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會不會撞擊到正在飛行的民航飛機?

2020-12-06 科學探討

首先,明確一點,民航飛機一般的飛行高度在9000-12000米,升限高度一般都是低於15000米。火箭從地面發射進入太空的整個過程需要穿越15000米內高度,因此在此期間內存在著與民航客機飛行交叉的理論可能性。

第二,火箭的加速度非常快,太空人承受能力一般在5-10g之間,以最常見的8個g加速度來進行簡單計算,爬升高度H=1/2*8g*t,以爬升到15000米高度來計算,從地面到15000米高度,火箭花費的時間為19.56秒,時間相當的短。由於航天發射基地一般比較偏僻,遠離城市的戈壁、草原、山區,甚至是海上平臺,民航航線規劃時也對發射基地進行了規避。因此,在火箭發射過程中不會對民航客機的正常飛行產生影響。

第三,火箭在發射過程中,一般會脫離助推器,整流罩等部件,這種脫離的執行高度非常高,一般都是在30000米高度以上,且脫離之後的墜落分布軌跡事先都是經過設計人員精心計算,基本確定了墜落範圍區域。在火箭發射時會及時通報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提前調度客機規避這一區域。而且這種應急規避維持的時間很短,幾分鐘而已,事後就一切恢復正常。

所以,總的來說,火箭發射基本上對民航運輸不會帶來危險性,截至目前,人類的航天發射還未曾對民航飛機產生過實質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航天微科普】火箭會不會被鳥撞壞?
    大家可能曾經聽說過,飛機與鳥類在空中相撞曾經發生多起事故:輕者飛機緊急迫降;重者機毀人亡,釀成重大災難。
  • 為什麼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卻無法和火箭一樣發射到外太空?
    飛機的存在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飛機的飛行過程與火箭探測器相比之下,究竟有何不同之處?為什麼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卻無法和火箭一樣被發射到外太空?看到太空人們走出地球進入外太空,想必不少人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飛機為何不能進行同樣的事?
  • 火箭能夠進入到太空中,為什麼飛機不能飛入太空?科學家揭秘真相
    飛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果不是萊特兄弟的奇思妙想。人類可能至今還無法實現以飛機作為交通工具,來實現短時間的通訊交際。飛機的存在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只是飛機的飛行過程和火箭探測器的相比較起來有何不同呢?為什麼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還不能和火箭一樣被發射到外太空中?
  • 民航飛機為什麼不以最大速度飛行?
    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民航飛機其實沒有以最快的速度飛行!對航空公司來說,如果飛機能飛得更快,飛行時間縮短,就有可能增加航班數量。那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嗎?我們乘客也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對飛行速度和高度有嚴格的規定首先,在繁忙的空中交通網絡中,飛機的飛行必須按照計劃的高度和速度進行,絕不會任意的飛行。
  • 雷電探測器:民航商用飛機的福祉
    在當時,這一設施的建造是為了支持未來的「阿瑞斯」火箭與「獵戶座」載人飛船的發射。這種自動雷電探測系統能夠對雷擊進行偵查並測量,能夠提前預測雷電區後通過空中交通管制員變更空中交通路線,使其遠離故障區。這一系統的問世不出意外的成為了民航商用飛機的一大福祉。雷電探測器被應用到商用飛機上,來確保飛機飛行和乘客的安全。
  • 火箭能飛入太空,為什麼飛機卻不能?如果搭載火箭發動機會怎樣?
    飛機為什麼不能飛向太空?從1687年牛頓發現地球的萬有引力至今,人類早已實現了衝出地球飛向太空的夢想。那麼,同樣是飛行器,火箭為什麼就能夠脫離地心引力飛向太空在宇宙中航行,而飛機卻只能飛行在萬米左右的高空呢?
  • 飛行知識:各類飛機的飛行高度是怎樣的?
    高空飛行(高度在7000—15000m,可用於訓練、偵察、轟炸、攔擊、巡邏和航線飛行);  超高空飛行(高度大於15000m,可用於偵察、截擊等)航空器在大氣層內飛行,飛行高度一般在30Km以內;  火箭和飛彈大多在大氣層內飛行,而運載火箭和彈道飛彈既在大氣層內飛行,又在大氣層外飛行;  太空飛行器是在大氣層外的太空中飛行。
  • 不走尋常路,這些火箭發射方式你認識嗎?
    核潛艇因為可以機動到遠離大陸的海洋地區進行發射,因此不會受到這種限制,理論上可以發射任何軌道傾角的衛星。然而,由於核潛艇的彈艙體積有限,火箭的體積不能設計得太大,火箭的運載能力因此大大受限,Shtil』火箭的兩次發射中,最重的衛星也只有77公斤。面對當今動輒幾噸重的各類衛星,這個運載能力實在是捉襟見肘,這也是這種火箭僅僅進行過兩次發射的原因。
  • 用飛機帶到萬米高空 然後像發射飛彈那樣向太空發射火箭?
    公報說,測試主要目標是監測火箭被釋放後幾秒內的性能,確保火箭與飛機「乾淨利索地」分開,並觀察火箭如何在空中自由落體。維珍軌道執行長丹·哈特說,這次測試對檢驗其高空衛星發射系統「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進步」。從測試視頻、飛行員報告,以及初步數據反饋來看,當天的火箭墜落測試完全按預定計劃進行。
  • 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太空人該怎麼逃離?
    這是一個全新的系統:一架地面起飛的母艦(白騎士二號)將子飛船(太空船二號)送到大約15000米的高度,然後將其釋放;釋放的太空船二號隨後點燃自己的火箭引擎,繼續攀升到亞軌道太空,最高飛行高度約110公裡。
  • 中國新型火箭將顛覆傳統,像飛機一樣飛行,還能回收兩級火箭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的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獵鷹火箭,以超強性能和絕佳性價比一舉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在火箭領域引起了轟動。眾所周知,火箭的發射成本很高,發射一顆幾噸重的衛星,通常需要花上萬億美元,換算下來每公斤的發射價格便達到了數萬美元。為什麼會這麼貴?這主要就是因為傳統火箭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只能使用一次。
  • 飛機與火箭有什麼區別,火箭能夠進入太空,飛機到太空上卻很吃力
    ,那麼飛機和火箭的區別又在哪裡呢?,只能是在地球上,到太空上很吃力,但是火箭能夠上升到太空,究竟為什麼讓它們有這樣的差異呢?由於這樣的差異所以即使是有技術能力發展到今天也沒有人會想過想要將火箭作為我們的交通工具
  • 世界翼展最大飛機試飛,可將火箭載至平流層發射
    (觀察者網訊)世界上翼展最大的飛機首飛了!據CNN當地時間4月13日報導,世界最大飛機「平流層發射」(Stratolaunch)於當地時間周六(13日)早上完成了首次飛行。該飛機由火箭發射公司「平流層發射」(Stratolaunch)製造,重達50萬磅(約226.8噸),翼展385英尺(約117米),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後從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的莫哈韋航空和太空港口起飛。這是該飛機的首次試飛,據該公司稱,首航飛行持續了150分鐘,之後飛機安全降落。
  • 颱風過境 對民航飛機有何影響?
    颱風對飛行有什麼影響?飛行員如何應對颱風? 颱風對飛機的影響 颱風是一個複雜的天氣系統,會帶來眾多不利於飛行的天氣現象,如強烈的風切變、雷暴大雨、巨大的積雨雲,還有較低的能見度、猛烈的風暴和飛機著陸時近地面大側風、陣風等危險天氣。此外,颱風的大範圍強烈渦旋及惡劣的天氣,可能造成飛機精密儀表的失靈、部分結構破壞等危險後果。
  • 太空梭 VS 火箭回收:發射成本對比
    工程師們已經在這一問題上研究了數十年,最後提出了兩種主要的解決方案:使用太空梭,或者超級火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了一款能夠飛回發射基地的火箭,利用火箭引擎,垂直降落到地面上。與此同時,英國公司Reaction Engines正在對一款名為Skylon的飛機展開研究。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
    為什麼在陸地上發射了這麼多年後,這一個個都紛紛把火箭運到海上去發射?在海上發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較於陸地發射火箭,海上發射優點多多,最獨特的優勢是靈活經濟,安全性,高效。由於火箭飛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火箭助推器,整流罩等部件脫離等安全隱患問題。這就需要刻意地避開人口活動區域,讓殘骸落到荒漠等無人區,以防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火箭就無法選擇最優飛行路徑,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而如果實在無法避開,在發射前,還要對落區進行人員疏散,不僅提高了火箭的發射成本,也增加了工作難度。而在海上發射,這種風險可以說基本不存在!
  • 飛機在雷雨天氣飛行為什麼不會被雷劈?
    飛機在雷雨天氣飛行為什麼不會被雷劈?     飛機在雷雨中飛行被閃電擊中的情況有,但不多。 原因是閃電是按靜電電位差的方向走的。而飛機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靜電釋放裝置,避免靜電在機身的積累。因此閃電一般不會直接擊向飛機。
  • 同溫層發射系統公司完成了世界最大飛機的首次飛行
    打開APP 同溫層發射系統公司完成了世界最大飛機的首次飛行 發表於 2019-04-15 16:41:50 4月13日,由同溫層發射系統公司在加州莫哈維航空航天港進行了世界上最大複合材料飛機
  • 鳥群會撞上飛機造成空難!有可能是因為鳥在飛行時睡著了?!
    根據統計:自1988年以來,由於鳥群撞擊引起的墜機事故已經造成219人死亡。美國民航每年發生鳥撞擊事件多達5000多起。而我國民航自2011年以來,每年將近有2000多起左右。在去年上映的《薩利機長》就是講述飛機引擎遭遇鳥群撞擊後所發生的驚險一刻。
  • 理察·布蘭森爵士:維珍軌道火箭首次飛行失敗
    火箭幾秒鐘後點燃了發動機,但異常情況意味著控制人員不得不終止飛行。維珍軌道的目標是試圖從新興市場獲取發射小型衛星的份額。目前還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該公司事先警告稱,成功的機率可能只有50:50。火箭試驗的歷史表明,少女遠足經常遇到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