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學的數學要比美國人難,但在數學領域卻被甩下一大截?

2020-12-04 生活小探索

為什麼我們學的數學要比美國人難,但在數學領域卻被甩下一大截?

數學,這個詞,相信如魔鬼般,貫穿中國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在我國,中小學生經常會談「數學」色變,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接觸了數學,但還是感到痛苦,與之相比的是,美國的快樂教育,雖然我們從小學習數學並且比美國難,但是在國際數學領域中美國甩我們一大截,這又是何原因呢?下面就隨小編一同來找尋原因所在吧。

其實兩國對於數學教育的開展差不多,但因其本國特點,而採取的教育方式及特點不同。中國一向以應試教育為目的,應試教育的來源也歷史悠久,從科舉制開始,到明清的八股取士,期間長達2000多年,雖然可以最大化的體現公平,但其弊端也顯著,拘泥於課本。我國的數學教育方面,從幼兒園開始的口算、珠心算,以及中小學的奧數競賽,而競賽更加成為孩子進入重點高校的籌碼,越來越功利化,而不是為了提高數學層次。失去其本質。美國數學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更加提倡快樂數學,雖然也有奧數競賽,而他們更加提倡的數學邏輯、以及解決方法,因而在國際數學領域,比如菲爾茲獎中美國人佔的比重較大。

除了教育特點不同之外,美國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在他們看來,數學可以當做個人興趣,在自己學習生涯中有更多的選擇方向,而中國提倡的是全民教育,教會我們如何解決,而不是忽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美國同樣也實施所謂的精英教育,本國的教育資源掌握在5%的人手中,所以數學並不是像中國一樣,所有人都有機會更深層次的學習數學,當然這種做法是不值得學習的。

據一項研究表明,我國中學生計算機使用率不超過3%,而美國確是13%,然而,我國網際網路的使用率僅僅才4%,美國高達40%,他們注重的是分析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解決問題。美國的中學生更加注重自身特點,選擇性的學習數學。

當然,小編並不是一味提倡美國教育,而是比較客觀的分析兩國的數學教育方式。近些年,兩國對於數學的教育改革也是花費很多時間,前不久,美國部分學校採取中國的應試教育來學習數學,而我國的素質教育也開始逐漸的開展。只有經過不斷地改革,數學教育才有所提高。小編相信,以後的學生會把數學當做一種興趣,而不是累贅。歡迎大家一起來發言,表明自己對中美兩國數學教育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美國數學有出數學大師,為什麼學得卻比我們簡單?
    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這麼多美國數學家,怎麼連一張選票都沒有?事實上,在我看來,這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甚至連美國數學歷史都是黑色的。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美國人數學不好。那麼,為什麼他們的數學家們那麼厲害?今日與你聊聊,曾經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現代數學史的「新數運動」。
  • 高考數學為什麼要出的這麼難?有必要嗎?
    自從在數學課堂上掉了一支筆,就再也沒有聽明白老師這節課講得內容。這句話說的是不是你和我。於是,聽不懂後半截數學課的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學數學到底有什麼意義,數學為什麼這麼難?但是中國高中的數學課程,雖然分為必修和選修,但是對於學生而言,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什麼選修必修,只有考試和不考試。在中國,老師總是最苦口婆心的,這道題懂了沒有,內道題會了沒有?還有誰不會?但就是這樣很認真的教授,有些學霸早就會了,認為聽課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有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還是沒聽懂。沒辦法,老師如果要保證每個人都會,那就永遠沒法講到下一個知識點了。
  • 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好數學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不僅僅是對於孩子們,到底學數學有什麼用?最直接,也最淺顯的回答:莫過於回答:數學是基礎學科,是其他幾乎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一個人如果學不好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中學的理科知識學不好,直接影響將來高考成績!即使考上了大學,類似於計算機,工程技術等等這些理工科的學科也是學不好的。
  • 李大潛院士: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怎麼學好數學?
    中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中學數學的教學改革,關係到青少年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關係到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成長和前途,無疑是百年大計。學生對數學的印象如何呢?有很多學生特別喜歡數學,但也有不少人覺得數學很難,從而望而生畏,甚至避之唯恐不及,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 為什麼美國人的數學這麼爛?卻出很多數學家,中國數學差在哪?
    在很多中國眼裡美國人的數學可以說很差,網上有很多國人分享在中國超市找零的時候,商品7元,如果給10元要找回3元覺得麻煩,所以就會直接給店家12元,這樣商家就會找5元比較方便。但是這種在我們看來很方便的計算,美國的服務員對於找零錢錢他們卻要計算好久。
  • 為什麼絕大多數高中生會覺得數學難學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1、對數學有畏難情緒:有些孩子小學、初中就覺得數學並不容易,想著高中學習一定會更難,所以自然而然就對高中階段要學習的數學也產生了畏難情緒。有些人對語文有興趣,有些人更擅長英語,就會有些人更擅長數學。這是必須要承認的客觀事實,但是高中數學就算難學,每一個還是還是要參加高考。對於數學來說,天賦決定你的上限,努力決定你的下限。就算難,還是要試一試,闖一闖。
  • 奧數為什麼比普通數學難?
    ——《論語·八佾》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有一天,王孫賈問孔子:「俗話說『與其巴結房屋裡西南角的神,不如巴結灶君司命(灶神),』為什麼這樣說呢?」孔子就回他說:「這樣其實是不對的。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禱(誰)也沒用。」王孫賈和孔子的這段對話運用了暗喻,所指隱晦,所以我們只能揣測「奧」與「灶」指代什麼。 這個王孫賈,是春秋時衛國大夫。
  • 為什麼物理數學這麼難學,怎樣才能學好?
    1、基礎沒有打好,高中數學內容非常多,而且關聯性也非常大,在加上高中階段教學進度非常快,這讓很多學生趕不上老師的節奏,跟不上老師的步伐,本來聽起來就比較費勁,再加上基礎薄弱,學起來就顯得更加吃力了,每天繁重的學習壓力都放在了學習和寫作業上,對於數學遺漏的知識點也是越積越多,最後導致數學越來越難學。
  • 學奧數有助於應對越來越難的高考數學嗎?
    今年的高考數學無數考生被斷臂的維納斯和一朵雲給弄蒙圈了,當然還有最後的傳統「壓軸題」,於是有人或者「藉機生事」或者真的是處於疑惑提出題目這樣的疑問。聊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個這幾年已經遇到過好次的事情:因為很多人知道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不錯,而且也知道我家孩子學奧數,所以這幾年朋友、朋友的朋友、孩子的同學家長甚至孩子的老師都會問我關於奧數要不要學的問題。
  • 都說數學很難學,如何讓三年級的孩子喜歡上數學?
    我覺得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得讓他不討厭數學。事實上,很多孩子不僅喜歡不上數學,甚至對數學十分厭惡。先來說如何讓孩子不討厭數學。其實,這個也可以同理推廣到如何讓人不討厭某項事物。作為家長我們當然知道數學的重要性,但孩子不知道,而且孩子也不太理解,所以,家長一味地灌輸這樣的理念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會讓孩子有一些反感。孩子也不見得是對家長期望的一種逆反,很可能就是一種過分重視了,造成的心理壓力過大,或者由於家長反覆地說,孩子覺得是家長不信任他們,愈發的不自信。第二,水平不夠的時候不要去學奧數。
  • 學數學,你要如何過題海:遊泳?衝浪?劃小船?開遊艇?
    學數學,不刷題是不行的——從小學到大學,這句話我們聽了一萬遍。都說題海戰術殘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刷題學數學這回事,包含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靠譜的道理,那就是熟能生巧。對於多數人來說,刷題是學數學繞不過去的笨辦法。但數學這樣飽含智慧的學科,當然不可能只靠笨辦法。即便是過題海這件事本身,也有境界的不同。
  • 為什麼你學數學的方法不對?
    算數的目的是得出正確的結果,而數學更注重得到結果的推理過程,換句話說,算數追求的是計算的正確性,而數學追求的是邏輯的正確性。比如,在計算23×15時,如果心算算不出來,我們就會列出下面的算式進行筆算:在做算數題的時候,為什麼用這個方法可以得到正確答案呢?
  • 數學,究竟要學個啥?
    這也就驗證了一個哲學觀點:越簡單的問題,就越難回答。 現在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羅列出人們對數學的定義: 1.數學是量的科學; 2.
  • 李大潛院士:為什麼學數學?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
    【編者按】被奧數折磨得快「發瘋」的家長和孩子們如今比比皆是,那麼學習數學究竟是為了什麼?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在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6級新生迎新大會上的講話最近在朋友圈被熱傳,讓我們來聽聽大師的解析,也許對於學生究竟為什麼學數學有不一樣的感受。
  • 學數學專業是不是相當難就業?
    二來,統計和數學相當於同根,故學生在考研過程中相對於跨專業壓力小一點。學統計還是比學數學就業好一點的~網友2: music大多數數學系的專業設置基本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和信息與計算科學。相比較於其他兩個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或者基礎數學在就業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些吃虧。
  • 為什麼高一的學生都說數學難,但是高考又說考140分不難?
    高一新生會覺得數學比較難,其實到了高二高三不少人能考140以上,甚至滿分。這是為什麼呢? 1.剛進入高一,學的是集合,挺簡單的,所以很多人第一次月考,數學考分很高,但隨著學了後面的初等函數,他們就覺得不太適應,覺得高中數學比較難,考分也不理想,不少人只能考90分左右
  • 高中數學難死個人?學霸學起來跟玩兒似的,數學老師:我就這3招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進入高中,科目難度增大,學習壓力加重,許多同學感到力不從心,大多數人都很不解為什麼初中那麼簡單的科目到了高中突然來了個大變身?
  • 從《達文西密碼》談起:說說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
    一提到數學,大部分人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還有怎麼做也做不完的數學題,用一個愁字形容一點也沒錯。難道數學真的那麼令人難以費解嗎?維特魯威人達文西也是黃金分割的忠實粉絲,他的經典作品《維特魯威人》就通過將一個雙手平伸的直立人與一個雙手上抬雙腳外開的非直立人的重疊繪製表達了了人體的完美比例正是黃金分割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為什麼說物理好的人都很聰明?物理和數學哪個更難?是不是物理學的好的人數學成績也不會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供參考!
  • 高中數學不難學,掌握方法可以很簡單
    高中數學是個特別有意思的科目,其它科目像政治、歷史、語文,普遍分數不會相差太多。而數學這個科目兩極分化就特別嚴重,有人特別的好,次次能滿分,有人每次連及格都做不到。數學好的學生,與數學差的學生,每次分數可以插上幾十分。儘管高中數學被許多人詬病難學,但它實際難度真有那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