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大方面來自大腦,因為人腦之間是有差異的,差異體現在腦優勢方面,體現在腦功能區方面。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麥克裡蘭博士提出優勢冰山模型,闡明了人對於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本取決於大腦優勢。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在於能否發現大腦優勢。所以說,發現腦優勢,就等於發現人才。
大腦是心理的物質基礎,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腦優勢時,就會產生內驅力,影響其對待事物的態度,從而產生學習動力,發展技能。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腦區功能優勢在3歲前已經顯現,每個正常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腦優勢。人的學習能力、思維類型、心理傾向、行為風格都隱藏在其腦功能區優勢中,而學習能力最初的發展是從感覺運動階段開始,向知覺和知覺動作統合階段演進,再進入語言文字符號運用階段,最後達到邏輯思維和推理階段。
人的各種活動都是在腦的各種不同思想意識支配下進行的。千人千腦,不同的腦區優勢就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只有認識了腦區功能,了解了腦區優勢,才能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才能科學地、有針對性地為孩子制定能力發展方案。
每個腦區都有各自的功能,並與行為有著緊密聯繫。大腦的腦功能是會優勢互補的,而且經過長期的培養和刺激,大腦功能會有所改變,希望家長重視對孩子腦區功能的培養、提高。所以,找出腦區優勢和弱勢,幫助每個家長找到孩子的優勢所在,發現孩子的天賦,早發現早培養,不埋沒孩子的潛能,意義非凡。
腦區一般分為四個區域,根據腦區優勢與弱勢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各腦區功能的具體內容如下。左前腦是知識智慧的腦,左前腦好的孩子在知識學習、知識積累方面比較擅長,學習能力較強。左後腦是經驗智慧的腦,左後腦好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一定的自控力、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右前腦是創造智慧的腦,右前腦好的孩子創新能力、風險的承擔能力、整合能力均強,富有豐富的想像力及求知慾。右後腦是感覺智慧的腦,右後腦好的孩子悟性和總結能力好,善於傾聽和溝通,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左顳負責機械記憶,左顳好的孩子對所學的數字、字母、文字、歷史年代等知識有很強的識記能力。右顳負責情景記憶,右顳好的孩子空間位置感好,對畫面、看到的場景和所經歷的事情等都有著很好的記憶。
優勢腦區在教育中的意義。人的身體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加強健,同樣,大腦也是可以開發、訓練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義大利貧民區開辦學校,被人們認為是將「笨」孩子培育成優秀人才的專家。從科學的角度看,這正是運用大腦發展規律,用科學的方法對大腦進行訓練的結果。
對大腦的有效開發需要針對不同的腦區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了解大腦功能分區,是開發大腦的科學依據。認識腦區的特別之處,掌握腦區功能,是對孩子因材施教、充分開發孩子腦優勢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