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馬斯洛心理學與心理健康

2021-01-08 通心輔導

第十一屆中國心理健康論壇圓滿結束

許金聲 2020-06-10 13:16:59

2020年6月8日——6月9日,由中國最早的馬斯洛心理學研究學者之一許金聲所發起,由中國心理學會行為與健康分會(籌)主辦,常州全人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心理健康論壇在廣東惠州惠東縣美麗的風景區雙月灣圓滿舉辦。這次論壇的宗旨是紀念世界偉大的心理學家、思想家馬斯洛逝世50周年,探索馬斯洛心理學這一世界優秀文化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主題:馬斯洛心理學與心理健康。在國際風雲變幻,人類面臨巨大挑戰的背景下,這次論壇顯得很及時。馬斯洛心理學的影響遍及全世界,但由於疫情蔓延,尚不了解世界其他的地方是否舉行了紀念活動。據悉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原來計劃舉辦一個研討會因疫情而取消。馬斯洛曾經在該校擔任心理系主任多年,並且在此期間發表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動機與人格》(1954)。美國原人本心理學雜誌主編格瑞林博士(Tom·Greening),美國著名的馬斯洛傳記研究頂級專家愛德華.霍夫曼(Edward Hoffman)發來了精彩的祝賀詞。在馬斯洛逝世50周年之際,該論壇大概是世界範圍內很少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地面紀念活動。——該論壇內容豐富、高潮迭起,精彩紛呈,緊密聯繫現實,以及馬斯洛心理學的實際應用,是一大亮點。具體情況、詳細情況待整理,陸續發表。請各位有識之士繼續關注……

論壇在進行中。
韓布新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亞洲心理協會會長、前世界心理學聯合會秘書長,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在發言
許金聲,該論壇常設主席,中國最早研究馬斯洛學者之一,原北京社科院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甘怡群,中國心理學會行為與健康分會(籌)會長,北京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甘怡群教授儘管由於身體有不適,未能親自到會,但她做了精彩視頻發言,題目:《需要滿足幹預在疫情期間的應用》。她的發言引起熱議。

心理學界 以外的馬斯洛研究者張未峰為大會提交了論文,並且在大會發言。

在中國,馬斯洛心理學的普及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據最保守的估計,迄今馬斯洛的著作,馬斯洛的傳記,以及其他關於馬斯洛的書,總發行量在150萬——200萬冊之間。張未峰先生並不是專門的心理學人士,他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但他對馬斯洛心理學非常感興趣,以及寫作和發表了 十多篇關於馬斯洛心理學的文章。他的這次發言,也引起了熱烈討論。

論壇上的互動。

該論壇強調開放性,共同參與,多向交流。論壇的氣氛熱烈。這是韓布新教授發言後,徐其山先生對他提問。

論壇第二天:許金聲主講「馬斯洛心理學工作坊」

一種思想、理論的根本價值,在於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激起再創造,有多大範圍以及有多少深度的應用。

工作坊分小組進行練習。

馬斯洛心理學工作坊在進行中,分小組進行聆聽練習,互相照鏡子,認識自己的需要滿足狀況,以及當前人生的突破方向。

合影。

相關焦點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曾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7)。第三勢力?看上去好厲害的亞子。
  • 心理學解讀:2分鐘,全面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26講。今天這一講,我們來詳細講一講心理學「人本主義運動」的奠基人—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和他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我們為什麼而活?」「到底什麼才能讓我們真正滿意?」
  • 心理學: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安全感的重要性
    心理學: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安全感的重要性作為度麥學苑的專業心理諮詢師,在日常的心理諮詢過程中,感受最多的一個詞兒就是「安全感」。大部分來訪者或多或少都有安全感的缺失,那麼,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或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就是生存需求之後,第二層就是對安全的需求。而實際上,人的安全需求與生存需求息息相關。而安全需求缺失的具體表現,就是「這個人缺乏安全感」。因此,一個人要建立安全感,就要首先滿足內心對於安全的需求。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第二階段: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提出之後二戰爆發,其開始研究全球性問題,其希望人類不能只是盯著人類的病態、弱點、陰暗面,應該去發展健康的方向,此時35歲的馬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提出,並且出現了著名的「自我實現」理念。
  • 健康從心開始——區水務局聯合工會舉辦心理健康講座
    為增強全體工會會員心理健康意識、提升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樹立科學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在聯合工會的邀請下,濟南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首席專家張洪濤教授於12月17日、12月24日舉辦了兩場心理健康講座,區水務局聯合工會會員及建城、一運兩公司工會會員近100人參加。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  1926年入康乃爾大學,三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在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戴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
  • 完整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原來還有第六層?
    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於是馬斯洛便將人本心理學視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它應該被一種更高階段的心理學所代替。馬斯洛開始將這種新心理學稱為「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
  • 談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現在不管是否學過心理學的人,都能或多或少談論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幾十年來流行甚廣,也是國外心理學家試圖揭示需要規律的主要理論。但在心理學界,對該理論還是存在一些爭議。今天組一篇關於該理論的普及稿,供想了解的朋友參閱。
  • 心理學考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教育理論裡面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主要的考察形式是選擇題與簡答題兩種方式,比如說,可以考察以下哪個是屬於匱乏性需要,哪個是成長性需要,或者給一個例子來判斷這是哪個需要,簡答題則非常明確沒有明確規定是按五層次來答,如果規定七層次則按七層次來答就好,所以我們在備考時,我們就需要對每一項理解清楚即可。
  • 馬斯洛的學習理論
    馬斯洛的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這部分知識偏抽象,不是特別好理解,但也可能會出現考題,其常見的出題形式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所以我們在備考的時候還是要重點地掌握這一部分的知識,本文就重點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部分知識可能會涉及到的一些考點。
  • 馬斯洛行為心理學--「精英人士」的16個基本特徵(1)
    馬斯洛成長行為心理學--「精英人士」的16個基本特徵之一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 馬斯洛對人性的洞察
    馬斯洛認為,滿足這些「元需求」是必要的,「以避免疾病,達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是實現最充分的成長……它們是值得人為之生、為之死的。對它們進行思考,或者與它們融為一體,會給人帶來人類之所能及的最大快樂。」(注2)Z理論的世界觀與現代對智慧的心理學研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 心理十大學派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猛烈衝擊著當代西方心理學體系,衝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從而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為"第一思潮",行為主義學派為"第二思潮")。    人本主義心理學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亞伯拉罕·馬斯洛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1926年考入康乃爾大學,3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在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 看心理學資料: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個體對生理的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的反映,是個體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一般把需要分為生理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個體對維持其生存和種族延續所必需的條件的要求,如充飢解渴、避暑禦寒、睡眠及性的要求等等。
  • 11個點測你的心理健康程度
    你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能完全掌控?本期大講堂,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郭紅利給大家詳細講解了健康心理的行為標準,並提出相應指導。上圖是心理健康的常態分布曲線圖,曲線的中間或高峰部,代表的是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數人都處於這個位置。他們相對而言,沒有心理疾患。
  • 人本主義代表人物馬斯洛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於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形成心理學的第三思潮。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人本主義考察的客觀題較多,我們今天重點掌握馬斯洛這個人物。其常見的出題形式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
  • 醫學心理學資料:馬斯洛需要的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醫學心理學重點內容,也是事業單位常見考題。其主要的考點在於對每個層次的理解和記憶。首先,讓我們先來做幾道題:1.【單選題】馬斯洛認為需要的最高層次為:A.歸屬與愛 B.自我實現C.尊重 D.安全E.生理1.【答案】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的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等)。因此本題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