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家長在有了孩子後就開始焦慮,擔憂孩子的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關於對孩子的教育,家長也非常重視,為了孩子去搶學區房、報各種興趣班、甚至讓孩子提前學拼音、漢字、英語等。但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從最開始的睡前故事到親子共讀,其實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
讓孩子愛上讀書,多讀好書,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一本好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可以取代家長成千上萬句的嘮叨和說教,孩子可以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由此可以完成自我教育的過程,從而實現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本好書,可以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過一個有準備的人生;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如何獲得好人緣;還可以點燃孩子的人生夢想,讓他們從小心懷遠大;可以教會孩子何謂勇氣和堅持,何謂團結與協作;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在面對困難時愈挫愈勇。
雨果曾經說過: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一本好書能帶給孩子家長們所給不了的人生智慧,對於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品行和情操的培養、情商的提升、道德的完善、習慣的養成等等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雖然閱讀有這麼多好處,對孩子來說有這麼重大的意義,但是家長也需要警惕的是,現在市面上的書籍質量良莠不齊,有些所謂的精裝書只是在封面上下功夫,內容卻空洞無物,毫無營養可言。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把關好閱讀的質量。
1.最理想的閱讀,應該是家長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其推薦一些好書,這可以幫助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孩子推薦書籍的時候,要注意保持書籍類型的多樣性,從而用書本為其打造一個少年通識課體系,可以讓孩子用閱讀去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2.但目前大部分孩子面臨的現狀是,孩子們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為了提升語文成績和考試加分而閱讀,讀的書籍主要由學校選擇。
3.還有更糟的狀況是,家長對孩子的閱讀不管不問,放任孩子的選擇,對孩子的閱讀書目沒有甄別和選擇,有時孩子正被某些劣質、色情暴力作品吸引,家長也不能及時制止。此外,還有的家長會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強制孩子閱讀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書籍;以上情況都對孩子有害無益,不僅會讓浪費時間、價值觀產生扭曲,還會傷害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對閱讀產生牴觸情緒。
的閱讀,或者是家長強制性的閱讀,抑或是那些帶有太多功利色彩的閱讀,輕者讓孩子沒有收穫、浪費時間,重者將傷害,最終讓孩子放下書本。在十多年對雲舟的閱讀指導中,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認為「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這種說法非常有道理。
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從小學低年級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把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寫作業和補習班中,家長為此也是操碎了心,陪孩子寫作業,有的時候還因為孩子表現不佳而大發雷霆,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必然會惡化,但家長卻僅僅滿足於孩子所得到的高分。
其實,除了學習成績,孩子在小學低年級孩子有更值得去投入的事情。家長不必太過關注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好成績,在這個階段,如果讓多次機械性刷題,必然可以取得好成績,但孩子的心靈卻因沒有受到好閱讀的浸潤而缺乏真正的理解、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到了高年級後,孩子終究會因為閱讀量的缺乏和閱讀能力的缺失,面對問題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掉隊。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因為周圍家長都在報課外輔導班、找家教而亂了方寸,不要過分在意孩子一時的學習成績,而應該著眼於他更加長遠的未來,著眼於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能力的培養。
參考書籍:
周璐著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