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百年共識,我國學者揭示體重調節規律及中年發福本質原因

2020-06-06 生物世界
顛覆百年共識,我國學者揭示體重調節規律及中年發福本質原因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體脂量受到大腦的嚴格調控,例如減肥後體重的反彈就是這個大腦調控的體現。早在1902年,Rudolf O. Neumann就通過實驗揭示了體重的穩定性。1953年,Gordon C. Kennedy提出了 lipostasis 理論,認為體重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大腦對體脂量的精確感知及反饋控制。1995年瘦素的發現證實了從脂肪組織到下丘腦的信號通路,為 lipostasis 理論提供了重要佐證,使得該理論成為一條基本原理而被寫入教科書

儘管 lipostasis 理論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需要假定一個存在於下丘腦的體重的「設定點」;難以解釋中年發福等自然現象等等),人們對體脂量受到大腦嚴格調控這一根本原則篤信不疑。然而,這一根本原則正受到南方科技大學王冠宇課題組的有力挑戰。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王冠宇課題組在 Cell 子刊 iScience 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Body Mass Dynamics Is Determined by the Metabolic Ohm’s Law and Adipocyte-Autonomous Fat Mass Homeostasi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在機體能量代謝領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了「體脂量原位穩定的瘦體中心鎖定點理論」(the leanocentric locking-point theory on fat mass homeostasis)。

王冠宇教授通過對機體代謝系統進行數學建模和大量計算分析,發現體重的穩定性並不依賴於大腦的調控,而是周圍系統各代謝組織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

顛覆百年共識,我國學者揭示體重調節規律及中年發福本質原因

該論文指出lipostasis理論的本質問題,並建立了全新的瘦體中心論(leanocentrism),被認為是顛覆性的原創貢獻。新理論包括「代謝歐姆定律」和「脂肪細胞自主調節原位穩定」兩個方面。

顛覆百年共識,我國學者揭示體重調節規律及中年發福本質原因

通過對機體代謝系統進行數學建模和大量計算分析,作者發現體重的穩定性並不依賴於大腦的調控,而是周圍系統各代謝組織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

首先,體脂量的大小主要由肌肉的胰島素抵抗程度所決定,不需要在下丘腦中假定「設定點」。

其次,體脂量的穩定性源自脂肪細胞的自我調節。例如在通過強制節食迅速減肥以後,變得很小的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會增大。這樣在恢復正常飲食以後,脂肪細胞會在吸收營養上佔得先機,促使體重迅速反彈。整個過程由周圍組織系統獨立實現,不需要中樞神經系統的介入

顛覆百年共識,我國學者揭示體重調節規律及中年發福本質原因

本文對複雜的機體代謝系統進行了數學建模和大量計算分析;通過能量平衡原則並結合大量臨床數據推導出代謝歐姆定律。

另外,作者根據能量平衡原則並結合大量臨床數據推導出一個定量公式,稱作「代謝歐姆定律」:瘦體組織和脂肪組織可分別看作並聯的電阻器和電容器;瘦體組織的胰島素抵抗可看作電阻器的電阻;瘦體組織每天的卡路裡消耗可看作流經電阻器的電流;而脂肪組織所存儲的體脂量可看作電容器內存儲的電量。這個歐姆定律非常直觀地揭示了中年發福的本質原因:在個體衰老的過程中,瘦體組織的胰島素抵抗緩慢增強,使得「電容器」內存儲的「電量」緩慢增加,即中年發福。由於「電流」沒有變大,中年發福可以在營養並不過剩的情況下發生。適度的中年發福是正常的生理過程

在當前肥胖症和糖尿病廣泛流行的背景之下,上述發現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多年來,人們一直希望揭示下丘腦「設定點」的本質,為肥胖症的治療提供藥物靶點。而王冠宇課題組的研究則告誡人們這個「設定點」很大可能並不存在,人類應該在提高機體胰島素敏感性上取得突破,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論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361-8

相關焦點

  • 中年不節食,體重蹭蹭漲!25歲以後,人體基礎代謝率每10年減少2%~5%!
    代謝功能減弱讓中年發福勢不可擋此前,中國高血壓調查研究分析數據顯示,45~54歲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是18~24歲年輕人的3.83倍。美國的資料也表明,中年(40~59歲)的居民最胖。為了弄清楚脂肪代謝與體重長期變化之間的關係,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團隊開展了長達十多年的跟蹤研究。
  • 代謝水平下降是導致中年發福的主因,做到4點,提升基礎代謝水平
    遺傳因素,這個不多說,先天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內分泌系統的失調(比如甲狀腺減低、腎上腺、性腺失調等)與疾病原因年齡的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材的各項機能都會隨之下降,當然也包括基礎代謝肌肉含量的下降,30歲以後,在不進行主動幹預的情況下,我們的肌肉含量就會慢慢地下降從而導致基礎代謝的降低。
  • 中年油膩或與人體NAD+流失有關
    人到中年易發福,似乎成為一個魔咒。近日,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再生醫學實驗室與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生物製造實驗室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中年發福與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能量代謝密切相關的NAD+所依賴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SIRT1和SIRT3相關。
  • 《中年的意義》正是因為有了中年,人類的持續繁衍才成為可能
    一般來說,物種演化遵循的規律,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根據這個規律,如果一個生物的某種性狀留存至今,並且毫無衰退的跡象,那麼這種性狀對這種物種的繁衍、基因的傳承,肯定有著某種益處。中年現象也不例外。人類的基因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而形成的,既然中年能一直留存下來,那麼它肯定有一些特質,符合物競天擇的演化規律,能夠幫助人類在自然選擇中更好地繁衍和存活。
  • 我國學者揭示心肌梗死後自主神經重構現象
    我國學者揭示心肌梗死後自主神經重構現象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人類在物理領域,已經很久沒有重大的突破出現了,這並不代表人類科學止步,我們的科學技術一直在高速發展,只不過沒有出現甚至重大突破,比如發現引力,發現宇宙的誕生等等這樣世紀性的發現,每一位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但是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已經基本完善,當代科學家需要比前幾百年的科學家付出更多的努力
  • 破解生物學領域百年未解之難題 學者孫作東闡明細胞生物電現象
    近日,美國醫學科學期刊UCMS刊發了我國學者孫作東撰寫的論文——細胞生物電膜面積守恆定律及離子不等量方程,論文對細胞生物電現象產生機制進行了科學合理地闡釋,從根本上顛覆了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以及依據離子學說建立的GHK方程和H-H方程,開闢了一種科學量化描述細胞動作電位新的方法和途徑。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時代日新月異,世事紛繁複雜,我們只有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善於抓住事物的根本和關鍵,堅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更好地推動工作。  回望歷史,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科學認識方法,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經驗總結。毛澤東曾講:「我們看事情必須要看它的實質,而把它的現象只看作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
  • 海尚矢量擺線減速器——顛覆減速器百年設計原理
    隨著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的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用減速器市場需求規模也隨之增長。長期以來,我國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賴進口,大大抬高了國內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嚴重製約整個產業的發展。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精密減速器佔機器人本體成本超過三成,技術壁壘高,研發難度大。
  • 人到中年易發福長胖,一道公式計算標準體重,看看你超標了嗎?
    對於女性朋友們而言,無論在哪一個年齡段,都很關心自己的體重,都希望自己看上去身材非常的苗條,不胖不瘦,身體還不失健康。但是女人到了一定年齡,身體的基礎代謝功能就會下降,導致熱量攝入過多,無法排出體外和消化,就會形成贅肉,看起來就比較胖,還會發福。
  • 「發福」不僅有礙美觀,還影響腦容量
    「發福」不僅有礙美觀,還影響腦容量金 鳳「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可能不僅僅只是為了追求好身材的一個說法。近日,有研究顯示,肥胖更易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而且,還有研究顯示,肥胖與腦容量有關,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腦灰質更少。
  • 從文化角度來研究藝術本質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議題,近日,記者圍繞以上議題採訪了相關學者。  逐漸形成學科共識  「藝術文化學致力於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藝術的本質和規律。它是屬於藝術學的分支學科,而不是文化學的分支。」國際美學協會總執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劉悅笛認為,藝術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規律,藝術文化學的目的並不是以藝術現象來印證一般的文化理論,而在於對「作為藝術的文化」與「作為文化的藝術」的特殊規律的把握。
  • Cell Metab:免疫系統在調節體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6年9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揭示出在人體調節體重的能力中,高達40%可能是由免疫系統決定的。O' Shea說道,「我們知道對大多數人而言,一旦體重增加,就很難減掉。吃少些,多活動,體重將會減輕,這未免太簡單化了。實際情形並不是這樣的。人體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反應來防止體重減輕,如今我們知道這涉及免疫系統。」「我們通常認為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是抵抗感染和疾病。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突然或快速的體重減輕可能是生存的一種更加直接的威脅。
  • 顛覆想像!我國學者拍到人類首張「藥物擊靶」顯微鏡照
    【顛覆想像!我國學者拍到人類首張「藥物擊靶」顯微鏡照】8月5日,《科學·進展》期刊發表我國學者論文,其上登載了一張「藥物擊靶」顯微鏡照片。
  • 曾經的肌肉型男,如今發福似大叔,歲月真是一把豬飼料
    曾經的肌肉型男,如今發福似大叔,歲月真是一把豬飼料前幾天小編剛剛寫了一篇餘文樂的肌肉身材,一想到就被打臉了,因為有報導稱,餘文樂現在真的是跟之前相比變得非常的油膩。明明之前餘文樂還是一些人心目當中的男神,當初結婚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帥氣,明明是曾經的肌肉型男,而如今卻發福似大叔,這讓人簡直無法接受。網友不禁感嘆到歲月真的是一把豬飼料,就算是再帥氣肌肉身材再好的男生,如今也抵擋不住歲月的摧殘,變成了中年油膩大叔。
  • 體重與壽命有關?50歲後體重多少更長壽?符合標準的人,偷著樂吧
    而我們都知道影響壽命的原因有非常多,比如說平時的生活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那就是人的體重。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用體重來判斷一個人的身材胖瘦情況,而我們都知道體重過重或者過輕都是不太好的。那麼對於50歲之後的老年人來說,體重保持在什麼樣的範圍內才能更長壽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一、體重與壽命有關?
  • 中年男性要長壽,需闖過4個關卡,不過很多人在第一關就沒過!
    ■中年男性要長壽,需闖過4個關卡,不過很多人在第一關就沒過!●第一關:肥胖。日常生活中,對於一些中年發福和逐漸出現的啤酒肚,通常成為男性闖過肥胖關的最大障礙。其實對於肥胖而言,最簡單的就是用生理測量指標,也就是體質數(BMI)來判斷,而它的公式則是:體重(kg)÷(身高x身高)(m)。對於正常的成年人而言,質數在18.5-23.9,而若在24-27.9則為超重,大於28則為肥胖,還請及時減肥。若成年男性的腰圍超過了90,那麼對此也是需要控制體重的。●第二關:腎氣。
  • 地質地球所揭示近百年氣候變暖疊加在500年周期暖相位上
    由於自然氣候系統的複雜性和模擬預估的不確定性,以及人類器測溫度記錄也僅有近百年的歷史,因此要客觀地認識百年來氣候變化的過程和規律,需要從更長時間尺度的自然氣候變化歷史中去了解:數千年來的氣候冷、暖變化,是否存在百年尺度的自然周期?今天的氣候變暖,是否疊加了自然周期的變暖過程?
  • 體重與死亡的關係被發現!證實:這樣的體重最長壽,你達標了嗎?
    人到中年,很多人難以控制地胖了起來。因為知道胖對身體不好,所以「千金難買老來瘦」成了許多人的晚年目標,甚至開始只吃素、不吃肉。 其實,瘦 ≠ 健康,人老了更應該保持適宜體重,對健康和長壽都有利。
  • 女人40歲以後開始衰老,首先會從肥胖開始,你的體重符合標準嗎?
    所以女人的衰老都是從肥胖開始的,想要逆齡先從管理體重開始。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到了中年開始遇到發福難題時,只要讓體重保持在標準體重範圍便好,這樣既不會給人的感覺太清瘦也不會很臃腫,而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已給出了女性標準體重公式:(身高cm-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