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4736 用於非小細胞肺癌輔助治療的研究

2021-01-09 騰訊網

試驗名稱

一項關於 MEDI4736 用於完全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輔助治療的前瞻性、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分組的 III 期研究

本試驗適應症

非小細胞肺癌

試驗藥物

MEDI4736

試驗狀態

進行中 (招募中)

試驗目的

在完全切除(IB ≥ 4cm、II或IIIA期)的PD-L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對照安慰劑,評估MEDI4736(靜脈輸注一年)作為輔助治療,對無病生存的影響。

試驗設計

試驗分類

安全性和有效性

試驗分期

III期

設計類型

平行分組

隨機化

隨機化

盲法

雙盲

試驗範圍

國內試驗

入選標準

1. 根據WHO腫瘤分類(肺、胸膜、胸腺及心臟腫瘤WHO分類。WHO/IARC腫瘤分類,第四版,第7卷),經過組織學確診的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是不合格的;

2. 根據病理學標準,患者術後分期必須為IB(最大徑≥ 4cm)、II或IIIA期;

3. 非小細胞肺癌的手術及既往治療 :手術前胸部PET掃描及腦部MRI或CT掃描被視為標準檢查,因此必須在手術前進行。手術前未進行此檢查的患者,如果隨機分組前進行了適當的影像學檢查,仍可入組。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完全性切除。用肺癌國際研究協會淋巴結定位標準進行淋巴結定位。使用縱隔鏡或EBUS-TBNA進行創傷性縱隔分期。手術可包括肺葉切除術、袖狀切除術、雙肺葉切除術或全肺切除術。不允許手術前(新輔助)含鉑化療或其他化療。患者既往可接受依據治療標準的含鉑化療。如果進行輔助含鉑化療,強烈建議手術後8周內開始。患者化療的所有急性、可逆性毒性反應必須已恢復(除脫髮外)。未曾接受輔助化療、但符合其他所有入組標準的患者,在以下情況下,符合入組條件:- 所有符合輔助化療條件的患者,輔助治療必須在討論本研究之前給予,且必須記錄在案。- 拒絕輔助化療的患者,而且研究者認為,這是患者在接受了適當信息並有充足時間做出決定後的最終決定。- 如果研究者認為,符合進行輔助治療的患者,因潛在的並發疾病/實驗室檢查異常而禁忌進行輔助化療。除標準術後輔助化療外,既往其他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抗癌治療,是不允許的。放射:不允許進行術前、術後或計劃性放療。非小細胞肺癌手術和隨機分組之間,必須間隔至少3 周。其他類型的手術,必須間隔至少4 周。任何手術後,術後傷口必須完全癒合。未曾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手術和隨機分組之間,不能大於10 周。對於接受了術後輔助含鉑化療的患者,從最後一劑化療給藥至隨機分組之日,至少間隔2 周(但不超過10 周);

4. 患者的ECOG 體力狀態必須為0 或1;

5. 血液學(隨機分組之前14 天內檢查,檢測值在以下指定範圍之內):如果有貧血,患者應無症狀,且不應是失代償。允許輸血治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 ≥ 1.5 x 109/L 或 ≥ 1,500/μl ;血小板 ≥ 100 x 109/L 或 ≥ 100,000/μl;

6. 生化(在隨機分組之前14 天內檢查,檢測值在如下指定範圍之內):總膽紅素* ≤ 規定正常值上限;鹼性磷酸酶 ≤ 2.5 x 規定正常值上限;AST(SGOT)、ALT(SGPT) ≤2.5 x 規定正常值上限;肌酐清除率 ≥40 mL/min ;*排除Gilbert 症候群;

7. 詳細說明的其他檢查,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

8. 患者能夠(即足夠順暢)並願意完成生活質量、經濟及其他問卷調查。基線評估必須在隨機之前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能(文盲、視力喪失或其他類似原因)完成問卷調查的患者,將仍可入組研究。但是,能夠完成而不願完成問卷調查的患者,不能入組;

9. 必須按照適用的當地及法規要求,適當地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每個患者必須在入組研究之前籤署一份知情同意書,以記錄他們參加的意願;

10. 患者必須可聯繫接觸,以進行治療和隨訪。研究者必須確保本研究中被隨機分組的患者能聯繫上,以完整記錄其治療、不良事件及隨訪;

11. 按照NCIC CTG規定,患者隨機分組後2個工作日內開始方案治療;

12. 年齡至少18歲。

排除標準

1. 有其他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除外:經充分治療的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經根治性治療的原位癌;或者經根治療的其他實體瘤,治療結束後無疾病證據≥5年,治療醫師認為既往惡性腫瘤沒有明顯的復發風險;

2. 混合性小細胞和非小細胞肺癌或肺類癌;

3.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包括但不限於:重症肌無力、肌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炎性腸病、抗磷脂症候群相關的血管血栓形成、Wegener's肉芽腫病、乾燥症候群、格林-巴利症候群、多發性硬化、血管炎或腎小球腎炎。注意:隨機分組前的最近兩年內不需全身治療的Grave's病和/或銀屑病患者,不予排除;

4.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史,同種異體器官移植病史,隨機分組前28天內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或者因其他免疫治療而發生嚴重(3級或4級)免疫介導毒性的既往病史。*注意:鼻內/吸入皮質類固醇,或不超過10 mg/日強的松或等效劑量的其他皮質類固醇的全身治療,是允許的;

5. 隨機分組之前30天內給予了減毒活疫苗;

6. 對MEDI4736或賦形劑有過敏史;

7. 心電圖篩查時,使用常規標準方法測定的矯正平均QTc>470毫秒,或者有家族性長QT間期症候群病史;

8. 患有未經治療和/或不可控的心血管疾病、和/或有症狀的心臟功能障礙(不穩定性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過去一年內心肌梗死或需要藥物治療的室性心律失常、有2度或3度房室傳導阻滯病史)的患者。有重大心臟疾病史的患者,即使得到控制,隨機分組之前12周內的 LVEF也應>50%;

9. 合併使用其他研究藥物或抗癌治療;

10. 有活動性或未控制的感染、或患有嚴重疾病、或有不允許患者按照方案被管理的疾病的患者。包括但不僅限於:已知既往結核病史、已知經血清學評估過的急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已知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11.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育齡婦女隨機分組前14天內尿妊娠試驗必須陰性。育齡男性及女性患者必須同意採用適當的避孕措施。

主要研究者信息

吳一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二路106號

試驗參與機構信息

本試驗信息來自「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試驗登記號CTR20170158

相關焦點

  • 德瓦魯單抗招募完全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已知該藥物可抑制多種實體腫瘤患者的免疫反應,包括NSCLC(非小細胞肺癌)、SCLC(小細胞肺癌)、膀胱癌、頭頸癌、肝癌、膽道癌和宮頸癌。 根據3期 PACIFIC臨床試驗結果(NCT02125461), Durvalumab曾被FDA批准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該研究顯示,3年生存率證明了CRT後藥物的長期臨床效益。
  • 默沙東Keytruda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健康一線(vodjk.com)5月12日訊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製藥巨頭默沙東發布公告稱,該公司PD-1免疫療法KeytrudaKeytruda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根據FDA的加速批准法規,此次批准是基於腫瘤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央廣網記者 周羽攝)央廣網廣州9月21日消息(記者周羽)據《2019全國癌症報告》顯示,在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 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手術是早期NSCLC的主要方式,但治癒率低,復發率高,且易進展為晚期肺癌。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隨著近年來的醫學水平逐步提升,以靶向治療為代表的精準治療手段得到更多的運用。拿肺癌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仍是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有兩個主要的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為例,2015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手段僅有針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的,為數不多的靶向藥物。
  • 非小細胞肺癌首個輔助療法Tagrisso,復發風險降80%
    近日,美國FDA宣布批准第三代EGFR-TKI靶向藥奧希替尼(Osimertinib,商品名:Tagrisso)新適應症,作為首個輔助療法,治療腫瘤攜帶特定類型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肺癌患者早期用上靶向藥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細胞肺癌約佔肺癌總數的80%以上。其中,約20%的NSCLC患者會攜帶EGFR突變。這種蛋白質上的突變,可引起細胞快速生長,幫助癌症擴散。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田禹,黃佳,陸佩吉,李劍濤,林皓,姜龍,陳天翔,羅清泉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 腫瘤外科 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上海  200030)關鍵詞: 達文西機器人;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右肺上葉切除術;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引用本文:田禹,黃佳,陸佩吉,李劍濤,林皓,姜龍,陳天翔,羅清泉.
  •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qNSCLC)一線治療的新適應症申請(sNDA)。 該適應症申請基於一項隨機、雙盲、III期對照臨床研究(ORIENT-11)——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或安慰劑聯合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和鉑類用於無EGFR敏感突變或ALK基因重排的晚期或復發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 陳海泉教授: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檢測和治療
    肺癌術後行基因檢測的意義陳海泉教授:對於很早期的肺癌患者,如浸潤前病變、Ⅰ期病變等術後無需行輔助治療的患者,術後基因檢測對於後續治療的指導意義不明確。而需要行術後輔助治療的II~III期患者,即使採用化療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其術後的基因檢測仍是有意義的,因為一旦患者出現術後的復發轉移,有可能病灶會非常小、難以獲取標本,而大多數術後的標本對於術後復發轉移的治療仍有指導作用。我們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個肺癌患者術後復發的預測模型,去年9月份也在CHEST 雜誌上發表了肺癌術後復發動態預測模型的研究文章。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ROS1基因的罕見突變會導致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從一種類型變為另一種類型的過程)出現問題。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色瑞替尼是第二代的ALK抑制劑,可用於初治的或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ALK陽性腫瘤。其對初治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的ORR分別為66%和55%。最近,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批准色瑞替尼用於ALK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另一項臨床試驗裡,alectinib治療ALK陽性的初治患者,ORR可達驚人的93.5%。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百濟神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全球關鍵性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1月18日,百濟神州宣布,經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DMC)判斷,在其用於評估抗PD-1抗體百澤安對比多西他賽針對接受鉑類化療後出現疾病進展的二線或三線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RATIONALE 303臨床試驗的事先計劃的中期分析中,意向治療患者人群達到總生存期(OS)這一主要終點。同時,百澤安的安全性數據與已知風險相符,未出現新的安全警示。
  • 非小細胞肺癌術後復發率有望下降83%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領銜的最新研究結果亮相醫學頂尖雜誌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 靳婷報導 入組的非小細胞肺癌術後復發率下降
  • NCCN丨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21.2版①(中文)|非小細胞肺癌|...
    3.2單獨的縱隔分期操作增加了時間、費用、治療協調、不便和額外的麻醉風險。3.3術前侵入性縱隔分期可能適用於臨床高度懷疑N2或N3或術中細胞學/冰凍切片分析無法獲取的情況。4.對於懷疑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患者,有許多技術可取得組織診斷。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目前需要檢測PD-L1的PD-1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為:目前獲批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有:派姆單抗: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使用派姆單抗作為一線或者後線藥物,能使23.2%和15.5%的患者活過5年,尤其是對於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的29.6%和25%,而使用傳統治療手段,四期肺癌患者的
  • 信迪利單抗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月12日,信達生物發布公告,公司與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創新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用於治療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新適應症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這是達伯舒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第三個新適應症申請。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離替代化療還有多遠?
    而且讓大家尤為期待的是,目前已明確療效的免疫藥物PD-1、PD-L1、CTLA4還僅是免疫治療研發藥物中很小一部分,未來還將有大量其他通路的藥物出現,這種可能性極大拓展了腫瘤治療的想像空間,即未來極有可能是免疫治療突破使得腫瘤得以治癒。 目前,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尤其對預後較差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幾乎改變了肺癌傳統治療格局。
  • Nature盤點:非小細胞肺癌的生物學機理和治療方法
    其中85%的患者根據組織學特徵被歸類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其中最常見的亞型為肺腺癌(lungadenocarcinoma,LUAD)和肺鱗狀細胞癌(lungsquamouscellcarcinoma,LUSC)。肺癌最常見的病因是吸菸,NSCLC與吸菸的關聯尤其緊密,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減少菸草產品的使用是防治肺癌的重要一環。
  • 基因突變檢測指導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肺癌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