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奇博士:水貂體內的新冠病毒變異不會使疫苗失效
體內發現新冠病毒新的突變種,稱這種突變可能影響到疫苗的有效性。與此同時,丹麥首相宣布將捕殺國內多達1700萬隻的養殖水貂。據《獨立報》報導,美國最高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對此表示,這種突變對於當前研發的疫苗不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自今年夏季以來,荷蘭、美國等多個國家已經出現大規模的水貂新冠病毒感染。
-
新冠變異毒株接連出現:疫苗還有效嗎?
12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發現了另一種新冠變異毒株B1.351(也稱為「501Y.V2」),與從南非入境英國的旅客有關。此後的分析發現,B1.351在南非近期新增確診病例中佔比極高,且主要在南非南部和東南部傳播。12月24日,非洲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宣布,奈及利亞出現了第三種新冠變異毒株。
-
英媒: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專家觀察會不會帶來傳播力和毒性增強
新冠病毒變異是它的一個本能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對於病毒的變異,新毒株許多人聽到病毒出現變異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害怕,但是出現變異也是病毒的本能。第一點是科學家發現在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高的地方,毒株變異的程度也比較高。這是一個警訊,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病毒有可能出現變異,變得傳染性更強,導致更多人感染。但另一種解釋可以說病毒只是「運氣好」,在某個理想狀態下感染到某個人,然後通過感染者傳播病毒出去。
-
水貂也很危險?丹麥養殖貂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丹麥新冠病毒變異 所謂的「溢出」就是指和現在丹麥所發生的新冠疫情類似的狀況。根據媒體報導,丹麥多個貂養殖場都出現了水貂將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傳染給人的事件。 本月4日時,丹麥公布了其國內新冠病毒通過人傳播給養殖貂後,新冠病毒在貂身上發生變異後又傳播給人這一消息。世衛組織也緊急向世界公布了該事件的具狀況。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該突變大大增加了RBD與受體ACE2的親和力,能使本來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變得能夠感染小鼠。,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域相當多的胺基酸突變增強了與ACE2結合的能力,其中就預測了位點N501F/T的突變增強與人ACE2親和力,但他們當時並沒有證據表明正在流行的毒株產生了這些突變。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
據外媒BGR報導,一些研究人員擔心丹麥的水貂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表示,在提出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可能對新菌株無效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日前,丹麥政府宣布將在國內撲殺多達1700萬隻水貂,實際上摧毀了該國整個水貂皮毛產業,震驚了世界。官員們之所以選擇這種激進的方案,是因為新冠病毒在圈養的水貂體內發生了潛在的危險變異。來自丹麥媒體的報導稱,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至少12人。研究人員擔心,新的病毒株可能非常危險,以至於可能有效地使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失去作用。
-
新冠病毒出現D614G變異,是否會毒性增強、使疫苗失效?
前幾日,「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新冠毒株變異更易形成超級傳播者」等話題受到熱議。 關於新冠病毒變異的話題來自近日報導:印度研究團隊從1536個樣本中發現了73個新冠病變異株;馬來西亞研究者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株,該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可能是一般毒株的10倍。 其實,早在今年4月和7月,已有相關學術論文針對新冠病毒的變異進行了詳細且系統的報導。研究鑑定出基因變異位點,並討論了變異帶來的潛在危害。
-
新冠何時溢出到人類?疫苗如何應對變異?石正麗等人發文探討
近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和周鵬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篇新冠病毒傳播的評述文章,題為「SARS-CoV-2 spillover events」,對新冠病毒溢出事件、直接宿主溯源、病毒變異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回顧和探討。兩位作者首先提到了水貂。
-
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突變使新冠病毒更「懼怕」疫苗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一種常見突變使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同時,也讓病毒對疫苗的敏感性更強。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出現在歐洲,且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毒株。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與原始病毒相比,D614G毒株的繁殖速度更快,傳染能力也更強。
-
突發:世衛證實新冠病毒變異,或致疫苗無效?
,通報了關於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水貂感染新冠病毒變異後可再傳回人類,但仍是同一種病毒,目前還沒證據顯示會對疫苗有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丹麥衛生部長希尤克表示,目前已在該國的5個不同水貂養殖場發現了新冠病毒突變的情況。他說,感染這種變異病毒的人病情並不嚴重,但會導致他們對抗體的反應不積極。據悉,丹麥這些水貂皮主要出口大陸和香港。
-
俄羅斯18種病毒變異後,研究發現mRNA新冠核酸疫苗有效!
繼英國、南非後,日本也發現「全新變種新冠病毒」。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1月10日宣布,從巴西返抵東京的4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全基因測序顯示,其感染毒株與英國、南非變異株有所不同,或為新型變異株。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稱,尚不清楚感染這一變異株後的病情嚴重程度,也不知曉會否影響新冠疫苗效力。
-
千萬水貂遭撲殺,新冠病毒「貂傳人」意味著什麼?
圖源:Reuters/Ritzau Scanpix,Mette Moerk撰文丨陳珍珍● ● ●截至2020年11月7日,全球新冠疫情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4900萬,在人傳人感染尚嚴峻的情況下,全球又暴發了一批動物疫情,尤其是水貂疫情。「這些病毒在水貂體內變異了。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播到了人。」
-
楓烯鯊酸丨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一新的變異意味著什麼?對目前的疫情防控有何影響?會影響到即將上市的新冠疫苗的效果嗎? 01 英國新冠病毒出現變體 作為RNA病毒,新冠病毒出現新變體並不奇怪。 「病毒基因突變是永恆的,我們所能檢測到的變異都是能成功存活和傳播的病毒。」研究冠狀病毒多年的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表示。
-
丹麥水貂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可致疫苗失效?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丹麥水貂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可致疫苗失效?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健康時報客戶端11月7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官微11月7日發布:當地時間6日,世衛組織表示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異,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與之前只有輕微差別,暫未發現會影響疫苗效力。
-
...數月前就已注意到新冠病毒在水貂中傳播,水貂在與人類的接觸中...
【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當地時間11月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數月前就已注意到新冠病毒在水貂中傳播,水貂在與人類的接觸中感染新冠病毒,隨後病毒在水貂中傳播,最後病毒可再傳染給人類。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大陸國家,正在限制從英國來的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本文綜合多家外媒報導,並結合記者對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的採訪,對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的最新情況做了梳理。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正因如此,流感病毒疫苗每年都要更新,以防止季節性傳播;新冠病毒相對穩定,對疫苗更新的速度需求就沒那麼高。全球疫情防控將更複雜 病毒的基因突變通常不定向,變異後的傳染性和殺傷力是否發生變化,或如何變化,都與病毒變異的基因位點和數量有關。
-
世衛組織: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仍是同一種病毒
·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不同動物感染過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再傳回人類。令人擔心的是,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化。需要在農場內確保生物安全,避免新冠病毒再從動物傳給人類。現有證據顯示,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行為並無不同,只是在具體特徵上可能有輕微區別,但仍是同一種病毒,其具體影響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確定。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按照一般理解,這似乎是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上層樓,這種毒株傳染性比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增強了接近1倍。大家可曾還記得,先前曾有一個說法,稱新的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10倍。如果這兩個說法同時成立,是不是就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在增加10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70%。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據《科學》網站報導,最初引起英國方面警覺的時間是12月8日。當時,英國召開關於大流行性冠狀病毒擴散的例行會議,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看到了一張令人震驚的圖表。伯明罕大學的微生物基因組學家尼克·洛曼(Nick Loman)說,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病例出現激增,該郡病毒序列的病毒系統進化樹看上去也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