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光孤子波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以加州理工學院的Kerry Vahala為首的應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光孤子波,這種波會緊隨在其它傳播的孤子波後面,就像是搭著其它波的順風車並從其它波中汲取能量。

  孤子是像一個像粒子一樣的局域波:當它們穿過空間時,它們保持它們的形狀和形態,而不是像其他波一樣擴散。它們是在1834年首次提出,由蘇格蘭工程師John Scott Russel發現,在福爾柯克和愛丁堡之間聯合運河中的駁船突然停止後,形成了一個不尋常的波。羅素跟蹤了這一波形一到兩英裡,並指出,它在行進過程中保留了它的形狀,直到最終失去了它的蹤影。

  他把他的發現稱為「移動波」,到本世紀末,這一現象在數學上被描述,最終產生了孤子波的概念。在正常情況下,波在通過空間傳輸時,波往往會消散。把一塊石頭扔進一個池塘,當它們從撞擊點散開時,波紋會慢慢地消失。而孤子波不會。

  除了水波,孤子可以以光波的形式發生。Vahala的團隊研究光孤子通過在微米尺度的循環電路稱為光學微腔中讓光孤子無限再循環下去。孤子在應用方面可用於創建高精度的光學時鐘,並可以用於微波振蕩器,用於導航和雷達系統等其他許多應用場景中。

  但儘管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一個孤子從來沒有被觀察到的這樣一種依賴形式的幾乎是寄生的行為方式。

  「本質上,這個新的孤子是乘在另一個孤子上的,在另一個孤子的喚醒。它也能從其他孤子中虹吸能量,因此它是自給自足的。它最終會增長大於它所寄生的主人,」Vahala說,他是信息科學與技術和應用物理學的特德和姜詹金斯教授和工程和應用物理科學的材料科學和應用科學的行政人員。

  Vahala將這些新發現的孤子比擬作領航魚,即是一種肉食性的會在鯊魚一旁遊動的熱帶魚,它們可以從鯊魚的食物中撿起碎片。並在鯊魚的尾後遊行,領航魚減少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上的水的阻力,所以他們可以用更少的力氣遊動。

  Vahala是發表在《自然物理》雜誌上的這篇宣布和描述孤子的新類型的論文的共同作者,被稱為「斯託克斯孤子」(「斯託克斯」的選擇,因為技術上的原因,即這種孤子虹吸能量的機制)並且是由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楊啟凡和易許首次觀察到新的孤子。由於孤子能夠接近原來的孤子的形狀和位置,楊和易的最初的反應是懷疑實驗室儀器失靈。

  「通過觀察兩個光譜儀上的信號,我們證實,該信號不是儀器儀表的誤差。然後,我們知道這是真實的,並必須弄清楚為什麼一個新的孤子會自發地出現這樣的情況,」楊說。

  Vahala和他的團隊使用包括雷射輸入提供孤子能量微腔。這種能量是不能直接被斯託克斯孤子所「領航魚」吸收,相反,能量被「鯊魚」孤子所消耗。但是,Vahala和他的團隊發現,能量是由領航魚孤子拉走,其規模增長而其他孤子收縮。

  「一旦我們了解產生新的孤子的所需環境,它實際上就可能為我們設計微腔保證孤子的形成,甚至其性質如有效的波長、顏色等,」易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圖形
    科學家們在7月27日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種新圖形,對數學而言是這樣的,對於大自然而言卻不是。它是身體中細胞群緊密排列的一種形式,是為了細胞能夠高效地包裹器官上的複雜曲線。scutoid credit:當這些細胞包括皮膚、其他器官和血管中的細胞,被稱為上皮細胞,分布在動物身體組織中大多數的表面。
  • 科學家們在日本海岸發現了一種新的喙鯨
    現在,日本科學家已經設法找到了一種新的鯨魚。這種新物種名為Berardius minimus,體長在6.2至6.9米之間,大部分為黑色,缺陷較小。科學家在日本北海道最北部海岸發現的6個標本中發現了這一標本。有趣的是,當地的捕鯨者早就講過這種奇怪的動物的故事,但他們被認為屬於一個已知的物種,貝拉迪斯貝爾迪。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幾何形狀
    | 圖片來源:DOI: 10.1038/s41467-018-05376-1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與塞維亞生物醫藥研究所(IBiS)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發現:隨著生物組織彎曲程度增加,在稜柱與稜錐結構之外,大自然還採用了一種更為獨特的幾何形狀,來解決上皮細胞的空間排布問題。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弱精子症發病機制
    精子的運動依賴著一種特化的纖毛結構——鞭毛。花榮和Julio M. Castaneda等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一個多物種保守的基因TCTE1,該基因位於小鼠和人保守的一個不育症關聯基因組區域,與衣藻(Chlamydomonas)鞭毛中微管連接蛋白-動力蛋白調節複合體(nexin-dynein regulatory complex, N-DRC)蛋白編碼基因DRC5序列相似。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鴨嘴龍。這具幾乎完整的骨骼是在日本北部木川鎮720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出土的。 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地球水候選來源:被稱為頑輝球隕石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地球水候選來源:被稱為頑輝球隕石根據氫,氧和其他元素的同位素組成,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小行星的水和巖石物質與陸地物質不匹配。許多水和其他物質必定來自其他來源。皮亞尼(Piani)的團隊收集並分析了13種稀有的頑輝石隕石樣品,發現了可能積聚到起初,由于于地球在靠近太陽的地方上形成,因此人們認為,建造地球的那些「基石」由於中沒有足夠的水。
  • 北科大等專家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
    千龍網北京3月10日訊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戰兵教授與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孫俊良教授,瀋陽金屬研究所馬秀良研究員,瑞士蘇黎世大學Walter Steurer教授合作,在Al-Cr-Fe-Si合金系中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
  • 科學家發現了一類新的味覺感受器
    舉個例子:由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幾十年來被認為是視覺必需的多種視蛋白,也起著味覺感受器的作用。這一發現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它代表了視蛋白的一種不依賴於光的功能,並對這些蛋白質在古代生物體內的作用提出了疑問。
  •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0 09:09:18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報導,英國古生物學家在《地質學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收藏在劍橋塞格威克博物館和布萊頓布思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 英科學家發現新的「痛覺基因」
    最近,一個由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識別出一種新基因PRDM12,對痛覺神經的產生和形成至關重要,可作為藥物標靶,有助於開發出緩解疼痛的新方法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恐龍,是霸王龍的親屬,但他非常與眾不同
    不久前,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說發現了一個新的恐龍物種,他屬於霸王龍的一個亞目。通過對化石的檢查,發現這是1.1億年前的恐龍。科學家在維多利亞州中發現了恐龍化石,但遺憾的是科學家已經搜索了很久,但一直未能找到完整的化石,缺少最關鍵的頭骨化石,因此只能通過推測來分析。根據發現的位置,這個恐龍被命名為「Era the Elaphrosaur」(伊RAF羅龍)。
  • 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量子態
    目前,俄科學家正在繼續研究奇異拓撲量子態,並開發對其模擬建模的方法。據聖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機械與光學大學高級研究員,項目執行人之一馬克西姆·戈爾拉齊(Maxim Gorlach)介紹,為了佔據理論前沿,俄科學家正在研究未來可能發生的量子實驗中的微妙效應。  近年來,物理學家發現,許多材料內部的電子、光粒子和其他量子體只能沿特定方向移動或佔據特定能級。這大大降低了此類物質內部的「混亂」程度,使其可用於製造拓撲量子計算機和許多光學和電子設備。
  • 澳洲科學家發現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澳洲科學家在對易危物種大飛鼠(Greater Glider)進行了DNA檢測後,發現了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大飛鼠是一種負鼠般大小的有袋動物,在森林中可滑翔長達100米。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大飛鼠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
  • 科學家發現新的人類物種!宇宙中有第二個地球?
    2015年發現一種新的人類物種激起了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們的好奇心,納洛帝人,它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我們的古代祖先。這些發現在南非的一個地下洞穴裡被深深揭示,被認為是人類出土的最偉大的遺骸之一。到目前為止,眾所周知,這種人類的身高平均高達5英尺,並且大腦沒有一個橘子大。
  • 科學家在極端壓力下發現了新的黃金結構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和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在快速壓縮黃金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新的黃金結構 。
  • 科學家發現新的新的拓撲絕緣體—鉍
    Vergniory,發現了一類新的材料:高階拓撲絕緣體,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了《自然物理學》雜誌上,題為《鉍中的高階拓撲》。理論物理學家首先預測了這些絕緣體的存在,這些絕緣體在晶體邊緣具有導電性能而不是在其表面上,並且具有導電性而不會消散的特性。 現在,這些新特性在鉍中通過實驗證明。
  • 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可以解決結核病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突變使感染結核病的菌株對抗生素利福平產生耐藥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利福平是治療結核病感染最有效的一線藥物. 研究人員在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細菌感染。
  • 科學家研究核融合,發現一種新形態的電流
    Department of Energy,DOE)普林斯頓電漿物理實驗室(Princeton Plasma Physics Laboratory,PPPL)的科學家在研究核融合時,發現一種新形態的電流。這個發現不僅有助於核融合的發展,也提供科學界對基礎物理的新洞見,為研究打下新的根基。研究團隊將論文發布在《Physics of Plasmas》期刊上。
  • 美國科學家正式確定一種新的海底生物 形似派對氣球
    近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正式確定了一種新的海底生物,據了解,該新生物是2015年4月在波多黎各附近海底發現的,屬於一種櫛水母,科學家將其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
  • 日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
    據北海道大學稱,近日,日本在有著7200萬年歷史的木川鎮海底沉積物下,發現了一具龐大的恐龍骨架。根據相關報導,一開始,這隻恐龍的部分尾巴是在2013年由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和北必初博物館聯合挖掘時發現的。在之後這幾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該大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它屬於食草鴨嘴龍的一個新屬和新物種。日本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命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