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喜歡閱讀的孩子,將來更優秀,家長快行動起來吧

2020-12-06 跟著Yummy學營養

現在大多數家長在有了孩子後就開始焦慮,擔憂孩子的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關於對孩子的教育,家長也非常重視,為了孩子去搶學區房、報各種興趣班、甚至讓孩子提前學拼音、漢字、英語等。但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從最開始的睡前故事到親子共讀,其實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

讓孩子愛上讀書,多讀好書,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一本好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可以取代家長成千上萬句的嘮叨和說教,孩子可以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由此可以完成自我教育的過程,從而實現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本好書,可以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過一個有準備的人生;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如何獲得好人緣;還可以點燃孩子的人生夢想,讓他們從小心懷遠大;可以教會孩子何謂勇氣和堅持,何謂團結與協作;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在面對困難時愈挫愈勇。

雨果曾經說過: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一本好書能帶給孩子家長們所給不了的人生智慧,對於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品行和情操的培養、情商的提升、道德的完善、習慣的養成等等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雖然閱讀有這麼多好處,對孩子來說有這麼重大的意義,但是家長也需要警惕的是,現在市面上的書籍質量良莠不齊,有些所謂的精裝書只是在封面上下功夫,內容卻空洞無物,毫無營養可言。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把關好閱讀的質量。

1.最理想的閱讀,應該是家長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其推薦一些好書,這可以幫助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孩子推薦書籍的時候,要注意保持書籍類型的多樣性,從而用書本為其打造一個少年通識課體系,可以讓孩子用閱讀去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2.但目前大部分孩子面臨的現狀是,孩子們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為了提升語文成績和考試加分而閱讀,讀的書籍主要由學校選擇。

3.還有更糟的狀況是,家長對孩子的閱讀不管不問,放任孩子的選擇,對孩子的閱讀書目沒有甄別和選擇,有時孩子正被某些劣質、色情暴力作品吸引,家長也不能及時制止。此外,還有的家長會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強制孩子閱讀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書籍;以上情況都對孩子有害無益,不僅會讓浪費時間、價值觀產生扭曲,還會傷害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對閱讀產生牴觸情緒。

的閱讀,或者是家長強制性的閱讀,抑或是那些帶有太多功利色彩的閱讀,輕者讓孩子沒有收穫、浪費時間,重者將傷害,最終讓孩子放下書本。在十多年對雲舟的閱讀指導中,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認為「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這種說法非常有道理。

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從小學低年級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把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寫作業和補習班中,家長為此也是操碎了心,陪孩子寫作業,有的時候還因為孩子表現不佳而大發雷霆,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必然會惡化,但家長卻僅僅滿足於孩子所得到的高分。

其實,除了學習成績,孩子在小學低年級孩子有更值得去投入的事情。家長不必太過關注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好成績,在這個階段,如果讓多次機械性刷題,必然可以取得好成績,但孩子的心靈卻因沒有受到好閱讀的浸潤而缺乏真正的理解、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到了高年級後,孩子終究會因為閱讀量的缺乏和閱讀能力的缺失,面對問題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掉隊。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因為周圍家長都在報課外輔導班、找家教而亂了方寸,不要過分在意孩子一時的學習成績,而應該著眼於他更加長遠的未來,著眼於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能力的培養。

參考書籍:

周璐著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家長需要的是方向感,不是團結
    我們非常熟悉並喜歡主持人董卿,雖然已經在主持領域佔據了一姐的位置,但她仍然保持著每天閱讀的習慣,所以她如此睿智,散發著她獨特的智慧魅力。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家長要找準方向感作為家長,他們一定想知道孩子的閱讀能力處於什麼水平,將來如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以及應該培養哪一種方向?
  •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做好這3點讓孩子更愛讀書,更聰明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太好動了,根本就坐不住,更別提看書了。其實小孩子天性好動,性格外向的孩子則更是如此。要想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先坐下來。因為一本書哪怕再好,如果孩子不喜歡、對其不感興趣、或超越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則都有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擊退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剛開始時,家長們不用過多的去考慮什麼必讀書單,應該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從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方面入手。
  • 提升孩子抗挫力,家長同樣可以從中學習,讓自己和孩子變得更好
    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遲早有天孩子要自己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和苦難。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忍心看他們哭,看他們受苦,如果等他們長大了之後不得不去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僅會遇到更大的問題,而且成長的速度也不如小的時候快。
  • 從小讀書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附兒童閱讀年齡表
    像小狸貓在2歲多一點的時候,用平板的小遊戲自學了50個漢字,在去超市的時候,指著「入口」問她爺爺,說:「這個是人口吧,爺爺你看我認得呢。」回家我們一交流,很開心她自己可以在軟體中能學到東西,就付費打開了全部服務,現在她在學齡前,早就完成了1200字的識字量。其實不單單是社會,閱讀也有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說兩極分化的現象,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則越來越富。
  • 智商高的娃從小就有徵兆,孩子身上有3個特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每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比較聰明、優秀,這樣他們將來才會更有出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評價一個孩子,說孩子看起來就「聰明」,長大一定有出息,那麼孩子的「聰明相」究竟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 如何讓孩子從小把學習當回事?道理我都懂,行動還是差個「實際」
    文/爸媽快來看一說起孩子的學習,拿起板凳開始訴苦、嘮嗑的家長就數不勝數!手機和遊戲可以在時間的穿梭裡給我們帶來不同新鮮的體驗,這份新鮮和變幻多端就像是會上癮一樣觸動著我們的神經,因此想要讓孩子把學習從小當回事、就應該讓孩子對這件事情上癮,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家長壓根就沒有底氣,讓孩子對學習上癮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道理我都懂裡、往往在行動方面還是差一個「實際」沒有到位。
  • 哈佛教授坦言:孩子有這3個特徵,或許是一個天才,家長要多關注
    天才兒童從小具備哪些特徵呢?是天賦異稟,又或是異於常人呢?其實,每一個孩子來到人世間,都像是一張白紙版的存在,慢慢學會自己吃飯,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要說與家長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沒有任何關係,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哈佛教授坦言:天才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偷著樂吧!
  • 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比同齡人還聰明
    李玫瑾曾表示過: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經科學認證,如果人的睡眠時間不規律,不僅會擾亂人體自然的節奏,沒有足夠的睡眠,還會限制大腦接受和保存新信息的能力。不良生活作息習慣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的壞影響。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主持人董卿,我們都知道,知性優雅大氣,被稱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對於她的才氣、取得的成就,董卿曾在一檔節目裡透露:這都得益於父母,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讓她終身受益。到現在,她依然保持著每晚睡前讀一個小時書的習慣。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其實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磨蹭和機靈的影響,都有這樣的認知誤區,認為孩子們磨蹭就是沒出息,啥都學不好,而機靈就是聰明的表現,做什麼都像模像樣。其實孩子小時候是機靈還是磨蹭,確實影響到孩子的將來,只不過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這種結果!
  • 孩子從小就移民?家長:不是背叛,只想讓下一代變得更完美!
    孩子從小就移民?家長:不是背叛,只想下一代變得更完美近期,隨著一則消息的傳出,很多家長有點慌了,為了減少境外患者回國搗亂案例的發生,國家相關部門將嚴查"雙重國籍"問題。其實我國《國籍法》一直不允許中國公民持有"雙重國籍",任何中國人只要加入他國國籍,中國方面就會自動註銷其中國國籍。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25省46名「高考狀元」成長揭秘——從小成績優秀,靠的就是專注力
    上學前,孩子可愛、活潑、乖巧、機靈,上學以後就變成了「笨蛋」,媽媽整晚整晚的輔導作業,爸爸三天兩頭被叫到學校,家長會上不敢抬頭吭聲,都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可還有一種孩子被稱作「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成績優異,還特別懂禮貌。家長們羨慕的同時,也模仿學霸孩子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每年的高考學霸狀元,連筆記都被高價買走了。
  • 語文學不好的孩子,將來會吃虧?聽聽北大教授陳平原怎麼說
    二、從小背古詩我之前在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時候,被一個小男孩王恆屹圈粉,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認識3000多字,會背500首古詩。很多網友羨慕,但也有人說這麼早讓孩子背古詩將來也記不住,浪費時間。
  • 孩子腦力開發很重要,這些方法不花錢也可以幫助孩子,快學起來吧
    85歲的老人,在我眼裡大部分的都應該得老年痴呆了,但是這位奶奶卻坐在一線每天為40個孩子坐診,不得不說,總用大腦去思考問題真的是可以幫助我們開發腦力,但是孩子的腦力培養父母要更加重視,這些方法幫你給孩子做好左右腦的開發,學起來吧!1.
  • 孩子總愛亂發脾氣怎麼辦?打罵往往適得其反,家長這樣做更有效!
    小寶愣了幾秒就開始哇哇大哭起來,只見他氣得直跺腳,文文趕緊勸阻他,對他說:「樓下還住著人呢,寶寶可不能這麼亂吵!」可是孩子絲毫沒有停下來,反而拿起了家裡的毛絨玩具,使勁往地上扔,然後又撿起來,還在上面使勁跺腳。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談家庭教育: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5點教育
    如今仍有許多父母過分關注自己孩子的學業成績,總會認為智商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這種觀點不完全正確,也不能完全說明孩子將來會有出息,是否優秀。就教育而言,劉道玉校長的教育方式獨樹一幟,他認為優秀兒童的成長離不開五種家庭教育。那究竟是什麼呢?事實上,這些名人的觀點未必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應該用批判的思維來看待這些觀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習對我們有用的方法就可以了。
  • 每天堅持親子閱讀,給孩子帶來哪些益處?這4個變化顯而易見
    可以說,瑩瑩媽能夠從小帶著瑩瑩堅持親子閱讀,是非常有遠見的舉動了。所謂親子閱讀,就是家長和孩子以書為紐帶,通過閱讀,享受那份家人在一起的快樂和愉悅,並且通過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長孩子的知識。而每天堅持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還不止如此呢!一、每天堅持親子閱讀的重要性有哪些?
  • 從腦科學看孩子閱讀:改變大腦結構和思維,「對話式閱讀」是關鍵
    因此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需要從小培養的好的愛好,甚至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閱讀足以貫穿他們的整個人生。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樣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閱讀方法。之前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也想從小培養他閱讀的好習慣,但也許是性格使然,讓他很難靜得下心來去讀一本書。
  • 很少閱讀VS經常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有什麼不同?
    很少閱讀的孩子VS愛閱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可能截然不同:1、胼胝體厚度不同胼胝體是大腦中連接左右腦的關鍵區域,它負責左右腦的信息傳遞,經常閱讀的孩子,其大腦胼胝體的厚度要厚於不經常閱讀的孩子,胼胝體增厚會使得左右腦信息傳遞更迅速高效。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女性的胼胝體厚度要高於男性,這也是為什么女孩子從小就表現出閱讀能力較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