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genetics:轉座子突變分析發現黑色素瘤驅動基因
2015年4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sleeping
-
兩篇Nature文章同時發現導致乳腺癌異質性的關鍵突變
乳腺癌是女性中一種非常常見的癌症類型,同時乳腺癌包含多種異質性腫瘤類型,可根據不同的組織學和分子特徵分為不同亞型。PIK3CA和TP53是乳腺癌中兩個常見突變基因,已經有研究發現這兩個基因發生突變與多種不同類型的人類乳腺癌具有相關性。但目前導致PIK3CA誘導的腫瘤異質性的細胞來源和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
Nature:腫瘤抑制因子的功能獲得性突變
專題:Nature報導正常人類細胞含有來自雙親中每一方的全套染色體,但在某些癌症中,部分特定染色體的兩個版本都來自同一親代——該現象被稱為「獲得性單親二體」。對來自從患有髓樣腫瘤的患者取來的超過200份骨髓樣本的基因組DNA所做研究,發現11號染色體的一部分的兩個版本都遺傳自單親的發生率較高,該部分含有腫瘤抑制因子C-CBL的一個功能獲得性突變,它使成纖維細胞發生癌變,使造血幹細胞對細胞因子刺激更敏感。這些數據支持這樣一個觀點:c-Cbl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癌症中所發生的突變能夠以功能獲得性方式發揮作用,正如以前對腫瘤抑制基因p53所發現的那樣。
-
科學家發現激活PTEN腫瘤抑制因子的新途徑
,為抗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PTEN(人類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基因)是一種有效的腫瘤抑制基因,可拮抗PI3K-AKT(原癌基因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號通路。PTEN是一種「專性單倍體不足的」腫瘤抑制基因,通常會出現單等位基因丟失、異常亞細胞定位以及諸如PTEN錯構瘤腫瘤症候群(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等。
-
基因突變與腫瘤:講述它們的前世今生
基因突變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近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腫瘤精準醫學的出現,在基因層面對腫瘤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特別是腫瘤發生的機制及抗腫瘤治療方面,本文就幾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來闡述基因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及臨床指導意義。
-
『珍藏版』Nature Reviews Genetics綜述 | 深度解析腫瘤異質性
,總結了二代測序在描繪腫瘤進化軌跡、輔助精準治療等中的應用。 腫瘤克隆進化的生物學機制與無性繁殖物種進化的生物學機制相似:複製、遺傳變異、遺傳漂變、選擇和環境適應。 進化生物學中新達爾文合成論的核心是分子進化,也就是說,DNA序列水平的進化,這一點可以將孟德爾遺傳與達爾文適應性聯繫起來。分子進化與癌症有關,而基因組測序能了解體細胞進化的時空模式和基因組變異積累。
-
腫瘤抑制基因的遠程調控在腫瘤中起著關鍵作用
因此,我們認為只有編碼基因的突變,無論是癌基因還是抑癌基因(TSGs),才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們發現這種「垃圾DNA」並不是無用的,而且有許多區域,即使它們本身沒有編碼成基因,它們也參與了其他基因的調控。 這些區域被稱為「增強子」,正如其名,它們促進目標基因的表達。
-
Nature Genetics導讀:乳腺癌易感位點、結直腸癌的免疫微環境等
乳腺癌易感性變異常常表現出與腫瘤亞型相關的異質性。為了鑑定新的易感位點,作者們對133,384例乳腺癌病例和113,789對照進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鑑定得到了32個新的易感位點。這些發現提高了對乳腺癌亞型遺傳易感性的認識,並將為亞型特異性多基因風險評分的制定提供信息。
-
BRCA 基因特點、突變機制及臨床意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分子病理實驗室研究員山靈發表了《BRCA 基因檢測實踐》的主題演講,首次分享中國人群卵巢癌組織和血液中 BRCA1/2 突變的比較數據。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揭示了中西方患者最顯著的差異發生在激素受體陽性 /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陰性的乳腺癌亞型中。在採集腫瘤部位樣本的同時獲取患者外周血樣本作為對照,從而過濾掉種系變異以及識別體細胞變異。腫瘤標本經初步病理驗證、製備後轉入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進行標準流程的測序及後續的數據分析。
-
Nature:乳腺癌異質化很早即出現
乳腺癌是一類高度異質性腫瘤,組織學形態和基因組差異都顯多樣化。目前基於乳腺癌基因表達譜分析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包括luminal A, Luminal B, ERBB2+, basal-like和normal-like等亞型。
-
Nature雜誌1月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期的癌症產生期間,當一種常見的腫瘤抑制基因SMAD4被剔除時,一種相鄰的代謝酶基因ME2(編碼蘋果酸酶2)也會被清除,這提示著蘋果酸酶抑制劑可能用作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揭示了中西方患者最顯著的差異發生在激素受體陽性 /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陰性的乳腺癌亞型中。在採集腫瘤部位樣本的同時獲取患者外周血樣本作為對照,從而過濾掉種系變異以及識別體細胞變異。腫瘤標本經初步病理驗證、製備後轉入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進行標準流程的測序及後續的數據分析。
-
Nature子刊:p53突變腫瘤的3個關鍵靶點
在多種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遺傳改變是TP53突變和PI3K/AKT通路的激活。TP53突變會導致TAp63(p53家族成員)的抑制,TAp63是重要的腫瘤和轉移抑制因子,缺乏TAp63的小鼠會形成高度轉移性腫瘤。
-
多篇文章解讀腫瘤異質性的發生及研究進展
腫瘤細胞的基因組通常會經歷多個異常事件,而這些均與腫瘤生物背後發生的機制密切相關,同時其也能反映在整個基因組的CNA剖面上,而最近研究人員對多種癌症類型進行的研究也都闡明了這一事實,即腫瘤細胞所發生的異常改變模式與癌細胞對不同類型藥物耐受性的增加直接相關,這些藥物包括經典化療、PARP抑制劑乃至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
-
P53腫瘤抑制基因研究新進展
新加坡的科學家通過識別基因DNA的特殊核苷酸序列確定了腫瘤抑制基因p53控制細胞中基因開或關的機制。
-
Nature:研究者發現新的黑色素瘤突變基因-PREX2
近日,來自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25個轉移性黑色素腫瘤進行了全基因組的測序,研究者證實了慢性的太陽光暴露在發展為黑色素瘤中的重要作用,並且揭示了黑色素瘤發生的重要遺傳改變。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5月9日的國際雜誌Nature上。
-
解讀近期腫瘤抑制子p53重要研究成果!
,從而促進腫瘤的擴散,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種情況發生的機制,以及其是如何產生耐藥性的。【5】Nature:揭示α-酮戊二酸是p53介導的腫瘤抑制的效應因子doi:10.1038/s41586-019-1577-5腫瘤抑制基因TP53(編碼蛋白p53)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以及在70%以上的胰腺導管腺癌(PDAC)中發生突變。野生型p53在細胞應激反應中積累,並調節基因表達以改變細胞命運和阻止腫瘤產生。
-
Cell Reports:前列腺癌中新的腫瘤抑制基因miR-34
2014年3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微小RNA -34(miR-34)充當腫瘤抑制基因直接的遺傳證據。這項研究發表在 Cell Reports雜誌上。Cornell大學以往的研究和其他相關研究已經表明,另一種基因P53正調控miR-34。p53基因突變與一半癌症病例有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