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形而上」,什麼是「形而下」?

2021-01-10 謝小樓

一、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

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說法,來自《易經·繫辭》:「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

這兩句話看似簡單,但真要解釋起來,很是麻煩,歷代注家,各有各的解釋。

據黃壽祺、張善文所著《周易譯註》:形是指事物的形體;道是指主導形體運動的因素,如《周易》的陰陽變化之理;器是指表現形所的物質狀態,如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構成形式。

從道家的角度來理解,道無形無質,在「形」之前,是形之先、形之外、形之上,是無形、無質、無,就是「道」。而「形」之生,就是有「形」「生」「質」,就是「器」。「(夏芬《「道」「器」三種詮釋視角———基於「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歷代注釋》)

當然,現在使用「形而上」、「形而下」這兩個詞,是更通俗更普遍意義上的意思:

形而上,是對具體的客體的抽象和超越。

形而下,是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

二、形上學

「形上學」原是亞里斯多德的一部著作,亞里斯多德死後200年,安德羅尼柯將他關於專講事物本質、靈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經驗以外對象的著作編集成書,但卻不知道用什麼書名好,因為這些著作編在亞里斯多德《物理學》一書之後,於是就乾脆叫「物理學之後」(metaphysics)。

日本明治時期的哲學家川上哲次郎翻譯亞里斯多德的這本書時,借用了我國《周易》裡的「形而上」一詞,將其翻譯為「形上學」,妙在「物理學之後」與「形而上」有一定的相通性,於是「形上學」一詞為世界接受。

形上學,又被稱為「第一哲學」,它是對世界本質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現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三、我的理解

形是現象界的統稱,眼睛看到的,手摸到的……都是形。但是,在形體之上有什麼呢?這一切現象的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呢?對這一問題的追尋就是形而上,中國古人用一個「道」字概括。

當現象界的事物為人所用時,就是器。

樹是形,樹做成桌子,為人所用,桌子是器(形而下),追問樹為什麼存在,就是道(形而上)。

相關焦點

  • 關於形而上和形而下
    有許多形而上的東西隨著科學的發展逐漸為我們所接受,比如經絡和穴位的存在現在已經廣泛運用在世界醫療的領域中間。在各個領域實際上都存在著許多形而上的東西。形而上和形而下,唯物和唯心,是意識形態的兩個面,是相輔相成的存在,缺少了誰都不可能獨存。
  • 形而上者與形上學,是什麼意思?
    老子「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古代的中國人看來,形而上,處於道的層次,比層次處於器的形而下,層次更高,形而上是個褒義詞。形而上,即使不能看成褒義詞,但至少也不會是個貶義詞。但自從有了「形上學」這個詞之後,在現代普遍的中國人看來,形而上就成了一個貶義詞。若有誰給你下個形上學的結論,那就絕不是在表揚你,而是認為你只看形式不看實質。
  • 「形上學」到底是個什麼學?
    什麼是形上學?中國普通老百姓口中的「形上學」與其命名起始定義雖然有關聯,但其實相去甚遠。「形上學」作為一個哲學詞彙,算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貼切的舶來品翻譯。哲學詞彙的翻譯相對於那些一般國內沒有的物品,如「jeep」翻成吉普的音譯,要麻煩許多。
  • 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什麼是「形上學」?
    我之前經常看到什麼「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聖經》上也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推動宇宙運轉的力量。但對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一直在恍惚之中。今天路上聽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才知道原來是的他提出來的。
  • 形上學,究竟什麼是形上學
    」,對方對這個詞也是一知半解,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反駁,那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要想了解形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要讓我們追根溯源從它誕生時說起。形上學的英文是Metaphysics,古希臘文是τ μετ τ φυσικ,拉丁文是metaphysica。
  • 拍形是什麼?
    拍形是指什麼?桌球擊球拍形,亦稱拍型、板型、板形。我們先來看看平常大家是怎麼描述拍形的。從數學上來看,拍形就是指擊球時的球拍擊球面在三維立體旋轉(3D Rotation)後的空間方位與角度。球拍的旋轉當然也要受到擊球者持拍手的生理結構、擊球正反面的選擇和握拍方法的制約,不能任意旋轉。
  • (轉需)什麼是盒形圖?
    點擊關注基迪奧,立即漲姿勢~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盒形圖是什麼東東。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經常見到盒形圖。
  • 周易與環境|鐘錶該放在什麼方位?
    我們的文化不僅具有形而上的「哲學」,還有形而下的推理,傳統環境學就是易學的應用 言歸正題,有朋友搬入新房或辦公室搬家,問題就出來了,房間的鐘表該放在什麼位置?有什麼說法嗎?當然,《周易·繫辭》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任何物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就如八卦一般,都會有自己的位置,放錯了地方「兇」就顯現了。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古人思想流派中管理社會和國家的方法,無非是「道、法、術、器」,「器」是在哲學思想的最底層,也就是「形而下」,是一種可見的,有形狀的東西,對於才能來說,就屬於外露之才。作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在思想追求上要打開這個局限,才能領悟「道」,從而一通百通。這是從哲學方面理解,落到現實中來,其實也很簡單。
  • 什麼是歷史認識,所謂的歷史認識論,你知道是什麼嗎?
    歷史認識之升華,從個體認識到群體意識再到文化思想,或從形而上到形而下或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是交融的產物。歷史認識的「實」與「虛」、「形而上」與「形而下」,其間的關係與轉換,永遠以認識的發展為轉移。歷史(認識)是人的真實再現,也是屬於人的童話或神話,因此,歷史(認識)既是人的物質世界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現,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現。對於人而言,不朽的只能是精神世界。
  • 形而上的死亡
    」或者說「選擇是」什麼,人因為得以從無窮的可能性中選擇自己的未來所以才存在著。但是在通關了《命運石之門》和《命運石之門0》之後,我想至少有一部分作品應該是傳達出什麼的,或者至少試圖傳達出什麼的。即便拋開與時間旅行相關的主線內容,這兩部作品依然提供了很多可供思考的問題,比如人工智慧。當然這裡所說的人工智慧並非如今我們所說的人工智慧,而是所謂的強人工智慧。遊戲中的人工智慧並非通過編碼得到,而是通過將人的記憶數據化得到,那麼這個數據化的意識是否就是本人呢?
  • 中西形上學復興面臨的挑戰
    所以,與形上學在先秦時期的形成相似,它在古希臘時期的形成也呈現出相對於形而下學的理論優勢:不僅在研究內容上更普遍更抽象,而且在價值內涵上更優越更崇高,以致形而下學在面對形上學的時候,多少有點自慚形穢的感覺。
  • 怎樣看待形上學,及其它與哲學、自然科學三者關係淺談
    有人提出,如何來通俗解釋形上學這個問題。看起來這是一個很高端與我們普通吃瓜群眾無關的事情,但真正把它說清楚了,實際上是我們吃瓜群眾天天遇到的一個很接地氣的問題。我不一定能夠說得清楚,但願意拋磚引玉,與大家一起來討論。我們從哲學開始,說說什麼是哲學?
  • 蜜蜂將巢穴做成半球形有什麼好?
    相信對於我們飼養中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在野外發現的中蜂的巢穴都是半球形,可能我們很多朋友在野外抓捕野蜂的時候都只是想著吃蜂蜜或者抓蜜蜂,沒有去研究過為什麼蜜蜂要將巢穴做成半球形。其實要說這個問題,蜜蜂真的還是蠻有智慧的,蜜蜂將巢穴做成半球形,好處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
  • 「我思故我在」與「形上學」什麼關係?這句話竟然是錯的?
    「我思故我在」與「形上學」什麼關係?這句話竟然是錯的?今天我決定嘗試一下新的問題,一個哲學問題。有一位童鞋是這樣提問的:康德對「我思故我在」的反駁真的成立嗎?「我」即上帝其實哲學上的話常常不是它表面的意思,一般人會理解「我能思考當然證明我還活著,我死了就不能思考了,當然我思故我在」。不過笛卡爾想表達的並不是這個意思,這句話中的「我」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概念。現在,請您隨口說出一句話,什麼都可以。
  • 什麼是駢文,來源是什麼?
    什麼是駢文?來源是什麼?「駢文」其實我們平時聽得挺多的,但仔細想想,確實不像詩詞一樣有個明確的概念。就好像我們平時總是說「詩詞歌賦」,那「賦」到哪裡去了?也是一樣的常識類問題。其實「駢文」和「賦」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賦的一種。
  • 《正氣歌》:心氣一元,宇宙生命的本源,在上曰正氣,於人曰浩然
    有史以來,對於《孟子》的浩然之氣,解釋的最好的,了解得最為深刻的,在行為上表現得最徹底的,當屬文天祥!尤其《正氣歌》的第一段,最為扼要精簡。文天祥的學術思想,把宋明理學家們有時自相矛盾的「心氣二元」直截了當統一成為「心氣一元」。他認為宇宙生命的根本來源就在於氣。
  • 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有什麼不同?政治老師:再講最後一遍
    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唯物辯證法和形上學是兩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根本對立,它們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形上學則認為事物之間是互不聯繫,彼此孤立的。
  • 抖音有些人愛到忘了形結果落得一敗塗地是什麼歌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有些人愛到忘了形結果落得一敗塗地是什麼歌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有些人愛到忘了形結果落得一敗塗地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我要找到你》,歌曲的第一句就是這句歌詞哦!  我要找到你歌詞介紹  我要找到你 - 陳明  詞:樓南蔚  曲:陳耀川  有些人愛到忘了形 結果落的一敗塗地  有些人永遠在憧憬 卻只差一步距離  問世間什麼最美麗 愛情絕對是個奇蹟  我明白會有一顆心 在遠方等我靠近  喔我要找到你 不管南北東西 直覺會給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