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率先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全球率先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IDG資本 發表於 2020-06-10 15:11:27

前兩天,SpaceX搭載兩名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成功發射,在全球率先開啟了「商業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這對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而言,意味著他離實現「火星殖民」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馬斯克無疑是冒險、創新的代言人。PayPal、SpaceX、Tesla、Hyperloop……馬斯克手下的產品無一不超乎人們的想像。很多人會好奇,常識告訴我們,要成為專家,你需要在一個領域裡面深挖。而馬斯克打破了這個準則,他跨領域學習了火箭科學、工程學、物理學、人工智慧、能源等。

他是如何做到在不同的領域實現創新的?

其實,他並不只是針對不同領域提煉不同的方法論,而是將同一種底層思維應用到了不同的領域裡去,這就是「第一性原理」。

亞里斯多德是第一性原理的首創者。他說:「任何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這是一個根基性的命題或假設。它不能被預設,也不能被違反。」

第一性原理是整個的理性系統裡的元起點,可以根據它推出其他的理性前提。

通常,商業人士希望在企業裡應用到第一性原理的概念,但很多人對第一性原理的理解有些偏頗。

第一性原理不是任何具象的、能看到的東西,比如它不是企業的口號,不是品牌,不是文化,不是使命、願景、價值觀,也不是你的戰略。

第一性原理跟所有其他概念最大的不同點是,它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

▍它是一個動力因

▍它要符合簡一律

▍它是哲學裡的本體論

動力因:

是什麼限制了你的創造力?

為什麼需要第一性原理呢?

因為宇宙中任何一個運動都是由另外一個運動產生的。

比如你身體往前傾是因為有力作用在你身上,而這個力又是由前一個運動產生的,前一個運動又是由前前一個運動推動而來的。

但是,這個運動不能無限倒退。必然有一個不動的施動者,作為這一系列運動的第一動力因。如果它動,說明它背後還有一個原因。

這個動力因往往是我們創新的源動力。舉個例子,某工業公司的創新負責人組建了一支由10個人組成的的跨部門團隊,他給成員布置了一項高難度任務:徹底重新構想各自的業務。為鼓勵創新思路和方法,公司要求各團隊運用設計思維和精益創業等方法,總之給了很多指導意見。

這位創新負責人原本期望收到10項變革提案,而提交上來的建議卻只是給一種工業工具添加聯網數據流,這讓他目瞪口呆。激進的新理念在哪裡?就沒人考慮打造數字平臺、翻轉商業模式或重新打造產品嗎? 雖然我們掌握的創新工具日漸精細,但對漸進思路的偏好,仍然是各類企業發展的障礙。漸進式創新固然是可行的增長路徑,但它無法支撐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如何構想出更宏大、更有意義的東西?是什麼在限制創造力?

第一性原理,這個系統裡的動力因,就是創新的動力。

只要解決了第一性原理的問題,就像找到了破解宇宙奧秘的鑰匙一樣。

簡一律:

不是減法,是除法

一個系統是不是只能有一個第一性原理呢?是的。

我們知道,整個宇宙有一個最小作用力原則。

在人類思維裡,最小作用力原則就是「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如果你能用最少的因素來解釋一個系統的話,你就用最少的因素去解決這件事。

把奧卡姆剃刀運用到極致,意味著你只能用一個原因來解釋這個系統。當你被逼到那個份上時,你實際上就是在應用「簡一律」。

比如,你想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了一堆因素。

此時,有人逼著你說出這一堆因素下面的那個底層因素是什麼?

你簡化到四條,還不行。

直到找到那個「一」,這件事才叫解決了。

簡一律不是做減法,而是做除法。

比如在2007年iPhone的產品發布會上,人們批評諾基亞的鍵盤不夠人性化,但蘋果的做法並不是把諾基亞的塑料質地鍵盤給改良了,而是乾脆不要鍵盤。

回顧我們的日常工作,是不是經常在表面現象上做多因素的因果分析。

為什麼我的銷售不好,因為產品有次品。那為什麼產品有次品?因為員工不努力。為什麼員工不努力?列出一堆的原因出來……我們稱它叫多因素分析。

但是,在進行這種多因素分析時,人們往往習慣在表面現象上強行加一個因果,最終無法得出確定的答案。

一定要找到那個「一」。第一性原理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因素,而是所有因素底部制約這些因素的那個一。

比如整個宇宙物演的分化,如果按照生物物種的維度去分,你會找出數十億個生物的物種,隨即會迷失在這龐大的數量之間。

這時你只能用除法,往下去挖,所有的生物物種是由什麼組成?它是由成千上萬種分子物類來組成的。這下就大大的減少了分析對象。

但還是不行,你還得再追問,這千萬種分子物類又是由什麼組成的?是由92種天然元素組成的,這才追到了原子層面。

但分類還是很多,92種天然元素又是由什麼組成的?最終追到夸克、輕子、波色子、電子這些基本粒子層面。

這就結束了吧?不行,還得問:夸克怎麼來的?是宇宙大爆炸時,從奇點狀態突然爆炸出的。這個奇點就是系統裡的「一」。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整個宇宙裡只有一個第一性原理嗎?

不是的。如果你去維基百科「第一性原理」,它是一個複數概念,不是First principle而是First principles,也就是說第一性原理有很多,任何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但你要知道,一個系統本身是有層級之分的,大系統由小系統組成,小系統又由更小的系統組成,而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不同第一性原理之間,也有層級之分。

比如行星定律是這個系統下面的第一性原理。而把它打破之後,你會到一個更大的系統,牛頓的力學代表的更大系統,等等。

沒有任何一個第一性原理,是普遍適用於整個宇宙的。所以,第一性原理也有它的適用邊界。

本體論:

你看到的全是假象

第一性原理探討的是現象背後的本質。這個概念來自於古希臘的狹義哲學。

古希臘哲學中的一個偉大的貢獻,叫做本體論。

2500年以前的古希臘人說,你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是流變的假象。真正不變的是事物背後的某種支配力量,那是一種恆定的、不可分的東西,叫本體。

這種說法叫做「眼見為虛」。在所有人都相信眼見為實的時候,本體論說你看到的全都是假象。

近代物理學家蓋爾曼寫過一篇文章《夸克與美洲豹》,文中提了一個問題:我眼前的桌子是由夸克組成的,美洲豹也是由夸克組成的,那為什麼同樣是由夸克組成的桌子和美洲豹的形態差異如此之大呢?

這個問題非常棒。另一脈的哲學家說,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力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間的關係。決定事物和事物之間關係的那些規律,才是這個世界的本體,而不是物質。

這個觀點影響了柏拉圖的理念論:所有的物質都會消失,但是物質背後的那個本源永不消失,並且決定了物質的演化生滅。

牛頓的 F=ma、愛因斯坦的 E=mc2 不就是嗎?這些科學家一直在追尋這個理念,他們認為這個理念是解開宇宙秘密的那把最終的鑰匙。

 

第一性原理的商業應用:

未來十年什麼不變?

有沒有人用第一性原理取得商業的成功?有。

第一個人是埃隆·馬斯克。事實上「第一性原理」這個詞之所以在矽谷、中國傳開,就是因為埃隆·馬斯克。在清華大學和錢穎一教授的對話中,馬斯克曾描述了第一性原理——

馬斯克特別追崇物理學,他認為物理能真正幫他發現一些新東西:「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到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其中的本質,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因此,我們要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維,而不是用比較思維,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大家都傾向於去比較,別人做的事情我們也做,我們認為自己會比他做得更好,但這種比較性的思維只能取得小的成就。

再舉一個例子,貝索斯曾說過一段話:

他說,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未來十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問題可能是,未來十年什麼不變。「如果你能找到未來十年不變的事物,你應該把所有的資源All in在不變的事物上。」

貝索斯在零售業找到不變的東西是什麼?說出來可能你會發現太簡單了:無限選擇權、最低價格和快速配送,整個亞馬遜都是建立在這三條簡單規則之上的。

換句話說,只要找到了那些基本原則,這才是公司背後的第一性原理、最重要的那個本體。

埃隆馬斯克和貝索斯,兩個賈伯斯之後的偉大的創新家,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是第一性原理。

 

小結

第一性原理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它是系統中的動力因,它符合簡一律,它是你看不到的、卻決定你看得到的任何事物背後的那個本體論。

芒格曾說,在科學界和商界有一個古老的法則,它分兩個步驟:

第一步,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

第二步,非常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行事。

那麼在這裡,也請你問問你自己:你個人的人生、事業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藉此機會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第一性原理。
       責任編輯:p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恢復號龍飛船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主動權,開啟全球商業首航
    儘管全球大流行依然籠罩美國(馬斯克也中招),儘管熱帶風暴埃塔橫穿佛州半島(持續影響一周),儘管前一天準備首次發射(因無法回收火箭而作罷)……但這一切都沒能阻擋載人龍飛船歷史性發射,一步登天,開啟人類商業載人航天新紀元。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丨熱公司
    當地時間周日下午2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再次創造歷史。今年5月,美國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搭載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SpaceX成為首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軌道的私人公司。龍飛船的試飛成功,標誌著美國恢復了從本土發射太空人的能力。自從2011年太空梭項目結束以來,美國一直缺乏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的能力。
  • 外媒綜述:「龍」飛船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之旅
    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點27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設計的載人「龍」飛船從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NASA官員說,在發射前不到兩個小時,空氣洩漏導致太空艙壓力意外下降。但技術人員說,經過檢查,可以正常發射。
  • SpaceX「龍飛船」返航,開啟商業航天新時代
    藝術圖「龍」飛船於2020年5月30日搭乘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8月2日14時48分(北京時間2020年8月3日2時48分),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SpaceX:為 Crew-1 全力以赴早在 8 年前 NASA 就宣布,首次商業載人飛行定於 2016 年 11 月開啟,但這一註定載入航天史冊的事件一拖再拖,直至今天。
  • 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隨著SpaceX公司研發的「獵鷹9」火箭載著「龍」飛船順利發射升空,4名太空人被送入國際空間站的旅程也正式開啟。根據NASA的聲明,此次太空之旅創下多個「第一」。 NASA官網稱,此次任務創下多個「第一」:是NASA認證的、為運輸機組人員設計的商業系統的首次飛行,意味著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研發階段轉向常規飛行階段;首次在美國商業宇宙飛船上搭載四名國際太空人;空間站長時間探險人員規模首次從六名增加到七名,這將增加可供研究的時間;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首次批准人類軌道太空飛行發射。
  • 商業載人航天時代開啟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2點(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2點),執行首次載人試飛任務的 SpaceX 龍飛船成功降落在大西洋海面上,這成為商業載人航天又一壯舉! 這是龍飛船首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這也標誌著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開始!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完美收官,馬斯克發文表慶祝想必Bob Behnken在昨日早已按捺不住將要返回地球的激動心情,「我的行李已經打包好了,準備返航」。
  • 首個商業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開啟人類航天新時代
    這是人類第一次以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地實現載人航天,也是第一次私人公司實現載人航天,其歷史意義再怎麼誇大也不為過。人類航天新時代到來了!人類新的時代到來了!a .設計安全性NASA對商業載人航天項目同時,隨著世界三大載人航天大國進入新一代載人飛船同臺競技階段,目前僅有美國和中國實現了共計三型飛船實際入軌測試,SpaceX的龍2飛船、波音的星際客機(並未完全成功)和中國新載人飛船。但隨著龍2飛船實際載人任務的成功,美國在這一領域再次保持領先優勢。
  • SpaceX揭開商業載人航天帷幕,馬斯克終極目標是登陸火星
    圖片來自NASA說到這次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要提一下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那是一次試驗性質的測試。嚴格講,本次才是私人企業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的起點。1991年,霍普金斯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並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他又在史丹福大學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碩士學位。霍普金斯擁有太空行走經驗。2018年8月,霍普金斯和格洛弗被指派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首次載人商業發射任務。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觀察者網/視頻 張逸清】當地時間8月2日,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SpaceX公司「龍」飛船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對NASA而言,標誌著美國恢復了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能力。5月30日,SpaceX載人飛船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這個見證了阿波羅 11號的登月者飛船和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升空的航天聖地,再次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就像 NASA 局長 Jim Bridenstine 所說:這開啟了人類航天的新時代。從這一刻起,我們距離太空旅行、重返月球、移民火星,距離那些浩瀚蒼穹中的群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01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馬斯克埋下哪些彩蛋?這一刻,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已經脫離了二級火箭,獨自在太空中飛行,由飛船的太陽能電池板來供電,向著國際空間站靠近。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    點火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不過,NASA顯然不會任由這種情況持續太久,但這次研發的主角由他們自己轉變為商業公司。在決定退役太空梭的同一年,NASA就宣布了下一代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太空旅行的商業化時代或將開啟。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此次發射,也是美國接下來一系列雄心勃勃載人航天項目的先聲,包括提速至2024年的載人登月。兩個時代的更迭:從太空梭到龍飛船道格拉斯·赫利,這位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戰鬥機飛行員,既是上一個時代的送別者,也是新時代的啟幕人。2011年7月8日,赫利與另外3名同事共同乘坐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前往國際空間站實施補給任務。
  • 「載人龍」攜帶4名航天員升空,正式開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8時27分,美國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乘有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標誌著該飛船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也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第一個獲得美國宇航局認證、可定期搭載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新型飛船
  • SpaceX全球首次商業載人發射的背後……
    如同自己置頂推特裡的歌詞:「張開眼睛,仰望天空」(Open your eyes, look up to the skies)一樣,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SpaceX公司「掌門人」馬斯克,促成了全球首次商業載人試航的成功,書寫了又一項傳奇。
  • SpaceX計劃11月14日首次商業載人航天;
    員工人均身家超800萬1、SpaceX計劃11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10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下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揭秘NASA未來幾年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NASA依靠商業運輸機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的計劃已經進入下一個十年計劃。這項商業載人飛船計劃的商業合作夥伴波音公司和SpaceX獲得了額外四次載人輪換,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以及送回地球。這額外的四次任務將在NASA的認證下進行。
  • 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達成
    當地時間11月15日晚19時2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次為NASA執行載人航天任務,SpaceX載人龍飛船此次搭載了四名太空人,將其送往,也標誌著SpaceX與NASA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正式開啟,SpaceX未來將定期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接送NASA太空人。
  • SpaceX成功了;我們的商業航天在哪
    導讀:北京時間5月31日,美國民營航天公司SpaceX用獵鷹9號火箭和龍載人飛船,成功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空間站。這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由私營航天公司完成載人業務,開啟了私人航天業務的帷幕。此次任務是自2011年美國全面停止載人航天業務以來首次載人航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