GID1可以與NGR5發生相互作用形成 GA–GID1–NGR5 complex並促進NGR5被SCF complex的降解,從而促進響應赤黴素基因的表達。

相關焦點

  • Science: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長時間以來在科學界一直存在著的爭論是在生物體一生中積累的表觀遺傳性狀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日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Immunobiology and Epigenetics) 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發現,不僅DNA遺傳信息可以傳給後代,用於調控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後代。
  • 科學家證實表觀遺傳修飾可以跨代遺傳
    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圖片來自 MPI of Immunobiology a. Epigenetics/ F. Zenk。
  • 外媒:遺傳不僅靠基因 表觀遺傳也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外媒稱,遺傳不是僅通過基因傳遞。一項新研究證實,表觀遺傳指令也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據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22日報導,該研究由德國弗賴堡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
  • 科學家揭示人類表觀遺傳多樣性模式
    研究發現,在人群範圍內的表觀遺傳變化比 DNA 序列的變化快得多。相關研究於今日發表在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期刊,這可能揭示了人類如何通過表觀遺傳學反應來應對環境壓力。表觀基因組是基因組與環境之間的接口,因此研究它提供了人類對其周圍環境作出反應的線索。
  • 表觀遺傳調控或可期待
    作為表觀遺傳的一種機制,DNA甲基化可以調控基因的表達,而不改變基因序列。但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在基因序列無變化的情況下,基因表達,也即表型,也會發生改變,並遺傳給後代,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內容。表觀遺傳的改變可能是隨機事件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後天的環境、生活習慣等外在條件也可以影響衰老。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表觀遺傳調控是生物體調節基因表達及染色體行為的重要機制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組穩定性以及生物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植物中,表觀遺傳調控廣泛存在,在植物響應外界環境、調控生長發育可塑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其相關技術手段的發展,一幅表觀基因組學「畫卷」也漸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 華中農業大學在油菜表觀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它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2019年度表觀遺傳與染色質生物學大會通知(第二輪)
    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染色質生物學分會和中國遺傳學會表觀遺傳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上海博生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度表觀遺傳與染色質生物學大會」將於8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包括六個專題:1.染色質修飾與識別;2.RNA結構、修飾與調控;3.染色質結構與裝配;4.發育與疾病的表觀遺傳調控;5.植物表觀遺傳學;6.染色質相關技術。
  • Cancer Cell:表觀遺傳的腫瘤異質性
    表觀遺傳學修飾可以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調控基因的活性,廣泛參與了細胞對基因表達的控制,在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細胞增殖和疾病狀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由此不少科學家都展開了表觀遺傳與癌症發生發展的研究。
  • 血細胞分化表觀的遺傳機制是什麼樣的
    在最新的研究中,Asifa Akhtar的實驗室表明,正確劑量的表觀遺傳調節劑MOF對細胞命運有重要影響。如果在適當的時間激活,該酶會觸發血液幹細胞和前體細胞的發育程序,並且這些細胞分化為紅細胞。早期造血的表觀遺傳調控位於弗賴堡的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MPI的Akhtar實驗室研究了控制血細胞分化過程的因素。現在,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表觀遺傳調控因子MOF如何在紅細胞生成過程中協調HSC的命運。「控制細胞發育過程的最重要的內在線索之一是染色質景觀的調節,」阿赫塔爾說。在我們的細胞中,DNA被包裹在組蛋白周圍,形成染色質結構。
  • 大腦中非常規的表觀遺傳現象
    這種模型沒有指出新生個體和成熟個體大腦表觀遺傳的差異。改進的模型強調了自出生延續至整個青春期的mCH的累積,使成熟個體的大腦呈現mCA和MeCP2高親和力相互作用的獨特現象。通過非CG甲基化對於MeCP2的募集(圖中「?」表示可能的其他mCH識別因子)抑制了富含mCA的基因的表達,可能是影響了轉錄延長因子RNA多聚酶2。
  • 科學網—表觀遺傳「淘金熱」襲來
  • DNA決定遺傳因素嗎?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這三個字母代表deoxyribonucleic acid——脫氧核糖核酸,它是每個人獨特的遺傳密碼,你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它的存在。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問題。表觀遺傳學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科學家說,這些方式各種各樣。比如,一種類型的表觀遺傳變化是DNA甲基化。當甲基被添加到DNA分子的一部分,這個DNA變的沉默,不會再產生蛋白質。
  • 表觀遺傳修飾可跨代傳遞
    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強勁的證據證實不僅遺傳的DNA本身,而且遺傳的表觀遺傳指令,都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
  • 表觀遺傳學因素在肥胖遺傳中起到關鍵作用
    表觀遺傳學因素在肥胖遺傳中起到關鍵作用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6-04-20   今日/總瀏覽:1/4300
  •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9:48:56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Amos Tanay課題組通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克隆如何維持其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
  • 表觀遺傳:影響人類特徵的遺傳密碼
    2005-2007年期間,我國科學家鄧子新院士發現並報導了細菌DNA中存在天然的硫修飾,其化學結構是在特定的DNA磷酸二酯鍵骨架上的氧-硫替換,這是國際上迄今為止在生物體中發現的唯一一種DNA骨架上的表觀遺傳修飾。
  • 表觀遺傳時鐘——預測衰老、疾病及死亡的個體化生物時鐘
    即表觀遺傳時鐘算法。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Trey Ideker團隊做得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引起了我們對表觀遺傳時鐘的關注。背景:人類如何衰老是關於生命的一個重要課題,衰老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例如心腦血管病、結直腸癌及代謝性疾病等。自20世紀中期以來,人類壽命有了顯著增加,然而慢性病死亡率卻並沒有相應地下降。
  • 揭示表觀遺傳記憶跨代傳遞新機制
    2016年4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據表觀遺傳學---研究可遺傳的基因變化,其中這種基因變化並不是由我們的DNA直接編碼的---的說法,我們的生活經歷可能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孩子的孩子。對創傷事件存活者的研究已提示著遭受應激(exposure to stress)可能確實持續地影響子孫後代。但是這些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傳遞的呢?
  • 辯論之外的故事:新型組蛋白修飾與表觀遺傳調控(一)
    在上一周,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朱冰研究員,針對"表觀遺傳及其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的作用"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辯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辯論的焦點,在於相比於經典的轉錄因子調控,表觀遺傳調節究竟在多大的範圍和程度上影響了細胞命運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