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醯膽鹼,能特異性的作用於各類膽鹼受體,在組織內迅速被膽鹼酯酶破壞,其作用廣泛,選擇性不高;乙醯膽鹼可以使血壓降低,而動脈血壓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釋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就使得尿量減少。那麼下面來了解下乙醯膽鹼心肌效應是什麼?
1、乙醯膽鹼心肌效應。對心臟產生負性變時、負性變力及負性變傳導的作用,也就是抑制作用。乙醯膽鹼對心臟的作用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是通過降低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而作用於心臟各個部位;間接作用是通過直接激活毒蕈鹼型鉀通道而發揮作用。乙醯膽鹼可以縮短心房及心室肌的動作電位時程、降低心房肌動作電位的幅度、減低心房及心室肌的收縮功能。
2、血管擴張作用。靜注小劑量本品可由於全身血管擴張而造成血壓短暫下降,並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乙醯膽鹼可引起許多血管擴張,如肺和冠狀血管。其擴血管作用主要由於激動血管內皮細胞M,膽鹼受體亞型,導致內皮依賴性舒張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釋放,從而引起鄰近平滑肌細胞鬆弛,也可能通過壓力感受器或化學感受器反射引起。
3、減慢心率。亦稱負性頻率作用。ACh能使竇房結舒張期自動除極延緩,復極化電流增加,使動作電位到達閾值的時間延長,導致心率減慢。
4、縮短心房不應期。ACh不影響心房肌的傳導速度,但可使心房不應期及動作電位時程縮短(即為迷走神經作用)。
看完之後相信大家對乙醯膽鹼心肌效應有一定的了解了吧。除此之外,乙醯膽鹼可明顯興奮胃腸道平滑肌,使其收縮幅度、張力、蠕動增加,並可促進胃、腸分泌,引起噁心、噯氣、嘔吐、腹痛及排便等症狀。