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戰略安排:分兩個階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021-01-12 人民網

原標題:分兩個階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新時代繪就新藍圖,新徵程開創新局面。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之際,黨的十九大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部署,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鬥目標。所謂「兩個階段」,即: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一個個時間節點,勾勒出奮進的坐標,設定了前行的節奏。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這樣的戰略安排既實事求是,又面向未來,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回溯歷史——

  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循序漸進的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是人類歷史上最劇烈、最深遠也是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革,始終推進著人類文明的不斷躍遷。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無數仁人志士將國家現代化作為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標,並進行了艱苦探索。然而,一個積弱積貧、山河破碎、未取得獨立和解放的國度,是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執政興國有一條重要經驗,那就是:在不同歷史階段,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相應戰略目標引領事業發展——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黨提出爭取到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確定「兩步走」的戰略目標;1987年,我們黨在十三大上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1997年,我們黨又在十五大上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回望歷史,我們黨始終以堅定不移的意志信念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鍥而不捨地對國家未來數十年的發展作出切實可行的清晰規劃。正是這樣一個個因時而變、隨事而制的階段性發展目標,相互承接、不斷遞進,激勵億萬人民銳意進取、不懈奮鬥,讓「中國奇蹟」震撼了世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把握歷史新方位,順應時代新特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按照兩個15年的時間分割、分兩個階段,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基礎,後一個階段是前一階段的躍升,兩者既緊密銜接又環環相扣,既明確任務又指明路徑,體現了科學縝密的戰略謀劃。

  這是對「三步走」戰略目標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深化和推進,展現出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光明前景。

相關焦點

  • ...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
    他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54)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曾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即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前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韓正: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一、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明確了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確立了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宏偉目標,進一步展現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前景。(一)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黨和國家在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的關鍵一步。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
  •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
    《建議》描繪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立足現實、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切實可行,對於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  一、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充分根據和現實條件
    天津北方網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的進軍號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有其充分的根據和現實的條件。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在五中全會《公報》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一共出現了11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科技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最終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些「強國」目標,引人注目,在「強起來」的新時代,如何理解和把握?
  • 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演進歷程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從起步到發展階段,經過了長期而艱苦的實踐探索,即便在國民經濟發展遭遇困難的時候,在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 「學習黨史」李忠傑:開啟建成文化強國新徵程
    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對「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歷史新坐標上的戰略謀劃!
    所以,2017年的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從2020年到21世紀中葉總共30年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主要是將30年分成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1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原標題: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黨的戰略部署能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對此,應把發揮和提升黨的戰略部署能力置於重要地位,以有序、有效推進這一建設進程。  中國共產黨發揮戰略部署能力的優勢和經驗  中國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現狀,加之外部局勢波詭雲譎、風雲變幻,作為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必須樹立戰略思維,以有效的戰略部署能力統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黨的性質、領導地位、組織活動機制等,使其在發揮戰略部署能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交通強國背景下中國水運發展戰略思考
    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未來 30年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分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 明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提出「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以及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製造強國等重要部署。
  • 以鬥爭精神奮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兩個發展階段各有側重,但在旗幟、方向、精神狀態上卻又一脈相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奮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底色   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為一個戰略構想被提出,到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階段性目標。
  • 現代化在統籌協調中邁進
    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進一步從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度,闡明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任務。自此,形成了「兩個文明」的二維邏輯框架,相對於「四個現代化」的單一的物質文明取向的現代化概念,是一個重大進步。 2002年黨的十六大又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命題。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慮我市發展階段性特徵和未來發展支撐條件,今後五年,要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一體化發展,即堅持社會主義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始終根據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和目標要求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堅持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始終從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來考慮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鞏固和發展。  以民族歷史為根脈。
  • 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論斷。
  •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潮流、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論斷,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戰略新安排描繪進入新時代的美好前景   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大政治判斷,是根據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需要提出來的。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不是歷史學上時代劃分的概念。從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新時代「兩步走」重大戰略思想的最新發展,為我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發出了振奮人心的總動員。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握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與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係,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穩步向前推進。
  • ...體系研究中心: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 三個地·理論...
    會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時間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目標、「五大歷史使命」和「十三項戰略抓手」,吹響了浙江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集結號。現代化是歷史進步的旗幟在波瀾壯闊的世界近現代歷史中,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從自身實際出發,探索了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實現路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現代化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