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丁玲
「2020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知交會」)已於11月13日正式拉開帷幕,當前各大智慧財產權灣區論壇、特色主題專場活動也紛紛上線,精彩紛層。
拍賣9個智慧財產權包 成交額近3000億元
作為本屆知交會的首場專場活動,智慧財產權專場拍賣會在華發七弦琴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總部圓滿落槌,拍賣會成交總額達2970萬元。
據介紹,拍賣會共對9個智慧財產權包進行了公開拍賣,包括4個發明專利包、5個註冊商標包,共涉及智慧財產權共26項,起拍價由20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經激烈競逐,整場拍賣會成交總額達2970萬元。其中,專利起拍價總計1400萬元,實際成交金額1610萬元,總溢價率15%;商標起拍價總計1100萬元,實際成交金額1220萬元,總溢價率11%。溢價最高的,是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發明專利包,該專利包經過10輪競價,最終以390萬元成交,溢價率達30%。
記者了解到,作為知交會的重要專場活動,智慧財產權專場拍賣會已連續舉辦四年,通過拍賣這一形式將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快速變現,有助於加快智慧財產權規範流轉速度,助推智慧財產權成果的市場轉化,對解決智慧財產權市場轉化率低的痛點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高價值專利轉化運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和產業優勢
廣州人工智慧企業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並已建成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數據顯示,廣州近三年來人工智慧企業入庫登記累積數量已超550家。
如何促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在廣州市智慧財產權運營項目路演專場活動「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項目路演現場,廣州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廣知中心」)總監董學文表示,高價值專利轉化運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的重要途徑,廣知中心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金融上推出了多項創新。「例如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廣知中心聯合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立科技成果庫、掛牌交易系統及科技成果成交公示系統,讓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對接。」在科技金融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廣知中心聯合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推出智慧財產權低息快貸融資產品「廣知快貸」,為受疫情影響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2020年截至9月底共計辦理質押融資項目63筆,質押融資額達7.97億元。
人工智慧的產業發展方面,廣州市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蔡遠塵表示,廣州將根據《廣州市關於推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20-2022)》、《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等文件指示精神,重點發展網際網路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數位技術產業,爭取形成一批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領域的原始應用創新示範。
廣州專利代辦處廣州開發區服務站揭牌成立
「中新知識城的發展一定要把握時代、響應需求和關注重點,要把中新知識城打造成』立足廣東、輻射華南、示範全國』的智慧財產權引領型創新驅動發展之城,為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乃至我國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經驗。」在「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改革試驗高峰論壇」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廣東中策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漢東就廣州開發區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如是說道。
要支撐智慧財產權有效發展和運用,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必不可少。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近年來,廣州開發區深耕全國唯一智慧財產權綜改「試驗田」,集聚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協作廣東中心、中國(廣東)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廣州智慧財產權仲裁院等高端資源,形成了「行政+司法+仲裁+調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格局。同時,落地全國首單智慧財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組建全國首個政企聯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黃埔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成立全省首家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和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中心以及舉辦首屆中國(廣東)智慧財產權服務直播節等系列舉措。
現場還揭牌成立廣州專利代辦處廣州開發區服務站。為推動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廣州代辦處服務資源優勢,廣州開發區依託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中心的物理載體,設立了廣州專利代辦處廣州開發區服務站,並在此次高峰論壇上正式揭牌。據了解,本次設立的廣州專利代辦處服務站將為創新主體提供智慧財產權材料預審等便利化的服務。(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沈釗
審籤|謝哲
實習生|容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