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ater.:下一代納米技術多功能器件的開發關鍵

2020-09-03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Donald M. Evans,Theodor S. Holstad, Aleksander B. Mosberg, Didrik R. Småbråten.

通訊作者:Donald M. Evans,Dennis Meier

通訊單位:挪威科技大學

DOI:10.1038/s41563-020-0765-x

背景介紹

利用複雜氧化物中的量子效應,例如磁性,多鐵性和超導電性,需要對材料的結構和成分進行原子級控制;氧化物材料中電導率連續的變化可以實現一些創新技術,例如多層次數據的存儲晶片和用於神經形態計算的突觸設備。而基於人工氧化物的多構型器件的電導率連續的變化,受到氧化還原反應和重構域(domain reconfigurations)的驅動,這兩者需要離子長程遷移以及化學計量比或結構改變。儘管複雜氧化物中的量子效應和電導率連續的變化概念都具有巨大的技術潛力,但由於兩者互斥的要求,使得它們組合應用起來非常困難!

本文亮點

1. 本文作者通過使用導電原子力顯微鏡(cAFM, 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產生電中性間隙-空位對的反弗蘭克爾缺陷(anti-Frenkel defects),控制功能氧化物Er(Mn,Ti)O3的導電性去克服兩者互斥的限制。2. 這些電中性間隙-空位對的反弗蘭克爾缺陷以納米級精度生成,並在不幹擾鐵電有序性的情況下局部提高電子跳躍的電導率。3.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論從理論上解釋了電中性間隙-空位對的反弗蘭克爾缺陷的非易失性效應,並討論了其普遍性,為功能性氧化物和下一代多功能器件納米技術開發提出了另一種選擇。

圖文解析

▲圖1. h-Er(Mn,Ti)O3中的局域電導控制


要點:圖1.a壓電響應力顯微鏡(面內對比)圖像顯示了鐵電疇的特徵分布。 箭頭指示極化方向(暗:-P,亮:+ P);圖1.b cAFM掃描顯示類似於圖a中–P和+ P區域導電背景較弱的導電納米環(明亮);圖1.c在將導電電流寫入P平面外的樣品後,立即在導電條上讀取正交化電流,並在24個月後再次讀取;圖1.d平均電流的測量。這些數據表明,局部電場可以將h-Er(Mn,Ti)O3的電導率提高多達四個數量級。這些變化是持久的,耐中等溫度和化學溶劑的,並且可以在納米級的空間精度進行感應。

▲圖2. 電場感應導電特徵的形態和結構


要點:通過這些常規的掃描電鏡(SEM)和cAFM顯微鏡圖像,分析Er原子的排列時,發現導電區域內Er原子的位移或單位晶胞尺寸的變化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增強電導率的驅動機制是由於與Er原子的本地電子結構有關的微觀作用所致。此外,文獻表明h-Er(Mn,Ti)O3的不正確極化是由Er原子位移引起的,因而鐵電有序性的方向和大小不受電場引起的電導率增加的影響。

▲圖3. 生長區(as-grown)和電改性區的電子結構比較


要點:這些電子結構數據和圖像分析表明反弗蘭克爾缺陷和連續電導率變化是共存的,即正電荷(Vo』』)和負電荷(Oi』』)兩者是共存的;揭示了在更長的電場暴露下,帶反弗蘭克爾缺陷的正負電荷的分離。

▲圖4. 反弗蘭克爾缺陷和其材料的電子結構

要點:在120原子的超胞中形成反弗倫克爾缺陷示意圖:平面晶格上的氧(黃色)從其晶格位點遷移到另一個平面氧晶格位點(灰色),後者又被微移到間隙位點,這導致了反弗倫克爾缺陷的形成。通過電子結構的進一步分析顯示,與反弗倫克爾缺陷相關的電子-空穴對可能會重新結合,並產生反弗倫克爾缺陷的電補償態。 但是,後者的能量消耗很高,因此將創建新的電荷載流子來代替缺失的電子-空穴對並使系統回到平衡狀態。

相關焦點

  • SDTC斥資850萬美元助力VueReal開發Micro-LED顯示技術
    微型和納米器件具有令人驚嘆的功能,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VueReal公司正是這樣一家涉及微型(Micro)和納米(Nano)器件關鍵技術的開發商,現在非常幸運地獲得了加拿大可持續發展技術基金會(SDT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anada)撥款850萬美元,以支持其總投資超過2600萬美元的項目。
  • 屏幕可摺疊 儀器更精密…納米技術帶來更多可能
    當物質達到納米尺度後,性能就會發生突變。納米技術正是利用了納米材料的這種特殊屬性來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和產品。  石墨烯、納米纖維素、納米級氣相二氧化矽……這些納米新材料或有著高強韌性,或有著耐高溫、循環可再生等優勢。用這些新材料製成的設備、器件,可以實現一些過去無法實現的功能。
  • 未來納米電子器件的構築基元
    因此,必須建立新的技術路線,尋求新的技術和製備工藝。發現新材料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新技術,是未來十年影響社會發展、經濟振興、國力增強的戰略研究領域,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是一個極為關鍵的領域。 由於受經典物理學理論的限制,依靠傳統微電子工藝來減小電子器件尺寸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 可拉伸的鑽石:為新一代微電子器件鋪路!
    導讀據香港城市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納米機械方法,實現了微加工金剛石陣列的大且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這一發現展示了金剛石作為微電子學、光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高級功能器件的主要候選材料的潛力。背景鑽石是指經過打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
  • EVG與DELO合作為晶圓級光學元件和納米壓印光刻技術開發材料並提升...
    技術,晶圓鍵合與必要的測量設備。它為晶圓級光學元件開發、原型設計和製造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可以方便地接觸最新研發技術與材料。要在下一代光學傳感器的大眾化市場中推廣晶圓級生產,先進的粘合劑與抗蝕材料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 納米技術在各產業的發展趨勢展望
    將氣凝膠製備為納米纖維,可以獲得高效輕質的保暖材料,能夠製備出單件質量在500克以下的超輕納米纖維保暖服,可用於航空航天、潛水和軍事等不同領域。快速可控的光響應、光碟機動變形納米功能纖維,可以用於製備在複雜環境下具有自我保護功能的服飾。
  • NanoOpto 的納米光學器件是什麼?
    1/30/2007, 基於納米技術製作光器件的NanoOpto公司與隔離器等光器件製造商日本住友金屬礦山公司SMM今天宣布雙方合作的首批產品已經發往用戶。雙方表示他們將合作開發更小巧,集成度更高,性價比更高的隔離器和WDM器件。
  • Nat. Mater.、Nat. Nanotechnol.、JACS、Angew、AM、EES等大合集
    這一難題限制了下一代電化學技術所需的高性能電催化劑的開發。本文通過將催化惰性的鋯酸鍶與其他催化活性的鈣鈦礦,銥酸鹽鍶合金化,可以打破催化活性與結構穩定性的逆作用關係。該策略導致合金化的鈣鈦礦電催化劑對於酸性條件下的析氧反應同時提高了具有約五倍的銥質量活性和結構穩定性。
  • 加拿大科學家開發出構建下一代生物傳感器的通用技術
    原標題:加拿大科學家開發出構建下一代生物傳感器的通用技術   原標題:加開發出構建下一代生物傳感器的通用技術   用顏色顯現細胞中蛋白間「小動作」   科技日報多倫多1月26日電(記者馮衛東)據26日出版的《自然·方法學》報導,活細胞中蛋白間相互作用的檢測和成像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要歸功於加拿大科學家開發出的一種新技術
  • 能源周報:Nature、Nat. Mater.、Nat. Nanotechnol.等大合集
    減少的自摻雜導致較少的電荷複合,從而提高了器件效率。CH3NH3PbI3微型模塊中面積> 20 cm2的子電池的穩定開路電壓平均達到了1.19V,在一個太陽光下,效率達到17.8%,在四分之一太陽光下,效率達到18.7%,得出面積大於3 cm2的每個電池的平均效率> 20.0%,這表明該可伸縮工藝的薄膜具有出色的均勻性。
  • Nat. Rev. Mater.:通過固體NMR光譜分析有機半導體的結構和動力學
    有機半導體(OSCs)由於其在一系列光電器件(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有機光伏和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等)中以及新興技術(例如生物電子設備
  • ...重大基礎研究發現利用石墨烯開發零能耗納米器件的新型層狀超導體
    日本重視通信網絡技術的基礎研究水平。其中,新型鉍基層狀超導體有望成為層狀功能材料的新設計指標。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研究生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型層狀超導體,其導電層由鉍、銀、錫、硫和硒組成。具有二維層狀結構的化合物將表現出多種功能,例如高溫超導性和熱電轉換。
  • 徵求意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10.面向超高清顯示的新一代窄譜帶有機發光材料研究內容:針對超高清顯示產業需求,研發在不濾光條件下可實現廣色域的窄譜帶高效率有機發光材料,設計開發新一代窄譜帶有機發光材料體系,應用於高能效超高清有機顯示器件。在宏觀與微觀水平上揭示有機發光材料中多激發態耦合與演變的時空規律,為激發態調製提供新方法。
  • 納米級隧道效應器件
    集成電路問世以來,IC技術一直沿著電路和器件特徵尺寸按比例縮小的辦法大踏步前進,特徵尺寸越小,電路和器件的性能越好。換言之,雙電子層隧道電晶體和共振隧道二極體等隧道效應器件比MOSFET更適合於納米電子學。
  • 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1.1平方公裡「中國納米谷」,四大園區集聚納米...
    據介紹,納米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用地1.1平方公裡,按照「一區四園」模式分階段開發建設,包括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納米生命與健康技術科技園、納米創新能源與環境科技園、納米超級複合材料科技園區四大園區。首期將啟動300畝建設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其中100畝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目前已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底封頂。該先行綜合配套服務區包括人才公寓、研發孵化、總部辦公、商業等功能。
  • 新功能、新性能,3D列印推動下一代衛星光學鏡面製造
    光學系統器件需要能夠滿足高剛度、高強度和高穩定性的需求,從而能夠承受惡劣的機械和熱環境,並確保光學性能。儘管傳統的光學組件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技術水平,但仍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保證光學系統性能方面仍存在挑戰。增材製造技術能夠簡化光學器件的製造流程,縮短交貨期並降低材料消耗。
  • 納米中心舉辦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第4期:納米能源)
    2020年10月17日, 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納米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舉辦的第四期「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在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樓會議室召開。納米中心、化學化工學院、材料學院和物理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中心副主任張經緯教授與華中科技大學霍開富教授共同主持。中心主任張平餘教授代表中心全體師生對參加此次論壇的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摯的感謝,希望中心師生藉此機會向各位專家多學習、多交流。
  • 量子點,納米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新貴」
    本期活動邀請園區領軍人才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允軍博士為大家做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精彩講座。此次講座,王允軍從納米材料發展演進,量子點發展演進、基本原理、基本特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又從量子點的主要產品和應用領域詳細介紹,最後剖析當前市場驅動下量子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結合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結經驗、提出建議。
  • Adv.Mater.綜述: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
    圖2 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中的雷射誘導現象及其在各種功能器件中的應用金屬氧化物呈現出獨特的且廣泛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從而在科學和技術發展上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興趣。金屬氧化物包含至少一種金屬陽離子和氧陰離子,且可以合成成不同的晶體結構,並且能夠提供不同的電子性能。其性能從絕緣體到半導體到導體,均可以實現。
  • 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
    「十二五」期間,在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近日,863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圍繞總體目標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突破了介質基超材料及器件的關鍵製備、基於超材料的天線小型化、平板型微波透鏡天線等技術,實現了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在數字微波天饋等系統中的應用,解決了關鍵技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