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西餐廳吃牛扒,發現很多人不喜歡吃全熟的,這是為什麼。
牛扒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牛排,「牛扒」是廣東人叫出來的,因為在粵語中牛排(pai)與牛扒(ba)的諧音相近,叫著叫著就叫成牛扒了,不過叫牛扒還更貼切一些。
我們常見的牛扒有,菲力牛扒、肉眼牛扒、西冷牛扒、T骨牛扒,這些牛扒都是來自於牛身上的各個部位。肉質肥瘦各不相同,要達到保留牛扒更好的風味,所以煎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才能保持牛扒的鮮嫩程度,我們去西餐廳點牛扒的時候,一般服務員都會問我們要煎幾成熟的,一般都是分為一、三、五、七、九來代表不同的熟度,這是英文中牛扒的熟度翻譯過來的數字,又剛好對應。不過也很容易理解,一成熟肯定只是表面熟,五成熟就是一半熟一半生,這樣就很好理解了。
菲力牛扒:肉質細嫩,幾乎全是瘦肉無脂肪,一般都是煎至3~5成熟為宜。
肉眼牛扒:肥瘦相間,有部分肥肉,煎出來比較香,一般都是煎至3成熟為宜。
西冷牛扒:肉質非常嫩,非常軟,不宜煎得太熟,五成熟為宜。
T骨牛扒:具有菲力的鮮嫩,又有西冷的芳香,一般都是煎至3~5成熟為宜。
那有沒有全熟呢,那當然有只不過全熟的,煎出來很乾、很柴、而且很難嚼,所以一般人不願意吃全熟的,那是因為牛扒長時間在高溫下烹製,水分流失導致的,就像我們平時在家裡炒牛肉一樣炒老了,牛肉必定很難嚼一個道理,一般最多也是煎至七成熟為宜,水分流失過多營養也會跟著流失。
牛肉富含鋅、鎂、鋅、鐵、蛋白質,有助於促進肌肉生長,是大部分運動員增肌的首選,比蛋白粉還管用;而且脂肪含量極少,特別適合在減肥階段的人食用,常給孩子吃牛肉對於提高免疫力也有很好的效果。
很多人對於沒煎熟的牛扒看著血淋淋的產生牴觸,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原切牛扒」,表面只需煎到三、五成熟,就能殺死細菌,而肉的內部是處於無菌狀態的,當切開煎半生熟的牛扒時所流溢出來的,並非血水,而是烤出來的肉汁,具有著牛肉的鮮美。
在西餐廳吃牛扒,廚師都會在牛扒上面放上幾個聖女果,主要是為了點綴,看起來美觀、增加食慾,很多人都會棄之。那就可惜了,其實生吃聖女果是最有營養價值的,它不僅有西紅柿所有的營養成分,而且維生素含量是普通西紅柿的兩倍,聖女果中含的維生素P,還能保護皮膚,防曬美容。
本文原創,歡迎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