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道理我都懂,行動還是差個「實際」

2020-12-06 爸媽快來看

文/爸媽快來看

一說起孩子的學習,拿起板凳開始訴苦、嘮嗑的家長就數不勝數!

其中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道理我都懂,但是一讓孩子看書不是口渴就是要上廁所,甚至連眯著眼馬上要睡著的戲精都上身了,看著孩子實在是困得不行、渴的不行、憋著不行時,家長們還有繼續逼迫下去的狠勁嗎?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一番糾結,最後不是妥協就是拎起來一頓教訓,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所帶來的影響也都是負面的。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的眼裡只有手機、只有遊戲」,但有多少家長想過孩子為什麼離不開手機、沉迷遊戲呢?實際上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他們沉迷的就是一個虛幻空間,這和成年人沉迷網聊都是一樣的,看似是融入生活實際的東西實際上卻虛幻的捉摸不透。

為什麼孩子喜歡沉迷在這種不實際的虛幻空間裡?這就要從人心不喜歡「安分守己」來分析了,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在每一副安靜的面孔下都隱藏著一顆沸騰的心,他們喜歡做很多看起來很難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刺激、也是突破自我的一部分敖勁。

手機和遊戲可以在時間的穿梭裡給我們帶來不同新鮮的體驗,這份新鮮和變幻多端就像是會上癮一樣觸動著我們的神經,因此想要讓孩子把學習從小當回事、就應該讓孩子對這件事情上癮,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家長壓根就沒有底氣,讓孩子對學習上癮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道理我都懂裡、往往在行動方面還是差一個「實際」沒有到位。

那麼,在如何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的教育難題裡,家長們該如何付之行動讓孩子對學習「上癮」呢?

1、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

想要讓孩子從小就把學習當回事兒,首先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使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倘若此刻孩子是排斥學習不願意看書寫字的,就說明當下的學習方式不合孩子心意、甚至是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這個時候及時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就是留住孩子僅有的學習興趣。

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更容易讓孩子「上癮」?那幾乎就是玩一玩、學一學的懶散自由了,但這樣的性格對於學習、對學習態度也是極為不利,長期生活在自由懶散的環境下孩子的性格也會越玩越懶,所以依著孩子喜好而來的學習方式往往也不被家長認可,

不過想要滿足孩子玩一玩、學一學的自由倒不是沒有辦法,在這裡我們可以摒棄以往監督孩子學習的方式,通過親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或者通過讓孩子聚集性寫作業的方式去改善孩子的懶散,我們常常說「爭來的東西香」、實際上一起爭著學習、爭著努力又何嘗不是一種「遊戲」呢?

但是在這份聚集性學習裡,家長們切不可對孩子的學習參與過多、也不可以單方面地只誇獎某一個孩子,最好的鼓勵方式就是誇讚團隊,用「你們」、「大家」或者「小朋友們」的口吻,讓環境去影響每一個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2、不要還未開始就「結束」了

想要孩子從小就把學習當回事,除了改變讓孩子如何學習的策略之外,家長還需要給自己定下一個長遠的目標和計劃,不要常常說 「道理我都懂,可是孩子就是不好好學習、一到學習就各種事事來了」,因為在這份道理我都懂裡常常都是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

實際上,從那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開頭語上,我們的擔心、我們的不自信就遏制了前進的步伐,給教育路上的絆腳石也越積攢越多、甚至連風景和結果也隨之變得越糟糕,所以想要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家長們一定要克服我們教育孩子的長途跋涉!

而想要克服家長們教育孩子長途跋涉的困難,首先也需要父母們先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教育孩子的路上並不會一帆風順、甚至還落個被孩子趕走隔離的糟糕情緒,如果我們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對育兒困難時經常對自己說「沒關係,肯定是現在的教育方法有問題」,這樣可以在緊要關頭剎住車不發火的自省,也給教育帶來了一分理智、和睿智。

3、和孩子的溝通再難也要疏解修復

當然,在教育這條看不見盡頭的道路裡所有的問題都並非是單方面的,可以說家長有錯、孩子更有錯,有了自我覺醒後就是和孩子搭建起良好的溝通模式了,通常在孩子不好好學習的疑難雜症裡,除了學習方法沒有效果之外大部分都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毛病。

在良好的教育包括孩子良好的積極學習心態裡,和孩子的溝通是最為重要的,想要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那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再難也要想辦法去疏解修復,只有溝通才能有機會解決一切的困難,只有孩子肯說出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保持良好的溝通模式、包括修復親子關係,所有的捷徑和方法都並非是絕對性的,但有一句話卻是萬能性地拉進親子距離,這句話就是「我也想……」,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出現了親子隔閡,如果我們採用「我也想……」的話術,會發現孩子說的話更多、積極性也提高了很多,比如學習方面我們對孩子說「我也想知道你剛才那道題的答案是什麼」。

這種以「我需要」的求助方法去和孩子溝通,彼此之間的身份就轉換為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了,這也是拉進親子關係、增強孩子自信心的實效,因為任何一個人包括成年人的家長,所有的自信和來都在於自信心和被需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強者、他們就會往強者的路上努力奔馳,因為父母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孩子最終就朝這個模樣去發展!

相關焦點

  • 提升孩子抗挫力,家長同樣可以從中學習,讓自己和孩子變得更好
    下面就來介紹5個技巧,來幫助家長訓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認識情緒從小家長就要引領孩子去認識各種情緒,有的家長會刻意迴避孩子的負面情緒,這樣孩子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只是覺得不舒服。共情不管孩子遇到好的情緒還是負面的情緒,家長都要與他們共情,不能孩子一有情緒,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壓抑,讓他們儘快恢復「正常」。有負面情緒並不代表孩子就做錯了什麼,共情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了解自己的,這樣他才會根據自己的情況更好地和父母傾訴溝通。
  •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開心」?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開心」。 大概許多人都這樣? 身體狀況決定情緒,懂得。 光照、體表溫度、房間整齊程度與情緒成正比,懂得。 各色運動一直沒有停。
  • 學習好的孩子,「大腦司令塔」都很發達,3個訓練方法父母要收好
    兒子雖然似懂非懂,還是很認真地思考起來,很快他的臉上漾出了笑容,接著循著摺痕用小手打開剛才折過的地方,看貓咪重現眼前,臉上的笑容像漣漪那樣越漾越大了!最近常跟孩子一起做手工遊戲,一來是因為好玩,二來能很好激活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前額葉是大腦很重要的一個腦區,我們的記憶力、創造力、行動指令、自控力與專注力都源於此,這也是是部分科學家把它稱之為「大腦司令塔」的原因。
  • 從頹廢到清華大學,他用實際行動,向「天賦論」說不,方法很實用
    對於家長來說,培養孩子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想學習」了,如果孩子能夠比較努力,一般而言,成績不會太差,但是對於不願意學習的孩子而言,成績真的可以很差,這兩天,我就看一位母親在網上傾訴,因為上初中的孩子,7門學科一共考了169分。
  • 道理?我都懂!
    反而一副我是過來人的樣子,說一些之乎者也的話語,巴拉巴拉啥的,最終會導致我們更加的煩悶,雖然出發點是源於對我們的關心,但是方法不對的關心和愛是必要的嗎?未必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些人需要時間去消化這個即成的事實罷了。
  • 如何監督自己的孩子學習?尤其是學英語!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監督孩子學習呢?監督是不是就是用眼睛盯著他學習?千萬不要把「監督」理解為「監視」,那樣只能使孩子心理更加緊緻,叛逆期的還會加劇跟家長的矛盾。你只需要搞好後勤支援工作就可以了。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好。第一, 如果是初中生,孩子每天都有哪些科的作業,你必須知道,有些地方老師會把作業發進微信群,這樣最好。
  • 孩子習慣養成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還是未來的成就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一起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歐巴馬的9條家規表明:孩子要有教養
    羅曼·羅蘭 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不斷學習和充電的過程,為了孩子的將來能出人頭地,父母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只是為了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說:「窮養兒,富養女。」
  • 孩子從小就移民?家長:不是背叛,只想讓下一代變得更完美!
    現存的"雙重國籍",絕大多數都是中國家長通過一些特殊手段鑽法律漏洞而保留下來的,主體對象多數為孩子。可能有人會疑惑,明明捨不得放棄中國國籍,卻又從小就讓孩子移民,這麼來回折騰,意義何在?對此,一位"雙重國籍"孩子家長給出明確說法:並不是想要背叛祖國,只不過希望下一代能變得更加完美。在他看來,中國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大缺陷。
  • 從小喜歡閱讀的孩子,將來更優秀,家長快行動起來吧
    一本好書,可以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過一個有準備的人生;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如何獲得好人緣;還可以點燃孩子的人生夢想,讓他們從小心懷遠大;可以教會孩子何謂勇氣和堅持,何謂團結與協作;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在面對困難時愈挫愈勇。
  • 青舟:一個聰明孩子是如何變笨的?
    很多家長都問過我:孩子之前成績還挺好的,怎麼越來越差了呢?一個聰明孩子怎麼就越來越笨了?覺得別人都在盯著自己,等著嘲笑自己。成績差,就抬不起頭來。不配和學習好的同學玩,而他又不願意和差生一起玩。對於這個男孩來說,「變笨」是因為,時間花在了其他更能影響他的事情上,如何面對評價是更恐懼的事情。之後父母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母親說,自己小時候也希望得到媽媽的鼓勵,但是媽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她生活很不容易,從小就做很多事情。所以她特別希望做個好母親,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 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這3點,父母明白越早孩子走彎路越少
    「不僅如此,還一大堆錯別字,語文課文老師講的他也不怎麼理解,自己完全沒有主動學習的想法,我就實在想不通我和他爸怎麼就能生下他這麼笨的孩子呢?真想一巴掌呼蒙他。」朋友大我六七歲,妥妥的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她丈夫和他是同學,兩人都是高學歷,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剛剛上3年級,在學習上就已經讓他們壓力如此之大了。
  • 為什麼我要讓孩子從小玩數獨?為了鍛鍊大腦這「3個力」
    要知道小學階段,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專注力太差,專注力差就導致上課聽課效果不好。自然小學學習基礎打不牢。但我家孩子,確實在班級裡專注力方面總受到老師表揚,我還挺自豪的!這也讓我一個成年人深刻明白了那句:「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所以邏輯思維能力是我非常想要孩子擁有的能力!而數獨就是一個能從小培養孩子這項能力的方式。
  • 《給孩子的數學四書》:孩子數學成績差,關鍵點在這裡
    看著孩子的數學成績越來越差,許多寶媽寶爸們滿頭焦慮。家長們無法迴避一件事,那就是孩子大部分成績被拖下,主要就是數學成績不理想。我們常說小學和初中就是為了打下一個好的基礎,我們可以看到,語文基本上大多數孩子都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因為語文是不用按照基礎來疊加的,它沒有數學那麼重視基礎。
  • 道理「我」都懂,為何頻交智商稅?
    聶梟從小就跟別的孩子不太一樣,當他被老師問屬什麼屬相的時候,聶梟大聲答道:"我屬狼!"在老師試圖糾正他時,他依舊梗著脖子堅持自己屬狼。後來聶梟長大開始賺錢養活自己,偶然之間開始接觸培訓行業並一發不可收拾。
  • 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父母分享經驗:從小就得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今年的高考在經歷疫情,暴雨重重困難下拉下帷幕,各地的高考成績都公布出來,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各地高考狀元花落誰家。 看到各位學霸們的成績之後,各位一定很驚訝他們的學習能力,又在一邊想他們的家長是如何教育出來這麼優秀的孩子吧?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學習成績差不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關於古詩詞的說法有很多,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不懂其中的含義,即便會背誦了也是死記硬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還有人覺得,大量背誦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想告訴各位父母,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以後學習成績差不了。
  • 道理我都懂,可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來,強者思維,了解一下
    文/庫小七庫小七站長:今天是我為你講解《不懂拒絕,你就註定吃虧一輩子》這本書的第九天,在上一節的講解中 ,我們了解了自我價值感缺失的一些具體表現,今天我為你帶來的主題是:你對未來如何打算,需要強化哪些能力?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父母或許會說城市會得到他人的善意、友好、理解等,但是不會每次都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善意的謊言」,什麼時候遇到危險可以「不誠實」。非常多的事情本質後面都有適用範圍的,考慮適用範圍就是思辨的問題。思辨能力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既然知道了思辨能力這麼重要,那麼孩子從小改如何培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孩子成績差,每天學習壓力大,父母老師怎麼教都不會是笨嗎?
    在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但是成績卻非常差,每天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無論父母老師用什麼方法教他,怎麼都學不會,這樣的孩子是笨嗎?先說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屬於「打死也開不了竅」的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很愚鈍,這個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墊底,高中復讀三年依然沒考上大學。朋友心氣很高,一度想讓孩子通過「藝考」捷徑考一個稍微不錯一點的大學,但最終還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