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產環境預防支原體和真菌汙染,更重要

2020-11-12 DY締一生物

在疫苗生產、生物製藥和細胞培養試驗中,支原體及其他微生物汙染的預防和祛除,是保證生產質量和實驗順利的重要環節。

但在預防細胞支原體及其他微生物汙染方面,實驗室/生產環境的預防實際上更為重要,因為環境中很容易存在支原體的汙染。許多溫暖潮溼的地方,除了容易滋生支原體,還容易生長真菌和細菌。

因此應定期對實驗室和生產環境進行消毒,祛除那些對實驗和生產有害的微生物。筆者發現,在全球微生物(特別是支原體)檢測和祛除領域中,名列前茅的是一家位於德國柏林郊外的生物廠家——德國Minerva Biolabs公司(簡稱德國MB)。全球眾多的大型生物藥廠以及數不過來的生物實驗室,大部分預防、檢測,祛除支原體的產品,均都來自於這家MB公司。

它提出了對環境微生物治理的三種解決方案:

1. 對實驗環境(如實驗臺、超淨臺、培養箱、儀器設備)、無菌車間和潔淨生產線的支原體的祛除。

可使用MB支原體祛除噴霧(英文名:Mycoplasma-OffTM)。它對清除支原體、細菌、真菌(含真菌孢子)和多種病毒汙染均有效。具體用法是:噴霧劑噴灑待消毒的表面,等待5-10min後,用乾淨紙巾擦拭。通風2-3分鐘。

2. 對於電子設備、門把手、電話、移液器表面的支原體的祛除。

可使用MB支原體祛除溼巾(英文名:Mycoplasma-OffTM Wipes)。它對支原體、細菌、真菌(含真菌孢子)和多種病毒均有效。具體用法是:用溼巾擦拭後,應讓被消毒物體的表面保持溼潤,再讓其自然風乾。

3. 培養箱水槽、水浴鍋中支原體的預防

可使用支原體祛除劑(水槽用)(英文名:Water ShieldTM)。它可預防培養箱水槽、水浴鍋的支原體、細菌和真菌汙染。

用法是:

步驟1. 本品按1:200比例加入到蒸餾水中,如1L蒸餾水+5ml Water ShieldTM

步驟2. 加入Water ShieldTM的蒸餾水可直接加入到培養箱水槽或水浴鍋中,

步驟3. 4周左右清洗水槽,換水,重新加入Water ShieldTM。

需要了解更多產品詳情或工作原理,

可登錄北京締一生物官網查詢,

歡迎更多生物同道夥伴,

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實驗室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怎麼辦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一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的汙染、汙染支原體的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帶來的汙染和用來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細胞培養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預防支原體的汙染:控制環境汙染;嚴格實驗操作;細胞培養和器材要保證無菌;在細胞培養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
  • 細胞培養的實驗室對支原體汙染預防有幾種預防
    支原體的汙染肉眼不易察覺,直到嚴重的階段才會出現培養基變色、細胞異常等情況。支原體可造成細胞代謝改變,基因表達譜發生變化,從而嚴重幹擾實驗進程。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細胞培養的實驗室對支原體汙染預防有幾種預防。因此,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定期監測是否存在支原體汙染,及時預防支原體汙染是每個科研人員的工作之一。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
  • 支原體汙染的影響是什麼?如何應對呢?
    ●抑制細胞增殖達50%●影響免疫反應●影響病毒增殖和感染率●引起染色體畸變和易位●幹擾雜交瘤技術使被汙染細胞在HAT培養基更敏感●在細胞壁上附著支原體會改變細胞壁完整性。●降低電穿孔轉染率達5%總之,支原體汙染影響細胞所有的代謝功能。
  • 細胞被支原體汙染的危害有多大
    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達到63%,因而細胞培養過程中被支原體汙染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當細胞(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後,細胞內的DNA、RNA及蛋白表達發生改變,而細胞的生長率一般並未發生顯著的影響,因而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一般難以察覺。
  • 同樣是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怎麼挑選支原體祛除劑
    養細胞時,除了支原體的檢測需要定期進行外,支原體的預防和祛除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它包括工作區域中的支原體的預防和祛除和培養箱水槽、水浴鍋中預防支原體的汙染。但一旦發生細胞培養時有支原體汙染,應如何挑選支原體祛除劑呢?這裡指的支原體祛除劑,是加入到細胞培養基中來發揮作用。德國MB有三種支原體祛除劑,都是加入到細胞培養基中使用。它包括:1.
  • 細胞培養汙染拯救及預防方法
    概論§汙染是細胞培養的大敵。預防和避免汙染是細胞培養成功的關鍵之一。§一開始就要十分重視,防止汙染,否則會前功盡棄,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浪費人力、物力,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一)汙染的類型§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汙染不僅僅指微生物,而且還包括所有混入培養環境中的、對細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細胞不純的物質,包括生物和化學物質。1、細菌汙染§細菌汙染是實驗室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汙染,即使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也可能因為操作不慎而引起汙染。
  • 細胞支原體汙染預防水浴鍋/培養箱消毒劑西美傑現貨供應
    汙染源多:「草率操作」、細胞系流通的交叉汙染、操作人員自身都是很重要的汙染源;   5. 難去除:支原體體積小,無細胞壁,約有1%的支原體可通過過濾器,且一般抗生素根本無法有效抑制或者去除支原體,另外,部分抗生素使用後會對細胞產生敏感效果,從而影響細胞的狀態;   6.
  • 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是每個實驗室常見但不自知的事
    昨天晚上果子老師發微信告誡我說,回家了不要發火,不要發火,最後還催更了。   我還有兩周就要結婚,婚禮也是在星期四,情人節。這還挺有緣,我的實驗分享也是在星期四。其實還挺恐婚的,總感覺只要辦了婚禮,就要承擔責任,就不能再裝老小孩了。最最重要的是沒有了壓歲錢了,好傷心啊。   所以這一周都在忐忑不安中度過。
  • 哪些情況下細胞會被支原體汙染,紫外照射不一定能殺滅支原體
    細胞株若受到細菌、真菌、支原體、或是特定病毒等之汙染時,會嚴重的影響實驗的結果。本文威正翔禹/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細胞支原體汙染之一般情況。 細菌、真菌等之微生物汙染時,較易自培養基等的外觀變化察覺。
  • 不可小看支原體汙染問題
    在培養細胞時,人們常常關注細菌和真菌的汙染,認為它們是細胞培養的主要幹擾因素。但其實,更嚴重的是支原體 的感染,它的發生率非常高,而且不易被發現。不僅普通光鏡下無法發現支原體,而且培養基也不容易變色。只有在汙染的後期培養基才容易變黃。下圖為支原體嚴重汙染後的表現:那麼,支原體汙染為什麼發生率這麼高?
  • 實驗室工作區域中支原體祛除的方法
    試驗臺、超淨臺、培養箱、液氮罐、移液器、門把手、電話等細胞培養環境被支原體汙染,可引起細胞的汙染。應定期對工作區域進行消毒。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實驗室工作區域中支原體祛除的方法。實驗室工作區域中支原體祛除的方法
  • 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對於已耗費很多時間、大量擴增起來的細胞,或經過基因轉染、體外刺激等大量工作處理過的細胞,如果發現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了,怎麼辦?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由於前期工作量巨大,我們無法丟棄已有細胞。
  • 科研人員為什麼不能忽視支原體汙染的存在?
    在培養細胞時,人們常常關注細菌和真菌的汙染,認為它們是細胞培養的主要幹擾因素。但其實,更嚴重的是支原體 的感染,它的發生率非常高,而且不易被發現。不僅普通光鏡下無法發現支原體,而且培養基也不容易變色。只有在汙染的後期培養基才容易變黃。
  •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是什麼?具有普遍性嗎?易被發現嗎?
    支原體汙染來源: ●人:操作者無菌操作技術不當 ●物:被汙染的培養基、血清、細胞、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交叉汙染。
  • 細胞支原體汙染與細菌、病毒、真菌汙染的區別
    支原體汙染對細胞有很多危害。然而在支原體汙染早期,細胞大多症狀並不明顯,實驗人不易發現。,建議實驗室定期對細胞上清做適當監控(可使用德國MB公司的Verno ®Gem OneStep試劑盒或Verno ®Gem qOneStep試劑盒,取2ul細胞上清即可判別是否有支原體汙染,靈敏度很高,覆蓋的支原體物種很廣)。
  • 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的判斷和處理方法
    主要來源是血清,支原體汙染不能用肉眼或光學顯微鏡檢查細胞觀察出來,帶有一定的隱蔽性,易被人們忽視。當細胞被支原體汙染後,在光鏡下常可見到細胞核及胞漿內出現大小不等的顆粒或空泡,細胞營養液可能毫無變化,短期內細胞沒有明顯的病理變化,也可以因為傳代或換液而緩解。只有當汙染嚴重時才影響細胞增殖,使細胞脫落。支原體可以與宿主細胞形成一個共生關係,使汙染不斷擴大。
  • 勿讓支原體成為培養細胞的殺手
    有時看到論文裡,會寫到在培養細胞時,一周檢測一次支原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支原體很容易成為培養細胞的殺手。支原體直徑約0.1-0.3µm,比細菌還小。它容易附著於細胞表面,與宿主細胞胞膜融合併交換成分。環境中很容易存在支原體,人體也容易攜帶支原體。
  • 如何拯救你 那些被汙染的細胞
    汙染是細胞培養的大敵。預防和避免汙染是細胞培養成功的關鍵之一。一開始就要十分重視,防止汙染,否則會前功盡棄,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浪費人力、物力,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 細胞汙染的一些總結和心得
    概述 凡混入細胞培養環境中對細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細胞不純的異物都應視為汙染,細胞汙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減少其發生的頻率和後果的嚴重性。細胞汙染根據汙染源主要可以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汙染。 一、物理性汙染的來源、危害及預防 物理性汙染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或被籠統地歸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通過影響細胞培養體系中的生化成分,從而影響細胞的代謝。培養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溫 度、放射線、振動、輻射(紫外線或螢光)會對細胞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