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鮮活!新時代勞動教育既要「泥土」還要「破土」

2020-12-02 澎湃新聞

原創 教育部規劃中心 教育之弦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切實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2018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啟動了「青少年社會實踐與勞動教育」課題研究。目前已回收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其內容涵蓋了勞動教育的基地建設、課程開發、案例研究、實施模式等關鍵問題的諸多探索。

《教育之弦》今日起開始陸續推出「新時代勞動教育既要『泥土』」還要『破土』的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引入創客教育思想,讓學生們了解和掌握與其年齡段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基本的科學原理、知識點為目標,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案例項目為載體,以探究活動過程為主線,建立起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勞動技術(創客)課程梯次遞進的教學體系。

讓勞動教育在創新中煥發生機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中的「Maker」或「Hacker」,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去理解。狹義指那些酷愛科技、熱衷實踐、樂於分享,努力將創意轉化為現實的人;廣義指有創意,並能夠付諸實踐進行創新的人,皆可稱之為創客。

勞動教育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並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勞動技術內涵下的創客課程體系要充分體現小學一至六年級循序漸進知識體系的構建,旨在培養提問的習慣、初步學習觀察、調查、比較、分類、分析資料,最終得出結論的學習習慣。

深入實踐,搭建課程體系

創客空間作為創客運動的載體和基礎,是孕育創客的象牙塔,創客環境的創設之於創客教育的有效實施至關重要。基於此,作為運轉創客教育的環境載體,我們在探索、創設創客教育生態共同體,創建良性創客空間的路上深入實踐、踐行創客教育理念。初步在小學一至六年級,進行研究與實踐,初步梳理形成了涉及五個領域的創客教育課程資源。

表1 創客教育課程資源

豐富學習方式,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客教育對傳統教育的變革作用,集中體現在學習方式的轉變上。隨著可視化數字設計、3D列印、開源軟/硬體等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價格的降低,學校教育生態又將引入更多新穎的技術,為開展更靈活、更具創造性的教與學活動。

讓紙飛機飛得更遠 以《紙飛機發射器》為例

如六年級《紙飛機發射器》一課,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結構和它的工作原理。

圖1 製作流程圖

學生在嘗試、研究、辨析的過程中,嘗試連接一個小馬達與電池盒:第一種:馬達的正極和電池盒的正極連接;正正相連,馬達逆時針轉動。第二種:馬達的正極和電池盒的負極連接;正負相連,馬達順時針轉動。在反覆嘗試、檢驗的過程中,明確動力系統的連接方式,完成動力系統的導線連接方法。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檢驗組裝動力系統的效果。

小實驗大道理 以《放大聲音獸》為例

如四年級《放大聲音獸》一課,分為「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小實驗」「知識窗」五部分。「看一看」部分是創設生活情境,從人發生時喉部的震動和樂器發生時共鳴箱(基本原理是利用共振,使頻率相同的聲音相疊加,其結果會使原聲加強。)的作用。從而引出創新實踐的內容,製作簡易音箱——放大聲音獸。

圖2 放大聲音獸

「玩一玩」部分是小組配合輪換玩一玩桌上的「放大聲音獸」,對比觀察一下它和吉他傳遞聲音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試著說說哪裡相同。我們的放大聲音獸和吉他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吉他是以弦的振動發聲的;「放大聲音獸」是以小喇叭,即揚聲器發聲的,它是一種把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的換能器件。

「做一做」部分引導學生了解實踐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圖文結合的分解製作步驟,使學生學會「放大聲音獸」的製作方法。滲透技術為生活服務的思想。「小實驗」部分觀察放大聲音獸,引導學生進行檢驗和完善改進,在改進實踐的過程中,記錄改進後的檢驗效果。培養耐心、細緻、嚴謹的學習態度。「知識窗」部分向學生介紹「放大聲音獸」的工作原理,強化原理和實踐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

多舉措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

拓寬宣傳渠道,豐富宣傳形式

在勞動教育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創客教育活動,得益於各種創客活動的成功舉辦。今後,可以開展學生創客作品展示、創客嘉年華等展示活動,以多種活動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創客教育運動。

創客課程中的教師缺位

創客課程資源的開發需大批具備綜合素質、能夠開設創客課程,指導學生創客活動的多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對先進技術具有較強的敏感度和應用能力,雖然能夠在軟硬體技術、高級編程、電子器件等方面給學生提供專業指導,但還遠遠不夠。創客是一項高度複雜的、綜合性極強的創造性活動,是對勇氣、智力、智慧、毅力的綜合考驗。學生在創客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困難,需要在學科知識、技術工具、靈感啟發、心靈安慰等多方面得到專業的指導和及時的反饋。

為勞動教育注入活力

勞動教育課程升級換代,需要課程內容要系統化,融入創意、創新、創客等要素,從「通識教育」「核心技能」「堅毅品質」「社會研究」「學會創造」等理念視角給以定位;課程實施形式深層化,參考項目式學習,引進任務驅動、情境探究、實踐實驗、協作分享等要素,學生或學習小組自主提出活動方案,記錄實施過程,撰寫總結報告,參加展示交流;藉助STEAM學習框架,關注勞動教育中技術、工程等價值體現,引導學生真實學習、真實研究、真實創造,在過程中把觀察、閱讀、數據採集、資料檢索、研究設計、作品創製、問題解決、創新創造等融為一體,為勞動教育注入活力。

(本文選自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創新發展課題—《青少年實踐與勞動教育課題》階段性成果,作者為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郭春玲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勁松分校 韓雪紅,原文有刪節)。

RECOMMEND

原標題:《更鮮活!新時代勞動教育既要「泥土」還要「破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意見"出臺,勞動教育、素質教育用英語怎麼說?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出臺。《意見》強調,通過勞動教育,學生應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知識點】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闡明基本內涵,強調當前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 中國擬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nbsp&nbsp&nbsp&nbsp《意見》提出,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
  • 【地評線】紫金e評:合力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以評價促進勞動教育高質量開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提出加強勞動教育評價,深入貫徹落實《總體方案》,有利於全面系統地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政策,切實保證勞動教育提質增效。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7-07 | 來源:網絡 https
  • 深刻理解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三重邏輯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對學習貫徹中央《意見》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勞動 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環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  也就是說,勞動教育將同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一樣,成為大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 聚焦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看這五位「大咖」怎麼說
    在當天舉辦的「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的挑戰與回應」學術論壇上,包括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在內的多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對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顧明遠認為,教師教育要更新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建立有效評價體系。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指出新時代教師教育面臨三方面的挑戰。
  •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
    ,能夠熱愛、嚮往勞動,並具有勞動能力的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為勞動教育實施目標。、疫情防控管理需要,學生獨立自主處理生活、學習要求提高,對勞動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學校通過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一方面向學生家長闡明勞動教育目的,提高家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努力爭取家長參與到學生勞動教育之中,並向學生提供充足的日常勞動教育機會;另一方面學校也為家長進行日常勞動教育提供教育指導,包括指導如何開展家庭勞動教育,以及如何督促、評價學生表現等。
  • 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家長還是要弄清楚勞動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明白了意義,家長就會積極地讓孩子愛勞動。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
  •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勞動教育既是孩子今後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孩子生命更好發展的需要。「勞動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勞動,可以從做家務開始。
  • 上海:持續深化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4月29日消息,2020年春,疫情突如其來,學生們開始了宅家學習,也在市、區和各校的倡議下,爭當起了「勞動小能手」。 新時代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上海始終不輟探索。
  • 「強國教育叢談」多措並舉推動高校勞動教育向縱深發展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制度是保障勞動教育穩步推進的引擎和發動機,勞動教育若與「德智體美」並駕齊驅,就必須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形成制度化管理。一要健全目標制度。
  • 書評|《中國夢·勞動美—勞模精神伴成長》: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用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國大中小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2020年12月,面向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的《中國夢· 勞動美——勞模精神伴成長》系列讀本(5本)正式出版面世。這套讀本由湖南省總工會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這是全國首套以勞模精神為素材的讀本。
  • 理論宣講既要「有意義」又要「有意思」
    理論宣講工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傳播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和教育基層幹部群眾的有效途徑。但曾經的理論宣講,整個過程充斥著艱澀的話語、深奧的說理,很難吸引基層群眾。理論宣講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是基層黨組織一直探索的問題。
  • 讓知識更鮮活 百度百科籤約植物學家顧有容
    一方面,直播臨場感強,能讓觀眾透過鏡頭,觀察到植物細節,更有直觀感受,讓知識更鮮活;另一方面,直播互動性高,能實時與觀看直播的用戶對話,知道公眾對於植物的興趣點在哪,即時解答,在探討中也讓知識更全面,融入更多人的理解和認識。這也是百度百科籤約植物學家顧有容,開展數次精彩的植物知識科普直播,開啟「內容人格化」的初衷。
  • 周建華:數字時代,我們如何促進教育變革?
    「面對數字時代,我們怎麼能夠再造學生學習,促進教育變革?」 12月26日,在中國日報社·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共同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學校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做出如上表述。
  • 《中國教育報》重磅盤點:向上!2020中國教育發展觀察|回望
    事實證明,他們是不怕危險、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一代,是值得信賴、可堪大任的一代,也說明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將抗疫精神融入到立德樹人的全過程抗疫鬥爭本身就是一場最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要充分發掘、利用鮮活的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它比其他教育更具針對性、現實性和感染力、說服力。
  •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青少年對勞動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認為自己將來是靠知識拼技能,並不需要憑體力在社會立足,勞動教育價值不大。  如今的勞動與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何適應時代,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也成為擺在教育者以及家長面前的待解命題。  能用吸塵器,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
  • 數位化時代的勞動與正義
    摘 要:隨著人類社會步入數位化時代,數字勞動成為當今時代的典型勞動形式。馬克思在批判異化勞動的基礎上闡述了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對立關係,對機器體系的發展做了科學預見,從而為在政治經濟學批判視域中檢視數位化時代的人類勞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