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物種滅絕都是人類造成的?不要忽略了自然法則

2020-12-07 科學獵奇

先說答案:物種滅絕當然不全是人類造成的了,它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更有自身因素,而且,整個世界上的生物並不是只有滅絕,也是有新的物種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拆分開來,簡單的來說一下這個幾個問題。

物種滅絕的最大因素

地球誕生於距今約46億年前,而最早的生物誕生於距今36億年前,從36億年前開始,地球正式進入了有生命的時代,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當然,在地球生命繁榮的背後,也有生物的滅絕,從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開始,到現在約6億年的時間內,地球一共歷經了5次大的生物滅絕,它們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在這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以二疊紀大滅絕最為慘烈,因為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在那場災難中,約有95%的物種滅絕。

從人類的進化史看,從猿到人的第一階段就是距今約3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階段,這個階段也是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說,真正的人最早也就出現在距今約300萬年前。但是,在地球上5次生物大滅絕中,即使是最後一次的白堊紀大滅絕事件都發生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

因此,地球上的5次生物大滅絕均與人類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說物種滅絕都是人類導致的,這個「鍋」我們不背。而從5次滅絕事件的原因看都是因為氣候變化、環境變化、地殼運動等等自然因素導致的。所以生物滅絕最大的因素就是自然因素。

(二疊紀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人類與5次大的滅絕事件沒有關係,但是與現代物種滅絕的關係卻很大

從距今3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時期開始,人類就已經開始獵殺動物了,這一點從南方古猿的化石坑中的鹿科動物的骨骼化石就能看出。在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中,人類與野生動物主要是食物的關係,當然為了自身安全獵殺野生動物的也有,畢竟佔少數。

隨著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發明出了各種武器,這使得人類有了與任何野生動物叫板的實力。其次,人口的膨脹必然需要更多的空間來生存,而這些空間原本是屬於野生動物的。再加上,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有著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被瘋狂的獵殺。最終,導致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滅絕,比如大海牛、中國犀牛、華南虎(野外滅絕)、長江白鱘等等。由於人類的直接關係導致的物種滅絕已經數不清了,根據科學家的推斷,近代生物的滅絕速度是以往生物自然滅絕速度的100萬倍,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因此,總的來說,在人類出現以後,生物的滅絕確實與人有著極大的關係。

有滅絕就有新生

從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來看,雖然每一次都是超過60%以上的物種滅絕,但是在下一個時期,新的物種就會填滿整個生態鏈,因此,地球的整個生態一直都是比較的平衡的。比如二疊紀的滅絕事件中雖然有95%的生物滅絕,但是二疊紀幾乎是海洋生物的天下,當滅絕事件發生後,到了三疊紀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開始發力,填補了陸生動物較少的空白。

所以說有滅絕就有新生,如果不是恐龍的滅絕,哺乳動物也沒有登場的機會,畢竟在整個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哺乳動物都在恐龍的統治下「猥瑣發育」,直到恐龍滅絕後,它們才開始嶄露頭角。

至於在當下,有多少新物種產生,沒有確切的數字,畢竟,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對地球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不過,我們可以從身邊找一些例子,比如蚊子,早在幾十年,我們身邊的蚊子還只有普通的蚊子,但是如今花蚊子都有至少兩種了(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甚至還有一些身體黑黑的,不知道什麼種類的蚊子慢慢地也出現了。這不正是新生物種最好的信號嗎?

而且隨著人類不斷地探索,一些新的物種也被陸續發現,它們中也肯定有新物種。比如我國科學家剛在海南發現的石嶼海澤甲、國外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的獅子魚等等。

(石嶼海澤甲)

總結

在距今300萬年前,生物的滅絕與人類沒有任何關係,而在距今300萬年之後,許多生物的滅絕就與人類的活動有著直接的關係了。當然,有滅絕就有新生是不錯,但是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物種的新生速度,如果再不保護,照這樣下去,重蹈二疊紀的災難也不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發展,是打破了自然法則還是揭示了進化論的局限?
    生物進化論自發表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權威,但是近年以來也是爭議不斷,尤其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這一物種的存在,對生物進化論也提出了一些挑戰,這些發生的事情讓我們疑惑究竟是人類打破了自然法則還是生物進化論存在局限。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這次物種滅絕是人為事故今天的滅絕原因與史前不同,主要是因為有一位明星演員:人類。雖然滅絕確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目前98%的物種已經不復存在,但滅絕的速度已經大大加快。生態學家估計,在過去的50年裡,成千上萬的物種已經滅絕。他們預測,如果保持這一速度,現存物種的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目前,面臨危險的物種比任何時候都多。
  • 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離世:人類將造成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目前,世界上僅存兩頭北方白犀牛——「蘇丹」的「女兒」和「孫女」都為雌性——因此環境保護主義者希望通過試管受精的方式拯救這一瀕臨滅絕的物種。對自然環境保護主義者而言,「蘇丹」的離世無疑是一場深刻的悲劇,實際上對全人類來說也是如此。但是,那些痴迷於權力遊戲和只顧追求經濟利益的人類,似乎沒有時間去關心這些「瑣碎」的小事。
  • 我們要拯救物種的滅絕
    從人類生命周期的角度計算,這一滅絕速率是極小的,從自然保護的角度來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值得注意的是,當今尚有多達600萬個物種未被科學界發現)。同時,這也意味著,雖然全球掀起了富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自然保護運動,但目前已知物種的滅絕速率還是接近於前人類時期的1000倍,而且仍在加速。一切生物系統中止不住的大出血只會導致一種結果:有機體的死亡和物種的滅絕。
  • 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2020-11-25 12:07:00   我們面臨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能否避免物種滅絕? 物種消亡是自然現象。人類導致了當代物種生存危機,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主要推手。人類必須採取措施,避免物種高速消忘。
  • 人類能決定物種的存亡?科學家給出答案,大多數物種都受人類幹擾
    雖然這個數據,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十分準確,因為在地球上,還有很多物種是人類尚不知曉的,這些未知的物種人類不知道它們的存在,自然也就無法預測它們的滅絕事件。對比前五次的物種大滅絕,都是自然因素導致的,比方說地球突然進入冰河時期、地質運動導致災難發生等,很多物種都是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突如其來的變化,而被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法則給淘汰了。不過,當人類出現後,特別是人類進入文明階段後,地球上再次出現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不再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了,人為因素是「罪魁禍首」。
  • 研究:人類擔心動物一夫一妻,或導致物種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在地球上,「一夫一妻」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個傳統,當然並非所有的國家都是執行一夫一妻制,在我國是這樣的。而除了人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動物也是一夫一妻,例如:天鵝、狼、企鵝等生物,但是往往被我們忽略的有一種生物——名叫「鴛鴦」,這種生物其實並非是一夫一妻物種,是一種非常「花心」的生物,所以很多人將鴛鴦比喻成為「純潔的感情」結晶對象,這個完全是一種錯誤,所以以後別再用了。
  • 為什麼某些瀕危滅絕的物種容易被忽略?顏值不高怪我咯?
    本周話題為什麼某些瀕危滅絕的物種容易被忽略?傑裡米·漢斯(Jeremy Hance)「為什麼某些瀕臨滅絕的物種被忽略?人們樂於重視哪些明星物種,明星種類的特色大多是比較大隻,例如科莫多龍,鯨魚,大象,或者顏色鮮豔有毛,像是獅子,老虎,或是有可愛成分,如熊貓。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古代人類物種滅絕
    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可能吃的食物更多樣化,或者比其他人類更擅長跑步。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假設,鑑於高水平的混種繁殖,也許一些人科動物並沒有滅絕,而是與我們的基因庫完全融合。 研究人員還假設,氣候變化可能在人屬物種的滅絕中發揮了作用。
  • 被人類滅絕的第一個物種是什麼?
    事實上,早在我們看到渡渡鳥的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在消滅世界上的動物群了。那麼,如果標誌性的渡渡鳥不是第一個被我們逼到滅絕邊緣的物種,那麼哪個動物會得到這個令人沮喪的頭銜呢?人類遷徙我們已經習慣於認為,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是人類歷史上最近才發生的一種趨勢。然而,研究人員令人信服的古生物學證據,推翻了這一觀點。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被認為是由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那次撞擊導致恐龍在內的約76%的物種滅絕,科的數量減少了11%。從物種自身的原因看,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會引發連鎖效應導致其他物種滅絕。比如老虎失去了野豬,寄生物失去了宿主。 每一次生物大滅絕都不是瞬間完成的,持續的時間可能長達幾十萬年。問題來了,我們目前是否處正處在第六次大滅絕之中?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
    一、生生不息萬物有生便有滅,如同個體生命一樣,物種也有壽命。平均來說,物種的壽命不長於1000萬年。地球自誕生以來出現過約40億個物種,其中的99%已經滅絕。物種滅絕是生物演化的正常歷程。如果所有的物種都永世長存,地球上早就擁擠不堪,哪裡有人類崛起的空間?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人類或是罪魁禍首
    因此有人推斷,地球上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在地球5.5億年的歷史中,共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大量的生物死去,可能是整科也可能是整目。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物種大滅絕,這次大滅絕讓三疊紀晚期以來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整體滅絕,因此這次大滅絕又稱恐龍大滅絕。
  • 15000名科學家對人類發了二次警告:人類已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本身這樣的滅絕只需要順應天命就好了,而且短時間也根本不會出現,可惜到當人類逐漸站在地球的制高點之後,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在不斷推進生命大滅絕的進程,而這個速度指不定未來還會加快。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過去的1500年裡,地球上已經有1%的物種滅絕了,假如按照這個速度來看,大規模的生物滅絕至少都是數萬年之後。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智人能夠統治地球源於7萬年前的一場認知革命,人類出現以後,地球上曾經同時存在過至少六種人類,他們都是「人」,人類與他們一樣都屬於人屬物種,在長達百萬年的時間裡,智人是人屬物種當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員,在7萬年前,智人的智力獲得了突發猛進的發展,會認識虛擬的事物,有了想像力,有了認知虛擬事物的能力以後,智人才能建立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合作系統,才能統治地球。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每次滅絕事件都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可怕的不僅是此類事件發生的頻率更高了,而且它們還會引發其他相關物種的滅絕。這些物種的滅絕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影響,從給農作物施肥的關鍵傳粉者減少到能控制疾病傳播的食腐動物的消失。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並為哺乳動物打開了新的大門。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
  • 為什麼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
    生存環境喪失人類破環生態環境,削平山頭,河流改道,破環森林植被,這些人為導致了環境突變,很多生物失去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而且這種現狀仍在繼續,在瀕臨滅絕生物中,有超過一半的物種都是破環生存環境所致。2.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這種快速滅絕的時間尺度在過去的數百萬年裡都沒有出現過。Smith說:「你見到的都是和人類有關的,很驚人。」 早期滅絕的物種中如果有一些還活在當今的地球上,看似會像是奇幻野獸。比如說,「有一種和犰狳很像的動物,叫雕齒獸,體型跟大眾的巴士差不多,」Simth告訴Live Science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