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Loss of zygotic NUP107 protein causes missing of pharyngeal skeleton and other tissue defects with impaired nuclear pore function in zebrafish embryos」的文章,首次利用脊椎動物模型解析了核孔蛋白107(Nup107)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作用,有助於進一步探索核孔複合物在發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相關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誌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孟安明。孟教授研究組主要方向為脊椎動物胚胎的分子發育生物學,研究組成員利用斑馬魚做模式動物,分離克隆Nodal和FGF等信號通路的新的介導因子和調節因子,結合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技術,研究它們在胚胎發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核孔蛋白107(nucleoporin 107kDa, Nup107)是核孔複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顯示Nup107-160 多聚蛋白構成的亞複合體結構是核孔複合體組裝的必需成分,然而在脊椎動物中,這種亞複合體結構中各成分的發育功能卻仍然未知,尤其是關於Nup107是否在脊椎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們還並不知曉。
斑馬魚中nup107來自母系表達,並且其合子表達在受精後24小時的頭部區域和腸道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斑馬魚突變系:nup107tsu068Gt,這個突變系中nup107第一個內含子被Tol2轉座子的插入而被「攔腰砍斷」,因此無法正常轉錄。
研究人員發現純合子nup107tsu068Gt突變胚胎,在受精後3天會出現組織組織特異性的缺陷,比如缺失咽骨架,腸道退化,沒有鰾,和小眼。這些突變體在5-6天內死亡,受影響的組織會出現大量的細胞凋亡,其中一些涉及p53的細胞凋亡通路。
而且研究人員發現在缺陷組織細胞中,FG-repeat核孔蛋白無法形成,和核孔的數量減少,導致mRNA無法從細胞核移動到細胞質中,這些實驗結果揭示了脊椎動物Nup107在發育過程中的新作用機制。
孟教授研究組今年還曾與美國貝勒醫學院馮新華教授合作,指出一種蛋白磷酸酶:Ppp4c是BMP信號的一個重要的正向調節因子,促進斑馬魚胚胎早期的腹部組織發育。這揭示了斑馬魚胚胎腹部組織發育的一種新機制。(來源:生物通 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