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研院幹細胞研究獲重要突破

2021-01-07 人民網

  12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Method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和潘光錦領導的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病人尿液細胞獲得神經幹細胞」。他們研究通過特殊的手段將一些幹細胞因子導入從病人尿液中分離而來的細胞中並通過特殊的誘導培養基培養,成功的將病人的尿液細胞誘導轉變為具有功能的神經幹細胞。

  神經損傷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脊髓損傷、帕金森病、腦損傷等由於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差,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獲得並移植病人特異性的神經細胞來替代病人本身已經損傷喪失的細胞,從而可達到治癒這類神經系統疾病的目的。然而通常情況下,體外很難獲得並擴增病人本身的神經細胞用於臨床治療。

  裴端卿和潘光錦研究組的這一研究成果有效的解決了這一難題並有望在將來的實際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由尿液細胞轉變而來的神經幹細胞能夠在體外擴增並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分化成熟為各種人體中存在的神經元和角質細胞。在進一步的動物模型的移植實驗中,能夠很好的在體內存活和融入宿主的腦環境中。這些重要發現為獲得病人特異性的神經幹細胞用於移植治療提供了一個具有極強實用性的技術手段和途徑,有望在將來的臨床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Salk 研究所教授Fred Rusty Gage 對此評論說,「這是幹細胞領域中的一大重要突破,尤其是利用非病毒系統利用病人的尿液細胞體外獲得了具有增值能力和體內外分化能力的神經幹細胞,在幹細胞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丹萍)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港媒稱,中國科學家通過幹細胞編程來「尋找並摧毀」癌症,朝著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邁出了重要一步。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2日報導,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王金勇及其研究團隊說,這項技術成功用於治療患有胸腺癌的小鼠,胸腺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報導稱,根據上周發表在中國科學期刊《細胞研究》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用幹細胞培育出了初期免疫細胞,這些細胞之後會發展成T細胞,T細胞在胸腺中生成,並在人體免疫反應中發揮核心作用。
  • 上海高研院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要突破
    通過採用全新催化劑活性位結構,該項研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合成氣高選擇性直接製備烯烴,對拓展合成氣催化轉化領域有重大意義。同時,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此項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技術部、上海市科委、山西潞安集團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
  • 七鰓鰻化石研究獲重要突破
    原標題:七鰓鰻化石研究獲重要突破   孟氏中生鰻生命周期示意圖   近日,《美國科學院院刊》發布了《早白堊世七鰓鰻幼體化石的發現揭示其三階段的生命周期》一文,這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等研究人員的最新成果。   七鰓鰻和盲鰻是僅存的無頜類脊椎動物。地質歷史上,無頜類在古生代曾經十分繁盛,後來被有頜類代替,它們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重要階段。
  • 廣州健康院揭示造血幹細胞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課題組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程輝/程濤課題組合作攻關,在造血幹細胞穩態調控領域研究取得新突破,最近在Haematologica(血液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Loss of Nupr1 promotes engraftment by tuning the quiescence threshold of hematopoietic
  • 即墨打造幹細胞研用十大產業鏈
    即墨打造幹細胞研用十大產業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3.31 星期六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 華 通訊員 劉耀澤    本報訊 在即墨經濟開發區,一條幹細胞研究與應用的十大上下遊產業鏈正在加速崛起。
  • 天津市中研院舉行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徵醫院)與紅橋區紅十字會聯合開展了「用我們的愛心,點燃生命希望」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40餘名醫護人員積極報名參加,最終25名醫護人員參加捐獻採樣儀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中的一員。
  • 日本理研臨床研究幹細胞在毛髮再生技術中的應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辻孝小組組長們在11日前在英國科學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說,確定了對毛髮長期周期性更換至關重要的幹細胞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
    原標題: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GLP-1和FGF21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幹細胞療法真的對我們有幫助嗎?
    這麼多年來,幹細胞的定義不斷在優化。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骨髓中的幹細胞首次被科學家識別,血液幹細胞非常罕見,分裂速度緩慢,能夠自我更新和分化成血液中任何一種特殊細胞類型。幹細胞就像維持著人體血細胞數量的儲藏庫,並能幫助機體對損傷做出反應。由於幹細胞與人體癒合恢復相關聯,其他組織中的幹細胞也成為研究人員和醫生夢寐以求的研究對象,從而找到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
  • 生物通 裴端卿亮點推薦重要幹細胞研究
    2月11日,裴端卿教授與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舒曉東研究員一起在《Cell》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Pluripotency without
  • 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製程大突破
    輕薄的窄邊框設計已成智能手持裝置的發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廠小森(Komori)共同發表「非黃光之卷對卷超細線印刷技術」,是全球首次以低於20μm(微米)的精密導線印刷技術開發出窄邊框薄型觸控
  • 廣州生物院在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潘光錦課題組在體外獲得人造血幹/祖細胞方向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以「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human definitive multipotent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為題近日已發表在Cell Discovery《細胞發現》雜誌上。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2015-02-03 中國科學報 馮麗妃 【字體:大 中 小】
  •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展示珍藏文物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展示珍藏文物 2008年05月10日 2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傅斯年等人八十年前奉「中研院」院長蔡元培之命於廣州創立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今年慶八十華誕。5月10日,該所舉辦展覽,將商朝馬車、漢代石刻畫像拓本等珍貴文物以數位化方式呈現於臺北「臺灣民主紀念館」。圖為展覽中陳列了該所發掘的三千年前西北岡遺址青銅人面(左一)的仿製品等。
  • 科學網—七鰓鰻化石研究獲重要突破
    孟氏中生鰻生命周期示意圖 近日,《美國科學院院刊》發布了《早白堊世七鰓鰻幼體化石的發現揭示其三階段的生命周期》一文,這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等研究人員的最新成果。 七鰓鰻和盲鰻是僅存的無頜類脊椎動物。地質歷史上,無頜類在古生代曾經十分繁盛,後來被有頜類代替,它們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重要階段。
  • 幹細胞研究獲諾貝爾醫學獎(組圖)
    新華社記者朱蓮誼攝  美國人馬裡奧·卡佩基和奧利弗·史密斯以及英國人馬丁·埃文斯以幹細胞研究成果分享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8日在一份公告中說,3位獲獎科學家以一系列研究發現了「利用胚胎幹細胞把特定基因改性引入實驗鼠的原理」。
  •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3 上海高等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發現PRC2複合物在人胚胎幹細胞命運決定中的重要...
  • 在清華大學核研院成立60周年總結紀念大會上,他們這樣說
    ,並對核研院未來發展提出希望、送上祝福。清華核研院作為全國頂尖學府的研究院所,牢記初心使命,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為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說,60年來,核研院始終站在國際學科前沿,凝聚多學科優勢、形成創新合力,以「大交叉、大項目、大團隊」為特色的科研模式,走出了中國高校科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成功模式和特色道路。核研院堅持高水平研究培養人、工程化鍛鍊培養人、大團隊攻關培養人,為我國核事業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高層次、創造性」的優秀人才。
  • 用幹細胞PK肺纖維化 廣州這家生物醫藥企業開始行動了
    新冠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帶來的後遺症就是肺部纖維化,但如果運用有著萬能細胞之稱的幹細胞對其加以修復,纖維化的肺臟能否改善?可會逆轉?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的當下,這一醫學最前沿的研究項目,將在廣州生物島,由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同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研究團隊攜手開展。由企業、院校、醫院多方合作的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項目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