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醯膽鹼心肌效應是什麼?

2020-12-05 39健康網

乙醯膽鹼,能特異性的作用於各類膽鹼受體,在組織內迅速被膽鹼酯酶破壞,其作用廣泛,選擇性不高;乙醯膽鹼可以使血壓降低,而動脈血壓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釋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就使得尿量減少。那麼下面來了解下乙醯膽鹼心肌效應是什麼?

1、乙醯膽鹼心肌效應。對心臟產生負性變時、負性變力及負性變傳導的作用,也就是抑制作用。乙醯膽鹼對心臟的作用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是通過降低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而作用於心臟各個部位;間接作用是通過直接激活毒蕈鹼型鉀通道而發揮作用。乙醯膽鹼可以縮短心房及心室肌的動作電位時程、降低心房肌動作電位的幅度、減低心房及心室肌的收縮功能。

2、血管擴張作用。靜注小劑量本品可由於全身血管擴張而造成血壓短暫下降,並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乙醯膽鹼可引起許多血管擴張,如肺和冠狀血管。其擴血管作用主要由於激動血管內皮細胞M,膽鹼受體亞型,導致內皮依賴性舒張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釋放,從而引起鄰近平滑肌細胞鬆弛,也可能通過壓力感受器或化學感受器反射引起。

3、減慢心率。亦稱負性頻率作用。ACh能使竇房結舒張期自動除極延緩,復極化電流增加,使動作電位到達閾值的時間延長,導致心率減慢。

4、縮短心房不應期。ACh不影響心房肌的傳導速度,但可使心房不應期及動作電位時程縮短(即為迷走神經作用)。

看完之後相信大家對乙醯膽鹼心肌效應有一定的了解了吧。除此之外,乙醯膽鹼可明顯興奮胃腸道平滑肌,使其收縮幅度、張力、蠕動增加,並可促進胃、腸分泌,引起噁心、噯氣、嘔吐、腹痛及排便等症狀。

相關焦點

  • 乙醯膽鹼和視覺空間注意
    ,乙醯膽鹼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後,科學家將乙醯膽鹼,或乙醯膽鹼受體的阻斷劑加入到初級視皮層。乙醯膽鹼增強注意力對神經元反應的調製加入乙醯膽鹼後,科學家發現,神經元的放電頻率會稍微升高。並且,在注意和不注意兩種情況下,初級視皮層神經元放電頻率差異變得更大。這說明,乙醯膽鹼在注意力對神經元反應調製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術後譫妄與α7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的研究進展
    膽鹼能神經系統 膽鹼能神經系統是指以乙醯膽鹼為神經遞質的神經系統,乙醯膽鹼由膽鹼和乙醯輔酶A在膽鹼乙醯移位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釋放進入突觸間隙後作用於突觸後膜受體而產生膽鹼能效應(心率減慢、心肌收縮減弱、血管舒張、氣道及胃腸道收縮、腺體分泌增多等)。
  • 心肌缺血吃什麼藥 如何治療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吃什麼藥?我們都需要格外的重視了解一下。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心肌缺血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如果出現問題情況是會很嚴重,所以我們需要格外的注意才可以,具體應該吃什麼藥呢?有很多藥物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的情況。
  • 乙醯膽鹼,學習與記憶之源
    突觸前膜釋放的乙醯膽鹼是怎樣「逃脫」乙醯膽鹼酯酶的水解到達突觸後膜的[J].生物學教學,2017,42(2):72.[4] 姚建平,李琳,牛巧能等. 左歸丸對自然衰老大鼠海馬乙醯膽鹼含量及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J].中成藥,2018,40(1):181-183.[5] 程 鵬,李泰明. 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在阿爾茲海默症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
  • 科學家發現乙醯膽鹼調控大腦學習記憶新機制 —新聞—科學網
    乙醯膽鹼生理功能示意圖(抑制海馬高頻ripple振蕩,確保theta節律的主導地位) 5月6日,記者從華東師範大學獲悉,該校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林龍年教授團隊在最新研究中闡述了乙醯膽鹼調控大腦學習記憶的新機制。
  • 吃了10年心肌缺血的藥物,突然醫生說不是心肌缺血,不用吃藥!
    她說:對呀,當時做心電圖說心肌缺血,就開始吃藥。我說:您除了心電圖還做過什麼檢查嗎?她說還做過彩超。我問她有過什麼不舒服嗎?比如胸痛/胸悶等等心絞痛的不舒服。她說沒有。心電圖上面只能客觀描述,比如竇性心律,心率多快,ST-T等等專業描述,然後交給醫生,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等等綜合判斷才能最後給出有沒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而不是做一個心電圖就說心肌缺血,更不能在心電圖上寫心肌缺血這樣的字眼。
  • 【蘇州大學】N型乙醯膽鹼受體結構模型教具
    【N型乙醯膽鹼受體結構模型教具】   功能、作用介紹:   N型乙醯膽鹼受體(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屬於神經遞質門控離子通道蛋白,主要負責快速突觸傳遞。
  • 多巴胺和乙醯膽鹼相互作用研究為帕金森病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
    然而,醫學治療沒有考慮帕金森症對另一種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影響。  科學家們此前認為,當多巴胺水平下降時,乙醯膽鹼水平會上升。儘管乙醯膽鹼可能在造成運動障礙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但這種關係從未被徹底研究過。
  • Science:T細胞產生的乙醯膽鹼是控制病毒感染的關鍵因素
    在大腦中,乙醯膽鹼作為神經遞質起作用並控制學習和記憶。在免疫系統中,合成這種經典的大腦化學物的T細胞能夠逃離血液循環並在組織中採取行動對抗感染。 論文第一作者Maureen Cox以這種方式總結了這些研究結果:「神經遞質乙醯膽鹼是T細胞在病毒感染期間產生的,並促進這些T細胞進入遭受病毒入侵的組織中,在那裡,它們殺死受到病毒感染的細胞。」
  • 心肌缺血怎麼造成的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於心肌缺血肯定都不陌生,心肌缺血是近些年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了,心肌缺血怎麼造成的,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對於家裡又老人的人來說,了解一些疾病知識還是有好處的。   相信大家對於心肌缺血肯定都不陌生,心肌缺血是近些年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了,心肌缺血怎麼造成的,大家都不是很了解。
  • 作用於菸鹼乙醯膽鹼受體的殺蟲劑新品種的應用開發進展
    菸鹼乙醯膽鹼受體(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為離子門控通道型受體,主要分布於神經節和神經骨骼肌接頭處,是研製新菸鹼類殺蟲劑和鎮痛類藥物的重要靶標。
  • 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到底該吃點什麼藥?醫生忠告:弄清楚再說
    心電圖心肌缺血,擔心害怕,應該吃點什麼藥?幾乎每天都有人這樣提問,我每次都說:不能單純的根據一份心電圖,就診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肌缺血,接著就給人開藥,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我們要診斷心肌缺血,確實需要心電圖,但還要結合症狀,結合病史,結合高危因素,綜合考慮才能診斷。
  • 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特徵的CT掃描研究進展:心肌存活顯像
    由於最近的技術發展,心肌CT灌注成像(CT-MPI)在功能評估方面具有潛力。有兩種主要的CT方法來顯示和量化心肌灌注,靜態和動態CT-MPI。如果不採取幹預措施,心肌灌注損傷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心肌損傷。灌注成像主要集中於發現缺血和梗死,而延遲強化成像則特別關注梗死的檢測。延遲強化成像主要應用於MRI,這是目前評價心肌梗死(MI)的參考標準。
  • 腦科學日報:新一代乙醯膽鹼探針實現體內乙醯膽鹼信號的精確解析
    1,專家點評Nat Methods | 新一代乙醯膽鹼探針實現體內乙醯膽鹼信號的精確解析 來源:BioArt
  • 重症肌無力患者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數目減少
    重症肌無力這種疾病引發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具體的還沒喲確定,生活中一些不正確的習慣都會引發,重症肌無力患者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數目減少誘發重症肌無力病發的確切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是有關該病的研究還是很多的。
  • 用心肌細胞做一條「人造魚」
    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出的仿生機器人作品不勝枚舉,這些人造物步態微妙地模仿著狗、蟑螂、章魚、蠑螈,或是別的什麼生物。而現在,一種聽起來更加瘋狂的模仿品誕生了——一隻硬幣大小的迷你人造鰩魚。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活的」——這是一隻由人工材料和大鼠心肌細胞組成的複合體,活的心肌細胞在其中收縮,帶來了動力。人造鰩魚的每一樣製作素材看起來都和鰩魚八竿子打不著,但在光束的控制下,它依然遊得有模有樣。
  • 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研究有進展
    黑龍江省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院士團隊發現了心肌缺血性心肌纖維化發生的新機制,即微小核苷酸(miRNAs)對缺血性心肌損傷、心肌纖維化起到了不同層面的調控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在國際著名雜誌《循環》發表。  心肌纖維化是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重構、心功能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 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進展
    先行藥物負荷心肌灌注掃描,在藥物的作用下,更容易檢出心肌缺血;若先進行CCTA掃描,在心肌缺血部位對比劑停留時間長於正常心肌,會使藥物負荷灌注掃描階段缺血心肌與正常心肌CT值差別降低,降低缺血心肌的檢出率。
  • J Cell Mol Med:發現心肌細胞或可改變羊水幹細胞的行為
    近日來自美國萊斯大學以及德克薩斯兒童醫院的研究者通過研究揭示了,來自羊水中的幹細胞可以和成熟的心臟細胞「聯絡」,並且可以彼此形成電偶聯,類似於在心臟組織中發現的電子偶聯一樣,但僅僅的電子聯絡並不能夠促使羊膜細胞轉變成為心肌細胞。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