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揭示心理運作規律,任何人的行為,都有內在的心理驅動

2021-01-21 了凡心療愈

心理學就是雞湯嗎?心理學實際上是為了揭示心理運作規律的一門學問。自從弗洛伊德將心理學這個概念引入到大眾的視野,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時間了。每個人時間都必須要對自己的心理以及別人的心理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夠不被表象所蒙蔽,看穿所有人類行為下的心理本質,因為任何一個人的行為,它都是有內在的心理驅動。

在《世說新語·雅量第六》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小時候跟小夥伴在遊玩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棵李子樹,樹上的果實磊磊把樹枝都壓彎了。小夥伴紛紛去摘李子吃,只有他不為所動。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去摘,他說長在路邊的李子樹肯定是苦的。(原文:「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果然那些摘了李子吃的小夥伴後悔不迭。因為王戎有著透過表象看穿事物本質的能力,就是認知的能力,這也是學習心理學的目的。

心理學可以說是唯心主義,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唯心主義因為其不客觀性被人所鄙薄,而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所謂的科學是極端的唯物主義,神學是極端的唯心主義,就像聖經《創世紀》裡面提到的: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

也就是說唯心主義會跟唯物主義相互轉化,如果對量子力學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通過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驗證光子的二元性,也就是說一個光子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就好比一個人他可以同時出現在上海和廣州,這跟觀測者的觀測狀態相關,當你看它的時候就會改變他們存在的狀態,這恰恰契合了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或者王陽明說:心無外物。在唯物主義者的世界觀裡,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而且在理論物理學裡面弦理論也能夠說明這種觀點,在莊子《天下篇》有這麼一個哲學問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好比說用一張一釐米的紙,每次都截取其中一半,一輩子也無法取完!我們知道當物質無限細分,可以發現構成的單元是分子、原子、電子、光子、中微子,再往下分就是所謂的弦,因為弦的不同振動頻率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

如果說桌子之所以成為桌子,在於組成桌子的物質擁有共同頻率的弦,這感覺更像是哲學問題,不像是我們認知到的物理問題,心理學正是脫胎於哲學,它是尋找人存在的價值,如果說科學是理性的,是一堆無趣冰冷的數字跟實驗,那麼哲學就是感性的,是一群激情澎湃人更熾熱的心,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年—1804年)認為要把認知的感性與知識的理性結合起來,幫助我們看清世界萬象的本質。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在馮特的內容心理學以後,又接二連三相繼出現了或反對或繼承馮特的理論,或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學派上百個。這些學派分布廣泛,遍布世界各地。這些學派,有從內在的意識去研究的,有從外在的行為研究;有從意識的表層研究,有從意識的深層研究;有從靜態,有從動態;還有從生物學、數理學、幾何學、物理學、拓撲學、民族學、文化學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 科學網—心理與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及環境影響因素
    為實現在複雜場景對客體的編碼,門控體系是實現在各個層次上選擇性加工的基礎。建立在門控體系基礎上的記憶過程在信息的時間保持上有階段性和連續性,並有不同的神經機理。建立在記憶基礎上的學習時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作用更加豐富化,以及交流更加豐富化。言語和藝術則是在內外環境交互背景下對交流需求的滿足。通過對這一體系的遞進式的介紹,北京大學李量教授認為可以預期理論生理心理學的誕生。
  • 心理十大學派之——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20世紀初,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已進入壟斷階段,壟斷資本主義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潛力來提高生產效率。行為主義心理學否定意識,認為心理學應該探索行為規律,從而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
  •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嗎?如何辨別「真假心理學」?
    僅僅100年前,劍橋大學——對,就是世界一流學府英國劍橋大學,還拒絕建立一個心理物理學實驗室,因為劍橋大學認為:這樣的一個主題研究,「以把人類的靈魂放在天平上的方式侮辱了宗教信仰」。上面的故事,關鍵不在於論述是多麼愚蠢可笑,而在於它被視作可與真實觀察抗衡的一種辯駁!今天我們嘲笑弗朗西斯科-西奇,是因為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科學家通過「驗證」來尋找世界的規律,這在我們今天看來,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這卻是過去200年來,科學態度傳播的結果。
  • 心理丨蘇彥捷《生物心理學》:心理活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部分主要是生物心理學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包括生物心理學概論、心理與行為的種系發生和演化以及心理行為的遺傳機制。該部分具體論述了生物心理學的起源、現狀和前景,生物心理學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學基礎知識。同時,通過比較心理學闡述了心理和行為的發生和演化過程。此外,還通過量化遺傳學、分子行為遺傳學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行為與遺傳的關係以及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對心理行為的影響。
  • 心理基礎學之心理學發展簡史
    一、科學心理學的建立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過:「心理學有一個長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的歷史」。這句話正確地概括了心理學發展歷史的事實。自古以來,人們對心理現象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各有其理論觀點。
  • 進化心理學視角下人的一些心理與行為
    (生存和繁衍)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和行為。 這本書把嚴肅的學術內容講得特別有趣,就像有些東西我們都喜歡,但是我們又說不清楚為什麼喜歡,而進化心理學更多的就是解釋我們這種潛意識中的「常識」。 書中有很多例子,都在證明人類的很多行為習慣、心理特徵都是進化出來的!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很多現象讓人為之一振、耳目一新!
  • 維果茨基革命的心理發展理論(上):誰的心理學?
    主流心理學流派大都預設一個在歷史中呈現靜態的孤獨個體為研究起點,不論在這些理論中決定心理的因素是基因、刺激-反應條件作用還是像電腦一樣運作的信息處理模塊。從假設固有的「洞穴人大腦」的進化心理學,到強調主導性的賞罰策略的通俗行為主義,主流心理學理論普遍不看好人性變革的潛力。列夫·維果茨基。幸運的是,還有另外一種可供改革派發展的理論。
  • 心理十大學派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猛烈衝擊著當代西方心理學體系,衝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從而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為"第一思潮",行為主義學派為"第二思潮")。    人本主義心理學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 心理理論的發展與演化
    研究者認為,個體能夠對自我、他人或其他物種的心理狀態進行歸因,這種推斷系統之所以被視為一種理論,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內部狀態無法被直接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一推斷系統可用於解釋和預測行為。40多年來,來自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以及人類學領域的學者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和解釋心理理論的認知機制和演化淵源。這一重要的心理能力是否為人類獨有?
  • 什麼是心理學?含羞草和向日葵有心理嗎?心理學科普1
    心理學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但心理學作為一個專門的術語卻是在1520年才出現的。在這一年,有一個名叫馬如利克的塞爾維亞人首次用Psychologia這個詞發表了一篇講述大眾心理的文章。這是心理學一詞的首次亮相。「心理學」這個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再是靈魂,而是變成了人的心理活動。
  • 想成為心理醫生,心理學專業與精神醫學專業怎麼選?
    所謂「心理醫生」,即心理諮詢師。其對口的專業就是心理學。心理學屬於社會科學+神經科學,生物和哲學是這個專業的「父母」。學習心理學,更多是對人的社會行為有更深層次的解讀,並非「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之類的偽科學。
  • 教育心理學考研筆記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
    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重點章節】心理發展的內涵(名詞解釋)10首都,11,18揚州,12四川,12,15,18華南,13湖南科技,15華中,18四川(1)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胚胎期經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持續而穩定的內在心理變化過程。
  • 主題:馬斯洛心理學與心理健康
    第十一屆中國心理健康論壇圓滿結束許金聲 2020-06-10 13:16:592020年6月8日——6月9日,由中國最早的馬斯洛心理學研究學者之一許金聲所發起,由中國心理學會行為與健康分會(籌)主辦,常州全人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心理健康論壇在廣東惠州惠東縣美麗的風景區雙月灣圓滿舉辦
  • 北大「心理試驗設計」聽課筆記(1)
    3、關於科學研究存在幾種不實之說:①「科學研究是對已有事實的積累」②「科學研究致力於偉大的發現和突破」③「科學研究都是實驗性的」④「科學家是沒有偏見的」  4、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承認,心理學研究應該是科學的,是客觀的、可控制的和可檢驗的。心理學研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學和常識存在的本質區別就在於系統性和控制性兩個方面。
  • 心理學「江湖」之三大門派(中)-行為主義心理學
    獨門秘笈:放鬆療法放鬆療法又稱鬆弛療法、放鬆訓練,它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制、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弱點:將意識和行為絕對對立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研究的任務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間的規律。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
  • 心理學知識點:心理測量的誤差
    【摘要】下面給2017考研心理學的考生們分享心理學知識點之一:心理測量的誤差。   【摘要】下面給2017考研心理學的考生們分享心理學知識點之一
  • 關於人類行為的8種以上的心理彎曲事實
    當我們理解了行為,行動和反應背後的心理時,我們將了解我們的思維到底有多神奇和獨特。了解一些最令人大開眼界和有趣的心理學事實,可能會在很多方面震驚您。什麼是心理學?簡而言之,心理學是對人的研究。他們是誰。他們如何以及為什麼表現自己的行為方式。它分析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 認知行為療法: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解決自己問題的心理專家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 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剛、劉老師。從今天開始,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和心理治療有關的知識,也希望大家都能受益和喜歡。 在上一講中我們說道,行為治療中將人行為分為兩類,一類叫做正常行為,另一類叫做問題行為。
  • 心理服務助推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
    從心理學視角研究貧困問題,聚焦當前中國發展背景下的貧困現狀和鄉村振興目標,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可複製、推廣的基層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同時也可為世界範圍的持續減貧提供可借鑑的方案。有學者從心理學角度對我國海南省某深度貧困村進行脫貧內生動力的質性研究,提出世代貧困個體的消極內在驅動力的「三因素洋蔥模型」,即消極的價值觀、消極的自我觀和被動脫貧的行為傾向;認為導致個體內生動力匱乏的外部原因是貧困個體缺少市場理性及扶貧的運動式治理,內部原因是個體的控制感缺失;同時,提出應當加強家庭內部建設來培養下一代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