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脂肪幹細胞源外泌體對HaCaT細胞損傷修復及遷移功能影響

2020-11-28 生物谷

 

臨床上,各種炎症、潰瘍、燒傷等造成皮膚的損傷修復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研究表明,脂肪組織來源的幹細胞促進皮膚創傷修復的一個重要作用途徑是旁分泌,旁分泌的載體外泌體可能是促進創傷癒合的關鍵因素。與直接使用幹細胞相比,富集了來源細胞的蛋白質、mRNA和miRNA等信號分子的外泌體具有生物相容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等安全性特性。相對於其他幹細胞來源,人脂肪幹細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來源容易且體外擴增速度快,外泌體獲得更為容易,因此hADSC的外泌體更適合運用於皮膚創傷修復。

為了探究人脂肪幹細胞源外泌體對表皮細胞遷移功能的影響,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張遠遠, 深圳大學曾悅, 朱豔霞從正常人抽脂手術中獲取的脂肪組織分離培養脂肪幹細胞,採用超速離心和超濾結合的改良法分離收集細胞上清液中的外泌體,採用透射電鏡、動態光散射法以及Western印跡法鑑定分離出的外泌體。採用0、50、100、200、250、300、400、500、600、800 μmol/L H2O2分別作用HaCaT細胞1 h,CCK8法檢測H2O2對HaCaT細胞存活率的影響。將HaCaT細胞分為正常組(無預處理)和損傷組(用100 μmol/L H2O2損傷預處理0.5 h),再將兩組分別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與外泌體共培養,對照組不與外泌體共培養。用共聚焦螢光顯微鏡觀察PKH26螢光標記的外泌體是否能被細胞吞噬,用劃痕實驗觀察HaCaT細胞修復率,用Transwell實驗評估細胞遷移能力。多組間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採用LSD檢驗,相關性檢驗採用Spearman檢驗。

透射電鏡觀察顯示,分離所得的脂肪幹細胞源外泌體是直徑60 ~ 80 nm的茶託樣納米囊泡,而動態光散射法測量顯示,分離的外泌體純度為65.88%,表達CD63、Alix和TSG101,具有外泌體的基本特徵。CCK8法顯示,0 ~ 800 μmol/L H2O2處理HaCaT細胞1 h後細胞存活率呈逐漸降低趨勢,H2O2濃度與HaCaT細胞存活率呈負相關(r = -0.91,P < 0.01)。共聚焦螢光顯微鏡觀察,分離的外泌體能被損傷後的HaCaT細胞攝入。劃痕實驗顯示,正常對照組、正常治療組、損傷對照組、損傷治療組HaCaT細胞12 h劃痕面積修復率分別是40.26% ± 0.64%、69.57% ± 0.69%、32.28% ± 0.31%、69.62% ± 1.68%,損傷治療組顯著高於損傷對照組(t = 37.33,P < 0.01)。Transwell實驗結果顯示,4組10倍視野下遷移細胞數分別是20.85 ± 4.84、44.8 ± 5.24、14.95 ± 2.58、40.05 ± 7.66,損傷治療組大於損傷對照組(t = 25.10,P < 0.01)。

人脂肪幹細胞源外泌體具有促進氧化應激損傷的HaCaT細胞遷移的能力。(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20(第五屆)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20Exosomes?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在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中,幹細胞如何「妙手回春」?
    幹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細胞,能夠再生人體的各種組織,因此在創傷治療中有一定的臨床潛力,特別是在骨折癒合、軟骨癒合及創傷後炎症等方面。 局部細胞和組織損傷後,機體對損傷所形成的缺損進行修補恢復的過程稱修復。修復是機體抗損傷的表現,組織修復主要是通過再生來完成的。
  • 幹細胞在組織修復與再生中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幹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細胞,能夠再生人體的各種組織,因此在創傷治療中有一定的臨床潛力,特別是在骨折癒合、軟骨癒合及創傷後炎症等方面。 局部細胞和組織損傷後,機體對損傷所形成的缺損進行修補恢復的過程稱修復。修復是機體抗損傷的表現,組織修復主要是通過再生來完成的。
  • SUNS丨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對HaCaT細胞增殖與遷移的影響
    探討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s)對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增殖與遷移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
  • 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
    2019年1月9日,世界首例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目前,臨床上對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急性期主要為長腿石膏託固定,慢性期主要為膝關節鏡下手術和半月板切除。因為半月板的血供不足等因素,半月板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從而影響手術療效。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近年來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Liang等從自然流產胎兒皮層中獲得人神經幹細胞,體外擴增後植入胸段脊髓完全橫斷的小鼠體內,組織病理結果顯示皮質脊髓束纖維顯著再生並重新形成突觸連接,小鼠的後肢運動功能恢復良好。Fujimoto等將iPS來源的神經幹細胞植入脊髓損傷模型後,其分化為神經元並形成突觸連接,與體內神經系統整合促進小鼠後肢功能的恢復。
  • 奧本源肌膚再生黑科技—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源外泌體
    30歲後的人,對肉眼可見的衰老變化產生恐懼,但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 30+的你,更加成熟,更有資本。這個時代,無需再拿年齡說事,好的皮膚和身材就是你的年齡。奧本源動能素——你美麗人生的轉折點。越過時間,青春歸位,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2020-08-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揭示結腸幹細胞損傷修復周期
    研究揭示結腸幹細胞損傷修復周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8 12:55:54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Thaddeus S. Stappenbeck課題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不同間充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與骨關節炎
    1.2 胚胎間充質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早期 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獲得的全能幹細胞,可誘導 分化成幾乎所有種類和功能的細胞,具有無限增殖、自我更新的特性。
  • 激活靜息態神經幹細胞 或可修復大腦損傷
    激活靜息態神經幹細胞 或可修復大腦損傷神經幹細胞(NSCs)是一種多能祖細胞,負責產生神經系統中所有的神經元和大膠質細胞。在成年哺乳動物中,神經幹細胞主要處於一種「休眠」狀態,但它們可以在進食或運動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增殖。
  • 幹細胞通過上調Treg細胞修復銀屑病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對損傷組織的修復以及免疫功能的調節有重要作用,幹細胞療法被應用於銀屑病的臨床研究中。Th17/Treg免疫失衡銀屑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損處Th17數量增加,而Treg細胞數量顯著減少,兩者的數量及功能失衡可能是導致銀屑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在臨床表現、呼吸功能、影像檢查等方面均實現好轉,8-10天即可達到痊癒水平。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幹細胞在阻斷肺纖維化進程,促進肺部損傷修復等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它又有哪些應用潛力呢,最重要的是,這種幹細胞和我們老百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對於這些問題,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研究所研究員段海峰博士,分享了他的看法。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NSCs具有多種來源:①胚胎幹細胞(ESCs)源性NSCs,通過對ESCs誘導分化為NSCs;②胚胎源性NSCs,從胎兒腦和脊髓內直接分離獲得的NSCs;③成體腦源性NSCs,從成體腦室下區、海馬和脊髓等部位分離培養出的NSCs;④間充質幹細胞(MSCs)源性NSCs,將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和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跨胚層分化為NSCs;⑤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源性NSCs,通過誘導iPSCs
  • 揭秘萬能幹細胞:神奇功能無法想像!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幹細胞及其分化產品為有效修復人體重要組織器官損傷及治癒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徑,以幹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將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
  • 無支架-基於間充質幹細胞軟骨修復技術的研究現狀
    ,因為軟骨缺乏血供,缺乏能遷移、增殖及參與修復反應的未分化細胞等因素,導致關節軟骨修復能力有限,關節軟骨損傷後的修復主要表現為瘢痕形成與軟骨增厚,這種修複方式會大大增加其發展成骨關節炎的風險。有多項研究表明,滑膜MSCs多能性不受供體年齡或細胞傳代的影響,且與其他組織MSCs相比具有最大的成軟骨潛能。據報導,來自骨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滑膜MSCs並不比來源於創傷患者的差。為了收穫滑膜,需要關節鏡手術,但是手術的創傷遠小於骨髓穿刺,因為關節鏡手術醫生通常會在關節鏡下切除滑膜以獲得清晰的術野。因此,滑膜間充質幹細胞是利用組織工程修復軟骨損傷的最有吸引力的細胞來源之一。
  • 儲存幹細胞以備不時之需?「脂肪幹細胞」成為細胞銀行最熱門項目
    但後來科學家發現,在那坨白白、黃黃的脂肪組織,其實有很多的微血管包圍著,再進一步研究後,發現裡面包含許多不同的細胞,而「脂肪幹細胞」就是其中一種。 在2018年就有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技術指出,其中就有一項是使用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術,來治療慢性或困難傷口、大面積燒傷或皮膚創傷、皮下軟組織受損。
  • 低氧培養犬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脂肪幹細胞在體外可分化為成脂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還可以通過旁分泌作用降低目標組織的炎性反應,加速損傷的復原。低氧培養:目前大部分研究對細胞培養的氧體積分數為21%,而正常機體的平均氧體積分數僅5%,適當的低氧氣培養會使幹細胞生理功能出現相應的改變。
  • 精準引導幹細胞修復損傷!幹細胞治療迎來新希望
    「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通過引導讓幹細胞直接進入到指定的位置,並得以第一次看到幹細胞集中治療的效果。」 這項研究刊登於近期《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雜誌。
  • 關於間充質幹細胞的14個特性,你了解幾個?
    間充質幹細胞,又稱多潛能基質細胞,簡稱MSCs,是屬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包括:骨髓、臍帶、脂肪、黏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組織以及羊水、羊膜、胎盤等。在適宜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等多種組織細胞。
  • ...治療 神經幹細胞 caspase-3 科學家 元兇 幹細胞 神經功能障礙...
    東方網9月1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為什麼腦卒中會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並且醫學科學家至今沒有有效治療手段?昨天,復旦大學宣布,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研究院趙冰樵教授團隊,經3年多艱苦攻關,首次發現了阻礙腦卒中後神經幹細胞再生的「元兇」。目前該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著名學術期刊《幹細胞》雜誌上,引起世界醫學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