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習慣的養成|垃圾分類「在人不在桶」,這波操作更見用心

2021-01-13 澎湃新聞

編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城市新時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評論部推出「論習慣的養成」,每天一篇,評論員、志願者、大學生、小學生,小區業主,記錄親身經歷,分享小訣竅,吐槽小煩惱,傾聽真民聲,尋求好建議,讓垃圾分類從陌生變成習慣。

6月底的時候,為了迎接上海的垃圾分類「大考」,朋友圈裡有人在曬垃圾桶,有些據說是日本家庭同款的,看著很高大上,當然價格也不含糊,動輒兩三百一個。我有點動心,跟家屬商量買一個。他看了一眼,否決了:咱認真做好分類就行了,用什麼桶就是個形式,不用在意。當時我還為他的勤(摳)儉(門)表示不屑,現在不得不承認,他是對的。

這半個月來,類似「垃圾桶賣脫銷了」的新聞屢上熱搜。據媒體報導,在淘寶上,從最簡單的無蓋圓桶,到價格在200元甚至更貴的「日本進口組合式垃圾桶」,銷量破萬的商家比比皆是。僅6月,某電商平臺的個人買家就貢獻了價值2.5億元。在垃圾桶的生產重鎮浙江台州,不少企業生產線24小時不停產,但在巨大的訂單額面前還是顯得吃力。

這一現象,自然讓人與垃圾分類聯繫起來。人們重視垃圾分類,積極付諸行動,當然值得讚許。但同時,我也有點「杞人憂天」地想到一個問題:垃圾桶的暢銷,是否會導致人們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和新的汙染——比如家庭原來使用的垃圾桶被扔棄?人們是否會產生一種錯覺,即「買了分類垃圾桶就等於做好了垃圾分類」?

一個常識是,垃圾分類的難點和重點都在人,而不在桶。對於市民和家庭而言,嚴格地按照規則進行分類和投放,就達到了垃圾分類的目標。至於用什麼裝垃圾,首要在於實用且節約。比如,現在夏季,人們買水果會每次少買,但買的頻次高,裝水果的塑膠袋也就較小,用來裝量不大又每天都要扔的溼垃圾,就很好。

值得肯定的是,雖然隨著上海正式進入垃圾分類時代,市民購買分類垃圾桶的熱情大增,但對於垃圾桶需求的大頭——政府採購而言,上海正在做的,不是「加法」,而是「減法」。

這段時間,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上海地鐵站內、馬路上的垃圾桶明顯減少了。據本地媒體報導,今年以來,上海多個行政區公共區域的廢物箱數量以前減少了近一半。以南京路步行街為例,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垃圾桶少了83個,剩下的還不到原來的四成。

這或許會在短期內對市民造成些許不便,但從實踐看,並未造成環境質量的下降。長期來看,也是對的。垃圾分類,不意味著垃圾桶越多越好。相反,只有嚴格控制甚至有意識地壓縮數量,才是正確姿勢。

因為垃圾分類本就是要環保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市民不必特意添購垃圾桶,公共場合不必盲目增加垃圾桶;即便分類標準變了,原來的垃圾桶也可以通過更改標識等方式達到現有標準。這才與垃圾分類「知行合一」。市民的重點應放在觀念的改變、習慣的養成上,城市的重點當在宣傳普及和做好配套服務上。

據報導,今年上海市招標採購的垃圾桶當中,公共垃圾桶的採購數量明顯較前兩年要少,增量主要在於發放給居民的家用分類垃圾桶。這種變化讓人放心,也讓市民對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更有信心。

相關焦點

  • 論習慣的養成|煙花爆竹能不放,垃圾分類還難嗎?
    【編者按】上海7月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城市新時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評論部推出「論習慣的養成」,每天一篇,評論員、志願者、大學生、小學生,小區業主,記錄親身經歷,分享小訣竅,吐槽小煩惱,傾聽真民聲,尋求好建議,讓垃圾分類從陌生變成習慣。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好處不用多講。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持續半年方能成習慣
    行為持續6個月方能成習慣宋慧告訴記者,專家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持續6個月,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並且這個習慣不會輕易改變,「要養成垃圾分類這個習慣,從我們這些年的實踐來看,志願者很重要。此外,客觀上垃圾廂房幹不乾淨、垃圾廂房旁邊是否有洗手池等細節也都很關鍵。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這種思路也可以推廣至全市的垃圾分類,很多市民建議四類垃圾桶分別對應不同顏色的垃圾袋,這樣就可以把垃圾分類前端移至家庭,在家庭將垃圾裝好不同顏色的袋子後,直接投入對應的垃圾桶,或者引入可降解的廚餘垃圾袋,這樣就省去了「破袋」環節,大大提高投遞效率。
  • 往管道井扔垃圾是什麼操作?垃圾分類助推老式高層啃下「封井」難題
    茅臺花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唐秀珍說道:「一是徵詢通過難,由於垃圾管道涉及到公攤面積,按照物權法規定,封井的群眾同意率必須達到三分之二。」居民改變30年的老習慣也很難,「扔垃圾要分類、下樓、定時投放,有些人不適應。」此外,在推進封井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居民的個性訴求也不能忽視:「底樓居民們擔心,原來的管道井改建為垃圾廂房後,人來人往的噪音和垃圾臭味會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 北京垃圾分類修法五大焦點:不分類可罰款50至200元
    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偶爾產生,數量較少,一般一個社區有一個集中投放點即可。「區分垃圾沒那麼難。我們只要記住三句話就行:有廢品,找綠貓(一款資源回收App);可腐爛的垃圾投綠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封雲英阿姨指著垃圾桶上的指示牌對記者說:「分類方法要方便大家操作,如果不容易記,大家就不願意學了。」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
    行為持續6個月方能成習慣宋慧告訴記者,專家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持續6個月,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並且這個習慣不會輕易改變,「要養成垃圾分類這個習慣,從我們這些年的實踐來看,志願者很重要。此外,客觀上垃圾廂房幹不乾淨、垃圾廂房旁邊是否有洗手池等細節也都很關鍵。
  • 廣東河源: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 「新時尚」養成文明「好習慣」
    只有把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好,綠色環保理念傳播好,垃圾分類氛圍營造好,才能激發廣大居民推進垃圾分類的熱情,才能推動垃圾分類新時尚深入人心、文明好習慣蔚然成風。」  1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河源市源城區御龍灣二期小區看到,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公示欄中公示著「御龍灣二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分布圖」「御龍灣二期生活垃圾分類小區居民榮譽榜」以及「垃圾分類、你我踐行致廣大市民朋友的倡議書」。
  • 出妙招 這個社區的這波垃圾分類操作穩了
    怡海星城恆左網格的陳女士拎著一袋西瓜皮、剩飯菜等來到怡海社區恆左網格廚餘垃圾集中投放點,「桶邊指導員」查看、稱重後,在她的《怡海社區垃圾分類綠色積分卡》上填寫了公斤數和日期。這是從7月1日開始暮雲街道怡海社區在轄區內開展的「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廚餘垃圾集中投放行動。「可不要小瞧了這一張《怡海社區垃圾分類綠色積分卡》哦。」
  • 垃圾分類科普小知識
    今天給大家總結了近期分享的垃圾分類知識快來看看吧!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並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 垃圾分類小知識有哪些
    今天給大家總結了近期分享的垃圾分類知識快來看看吧!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並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這個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吧,我前幾天聽安裝工人在說,可是不知道怎麼用嘛?」 兩個人這裡推推、那裡碰碰,看著柜子閃著燈,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這是智能垃圾桶,接下來咱們社區會給每戶居民發放一張積分卡,垃圾按分類丟棄,就能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了。」
  • 「小小啄木鳥」讓普陀這裡的垃圾分類標識更「友好」!
    例如溼垃圾,被錯翻成kitchen waste;幹垃圾,被錯翻成other waste;有害垃圾桶的英文也是harmful waste,正確的寫法是HAZARDOUS WASTE;有些溼垃圾桶身所用的標識中缺少小圖示例,不可作為正確標識使用。
  • 跟著垃圾去「旅行」 分類後垃圾去哪了?一起來「追蹤」吧!
    今天 讓我們跟著生活垃圾的軌跡 一起去「旅行」 看一看分類後的垃圾到底去哪了第1步:源頭分類 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每戶交道口轄區居民可自行準備兩個垃圾桶,一個放置廚餘垃圾,一個放置其他垃圾,包裝紙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則單獨裝在一個袋子裡。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南京11月1日開始實行垃圾分類 一個口訣記清楚
    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一)可回收物,指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織物類等適宜回收和可循環再利用的生活垃圾; 一個口訣解決問題:   能賣錢的——藍桶桶,  易腐爛的——綠桶桶,  有毒有害——紅桶桶,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李名英說,香居美苑小區居民還保留著早睡早起的習慣,丟垃圾也早,因此指導員要提前就位。「垃圾分類是好事,不覺得辛苦。而且物業給我們準備了手套、夾子、剪刀,分類起來方便多了。」李名英認為,指導員是垃圾分類的「把關人」。每一袋垃圾,她都破袋認真檢查,不讓任何一件垃圾混裝,把好前端居民分類關卡。「過期的鹹鴨蛋屬於廚餘垃圾,包裝袋屬於其他垃圾,要先拆開再丟棄。」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2020-11-22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新水坑村村支部副書記陳灼堅說,新水坑村除了撤去各家各戶門口的垃圾桶,改為統一規劃108個垃圾分類收集點,還培育一支村民隊伍,參與村裡自治,進而發動全村人的力量——就像守家業一樣,守住美麗鄉村。2017年11月,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新水坑村首次有了「垃圾分類督導員」這一新鮮崗位。每天早中晚,「督導員」都會到崗,巡查一線,指導垃圾分類。
  • 養成不隨便亂丟垃圾的習慣,給孩子做個榜樣
    記得曾經我看過一個教育宣傳片,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了幾個父母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在大街上,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隨地一丟,而孩子確實驚人的相似,也是像父母那樣隨地一丟了事。還有的父母則是把吃完的東西垃圾全部丟到了垃圾桶裡,而孩子也是如此相似的做了。
  • 落葉竟然是廚餘垃圾?垃圾分類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8月10日,湖北省政府出臺了《湖北省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襄陽市建成區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2年,襄陽市建成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