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盤鑄件碟片砂芯在高溫下產生的氣體,正常狀態下應通過芯砂間隙向外或向內水平流動排出。碟片砂芯減薄,氣路變得窄狹,流動阻力增大。一種情況是,當鐵液很快淹沒碟片砂芯後,突發大量氣體;或高溫鐵液與某處的高含水砂團(混砂不均)接觸,引起氣爆,發生嗆火,形成嗆氣孔;另一種情況是,所形成的高壓氣體侵入鐵液,上浮逸出,在鑄型不能及時將其排出的情況下,氣體在鐵液和上型下表面之間鋪展成氣體層,侵佔了碟片上表面的部分空間,如果此時鐵液正在凝固,或者粘度很大,失去流動性,不能將氣體所佔空間重新充填,就會留下表面氣孔。
一般情況下,型芯所產生的氣體,不能及時通過鐵液上浮逸出,則滯留在碟片上表面處,有時呈單個氣孔裸露在外,有時在噴丸清理掉氧化皮之後暴露出來,有時在機械加工後才能發現,這將會造成加工工時的浪費。剎車盤盤芯較厚時,鐵液通過盤芯上升淹沒盤芯所需要的時間較長,淹沒前芯子產生的氣體有較多的時間通過砂粒間隙向芯子上表面自由流出,通過水平方向向外或向內流動的阻力也較小,故而很少形成表面氣孔缺陷,但也可能發生個別孤立的氣孔。這就是說,在砂芯的厚與薄之間,存在著一個形成嗆氣孔或表面氣孔的臨界尺寸,一旦砂芯厚度小於這個臨界尺寸,即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氣孔傾向。這個臨界尺寸隨剎車盤的徑向尺寸增大而增大,隨盤芯的減薄而增大。
溫度是影響氣孔的一個重要因素。鐵液從內澆道進入型腔,在充填碟片時繞過中間芯子,向內澆道對面交匯,由於流程相對較長,溫度降低較多,粘度也相應增大,該處氣泡上浮排出的有效時間短,未等到氣體完全排出時鐵液就會凝固,故易發生氣孔。為此,可採用提高內澆道對面碟片處鐵液溫度的辦法來延長該處氣泡上浮排出的有效時間。
剎車系統的有效性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命健康,所以我們要定期的檢查剎車盤的剎車系統,也要定期的保養,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剎車容易出現故障的原因,大家請牢記:
分泵或總泵漏油,不能保證足夠的油壓,使得剎車盤制動失靈;長時間使用制動時,下坡制動摩擦生熱,會導致剎車功能的喪失;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動器間隙過大,制動蹄摩擦片接觸不良,磨損嚴重或有油汙;制動主缸、輪缸活塞和缸管磨損或拉傷,皮碗老化損壞
以上就是剎車盤氣孔形成的原因與幾個比較重要的剎車盤故障的原因,希望大家平時多注意,能有一個愉快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