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命是經過主觀努力之後仍不可超越的客觀限制,必須盡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序言
在人生的旅途當中人一定會因為命運而感嘆到煩惱,比起來那些條條框框的規矩,命運是截然不同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麼說道:「人各有命。」,沒錯,人的命運不是通過自我就可以決定的,雖然人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可以間接認為是幹擾著命運的因素,但是並不會直接導致我們產生一個大的轉變,只是說是在小程度上面改變了一個軌跡,也正是因為幹擾了這些軌跡,才會體現出命運的那種選擇性。
其實很多東西就是就是生來就規定好了,但是仍然能夠通過我們呢自身的行動來產生改變,在GOSICK中亦是如此,命運有著自己的選擇,人的感情也同樣有著自己的選擇。
01、從理性到感性
其實很多人在觀看這部動漫的是時候並不會知道它想要直接傳達出來的那個聲音,反反覆覆觀看之後也只浮現出了一些表面的東西,不難發現,這部動漫就是一個真實社會的縮影。
PS:至於這部小說的話,可以說在很大的程度上面都是碾壓了其他作品一般的存在吧,小說的作者為櫻庭一樹,櫻庭一樹是拿過直木獎的,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其他的二三流作者的作品無法比較的緣故吧。
這部動漫的大綱在於一個蛻變的過程,少女維多利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理性怪物」,凡事都只會用頭腦選擇出最佳的答案,因為在她的身邊,一直以來接觸的也都是殘酷的案件,或許久而久之已經習慣了,開始隱藏自己的感情,又或許是因為父親的陰謀讓她變得缺乏感情。
本應該是沒有感情的她,在後期的故事中,開始越來越感性,其實也可以間接理解為這是作者櫻庭一樹的一次蛻變吧,人能夠發生這種改變必然是偉大的,也就可以直接說明,沒有人是缺乏感情的,有的僅僅是是否願意改變的想法和思維。
小結:在維多利亞的眼中,人是被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所驅使的生物,任何人只要有了迫切希望得到的東西,就開始迷失自我,她不想變成那種存在,就連自己的才華和聰明的大腦也成為了父親利用的工具,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了感情,而久城一彌的出現,就是維多利亞的轉變。
02、命運的自主選擇性
說到命運的選擇性,且是自主選擇的能力,相信沒有人會比久城一彌更加熟悉了,他原本可以放下一切,去著手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偏偏就是選擇了一條通往困難的道路上,他的行為是在救贖維多利亞,就連自己也是明白的。
久城一彌的性格和維多利亞截然不同,如果說維多利亞是理性的化身,那麼久城一彌就是感性的化身,兩者放在一起的話很容易就會產生大大小小的影響,兩人的故事也就隨之改變。
久城一彌的出現也是人們所看不懂的地方,安排這樣的一個角色並非是改變維多利亞無聊的地方,因為比起來維多利亞,久城一彌更像是一個完整的人,會用感性處理人際關係,也會用自己的理性進行分析,維多利亞固然聰明,但是聰明在此刻仿佛也不會起著太大的作用,她更需要的是一種救贖。
此刻的救贖二字,就是命運的選擇性的體現,雖然救贖會產生大大小小的影響,我們上述也說到了,這種的選擇只是會對於自己的人生產生一個軌跡的改變,其實具體的改變,真正的改變,還是在自己的手中。也只有當維多利亞下定決心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才會發生改變。
03、懦弱從來不是逃避的理由
懦弱也是人類人性中的一部分,懦弱之後產生的行為就是逃避,本作中也是一個對於懦弱少年成長的改變,久城一彌是很膽小的,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想要迴避,不想去接觸,如果是把這些事情放在了普通人的身上,其實我們也不會再說什麼,因為本身這種行為是天性,也是難以克制的東西,不過要說放在了主角的身上,其實不是很恰當。
人不能一味逃避自己的所要面對的事情,久而久之,就只會逃避,久城一彌內心是很溫柔的一個人,溫柔到了極致也是懦弱的一種體現,正因為他不會處理自己的感情,對待任何人都是心存保留的善意,也正是因為這種善意,有的時候也就不會被人所理解。
其實不僅僅是在維多利亞的身上發生了改變,在久城一彌的身上也同樣如此,一直以來他都在迴避那些事情,直到最後,他開始面對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人是會成長的,如果一成不變的話,那和動物也就沒有了任何區別。
04、結尾:自由的描述
作品背後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對於自由的一種描述吧,這兩個人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面受到了限制和束縛,但是又在這種限制和束縛當中不斷突破和實現自我的改變。
也就是這裡最能夠體現命運的選擇性,自由和禁錮,也往往是表現在心靈方面,唯有突破自己內心的那一扇大門,方能理解真正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X君的動漫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