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新圓環病毒PCV4在河南與山西豬群中的流行情況

2020-08-28 豬相關

去年4月,湖南大學與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湖南省幾隻有嚴重臨床症狀的病豬體內鑑別出一種與其他圓環病毒有較遠關係的新型圓環病毒PCV4。該團隊隨後並對PCV4在湖南省豬群中的流行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187個樣本的分析,估計流行率在12.8%作用。研究人員推測,該病毒可能與呼吸道症狀、腸道症狀及PDNS(豬皮炎和腎病症候群)存在關聯,但對於該病毒的具體致病機理並不清楚 。

近日,為了了解該病毒在河南及山西地區的流行情況,河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從河南跟山西兩省14市的24個豬場採集的63個樣本,進行了PCV4檢測。樣本採集時間跨度為2018年2月到2019年12月。

結果發現,63個樣本中16個(25.4%)樣本、24個豬場中的12個豬場(50%)呈PCV4陽性。

研究人員對從2019年2月份採自洛陽市的一頭有神經症狀的仔豬中獲得的毒株進行了測序,該毒株與湖南省發現的PCV4毒株共享98.4%的核苷酸序列。

相關焦點

  • 非瘟下,提高豬群抵抗力水平可以提高感染閾值?
    非洲豬瘟病毒經口鼻接觸傳播,感染依賴於感染劑量和接觸頻率,提高豬群抵抗力水平可以提高感染閾值?動物傳染病發生需要一定條件,一般來說,傳染病這塊是個平衡關係,像蹺蹺板,一邊是健康狀況,另一頭是病毒。非洲豬瘟病毒也不例外,非洲豬瘟病毒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毒力,毒越強,傳染率就越高。二是病毒的量,量越多,豬群發病也就越快,這裡就涉及到豬群抵抗力。如果抵抗力強,相對來說不易患病。臨床上有現象,豬群裡不含有藍耳病等其他疾病,控制得的都比較的話,豬場暴發非瘟概率相對會小一些,不幸受災後的損失也會小一些。豬群的抵抗力相對強一些,當然我一直說是相對而言。
  • 一例豬圓環病毒 2 型與豬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案例
    豬圓環病毒( PCV) 在國內很多豬場均有流行,主要是由豬圓環病毒 2 型感染引起,包括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症候群、豬皮炎-腎病症候群、繁殖障礙、肺炎等,是目前嚴重威脅生豬健康的疫病,給養豬產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豬球蟲病是由寄生在腸道內的艾美科球蟲導致的腹瀉、腸炎等症狀。
  • G4型豬流感雖具人群流行潛力,但不構成威脅
    G4 EA H1N1,該病毒具有大流行病毒的所有基本特徵。文章指出:一種重組的流感病毒G4 自2016年已經佔據了國內豬流感病毒的主體,並具備在人群中流行的潛力在2011年到2018年,科研人員對超過30000頭豬進行了流感病毒監測,發現多基因交換的禽樣流感病毒增加。
  • 哈獸研所研製出國內首例「豬圓環病毒疫苗」
    日前,從哈獸研所傳出喜訊,由該所劉長明研究員研發的「豬圓環病毒2型(PCV2)滅活疫苗(LG株)」,經過十年的科技攻關,終於獲得成功,通過了農業部獸藥評審中心評審,獲得二類新獸藥證書。該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 【豬譯館】豬群規模對豬群健康的影響(四)
    過去的十年中,國際養豬生產發生了很大變化,包括更多地採用全進全出、多點式和按日齡分群的生產系統,以及在飼養育肥豬時更多採用隔間,從而減少病原體傳播。這些變化大多更容易在大型豬群中實現,因此,豬群規模大與疾病風險之間的正相關關係也許不復存在。
  • 所謂的「豬流感大流行」,沒有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證據
    在題為「具有2009年促使人類感染的大流行性病毒基因的歐亞禽流感樣H1N1流行豬流感病毒」的出版物中,科學家們說它一直在感染人類,但是到目前為止,尚無關於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證據。一項研究稱,在中國的豬群中發現的一種流感病毒株正在跳躍感染豬業工人的物種
  • 陳化蘭團隊研究認為類禽H1N1豬流感病毒可能引發人流感大流行
    豬群中主要流行兩種H1N1流感病毒,分別為經典H1N1豬流感病毒和類禽H1N1豬流感病毒。經典H1N1豬流感病毒1918年進入豬群,通過長期進化重組,於2009年在北美進入人群並引發全球人流感大流行,被稱為甲型H1N1流感。類禽H1N1流感病毒1979年在歐洲由禽類傳入豬群,隨後在歐洲和亞洲很多國家的豬群中流行,在歐洲和中國都有人感染髮病的報告,其中在中國有一個死亡病例。
  • 如何面對未來的病毒流行?
    疫病是不可終止的,因為天地五運六氣變化,總有某個時候會偏頗較大,由此即會在天地之間形成瘟疫毒氣,進而導致疫病流行。 也就是說,病毒總會產生,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疫病是不可避免的。 科克說:「什麼時候出現,屆時會是什麼情況,沒有人確切知道。但我們知道會發生的。」
  • 河南河北是哪條河,湖南湖北是哪個湖,山東山西是哪個山?
    我們經常聽見地名裡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以南北區分的地區,那麼你知道這些地名都是用哪條河哪個湖來分隔的嗎,河南河北這一地名誕生於唐朝貞觀年間,從名稱上來看,當時的河南大部分轄區位於黃河以南固得名為河南,而將位於黃河以北的轄區則命名為河北,由此這裡的河便是指黃河。
  • 山西長治到河南安陽的高速路,喚醒了一個古老山村龍柏庵
    就在太行山千巖萬壑之間,藏著無數個幽深僻靜的小山村,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龍柏庵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如果不是山西長治到河南安陽的高速路穿村而過,將沉寂的山村喚醒,這個適合避世隱居的小山村還少為人所知。這裡地處晉豫兩省交界,西邊距離通天峽景區只有幾公裡,東邊毗鄰河南林州市任村鎮15公裡,南距河南林慮山景區、紅旗渠景區都不到20公裡。雖然山下的峽谷深溝就是古代晉豫之間的交通道路虹霓河谷,但深藏大山裡的這些個小山村,交通依然閉塞,幾近與世隔絕。
  • 病毒大流行: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小行星撞擊?
    目前人類正在面臨病毒大流行的戰鬥,然而這場戰鬥並非單純的衛生事件,小行星科學家也從這場戰鬥中汲取小行星防禦的寶貴經驗。病毒大流行與小行星撞擊:病毒大流行和小行星撞擊相同,都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努力。相比小行星撞擊,病毒流行的威脅更為零散、交錯,不均衡的影響可能會對各個國家產生不同的判斷,從而形成更為利己的行動。而面對小行星撞擊,威脅十分集中,或許國際社會能夠更為齊心協力。畢竟面對小行星撞擊,如果各國單方面捍衛自身,會導致時間和資源浪費,增加失敗的風險。
  • 美劇今年流行「戰病毒」:病毒影視劇受歡迎
    原標題:美劇今年流行「戰病毒」  美劇今年流行「戰病毒」。無形病毒有時比有形怪物更防不勝防,如何鋪墊那些恐懼細節、拿捏微妙的人物心理、把握張弛有度的節奏,是病毒災難片能否引人入勝的關鍵。美國有線電視網TNT在買下拍攝權後,將悲劇背景由冷戰改為21世紀初神秘疾病的大流行。該劇還被準許赴聖地牙哥基地和驅逐艦DDG 97取景。  今年1月首播的「病毒美劇」《雙螺旋》講述位於極地的北極生物系統研究基地爆發神秘病毒。為查明病毒成因,防止100多名來自各國的科學家遇險,美國疾控中心在軍方要求下,派出4名精英飛往北極。迎接他們的卻是基地內不可告人的秘密。
  • 「毒蚊」奇襲山西運城
    「在我們收治的乙腦病人中,楊某和暢某的病情最為嚴重,目前兩個人都已深度昏迷好幾天。」運城市傳染病醫院副院長張定琳說。這家醫院已經陸續收治了25例乙腦病人,現已治癒6人,有3人死亡。  從7月中旬以來,「毒蚊」奇襲山西,從後續發展看,這次疫情對山西這一併不發達的省份,已經造成了衝擊,這也是自2003年山西遭遇SARS疫情以來,經受的又一次考驗。
  • 病毒大流行的幾大原因
    自此,我們國家近期的新冠病毒好像就驗證了這個道理。我們無從知曉到底是否是因為飲食所導致的。可是下列因素真的是病毒流行的重要原因。(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1.人口增長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地球上的人口不到20億。這種廣泛傳播的疾病導致全球約2.5%的人口死亡,約5000萬人。今天,地球上有76億人口。
  • 科學家預測未來病毒大流行:4種病毒被列入「高風險清單」
    5月11日,西班牙媒體刊發題為《新興病毒》的文章稱:迄今為止,已經測序的、以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為宿主的病毒約500種,大多數為人畜共患病的起源。儘管它們不都具備人際傳播能力,但有4種病毒未來幾年內或將引發大流行,分別是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尼帕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和拉沙病毒。
  • 幾十隻野豬吃得正歡,只聽「砰」的一聲,豬群全軍覆沒
    幾十隻野豬吃得正歡,只聽「砰」的一聲,豬群全軍覆沒野豬是一種長期生活在野外的雜食性動物,它們環境適應性極強,而且有超強的繁殖擴散能力,在美國地區就出現了野豬泛濫成災的情況。
  • 河南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再獲重大進展!
    近日,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馬遠方教授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基於納米硒法聯合檢測人體抗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使用該試劑盒在人血清中IgM和IgG的檢出限分別達到20ng/ml和5ng/ml。根據90名COVID-19確診患者和263名非感染對照者的RT-PCR和臨床結果對比分析顯示,試劑盒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3.33%和97.34%。該試劑盒能夠方便、快速、靈敏的檢測人血清中抗SARS-CoV-2的 IgM抗體和IgG抗體。
  • 鼠疫、麻風、天花——面對這些疾病新冠病毒在古代算小弟嗎?
    在中國, 明代萬曆和崇禎二次的大疫相信是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分。 比如崇禎十年(1637年),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過半」,疫情傳到河南地區,「瘟疫大作,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榆林府「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夏又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