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經銷商構建科學的KPI考核體系的三大核心要素

2020-11-30 易車網

文/銀登快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討論了三個問題:

 

汽車行業「唯績效論」的原因

汽車行業績效考核的特徵

績效考核為何最終卻事與願違

文章發布後,得到不少管理者的認同和反饋:

「KPI不是萬惡之源,錯誤的KPI才是萬惡之源」——某廠家負責培訓的老師留言

是的,KPI的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利用組織資源,實現組織目標,但是對於KPI的錯誤利用卻使之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遺憾的,中國的汽車流通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對於績效衡量知識的一知半解和過度依賴在很長時間可能仍然佔主流。但是,經營方式轉型是行業的一種必然,在筆者看來這種轉型的第一步就是思維的轉型:從依賴經驗到依靠商業常識,所以汽車行業的轉型可以本質應該是思維方式的轉型——用正確的思維驅動正確的行為,用正確的行為帶來期望的結果。

而筆者本人對於此問題進行深度探索的初衷,也是為了幫助更多為實現行業轉型的探索者們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和路徑,所以,僅僅分析問題不是筆者的本意,是一種探索的需要,而筆者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種更為有效的績效衡量的路徑。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探索是有些偏理論的,是不和行業大部分人的經驗直覺有差異的,也是不會那麼討人喜歡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討論過一個重要觀點「科學的績效衡量決定員工採取正確的行為,繼而得到期望的結果;而對此話做一個反面演繹,其將是:如果績效衡量不科學,那麼員工的行為也就會不合理,最終將會得到的不是你期望的結果。」,而我們現實的績效衡量系統幾乎都是充滿混亂和不科學的,上一章我們系統討論了不科學的績效衡量的原因和影響,本章討論的是如何構建科學的績效衡量系統。


一、有效績效衡量的假設前提

上一章中我們討論了績效指標構建的一個重要目的:驅動系統協調一致的去完成組織目標。但是,這是一個籠統的表述,對於績效衡量目的一個比較完整的表述包含三個方面:

評定目標的進展;

驅動行為朝著目標前進;

顯示與目標高度關聯的其他要素的狀態;

如果您認可以上對於績效衡量重點的描述,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科學的績效衡量需要包含的三個關鍵詞:

目標——正確的組織目標

驅動行為——達成目標的正確策略

關聯因素——影響組織目標達成的「槓桿點」

除了對於績效的過度依賴以外,對於科學績效衡量的三個核心要素的錯誤理解是造成汽車經銷商績效衡量的混亂的根本原因,以下筆者將以此討論以上三個要素在汽車行業理解的主要誤區。

二、汽車經銷商的經營目標校正:切勿將主機廠經營目標與經銷商目標混淆


當將主機廠和經銷商都作為單獨的經營實體討論的時候,它們基本上都遵循企業的基本規則,同時具有幾乎一致的經營目標。但是,我們討論的是在「特許經銷」這種特殊的供需關係的各方的經營目標,這和單獨討論商業實體的經營目標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在這種商業關係之下,經銷商經營要實現自身運營的所有目標,而主機廠要通過經銷商實現其在銷售渠道方面的目標。


所以,在流通渠道方面,主機廠需要通過經銷商實現的目標是:銷量/市場佔有率。

而對於經銷商來說,完成銷售是實現其自身經營目標的手段,而非最終目標,對於一家經銷商的目標來說,其核心目標是:投資回報率(這個經營目標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又具體的體現為——增加利潤/控制經營風險),銷量和其他指標實際上是達成其周轉率的手段。

在此,我們對主機廠和經銷商的經營目標做如此常識性的辨識,是為了說明主機廠與經銷商經營目標的本質差別,但是,在運營實務中,我們會發現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一致到幾乎有一大部分經營者將主機廠的經營目標與經銷商的經營目標混淆,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於:

處於行業發展初期的市場整體發展速度較快,而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大部分時候只要經銷商能夠從主機廠拿到車,就幾乎能夠賣得出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主機廠和經銷商的經營目標會表現出一致性:賣得多也就賺得多,同時只要依靠市場本身拉動其流動性,提高周轉率;

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投資回報率成了隱藏在下依賴市場驅動的指標,不需要太多的運營努力就能達到,由於中國市場早期的大部分時候都處於這種狀態,也就是造成了第一二代汽車人逐漸形成了這種難以區分主機廠和經銷商目標的事實,而這種事實也進行延續。

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的時間過短導致還沒有經歷完整的行業發展周期:經營思想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營壓力的大小,而這種經營壓力一般在行業最低谷的時候表現得最突出,總體說來,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目前為止尚未經歷真正的大的經營危機,導致經銷商缺乏區分這種差別的基本動力;

行業早期獎勵的是按照主機廠運營標準(這樣對企業和個人收益都最大)的人,同時由於汽車流通行業的前期的發展速度過快和運營難度較低,導致從業人員進入的門檻較低,同時缺少嚴格的商業思維和實踐訓練,也導致了客觀上缺少能夠總結、提煉和發展基於經銷商的汽車流通行業經營理論和實務的能力。

行業初期的特性,以及行業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導致經銷商接受並強化主機廠了以主機廠目標為自身經營目標的經營慣性。這種混淆在市場環境較好的背景下沒有需要區分的必要性,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惡化,銷量與投資回報率不在呈現完全的正相關關係(很多時候甚至可能是對立的),所以明確自身經營目標與主機廠經營目標的本質差異,是經銷商能夠達到其自身經營目標的根本前提。

從事實上接受投資回報率是汽車經銷商經營的第一目標,放棄對於銷量的過度痴迷(當然有時候會逼不得已),投資回報率不是寫在預算報表上敷衍老闆的工具,而是需要聚焦企業的一切資源去達成一項使命,是正確的績效衡量系統建立的根源。 

三、汽車經銷商達成經營目標的策略校正:勿將主機廠輸入的經營標準完全內化為自身經營策略

績效衡量除了衡量目標整體進度以外第二個功能就是衡量達成目標策略的進展。

經營標準是服務於經營目標,經營目標不同,自然要求不同的經營標準。

受行業發展階段、以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中國汽車流通領域基本上形成了一種「以主機廠經營標準作為自身經營標準」的特性。這種經營特性形成的原因,和上述「將主機廠經營目標當做經銷商目標」的原因是基本一致的,在此不做贅述。

而作為主機廠制定的經營標準,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基於供應商的「運營標準」其根本是服務於供應商目標的,而供應商目標與經銷商目標並非總是一致的(供應商核心是要銷量,經銷商核心是要利潤);

基於供應商的「運營標準」更多是圍繞供應商運營的「便利性」服務的,所以,其設計的標準更多是供應商運營流程標準操作的附屬物(特徵最明顯就是經銷商的訂單操作);

基於運營商的「運營標準」在運營層面給與經銷商更多的規範和要求,其缺乏如何達成其要求的有效的指導;

基於運營商的「運營標準」更為重視的是客戶需求,但是更多是通過表演方式滿足(因為缺少運營內核的實現方法)。

基於主機廠制定的運營標準,其目標當然不會是為了給經銷商製造問題,這種標準在很多時候是必須的,也是能夠真實的幫助經銷商提高其運營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的。

但是,由於主機廠和經銷商存在固有的經營目標差異,這就要求經銷商能夠辨識基於主機廠的經營標準的根本特性,區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錯誤的,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服務自身目標的經營標準。切不可基於供應商的「經營標準」成了衡量經銷商經營好壞的圭臬。

四、對於業績槓桿點的理解誤區:到底是哪裡決定了企業的績效?

在汽車人傳統所受到的教育中,被教會的達成目標的慣常方法是將總體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各個部門再將目標分解到每個人,我們假設:每一個人盡他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標就能完成部門目標,每個部門盡力完成了目標我們企業就完成了目標。

然而,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往往最後得到卻是「地盤意識」、「權利意識」、「小團體主義」,唯獨沒有得到的就是期望的高績效。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企業的績效呢?

根據系統理論管理學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

企業是一個系統,如同一個環鏈,真正決定系統產出是最弱一環!!!

以上圖這個生產系統為例,真正決定其最終產出的環節是D環節,D環節決定產出的含義是:

在這個環節每浪費一個單位產出,就是在浪費整個系統投入的產出;

在這個環節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出,就是在增加整個系統的產出。

比如對於汽車經銷商,每一個店投入都是上千萬,但是很多最弱的一環可能是試乘試駕!

繼續以上圖生產系統為例,傳統教導我們的改善方法就如同在每一個環節進行改善增加產出,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改善D環節(瓶頸),那麼,我們在這之前所有增加的產出都是在製造問題,因為它最終增加的是佔用資金和空間的存貨!!!

在此,我們理解了決定企業績效的局部瓶頸環節的重要性,由於其與系統最終產出的巨大關聯性,也就成為了我們績效衡量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本章小結


績效衡量是一個重大的話題,所以我們不得不用至少三期的大篇幅討論,在上一篇中我們討論了績效衡量三個表層問題,本章我們繼續討論了影響績效衡量的三個核心要素,以及這三個核心要素在汽車行業的深層問題,以此為我們找到汽車行業科學績效衡量的路徑。

作者簡介:銀登快。Autodealer專欄老師,曾任某大型主機廠區域經理、大型經銷商集團銷售負責人、4S店總經理、諮詢公司創始人等,深度參與汽車產業供應鏈各個環節,致力於開發汽車經銷商突破性解決方案,在多店實現3個月內利潤率翻倍的目標。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吳朝暉:金融科技作為金融發展核心要素的三大特徵
    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金融科技作為金融發展核心要素的三大特徵從金融與科技的關係看,科技正從外在的輔助支撐轉為內在的改造力量,已經成為金融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3.金融科技將更加安全可控區塊鏈、人機混合智能等前沿性技術的不斷湧現,有望解決數據安全、機構協同等金融服務難點和痛點,持續提升金融風險技防能力,健全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的風險防範長效機制,構建物理世界與數字信息世界交互平行的新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增強金融行業的風控水平和監管效能。
  •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建平、王昕偉認為,新時代,只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
  • 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相互關係
    在這篇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涵蓋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黨建等各領域,囊括傳統學科、新興學科、前沿學科、交叉學科、冷門學科等諸多學科,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 構建科學有效的學術產出測量體系
    從世界公認的大學排行榜來看,教師隊伍在指標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尤其是教師的學術產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的教師,必須有一流的學術產出,必須遵循世界上通用的大學教師評價考量體系,必須構建科學有效的學術產出測量體系。《方案》明確指出堅持以績效為槓桿;強化目標管理,構建完善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體系。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採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項指標權重並明確評價指標具體績效分值公式,賦予評價指標體系統計意義。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利於對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情況進行直接評價,從而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目標,將人才培養中心任務落到實處。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因此,加快構建「三大體系」,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是當代中國偉大實踐的迫切要求,是黨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有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在解決影響「三大體系」建設的突出問題上取得明顯進展。 二 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賈治邦撰文談拓展現代林業三大功能構建三大體系
    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和潮流,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順應林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拓展林業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構建森林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和森林文化體系。必須把發展現代林業、改善生態環境這件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緊做好,發揮林業在提供資源支持和生命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生態需求,必須加強現代林業建設。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 ...汽車經銷商_新能源汽車經銷商_四輪電動汽車經銷商_代理_加盟...
    顯而易見的是,福特已經在電氣化陣容方面準備了良久,作為品牌最出名的銘牌——Mustang,福特帶來了MustangMach-E,據外媒報導這款新車將於下周正式進入美國經銷商展廳。>電車之家 發布與 2020-10-22 10:03 10月17日,全國500家寶馬經銷商同時舉行「新BMW5系城市限定日」活動,創下了品牌經銷商的活動壯舉。
  •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指數發展預測
    上述國內外研究機構、政府構建的指標體系各有特點,對各評價體系的主要指標進行分析,可得到 3 點共同特徵: 指標體系以綜合性指標為主,這表明較多國家認同創新能力是多種要素的集合。在構建本研究的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中,需要綜合考慮這些關鍵要素;並且,在構建科技強國指標體系以對標分析我國與世界公認科技強國創新能力發展水平差距的同時,應該在區域共用的指標體系基礎上,添加符合中國特點的指標,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的政府決策和市場需要。
  • 航空企業基於管理驅動的試飛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 (下)
    因此,在試飛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以「系統思考、統籌兼顧」的構建理念,採用量化的思想,將目標拉條掛帳。根據目標值以績效考核為驅動力,調動員工參與試飛安全管理的積極性,促成各項目標的實現。為實現這一目標,強化試飛安全績效考核的管理力度,保障試飛管理體系的有序運行,公司制定了《公司試飛安全績效考核方案》,同時明確了考核流程。方案明確了三類考核內容。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關 鍵 詞:智慧教育/核心素養/融合創新/內核體系/支撐體系/ System作者簡介:趙興龍,博士,副研究員,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 100031)。標題注釋: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優先關注課題「國家『網際網路+』戰略下的教育服務供給模式研究」(CEGA16031)。
  • 中國的北極觀理論體系構建
    構建中國北極觀的學理鏈,其研究範圍、思維原則、核心概念、基本理論、科學問題,以及由系統論延伸而來的方法論和方法體系,形成中國北極觀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範式。  因此,中國北極問題研究急需從更廣的系統的角度,建構正確的中國北極觀,並在此基礎上構建科學的理論體系,分析各種因素對於北極及全人類的非線性作用關係,以及對於北極及全人類命運的影響作用。
  • 構建以「四要素」為核心的結構化課堂
    11月28日,無錫市堰橋初級中學舉辦以「構建以四要素為核心的結構化課堂」的課改研討活動,特邀無錫和蘇州的周仁良、許幫正、龐彥福、殷志忠等9位特級教師與專家參加觀課、評課和教學指導。這是該校繼2017年12月舉辦8個學科「學科專題研究現場推進會」、2018年12月舉辦以「體現課堂四要素,促進教學評一體化」為主題的首次課改研討活動之後,舉辦的「新優質學校」課改項目第二次研討與推進活動。
  • 河南警方構建「三大體系」保護母親河
    中新社鄭州5月11日電 (記者 李貴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後,河南警方11日稱,目前正在通過構建「三大體系」保護母親河。在「黃河行動」中,河南警方通過構建專項打擊整治體系、規範執法辦案體系和沿黃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等三大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體系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體系 2019年07月23日 08:4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範斌 字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體系;社會工作;中國經驗
  • 「三大體系」建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邁向未來
    近三年來,哲學社會科學界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引,努力進取,積極開拓,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己任,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宗旨,學科體系不斷健全,學術體系不斷完善,話語體系不斷增強。  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大體系」建設的重要論述,成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指導方針。
  • 從生命的本源的角度,看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
    上篇我們談到了元氣和衝氣是怎麼運轉的,這篇文章我們從生命本源的角度,談談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換句話說就是人之所以會生病的最本質的根源是什麼。下面就從生命本源的層面探討一下人體健康的六大核心要素。人體的三大能量及衰老過程讀過前面兩篇生命本源話題文章的都清楚,生命是由三大能量支撐和維持的,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三生萬物」。
  • 技術、問題與體系是科研三要素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技術、問題與體系是科研三要素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6-1-5 彭科峰  日前,在由第二軍醫大學等舉辦的第九屆全軍器官移植學術大會上,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向記者表示,對於科學研究而言,前沿的科學研究不可預測。
  • 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
    此外,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了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以及營造良好的環境以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曾莉莎於2019年提出了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要建立創新政策評價體系,以期為政策的制定實施進行科學診斷、信息反饋和有效控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3]。在高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面,鞏鍵於2018年設置了增長速度和創新能力兩個一級指標,並設置了營業收入增長率、研發投入強度等6個二級指標以對中小企業新動能進行評價[4]。
  • 「三個有」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報告指出,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這不僅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還蘊含了市場、微觀主體和政府調控之間的科學聯繫。  市場機制有效,是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內容。十九大報告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