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魚、石斑魚哪裡養?未來就在青島建造的10萬噸級養殖工船

2020-11-22 騰訊網

6月3日,青島國信集團和中船集團北船重工正式籤約,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工船預計於2022年3月交付,投用後預計年產精品魚類4000噸,年均營業收入約2.2億元。

養殖工船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發力深遠海養殖、推動我國海洋漁業智能化現代化升級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載體。青島國信集團聯合中船集團、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率先研究推動實施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可遊弋大型養殖工船項目。

此次籤約建造的「國信一號」養殖工船載重量約10萬噸,養殖水體達8萬立方米,船長249米,單船投資約4億元,擬開展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黃條鰤等名優養殖魚種。

該工船在設計上秉承綠色養殖理念,以適漁性為導向,在船體結構、推進系統、系泊方式等方面優化設計,以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減震降噪技術實現養殖空間與船舶總體有機結合,構建生態、高效、集約化艙養空間;通過系統集成與模式創新,開創智慧養殖新模式,可有效規避近海養殖汙染與遠海養殖風險,同時可帶動船舶設計及建造、智慧漁業、物聯網、水產品深加工等多個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船舶工業新舊動能轉換、軍民融合及拓展深遠海國土利用空間的集成示範,在技術先進性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將引領我國離岸深遠海養殖新趨勢。

本次籤約標誌著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青島國信集團將深化與中船集團等單位合作,充分整合發揮各方優勢,以首艘養殖工船的成功投產為起點,陸續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500萬噸、年產名貴海水魚類20餘萬噸,產值突破11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帶領青島海洋漁業駛向深藍 有望引領中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新浪潮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動建造。「國信1號」採用遊弋式封閉養殖技術,投入運營後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等海域開展大黃魚的深遠海養殖,預計年產能3200噸、年產值2.2億元。
  • 2020年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順利召開
    12月19日,2020年度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四家單位承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黃海所趙法箴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水科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劉英傑和漁機所所長徐皓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
  • 中企為挪威建造「巨無霸」三文魚養殖工船 可養魚萬噸
    總部設在深圳的中集集團31日稱,其旗下中集來福士為挪威知名的三文魚養殖企業為Nordlaks Oppdrett AS建造的首條巨型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HAVFARM1」31日舉行命名暨離港儀式。該工船被命名為JOSTEIN ALBERT,將在中集物流的協同下,以「幹拖」形式從煙臺運輸至挪威哈德瑟爾區域,進行深遠海三文魚養殖作業。該工船全長385米,型寬59.5米,總面積約等於4個標準足球場,由6座深水智能網箱組成,養殖規模可達1萬噸,約合200多萬尾三文魚。
  • 中國工程院麥康森院士詳解石斑魚投餵技術細節
    ,珍珠龍膽有望成為南方又一10萬噸級大規模養殖經濟魚類。2014年9月27日,《農財寶典》聯合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文昌的維嘉國際大酒店舉辦2014年七好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海南大學教授吳曉易,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經理肖林棟,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廈門利洋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總店店長任志強,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常務副會長李英奮共同探討石斑魚產業的現狀和未來。
  • 「中國智造」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直銷北歐
    4月5日18時,在煙臺海事局護航下,經過6個多小時的作業,「中國智造」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 ALBERT」與全球最大的半潛式重型運輸船「BOKA VANGUARD」 順利完成對接。待起浮完成後,預計經過45天航行,「JOSTEIN ALBERT」將抵達大西洋的北歐挪威海域,用於深遠海三文魚養殖。
  • 我國首次自主集成的P67船在青島成功交付 排水量為「遼寧」號5倍
    齊魯網青島5月18日訊日前,由我國首次自主集成的世界級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67船在青島成功交付巴西。作為我國目前工程量最大、最複雜、技術要求最高的「超級工程」,P67船的成功交付將進一步增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助推「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 舟山記憶:東極黃興島 石斑魚養殖發源地
    資料圖 這幾天微信裡有人發了條「舟山一海釣人員釣得9.2斤重石斑魚」的重磅新聞,都說厲害了!說起石斑魚,這不禁讓我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東極黃興島釣、養石斑魚的事兒來。東極作業形式多樣,具有「門口海面好下網,島邊礁旁可撈魚」的獨特優勢,一船多用,產量、效益都比較穩定,似乎近海漁業資源衰退對東極漁民影響不大,但盛極於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墨魚汛已形不成了,漁獲物裡大黃魚、帶魚越來越少成不爭的事實。
  • 打造千億元養殖產業集群、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 青島挖掘深海寶藏...
    在深遠海水產養殖領域,青島正在圍繞2020年獲批的全國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重點以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為載體,逐步打造陸基苗種繁育基地、飼料產品加工基地、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冷鏈物流運輸基地等配套產業,形成完善的深遠海漁業產業鏈,帶動形成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為全國深遠海養殖發展提供青島經驗和青島方案。
  • 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構建海洋開放合作格局 開啟星辰大海新徵程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認真貫徹海洋強國戰略思想,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和青島經略海洋攻勢決策部署,打響經略海洋攻堅戰,凝心聚力,奮楫篤行,交出一份海洋保護與利用的高質量答卷。 六大海洋特色產業突破發展經略海洋攻堅戰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十二大攻堅戰」之一。
  • 魚上魚-石斑魚
    石斑魚中以青石斑魚蛋白含量最高,比大黃魚的蛋白含量都高,其次是棕點石斑魚,珍珠龍膽石斑魚和點帶石斑魚,七帶石斑魚和赤點石斑魚的蛋白含量與中國花鱸、大菱鮃相近,而鞍帶石斑魚和美洲黑石斑魚與真鯛的蛋白含量接近,相對比較低,約為66%(乾重計),但脂肪含量卻比大菱鮃高10多倍。除鞍帶和美洲黑石斑魚脂肪含量明顯較高外,其他幾種石斑魚的脂肪含量與真鯛相近,略高於大黃魚和大菱鮃。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9月20日,第八屆全國石斑魚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在青島正式拉開帷幕,由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主辦,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吸引包括種苗、飼料、藥品、科研在內近400業內人士參與,為石斑魚產業未來謀出路,獻明策。
  • 十一期間十餘種稀有石斑魚相聚青島海底世界
    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青島海底世界將在國內首次舉辦「多彩石斑魚,海底來相聚」特色主題展,十餘種多彩靚麗的稀有石斑魚相聚青島海底世界,為遊客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據青島海底世界工作人員介紹,石斑魚生活在海邊石頭縫隙,俗稱「黑貓魚」,有「海中鯉魚」之稱。它體色亮麗,並有條紋和斑點,是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也是肉食性兇猛魚類。
  • 青島育出石斑魚改嫁萊州 魚苗每釐米賣2元(圖)
    」用這句話形容近年來魚苗新種在青島培育在外地形成規模產業這一現象,再合適不過了。今年5月,又一種在青島培育的全新良種魚石斑魚「改嫁」到了萊州,使得本月17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四屆全國石斑魚類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上,與會人員會後不得不移師萊州去參觀石斑魚規模育苗和養殖。    島城沒有廠家識貨    「北方吃海參,南方吃石斑。
  • 開眼界了,大黃魚還能這樣養!桃花島出產,「半野生」大黃魚起捕
    在桃花島一片平靜的海灣, 這裡是大黃魚養殖場 經過4年時間的試驗 以及近一年時間的養殖 150畝水面圍網仿生態養殖的 岱衢族大黃魚, 可以起捕 並供應休漁期海鮮市場了!
  • 莆田籍萬噸級成品油船投入運營,厲害了
    近日,首艘莆田籍萬噸級成品油船投入運營。首艘莆田籍萬噸級成品油船艘名為「海洋公主」號的船舶全長139.98米,寬20.2米,型深11.2米,總載重噸11320。其是由福建馬尾造船廠建造的高效、節能、環保的油化船舶,設備配置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近年來,莆田市交通運輸部門和地方海事部門積極優化航運業營商環境,優化現有審批事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2017-10-23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網        、養殖基地,現有大黃魚養殖網箱約30萬口。2016年大黃魚產量11.8萬噸,佔全國80%以上,養殖年產值45億元左右。&nbsp&nbsp&nbsp&nbsp為保護大黃魚資源,1985年我省在三沙灣官井洋劃定了大黃魚繁殖保護區。
  • 天馬科技憑啥成為中國石斑魚市場領頭羊?2018上半年先拔得頭籌...
    2017年9月份起,石斑魚行情價格開始持續上漲,1-1.6斤規格海南市場最高漲至48元/斤,福建漲至50元/斤,行情持續運行,在水產養殖眾多品種市場中一枝獨秀。如此利好的飼料推廣條件下,2018年天馬科技能否以優異品質引領市場?「天馬要在繼問鼎寧德大黃魚市場後,再度爭搶福建石斑魚市場的首位,未來還要聚焦十大高檔特種養殖。」
  • 韓國造世界最大工程船,排水量達100萬噸,一艘頂10艘福特號
    開拓精神號工程船是由韓國大宇重工建造的工程船,該船的最大排水量為100萬噸,堪稱全球最大排水量。被稱為未來航母的美國福特號航母,排水量也只不過10萬噸左右,開拓精神號工程船,一艘頂十艘。開拓精神號由全海公司負責運營,母港位於荷蘭的鹿特丹。
  • 全國「放魚日」近500萬尾大黃魚魚苗放流東海
    一批批魚苗順著活水船伸出的水槽,歡騰地遊歸大海。今天是全國「放魚日」,我市在象山港野龍山和南韭山自然保護區兩處海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行動,近50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苗回歸東海「老家」,助力漁場資源恢復。(放魚現場)此次放流的魚苗是今年春季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繁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