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老廠區向遊客開放—— 老字號怎樣換個...

2020-12-08 中華網新聞

上海市民在2020第十四屆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觀看老字號企業展出的自行車。周東潮攝(人民視覺)

工作人員在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的老字號林梓潮糕工作坊製作潮糕。徐慧攝(人民視覺)

老字號企業瑞蚨祥員工在進行網絡直播。陳鍾昊攝(新華社發)

北京護國寺小吃豆汁改為罐裝,首次走出門店,進入商超;天津老美華鞋店開出「智慧門店」,「雲貨架」、3D量腳儀等「黑科技」雲集;四川老字號張飛牛肉首次以氮氣鎖鮮包裝的形式賣到全國,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愛上「老味道」……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多老字號企業開始主動求變,研新品、上「雲端」、擴渠道,在轉型發展中越「活」越年輕。

在國人記憶裡,一塊老字號招牌就是一段傳奇,記錄了社會變遷、市井繁華。統計顯示,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有老字號企業約1萬多家。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部分老字號近年來在市場的瞬息萬變中逐漸「失寵」。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其中只有10%蓬勃發展,不少企業經營出現危機。老字號,是該好好考慮換個活法!

經過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註冊商標總數達1.2萬個。

據企查查近日發布的「中華老字號」大數據報告,在全國省份排名中,上海有老字號180個,北京有117個,江蘇有96個。從整體分布看,江浙滬共有367個老字號,佔比近1/3。

從行業細分看,老字號中「酒」「藥」「飯」三類佔比最多。其中,北京的老字號以商業居多,而廣東、雲南、浙江的醫藥行業老字號較多,上海的老字號中,有「工業風」者不在少數。

(數據來源:工人日報)

轉型:豆汁進了生鮮超市

11月4日上午,經常到盒馬鮮生十裡堡店購物的北京市民王女士早早來店裡,選購一種「有味道」的產品——老字號護國寺小吃豆汁。王女士說:「現在散裝豆汁不好買,這種罐裝豆汁挺好喝,這已是我第二次買了。」

豆汁,北京一種傳統美食,以綠豆為原料發酵,味道酸澀,顧客評價分化:愛的恨不得天天喝,不喜歡的一口難咽。此次進入盒馬,豆汁迎來了新變化:在口味上,罐裝豆汁的豆腥味略淡。採用塑料易拉罐包裝,每罐500毫升。

為啥豆汁這種傳統小吃能進入具有網際網路新零售屬性的盒馬櫃檯呢?

「我們也是在困中求變、危中尋機。」聚德華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護國寺小吃配送中心經理康澤波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豆汁的主要消費人群是中老年人,以門店銷售為主。疫情發生後,門店經營受到影響。而盒馬不收進店費、品質控制要求嚴格,公司決定同盒馬聯合探索數位化轉型,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為了讓年輕人愛上豆汁,盒馬鮮生採購經理姜波和同事試驗了多種口味樣本,並根據盒馬大數據制定出「降酸度、改包裝」的大原則。為此,護國寺小吃一改以前大鍋現煮、按碗銷售的方式,調整了生產線,降低豆汁酸澀度,改為小規格、密封包裝,全程冷鏈運輸,豆汁保鮮期從現喝調整到冷藏條件下可保存15天左右。

「罐裝豆汁最暢銷時每天北京供應量近萬罐左右,相較於5月份上市時有近百倍增長。如今盒馬與護國寺小吃合作推出的傳統小吃種類達十三四種。」姜波說。

豆汁進商超,是老字號主動求變的一個縮影。和護國寺小吃一樣,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傳統老字號企業紛紛加快了轉型步伐。

在「吃」上,很多老字號重品質也重「顏值」。今年10月以來,梅林推出新系列「豬大萌」新品午餐肉,主打低鈉低鹽的清淡口味,外形包裝酷似豬頭,好吃又好玩。光明乳業推出7款不同營養強化奶,分別富含多種營養。由於採用開蓋即飲的包裝設計,更合乎「宅經濟」發展環境和年輕人的「眼緣」。

數位化轉型,讓不少餐飲老字號找到新的商業節奏。美團點評消費促進中心6月底發布的《「餐飲老字號」數位化發展報告(2020)》顯示,在疫情衝擊下,很多老字號企業通過打造「無接觸餐廳」「安心餐廳」等數位化經營,走在了餐飲行業復工前列。

在「用」上,很多老字號變得更「潮」更時尚。疫情發生之初,童涵春堂根據古代中醫藥方,研發出草本精油龍珠口罩,人們佩戴時捏爆鼻梁處的龍珠,草藥香味縈繞,可起到一定防護作用。王麻子最近推出一款既能切又能斬的兩用菜刀,在電商平臺上成為爆款。

據天貓平臺提供的數據,1000多個中華老字號品牌中,到今年已有接近八成入駐天貓;很多新品還在電商平臺同步首發。

創新:去郫縣豆瓣廠區「打卡」

古今中外,任何一家百年老店的持續經營都不易:創新,擔心丟失傳統;堅守,可能抓不住增量市場。如何平衡好傳承與創新,是擺在每一家老字號企業面前的考題。

擁有30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如今很熱鬧,每天要接待上百名遊客。今年5月底,這家老字號完成了歷時2年多的技術改造。露天曬場變成電腦控制的陽光智能曬場,全自動生產、包裝、輸送線替代了人工,郫縣豆瓣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體驗基地更成為廠區工業旅遊線上遊客必到的「打卡地」。

廠區變成旅遊區,有人認為這樣的創新步伐邁大了。「這是審慎考慮後的決定。」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良對記者說,兩年前企業就思考從文化傳承高度加大品牌推廣力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造、打造工業旅遊線,將豆瓣製作的非遺文化傳承和現代生產工藝串聯起來;另一方面,不斷推出受更多消費者歡迎的新品。

作為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公司技術主管張安秋更加關注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市場環境變化。隨著疫情對餐飲行業造成衝擊,他帶領徒弟研發出豆瓣牛肉醬、豆瓣蘸料、豆瓣蘸水等方便即食的小包裝產品。過去供餐館,現在供商超、家庭,郫縣豆瓣開始走出廚房、走上餐桌。

然而,拿捏好傳承與創新的「分寸感」並不容易。一方面,市場環境的確在快速變化。今年的疫情衝擊,是導致一些餐飲老字號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10月底發布的《2020新健康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50%的消費者去年在食品消費中購買了健康品質相關產品,83%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來預防疾病,飲食上傾向低脂、低糖、少油、少鹽。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胡左浩表示,多數年輕消費者如今追求高品質、高顏值的消費體驗,是消費升級的表現。「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市場已告別『量的滿足』,向『質的消費』和『情感消費』轉變。」

這意味著,當前消費市場正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新興消費人群正在崛起,新的消費習慣正在對市場產生影響。而動輒上百歲的老字號能快速適應這種角色轉換嗎?

脫困:年輕人愛上百雀羚

今年9月,一名微博博主在探訪某老字號加盟店後發布了評論視頻,將自己的消費體驗總結為4個字:難吃價貴。視頻發出後,該老字號加盟店的微博帳號發布聲明,表示已經報警。這波操作引發網民對老字號「倚老賣老」「傲慢守舊」「不重視消費者體驗」的吐槽。最終,事件以老字號總店解除與該加盟店合作關係並自查整改而告終,但口碑「翻車」的苦果已經釀成。

無獨有偶,一些老字號因定位不準造成營業收入持續下滑,最近引發社會關注。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留言:「除了品牌外,沒有吸引顧客的點」「吃老本」。

業內人士表示,個別老字號仍習慣於強調「百年」「御賜」的品牌淵源,但消費者並沒有在購買中感受到「非來不可」的消費體驗。

總的看,產品老舊、服務落後、無法吸引年輕消費者,是造成一些老字號營收持續下降的主因。組織架構陳舊、市場反應滯後、人力資源匱乏、欠缺網際網路思維等,成為一些老字號發展面臨的共同困境。

誰能助這些老字號突圍脫困?政府部門的呵護支持當然不可少。老字號關乎很多非遺技藝傳承發展,近年來,各級政府通過政策扶持、項目資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了保護和發展老字號的力度,很多老字號實現振興。

更重要的,老字號自身要在守住品牌核心和文化的同時,以創新吸引消費群體回歸。

百雀羚又回來了!今年「雙11」活動預售,老字號百雀羚取得開門紅:天貓平臺上,定製精彩禮盒上線僅5分鐘即售罄,核心單品廣受好評。如今,在各大賣場貨架、電商平臺頁面,百雀羚重新佔據顯眼位置。

從1931年推出中國第一代護膚品,到前些年一度消失,到如今再次熱銷,百雀羚經歷了變與不變的「鳳凰涅槃」。面對近年來消費升級過程中出現的美妝市場藍海,經過調研,百雀羚在秉承原有「漢方草本護膚」特色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為年輕女性做草本類的天然配方護膚品,產品功能專注於保溼。為擺脫「老氣橫秋」的印象,百雀羚包裝材質變成更具質感的玻璃瓶,並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或重塑「三生花」、「小雀幸」、「蓓麗」等多種子品牌,讓很多人重新愛上了這個國產品牌。

「當這一代年輕人看著陪伴自己成長的國貨品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現時,它帶來的驚喜能夠喚起人們內心的懷舊情愫。」百雀羚社交電商事業部負責人李進說。

「老字號的優勢在於紮根傳統,缺陷在於不能很好地與時俱進。」徐良表示,郫縣豆瓣用兩年多時間、1.8億元資金,對企業進行全面技術改造,提升產能、食品衛生安全;通過革新思維、戰略諮詢,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實現隊伍更新換代。在他看來,「這些都要花精力、花時間去做,更需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和魄力。」

老字號的「新」還在於能抓住每一代消費者的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王銳表示,許多國外百年品牌對此非常擅長,不論是產品設計、包裝,還是品牌塑造、推廣營銷,都讓人們覺得很「年輕」。

專家建議,老字號企業亟須加快品牌和產品雙升級,同時不斷完善創新鏈、借力數位化進行轉型,方能最終換個新活法。

相關焦點

  •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老廠區向遊客開放——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北京護國寺小吃豆汁改為罐裝,首次走出門店,進入商超;天津老美華鞋店開出「智慧門店」,「雲貨架」、3D量腳儀等「黑科技」雲集;四川老字號張飛牛肉首次以氮氣鎖鮮包裝的形式賣到全國,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愛上「老味道」……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多老字號企業開始主動求變,研新品、上「雲端」、擴渠道,在轉型發展中越
  • 北京老字號品牌義利北冰洋打造「國潮新品」
    說起北京人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不得不提老字號品牌義利麵包和北冰洋汽水。老工藝留住老味道位於西城區東經路的一家社區生活店,家住附近的一對老夫婦進了店門,大媽熟練地抓起兩袋義利果子麵包。「幾十年就愛這一款麵包,一直是熟悉的味道!」她說,只有義利麵包才有獨特發酵香味的筋道口感。門楣上,紅色的招牌上噴著鮮黃的大字——「百年義利」。「百年義利」,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這四個字背後百年的風雨浮沉。
  • 中石化「雲開放」網住3000萬人
    4月22日,第51個「世界地球日」當天,以「探秘智慧能源」為主題的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雲開放」活動正式啟動。截至當天下午4點,活動累計在線觀看人數突破3000萬,直播間互動留言20餘萬條。中國石化全部油田、煉化企業參與本次活動,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南京等40多座城市的70家中國石化所屬企業,以「雲開放」、「網紅」直播的形式,圍繞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百日攻堅創效」相關話題,帶領3000萬網友共同「雲」遊綠色工廠。文章開頭的一幕就是直播間裡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生產廠區內的景象。
  • 橋頭火鍋、張鴨子、郵亭鯽魚……重慶老字號怎樣煥發活力?
    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重慶是全國較早開展老字號保護和發展工作的城市,目前有中華老字號19家、重慶老字號241家,老字號企業生產總值超1000億元●重慶19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以股份制和私營為主,股份制佔比36.8%,私營佔比34.2%,國企佔比18.4%●241家重慶老字號企業在39個區縣有分布,只有巫溪縣至今沒有重慶老字號企業重慶日報消息,
  • 三門海產品加工有了新「神技」液氮鎖鮮 越凍越鮮
    11月25日,記者從2019浙江農業博覽會上了解到,僅3天時間,台州展館裡來自三門的1000多公斤「海八鮮」液氮鎖鮮系列產品就被搶購一空,與各地經銷商籤下的銷售訂單達3000萬元。火爆的原因是漁民用上了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鎖鮮新技術,只要稍微解凍,海鮮又似「復活」一般,鮮活如初。三門是我省海水養殖大縣。一直以來,漁民在海產品冷鏈過程中,採用的是傳統的冷藏冷凍保鮮技術,被零下四五十攝氏度「凍熟」的海鮮口感受影響,儲存時間只有半年左右。
  • 「廠區」搖身變景區,南京工業旅遊全面開花
    1 遊客進廠區,「南京製造」有看頭 在南鋼廠區內,近40000平米的九龍湖煙波浩渺。 看罷楚霸王項羽渡江遺址等人文古蹟,遊客乘上木製畫舫,穿行於湖中。
  • 太原老字號 向左轉 向右轉:寧化府排隊買醋(圖)
    而在寧化府益源慶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建國看來,太原人排隊買寧化府益源慶的老陳醋,除了對老字號產品質量的信任,還源於一種文化。曾經太原老丈人考驗女婿,先會讓他去買益源慶的醋,以此來考驗其是否有耐心,那時打一桶醋至少得排2個小時的隊。而現在的人依然排隊買醋,那是因為一種情結,也有因為付出了自己勞動所感受到醋的別樣香甜。
  • 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11月1日正式運行 冷鏈中如何鎖鮮防疫?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海關總署31日發布消息稱,因從厄瓜多進口1批冷凍鯧魚1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厄瓜多水產品生產企業FIREXPA S.A.
  • 液氮鎖鮮 三門小海鮮越「凍」越鮮美
    今年,在三門縣商務局等部門的支持下,三門農業龍頭企業浙江海八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入500多萬引進了一條國內先進的液氮速凍鎖鮮生產線,利用零下196度的液氮鎖鮮技術冰凍,不但保質期延長至一年,而且解凍後的水產品比普通冷凍水產更鮮美。
  • 北冰洋老廠區變身創新辦公空間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片園區裡機器轟鳴,如今老廠房更新再造,被賦予了現代化的商業活力。2018年,園區產權方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聯手北京意園創新辦公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籌劃已久的老廠區轉型。改造方案數易其稿,在2019年年中啟動改造。
  • 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
    (抗擊新冠肺炎)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18日電 (記者 張晨翼)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18日起重新向遊客開放。從今天開始,遊客可以進入藍毗尼聖園參觀阿育王石柱、摩耶夫人廟附近的普施卡裡尼聖池等景物。不過,摩耶夫人廟會繼續保持關閉。「無論國內外遊客,在參觀時都必須遵守健康規則,尤其是佩戴口罩。」巴特拉伊介紹說,我們還在聖園裡設立了多個遊客體溫監測點、消毒洗手液提供點。同時,我們之前也為藍毗尼地區的計程車司機、人力車司機提供了各類防疫培訓,爭取讓所有人都遵守健康規則。
  • 北冰洋老廠區變身辦公空間,拎包就能入駐
    一處工業老廠區蛻變為E園EPARK(花園路社區),書寫下北京城市更新的最新一筆。20世紀80年代,園區裡曾充斥著生產流水線的機器轟鳴,如今老廠房更新再造,被賦予了現代化的商業活力,再次煥發生機。到後來工廠停產,老廠區曾在很長時間內出租給物美,作為倉庫和大賣場使用。改造前2018年,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聯手北京意園創新辦公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籌劃已久的老廠區轉型。為突出園區文化特色,改造方案數易其稿,經過一年多磨合終於敲定,老廠房也在2019年年中啟動改造。
  • 水密碼肌肽煥顏精華液,讓你「鎖鮮」起來!
    那就證明你的皮膚狀態出現了問題,需要趕緊「鎖鮮」起來! 水密碼護膚專家採用最新科技和獨特配方,研製出WETCODE PRO專研系列「鎖鮮瓶」——肌肽煥顏精華液,蘊含核心成分肌肽和蝦青素,有助從源頭處實現"抗糖化+抗氧化"雙重功效,多方位修復皮膚,加強肌膚屏障,帶給你鮮活煥亮的水光美肌!
  • 南京新街口曾經扎堆的「老字號」如今去哪了
    洪 葉 丁茜茜攝中山路拆掉的勝利電影院,僅在德基廣場留個門臉。 趙亞玲攝專做高檔西裝的李順昌洋服店,一提店名就讓人流口水的雞鳴湯包店,經銷各地特產的長江南北貨商店,以及凝聚幾代南京人「青春記憶」的勝利、曙光、延安電影院……這些曾經長期服務南京人吃穿娛樂,並「佔據」鬧市區黃金位置的老字號,僅僅二三十年工夫,如今大多退隱都市、淡出市場了。
  • 天津衛那些耳熟能詳經典老字號!
    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
  • 廣州動物園熊貓館正式向遊客開放
    2月10日,廣州動物園內的中國風大熊貓館正式向遊客開放。該館還引入AR技術,遊客除了能看熊貓之外,還可以通過手機,與虛擬的大熊貓互動合影。飼養員用竹竿把蘋果吊起來,其中一隻大熊貓「雅一」看到後馬上爬了過來,「步伐矯健」地一把抓住了蘋果,然後塞進嘴裡,引起了不少遊客的圍觀。據飼養員介紹,星一和雅一都喜歡躺著吃竹葉,雅一吃完窩窩頭和蘋果的時候最喜歡舔手指,而星一吃完就喜歡再望著保育員,看看還有沒有。為了保證兩隻大熊貓的膳食,動物園每天為它們供應200斤竹葉,還有約30斤竹筒,另外蘋果6隻,窩窩頭7個。
  • 大梅沙水上運動中心,升級後向市民遊客開放
    今天,經過升級改造的大梅沙國際水上運動中心,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平日這裡也主要是作為訓練基地,向專業人士開放。經過這次的升級改造,大梅沙國際水上運動中心增加了許多低門檻的項目,將面向普通市民和遊客開放,成為提倡全民參與的海洋體育運動平臺。
  • 三全食品:解開速凍技術鎖鮮的秘密
    由於速凍急速可快速地使食材組織處於凍結狀態,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食材的細胞活性,鎖住了產品的新鮮風味,為稱為「活性凍態鎖鮮技術」。   活性凍態鎖鮮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僅使風味物質和營養成分得以保存,鎖住點滴鮮活美味,而且還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使微生物處於休眠狀態,甚至部分微生物因低溫死亡,故而食品安全可得到有效保證。
  • 這些老字號小店,如期歸來了……
    這些老字號小店,如期歸來了…… //
  • 北京老字號徵選英文招牌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萬餘名志願者通過網際網路提交了自己翻譯的老字號名稱,其中60%左右來自海外。    海內外賓客可點評     12日下午,記者在全聚德和平門店看到,全聚德的企業理念「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被譯成「Moral,All,Together」,用三個詞概括了全、聚、仁,將Moral放在最前面體現「仁德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