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證:為什麼兩個整數的12次方之和不能等於另一個整數的12次方

2021-01-08 電子通信和數學

全地球人都是知道勾股定理中的3,4,5,但卻不找知道更高次方情況下的費馬大定理。(雖然1995年已被英國數學家解決)

這是一個更大的數,雖然很大,同樣滿足勾股定理。你知道如何找出所有的勾股數嗎?前面的許多文章都已經詳盡地說明了

z

我們還可以得到三個整數或四個整數的高次方的情況下的等式

我們來看看這個,成立嗎?聰明的夥伴會發現,左邊數的偶數次方是偶數,奇數的偶數次方是奇數,偶數加奇數等於奇數,但等式右邊的確是偶數,所以不成立

雖然看上去近似程度很高

上面的都過於簡單,我們來看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這需要一點高級的數學知識

我們用4的整除性來證明上式是錯誤的

一個整數除以4,有這幾種情況:如果是偶數,餘數就是0或者2.

如果是奇數,餘數就是1或者3,簡單吧

如果一個數的偶數次方,除以4呢?餘數是什麼情況,請注意了

1,一個偶數的偶數次方,結果明顯被4整除,餘數只能是0

2,一個奇數的偶數次方,除以4後,餘數只能是1

這個結論留給讀者自己證明

我們回到重點,

左邊的式子是兩個奇數的偶數次方,餘數都是1,所以和的餘數就是1+1=2

右邊的餘數就是0,

所以明顯不成立,如果你理解了可以試著用3的整除性去證明這個式子不成立。

相關焦點

  • 歐拉猜想:n個整數的n次方之和等於另一個整數的n次方
    費馬大定理的具體的描述是: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的情況下,費馬大定理是正確的如果n=4的情況下,費馬大定理是成立,那麼也就證明了n=8.n=12
  • 3,4,5的大表哥歐拉猜想:n個整數的n次方之和是另一個整數的n次方...
    費馬說在整數n>2時,A,B,C 沒有正整數解,他進一步推廣,並猜想了許多的相關等式都不成立,特別是那句著名的梗:我有一個絕妙的證明但太長了寫不下,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裡。也就是n=4,的倍數時的情形,比如說n=8,12,16.以此類推意思就是說只要證明了n=4的情況,也就證明了n=8,12,16等等,你明白額了嗎?但一個數學家在對付費馬大定理其中一個等式時會怎麼去嘗試呢?
  • C/C++語言中將一個正整數圓整為2的n次方的方法
    問題提出在數位訊號處理領域,常遇到需要將一個正整數向上圓整為2的n次方的數據的情況,如對採集到的時域信號做頻譜分析時,常要求數據點數必須滿足為2的n次方,滿足此種情況才可用傅立葉變換的基2快速算法,以達到較好的運算速度。
  • 正整數的性質 C6
    求證:絕對質數的各位數碼不能同時出現數碼 1、3、7 與 9.解: 一個兩位以上的絕對質數不可能含有數字 0、2、4、5、6、8,否則,通過適當排列後,這個數能被 2 或者 5 整除.證明:存在無窮多個正整數,它不能表示為一個完全平方數與一個質數之和.解: 抓住質數不能表示為兩個大於 1 的正整數之積這個特性,引導我們到完全平方數中去尋找符合要求的數,因為此時我們可用平方差公式.設 y 是正整數,我們尋找使 y² 不能表示為一個完全平方數與一個質數之和的條件.
  • 2的0次方為什麼等於1?
    以前我們總是去刻意記住比如10^0和2^0是1,負次方是幾分之一,但是其實我們應該記住這套規則,這樣就能舉一反三。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會好奇標題為什麼是0,其實上面這些的基礎都是0,如果沒有0,就不會有按位計數法,0在其中起的是佔位的作用。
  • 數學 | 2的-2次方等於幾?不如讓娃自己琢磨一下
    負數次方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只不過是把指數擴展到了負數而已,就好像我們可以把加減乘除運算擴展到負數一樣,它一定是能夠從已知的一些規律推導出來的。一開始他也找不著思路,我提示他可以回憶一下,當兩個底數相同的冪相乘的時候,指數是怎樣變化的。有了這個提示,他最後還真的給做出來了,雖然推理過程寫得十分混亂,你們感受一下:
  • √2的√2次方是無理數嗎?
    這表明,存在有兩個無理數,使得z=xy是有理數。」    定義:一代數數ξ乃適合方程之根,此處,an,an-1,…,a1,a0是有理整數,若此式不可分解,且an≠0,則此ξ稱為n次的代數數.若an = 1,則此ξ稱為n次的代數整數.非代數數的數稱為超越數。
  • 【數學】0的0次方到底等於幾?
    我讓他猜猜看,他說他覺得應該等於0,因為0無論和自己相乘多少次,結果應該都是0。唔,我只能說,這個思路還算合理吧,0的N次方(N≠0)都等於0。但是,N的0次方(N≠0)卻又都等於1呢!那麼問題來了:0的0次方,到底應該等於幾?Vita決定用計算器算一下,結果顯示是等於1!這下有意思了吧!可是,這是為什麼呢?
  • 根號十的負二次方等於多少 √10的負2次方
    根號十的負二次方等於十分之一。根號10等於10的2分之1次方,10的2分之1次方的負2次方等於10的負1次方,等於10分之1。若aⁿ=b,那麼a是b開n次方的n次方根或a是b的1/n次方。開n次方手寫體和印刷體用表示,被開方的數或代數式寫在符號左方√ ̄的右邊和符號上方一橫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圍的區域中,而且不能出界。
  • 「1的無窮大次方」真的等於1嗎?
    我們都知道1的任何次方都等於1,1無窮大次方也不例外,但是對學過微積分的同學,在回答1的無窮大次方時,肯定保持疑問的態度。我們走起,從嚴格的數學思維角度出發,將1的無窮大次方寫成兩個函數所組成的指數形式。
  • 劉維爾數告訴你:超越數的任何次方等於多少?
    位置,而這個超越數,正好等於10^-1+10^-2+10^-6+10^-24+10^-120+我們來看兩個劉維爾數相乘時,乘積等於多少,先分析L2=0.11(具體看前一篇《解密最簡單的超越數的奧秘:劉維爾數》)平方的情況。
  • 0次方守恆定律連載
    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守恆定律證明,自然語言具有科學內涵,是宇宙演化的化石;自然語言證明,守恆定律直接符合客觀事實,自然語言就是那個事實。我稱這為印證現象。研究發現,1,科學缺少了與「有/無」對應的層次,這提示存在0次方守恆定律。
  • 0的0次方為何等於1?
    我們在小時候學習指數的時候經常會誤解指數的定義,很多人認為,指數就是重複連乘,這對於特殊的情況來說(指數是非零整數時),是一個不錯的解釋,小學生也能夠很快理解這個概念。這就底數相同(即增長率相同)的指數的乘法法則,即同底指數相乘等於底數不變,冪相加。
  • 正整數的性質 C3
    證明:毎一個大於 11 的整數都是兩個合數的和.解: 設 n 是大於 11 的整數.綜上所述,不小於 40 的任一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合數之和.11. 若 n 為正整數,n+3 與 n+7 都是質數.求 n 除以 3 所得的餘數.解: 我們知道,n 除以 3 所得的餘數只可能為 0、1、2 三種.
  • 重溫數學經典: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
    許多聰明的同學在高中階段也許已經知道了連續自然數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求和公式,但對於更高次方卻很難推導出來如下圖中的連續自然數的四次方,已經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發揮你的想像力,將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展開,看是否有什麼規律,一個明顯的亮點被你發現了,第一項,第二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
  • 為什麼兩個正整數之積,等於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乘最小公倍數
    雖然數論方面研究的是整數,但以後做小數啊,分數的乘除都需要用到這部分的知識,因為小數和分數,它們的運算性質大體上和整數差不多。所以學好了整數方面的,小數分數的乘除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數論在整除這一部分,其實考的內容還非常多,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找一些題目來練習一下。大家可以去某寶上搜一下。
  • 理解黎曼猜想(二)兩個自然數互質的概率是多少? | 袁嵐峰
    好,現在讓我們把視線投向任意正整數s對應的ζ(s)。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對於正的偶數s,ζ(s)是可以快速求出的,而且其中總是包含圓周率π的s次方。例如ζ(4),也就是所有自然數的四次方的倒數之和,它等於π4/90,約等於1.0823。
  • 大家都知道0不能當除數,但知道為什麼的人,卻並不是很多
    它的任何次方(沒有0次方)都是0。它也是的集相反數、平方根、立方根是自己本身的數。0沒有倒數,因為0不能做除數。在之前的數學教材中,0不屬於自然數。1993年之後教材改版,把0也歸納到自然數的範圍。因此0成了最小的自然數。它也是自然數中最小的偶數。但是0卻不是最小的一位數,最小的一位數是1。可能有人覺得不可思議。0不是比1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