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中心研究證實靶向IL-6R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有效性

2020-11-23 騰訊網

《柳葉刀-神經病學》(The Lancet Neurology)近日在線發表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和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施福東教授牽頭、全國六家醫院參與完成的大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該試驗在國際上首次報導IL-6R阻斷劑託珠單抗較傳統的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在降低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患者的復發率和致殘率上具有明顯優勢,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高級循證醫學證據。

作者介紹

施福東

博士、教授、主任醫師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北京天壇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和京津神經免疫中心教授、主任醫師,擅長神經免疫和炎性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重症肌無力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分別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瑞典Karolinska學院,美國Scripps研究院,美國Barrow神經病學研究所先後完成臨床和科研訓練。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首席科學家, 泛亞多發性硬化治療和研究(PACTRIMS)學術委員會主席。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是一種高復發、高致殘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覆發生的視神經炎和脊髓炎為主要特徵。該病自2004年被確立為獨立的疾病以來,尚無預防復發的免疫療法的指南。在2019年,先後有三個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提示,與安慰劑相比,補體抑制劑依庫珠單抗(Eculizumab)、CD19單抗Inebilizumab、IL-6R單抗Satralizumab均可顯著降低NMOSD復發的風險。其中,Eculizumab已被美國食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NMOSD。在我國臨床上,主要以經典的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等和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治療為主。即使應用上述藥物,但仍有25-50%的患者在隨訪期間出現疾病的復發。每次復發會導致疾病殘疾的累積,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無法恢復到復發前的水平。新的靶向藥物和經典的免疫抑制劑相比,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性如何,目前尚無對比性的臨床研究。為解決上述問題,施福東教授團隊基於疾病發病機制的探索,首次在全球範圍內開展靶向IL-6R的另一種藥物託珠單抗,與硫唑嘌呤相比,治療NMOSD的頭對頭對比性臨床研究(簡稱為TANGO試驗)。託珠單抗是人源化IL-6受體(IL-6R)的單克隆抗體,可抑制促炎性IL-6信號通路,阻止外周B細胞異常活化,在NMOSD患者中的療效亟待證實。硫唑嘌呤是一種抑制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免疫抑制藥,是目前作為治療NMOSD的一線藥物之一,但具有致白細胞降低和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

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TANGO試驗招募了118例臨床高度復發的確診為NMOSD患者,約40%的患者合併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這些患者在隨機前1年至少有2次復發,或者隨機前2年至少有3次復發。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託珠單抗組和硫唑嘌呤組(每組59例)。託珠單抗組患者接受8mg/kg/m的靜脈點滴治療,硫唑嘌呤患者接受2-3mg/kg/d的口服治療。兩種療法分別經過12周和24周的洗脫期後,患者均接受單藥治療方案。主要終點事件是自用藥開始後的復發情況 (圖1)。

圖1:TANGO 臨床試驗方案(作者供圖)

與硫唑嘌呤相比,託珠單抗顯著延長了從隨機化開始到疾病復發之間的時間間隔 (託珠單抗組中位數78.9周 vs 硫唑嘌呤組中位數56.7周,p=0.0026)。至臨床試驗結束時,託珠單抗組僅有8例患者復發,而硫唑嘌呤組有28例復發。相比硫唑嘌呤,託珠單抗顯著降低了76.4%的復發風險(hazard ratio [HR] 0.23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107-0.518; p

圖2:TANGO試驗主要終點事件(自隨機化開始的NMOSD復發情況)

在單藥治療階段,託珠單抗組和硫唑嘌呤組分別有6例和23例復發,託珠單抗降低了81.2%的復發風險(HR 0.188, 95% CI 0.076-0.463; p

圖3:按照NMOSD患者是否合併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對復發情況進行分層分析(全分析集)

從安全性上來看,託珠單抗與硫唑嘌呤的副作用發生率基本相當,大多數不良反應為輕至中度,如上呼吸道感染、肝功能異常等。但託珠單抗組出現藥物治療相關的副作用的比例(61%) 低於硫唑嘌呤組(83%)。此外,與硫唑嘌呤相比,託珠單抗組患者出現12周疾病殘疾進展的比例顯著降低 (HR 0.288, 95% CI 0.105-0.795; p=0·0087),外周血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 4, AQP4)自身抗體(AQP4-IgG)的滴度下降50%,而硫唑嘌呤組血清AQP4-IgG的滴度在整個治療期間沒有明顯變化。

TANGO試驗的主要結果提示,與硫唑嘌呤相比,靶向IL-6R的託珠單抗可顯著降低NMOSD復發的風險,為NMOSD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TANGO試驗將極大地促進該療法進入NMOSD的國際診療指南,指導全球神經科醫生如何選擇新的靶向治療和傳統的免疫抑制劑。對於復發率較高或難治性NMOSD患者,尤其是合併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託珠單抗可作為NMOSD的首選。

TANGO是中國神經免疫領域首個高質量的多中心,大型隨機對照研究,其試驗的設計和實施均嚴格採取國際標準。TANGO試驗的患者的納入標準根據2015年最新的基於國際專家共識的NMOSD診斷標準。除了經典的終點事件(如臨床復發、殘疾進展等),TANGO試驗還採用客觀的視覺評價,如視覺誘發電位(VEP)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以及核磁共振影像學(MRI)指標對病灶和腦和脊髓容量進行評價。更為重要的是,TANGO試驗採用轉染細胞免疫螢光法(CBA法)對患者血清的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體進行定量檢測。

TANGO試驗是施福東教授團隊近10年以來在靶向B細胞的療法方面的深度探索。自2010年開始,該團隊建立了低劑量的抗CD20單抗利妥昔單抗序貫補充治療方法,通過流式細胞術監測B細胞刪除,有效控制了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復發,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年治療費用[1]。該治療方案被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多個神經病學中心採用[2][3],使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針對部分利妥昔單抗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張超醫生作為主要研究者引入蛋白酶體抑制劑硼替佐米作為附加療法,通過刪除產生病理性抗體的漿細胞控制難治性患者的疾病復發[4]。而託珠單抗不會刪除B細胞或漿細胞,而是通過抑制自身反應性B細胞的活性,使患者達到免疫平衡的狀態(圖4)。

圖4:靶向B細胞治療NMOSD的策略(作者供圖)

目前該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和多組學等技術對外周血和腦脊液中的B細胞進行深入研究,試圖全面闡明B細胞在NMOSD中的作用機制, 為開展更精準靶向B細胞的治療方案奠定理論基礎。此外,TANGO試驗在《柳葉刀-神經病學》修稿期間,正值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重,文章最後高度讚譽了來自天津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和全國醫務人員在抗擊COVID-19過程中的無私奉獻和自我犧牲的精神。END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題圖:Copyright 2020 Alfred Pasieka/SPL

TANGO試驗中心和區域PI分布

施福東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

張星虎 北京天壇醫院

馬洪山 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

張美妮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邱偉 中山大學第三醫院

朱子龍 天津市環湖醫院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看)

[1] Yang CS, Yang L, Li T, Zhang DQ, Jin WN, Li MS, Su N, Zhangning N, Liu Q, Shao ZH, Yu C, Shi FD, Responsiveness to reduced dosage of ritux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Neurology, 2013, 81(8):710-3. http://www.neurology.org/cgi/pmidlookup?view=long&pmid=23884041

[2] Zhang M, Zhang C, Bai P, Xue H, Wang G. Effectiveness of low dose of rituximab compared with azathiopri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an over 2-year follow-up study. Acta Neurol Belg1.612. 2017 Sep;117(3):695-702. doi: 10.1007/s13760-017-0795-6. Epub 2017 Jun 12.

[3] Gao F, Chai B, Gu C, Wu R, Dong T, Yao Y, Zhang Y. Effectiveness of rituximab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a meta-analysis. Gao F, Chai B, Gu C, Wu R, Dong T, Yao Y, Zhang Y. BMC Neurol2.233. 2019 Mar 6;19(1):36. doi: 10.1186/s12883-019-1261-2.

[4] Zhang C, Tian DC, Yang CS, Han B, Wang J, Yang L, Shi FD.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ortezomib in patients with highly relapsing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JAMA Neurol, 2017, 74(8):1010-12.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urology/fullarticle/2643171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有望實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治療的突破
    近期,國家發布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公示,共1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入圍,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引起領域醫學者的關注。
  • 羅氏IL-6單抗satralizumab在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
    2020年05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在歐洲神經病學學會(EAN)第六屆年會上公布了抗體藥物satralizumab(開發代碼:SA237)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新的匯總關鍵安全性結果,顯示在廣泛的患者群體中,satralizumab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包括在青少年患者群體中,目前該年齡群尚無批准的藥物
  • 羅氏IL-6受體抑制劑首次在亞洲獲批 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
    今日,羅氏(Roche)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批准該公司開發的IL-6受體抑制劑Enspryng(satralizumab)上市,預防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成人和兒童患者的疾病復發。這些患者攜帶針對AQP4的抗體。
  • 第三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創新藥!羅氏IL-6R單抗Enspryng...
    2020年08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Enspryng(satralizumab),用於治療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體陽性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成人患者。
  •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6大核心症狀及治療
    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以視神經和脊髓受累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臨床上多以嚴重的視神經炎和縱向延伸的長節段橫貫性脊髓炎為特徵表現。常於青壯年起病,女性居多,復發率及致殘率高。
  • 羅氏IL-6單抗satralizumab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
    圖片來源於empr.com此次發表於《柳葉刀神經病學》的SAkuraStar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共入組了95例年齡在18-74歲的男性和女性NMOSD患者,評估了satralizumab的療效和安全性。
  • 給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MRI表現歸歸類
    多發性硬化(MS)和視神經脊髓炎(NMO)就像狗血劇裡的一對好姐妹,曾經好到被視為同一種疾病,突然出了意外水通道蛋白4抗體(AQP4-IgG)出現了(電視劇裡可能就是帥哥了),於是兩人分道揚鑣,NMO鬧獨立了,而且因為手握AQP4-IgG的利器,招兵買馬整出了一套自己的譜系病出來(NMOSD),但是好姐妹畢竟相像呀,於是兩者就永遠被比來比去。
  • 羅氏IL-16R靶向抗炎藥satralizumab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
    satralizumab是一種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體(IL-6R)單克隆抗體,目前正開發用於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的治療,這是一種罕見性疾病,目前尚無獲批的治療藥物。SAkuraSky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入組了83例NMOSD患者中開展,評估了satralizumab添加至基線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
  • 影像挑戰:哪個才是真正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病?
    讓我們先來看看七個病例的影像,哪個是真正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解析:A~B:頸髓 MRI 可見典型的信號留空和脊髓表面血管結構強化;C~H:78 歲男性 SDAVF 患者的胸髓 MRI;可見長節段 T2 高信號病灶,無留空或強化,但脊髓背側表面可見明顯血管結構強化,經脊髓血管造影確診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是一種主要累及視神經、脊髓和大腦特殊部位的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相關性脫髓鞘疾病。
  • 扒一扒2015年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診斷標準的精彩之處
    扒一扒2015年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診斷標準的精彩之處
  • 幹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未來可期!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牽頭申報的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正式獲批,獲批項目名稱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是一種以視神經炎和脊髓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高復發、高致殘、高致衰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中青年,亞洲人群易感,該病極易復發且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預後較差。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只對部分人有效,而且效果一般。開發有效治療NMOSD的新藥是全世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啟動「人源性神經幹細胞治療缺血卒中的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
    腦血管疾病是我國首位致殘病因,神經內科啟動「人源性神經幹細胞治療缺血卒中的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項目 2020-05-08 0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首個B細胞消耗劑!美國FDA批准CD19單抗...
    豪森藥業將負責領導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inebilizumab。此次批准,基於關鍵性N-MOmentum研究的數據,這是有史以來在現實世界譜系NMOSD成人患者中開展的最大規模研究。該研究是一項全球性、隨機、雙模擬、安慰劑對照研究,共入組213例抗AQP4抗體陽性患者和17例抗AQP4抗體陰性患者。
  • RSNA2019精選(010):鑑別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的重要意義
    George's Hospital, London, UKDr Adam Youssef, Dr Audrey Sinclair, Dr Declan Johnson鑑別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和多發性硬化(MS)的重要意義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髓鞘損壞或脫失,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一組疾病,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是典型的疾病模型。1.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相關性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使信號通道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導受阻,臨床表現多樣性,肢體無力是首發症狀,可發生神經系統運動障礙,可影響生活自理能力。2.視神經脊髓炎:一種主要累及脊髓和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疾病,其病程較多發性硬化進展更快,致殘率更高,好發於青年女性。
  • 心理所等通過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評估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近年來,由水通道蛋白-4抗體(aquaporin-4 antibody,下文簡稱AQP4-Ab)引起的繼髮型脫髓鞘疾病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以及由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抗體(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下文簡稱MOG-Ab)引起的原髮型脫髓鞘疾病也在臨床上受到更多關注。
  • 顯著降低復發風險 羅氏IL-6抗體上市申請獲FDA/EMA接受
    今日,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宣布,美國FDA已接受其IL-6抗體satralizumab的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用於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NMOSD)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