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穴,別名魚腹、肉柱、傷山,出自《黃帝內經靈樞衛氣》,是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之一。承,有承受、承擔的意思;山,是指軀體的高重。承山的意思是指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
中醫認為承山穴具有理氣止痛,舒筋活絡,清熱消滯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痔瘡、疝氣、腳氣、腹痛、便秘、腰腿拘急疼痛等症狀。老年人經常會有小腿抽筋的症狀,而經常刺激承山穴可以使人腿腳有力不抽筋,還能對腰部起到防護的作用。此外,承山穴還是是去除人體溼氣的最佳穴位,經常按摩承山穴,其功效等同於薏米紅豆粥。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中。刺激承山穴,可以用按摩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揉承山穴100-200次,以學為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度,每天堅持能夠有效的治療腹痛便秘,小腿疼痛等症狀。
刺激承山穴,還可以採用溫和灸的方式,將點燃的艾條玄雨承山穴,穴位上方距離穴位皮膚2-3釐米處進行施灸,每次艾灸5-20分鐘即可,以穴位局部皮膚溫熱,但無明顯灼痛感為度,每天一次,長期堅持,可以改善疝氣、小腿疼痛、腰腿疼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