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肖仕課題組揭示蛋白質降解途徑對話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

2021-02-08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平衡,是真核生物細胞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植物細胞內,蛋白質的降解主要通過泛素-26S蛋白酶體(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液泡分選(endosomal sorting)和自噬(autophagy)等途徑來進行。目前,植物細胞三種蛋白質降解途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機理已較為清晰,而對於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之間的交互對話機制所知甚少。

8月5日,我院肖仕教授課題組在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SINAT E3 Ubiquitin Ligases Mediate FREE1 and VPS23A Degradation to Modulate Abscisic Acid Signalling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E3泛素連接酶SINAT家族蛋白通過介導蛋白酶體和液泡蛋白質降解途徑的相互對話, 調控ABA信號轉導。FREE1與VPS23A是植物內吞體轉運分選複合物(ESCRT)的關鍵組分。已有研究表明,FREE1和VPS23A與ABA受體蛋白PYR1和PYL4相互作用,促使其通過液泡途徑降解,抑制ABA反應。肖仕課題組通過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FREE1和VPS23A是SINAT1的靶蛋白,其相互作用促進了FREE1和VPS23A的泛素化及降解,從而使得PYL4蛋白積累,激活ABA反應(圖1)。遺傳分析表明,與free1和vps23a突變體一致,SINATs的過表達植株表現為對ABA的超敏感性。進一步研究發現,SINATs蛋白在植物體內形成同源或異源寡聚體。有意思的是,SINAT蛋白的單體和寡聚體分別傾向於通過蛋白酶體和液泡途徑降解。在ABA處理恢復期間,SINATs蛋白的寡聚體與其底物FREE1通過自噬途徑發生共降解,從而聯動三大蛋白降解系統,終止ABA反應,重設細胞內穩態。該研究首次揭示了擬南芥SINATs調節蛋白酶體、液泡分選和自噬途徑對話,精細調控ABA信號轉導及信號終止的分子機理,為深入理解植物細胞內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的互作機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肖仕課題組畢業博士生夏凡女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肖仕教授為論文的獨立通訊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姜裡文教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曾柏全教授、中山大學李劍峰教授和陳月琴教授是論文的共同作者,為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該課題研究由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山大學「三大建設」專項項目資助。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研究揭示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互作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
    Plant Cell |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揭示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互作調控ABA信號的新機理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平衡是真核生物細胞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植物細胞內,蛋白質的降解主要通過泛素-26S蛋白酶體(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液泡分選 (endosomal sorting) 和自噬 (autophagy) 等途徑來進行。目前,植物細胞三種蛋白質降解途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機理已較為清晰,而對於不同蛋白質降解途徑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所知甚少。
  •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文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表特邀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責編 | 逸雲目前,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為適應低氧環境,植物進化出一系列形態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策略,重編程細胞代謝和信號網絡,以逃避或延長植物在低氧脅迫下的生存。已有研究揭示,植物細胞通過類泛素化N-末端蛋白降解機制,調控膜脂錨定的乙烯轉錄因子ERF-VII家族的穩定性,來實現對低氧脅迫的感知和信號轉導,表明膜脂分子在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機制一直不明確。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在研究VPS23A參與調控ABA信號途徑的過程中,謝旗研究組發現,ABA處理同時也影響了VPS23A的穩定性,從而啟動了植物ESCRT複合體組分蛋白穩定性這個空白領域的研究。
  •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來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6-06   今日/總瀏覽:5/2705
  • ...團隊揭示YTHDF2/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共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
    該研究揭示了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識別RNA m6A甲基化修飾的reader蛋白YTHDF2和YTHDF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協同調控體細胞中相關基因的降解,促進間質上皮轉換(MET,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從而利於重編程的順利進行。
  • 科學網—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該論文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並揭示了該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O-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是一種可以感受外界營養信號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環境中的葡萄糖濃度極為敏感。葡萄糖進入細胞後,會部分進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徑,生成UDP-GlcNAc,進而將糖基連接在蛋白質的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上,調節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1】。
  • 光信號途徑和赤黴素信號途徑互作新方式,COP1降解DELLA蛋白
    DELLA蛋白N端包含保守的DELLA結構域,是赤黴素(GA)信號通路主要的負調控因子。GA激活的受體蛋白GID1識別DELLA蛋白,招募泛素E3連接酶複合體SCFSLY1/GID2,介導DELLA蛋白降解。
  • 崔雋團隊揭示細胞自噬調控非經典NF-kB通路
    非經典NF-kB信號通路中的轉錄因子p100,在靜息狀態下能夠抑制該通路。而在該通路被激活後,p100作為前體會通過蛋白酶體途徑加工成為具有轉錄活性的p52,進而激活非經典NF-kB途徑。因此,p52/p100的蛋白穩定對非經典NF-kB信號通路的激活尤為關鍵。
  • 李毅課題組揭示了一種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重要激素——乙烯有利於...
    該研究通過遺傳學、生物化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等方法揭示了水稻矮縮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如何通過誘導水稻體內乙烯合成促進病毒自身侵染與複製的分子機理。乙烯合成及信號轉導通路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功能。多種病毒侵染植物宿主後都能夠誘導宿主體內乙烯含量的升高,然而病毒如何誘導植物乙烯合成的內在機制並不清楚。
  • 植物雌蕊頂端模式建成和功能特化的調控新機理
    STYLISTs pattern the fine architectures of apical gynoecium and are critical for male gametophyte-pistil interaction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雌蕊頂端模式建成和功能特化的調控新機理。
  • 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發現光信號調控植物向重力性的分子機制
    光和重力是兩個核心物理環境因子,共同調控著植物的形態與向性,然而這兩個信號協同調控植物生長的分子機制還很不清楚。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光信號差異性地調控植物不同器官向重力性的分子機制。陳浩東課題組的研究發現,黑暗環境中,抑制光形態建成的轉錄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 (PIFs) 能直接結合到重力信號正調控因子LAZY4基因的啟動子上並激活其表達,使植物的胚軸在暗中能維持很好的負向重力性,利於其向上生長突破土壤;見光後,PIFs蛋白迅速降解,LAZY4表達量下降,胚軸的負向重力性變差。
  • Protein & Cell | 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責編 | 兮O-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是一種可以感受外界營養信號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葡萄糖進入細胞後,會部分進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徑,生成UDP-GlcNAc,進而將糖基連接在蛋白質的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上,調節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1】。
  • ABA等植物激素調控與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
    應用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或蛋白質修飾組學分析特定狀態下植物不同細胞組織或器官中所表達的蛋白質組豐度、及翻譯後修飾的動態變化,能夠從分子水平了解特定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揭示生物體的發育調控、發育異常等的機制等。今天我們以植物激素ABA為例,淺談植物激素調控如何結合蛋白質組學、蛋白翻譯後修飾等開展研究?
  • 【中國科學報】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趙允研究組、張雷研究組在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Chi-chung Hui進行合作研究的過程中,揭示了一種新的蛋白質部分降解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發育細胞》。據介紹,蛋白質的泛素化降解作為一個重要的調控機制參與了細胞內的多種生命活動。
  • 研究發現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
    該研究發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過磷酸化增加內質網錨定蛋白Insig的活性,進而抑制肝臟脂質合成的功能,揭示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機制。AMPK作為機體重要的能量感應因子,調控著蛋白質、脂肪和糖代謝等過程。二甲雙胍是臨床中治療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能夠通過激活AMPK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紊亂。二甲雙胍在改善肝臟脂質沉積、降低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方面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作用分子機制仍需要進一步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